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257部分

理想年代-第257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把破锣的男声突然在隔壁包厢响起,打断李想还未说完的话,水仙儿和吕中秋、宋缺愕然互望。
    李想也不做声,低头琢磨着,这话听着非常耳熟,只怪自己民国历史文化学之不精,不然一定可以知道是谁在隔壁放大话。
    吕中秋惊异不定的道:“大帅,我去打探一下是谁?”
    “不用。”李想挥手制止,说道:“如今各路英雄风云际会于上海,礼查饭店更是自诩英雄人物必来的地方。我来上海,就是想会会天下英雄,所以我要去亲自会会他。”
    隔壁包厢有两人正在对弈,只见李想呵呵笑着进来,一头走,一头说着:“刚刚先生言下之意,可是要还中国传统学说的“本真”,这个“本真”,就是复兴与孔学同时期的诸子学说,把孔学从“至尊”的宝座上拉下来?”
    其中一个面容陵角分明的中年人撇下棋子起身笑道:“贵客自何方而来?”
    “章太炎?”李想的眼角一跳,眼前这个面目刚愎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本人和教科书上黑白照片上的人一模一样。他微笑着说道,“学生李想,久仰先生大名。来得突兀,还得请您海涵才是啊!”
    “弄点酒莱来!”章太炎漫不经心地吩咐道,李想这个名字震惊过许多人,但是章太炎对此不感冒。“我们边吃边谈――李大帅,今日到的上海?”
    李想道:“今日上午。”说罢,或许是想起今日所见之人,不禁抚膝慨然叹息一声。
    章太炎盯着年轻的手握重兵的李大帅沉思不语,半晌方道:“中国历史上凡汉人当权,谓之国兴;夷族当权,谓之国亡;复兴中国,匹夫有责。我们所说的革命,不是普通人所认为的革命,而应该叫光复,即光复中国的种族。光复中国的州郡,光复中国的政权。”
    章太炎代表的国粹派大力宣传“夷夏之防”,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20世纪初,“反满”这个古老的口号已经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dou争联系在一起,比明末清初有更浓厚的群众基础。不可否认,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一批知识分子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而产生困惑,回头去寻找中国古代的传统也不无关系。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已发展到*阶段,这一庞然大物以掠夺为本性的血腥面目,逐步暴露出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端的暴露,引起了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困惑和深思。他们对此进行了反复探讨,最后又把希望寄托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企图从中找到灵丹妙药。
    章太炎碰上这位实权的李大帅,就忍不住推销一下自己的主义。
    和章太炎下棋的邓实见侍应生已将席面送来,便道:“你征什么?还不快去送一坛子老汾酒来?”
    见侍应生一迭连声答应着上去,三个人方才入座。
    章太炎用筷子在盘里翻拣了半日,夹起一只螃蟹来,拧着腿子道:“李大帅呐,你不知道,顾炎武首倡研究诸子学,提倡儒经与诸子百家并读,实为清代“复兴诸子学”的先声。国粹派继承这一传统的目的在于否定长期在中国思想界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为革命反对封建**制度,提倡民主,提供思想武器。”仿佛吊胃口似的。他说着又住了口,挖出蟹黄蘸了姜醋慢慢品着,又道,“自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扶植下的傀儡,成了洋人的朝廷,充当了列强侵略中国的走狗。满清政府是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的罪魁祸首,不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统治,中国就无法独立和富强,就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敢问,只需要推翻满清王朝,中国就能独立和富强,就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李想的心一阵好笑,但他进来总算培养出一些涵养,迅速恢复了平静,“几千年来将儒教、孔子定于一尊的正统观念,如果会因为满清王朝的倒台而倒台,岂不是咄咄怪事了?”
    说话间侍应生进来,将酒斟了。邓实见他出去,方冷笑道:“中国的落后在于**政治,而**思想正是以儒教为质干。中国要想革除旧的习惯,就不能不革除封建**政治,要想革除封建**政治,又不能不革除儒教。也就是说首先要清除儒家思想在人民头脑中的统治地位。章太炎兄曾明确号召“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热肠”,就点出了“复兴古学”的现实意义所在。而“排满”固然是我们国粹学派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他们的排满,决不局限于种族复仇和光复汉官威仪。”
    章太炎也道:“所谓革命,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革所有满族人的命。“排满”是排满清皇室,排满清政府的官吏,排满清政府的为军队,而不是排斥一切满族人;也不限于只排满人,如果汉人为满清政府所用,身为汉奸,也跟满清统治者一样,是革命的排除现象。从而把“反满”斗争的矛头大胆地直接指向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号召人民奋起斗争。我们反复强调不管任何人,不管属于满族、汉族,只要是支持清朝封建**统治的,都在排斥之列,我们并明确提出“排满”即是“排王权”的论断。这说明,我们“反满”正是反对封建**统治。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斗争中不断地修正和丰富自己的民族主义理论,最后发展到主张“五族共和”,并提出民主共和与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
    李大帅听着,眼中已是迸出火花,他没有想到,从表面上看,国粹派的民族主义思想,确实发端于春秋攘夷大义,似乎同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倡导的“夷夏之防”口号没有多大差别。打开《国粹学报》,充斥其中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塞外杂种,盗窃神器,临制中原,变乱道德”之类的咒骂;思想水平似乎还停留在17世纪清兵入关,封建士大夫们进行“图存保种”号召的程度上。但实际上,国粹派的民族观并非全都局限在如此狭隘和浅薄的认识之内。他们以“复兴古学”为基本宗旨,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做了大量不容忽视的宣传工作。更为可贵的是,国粹派借“复兴古学”所揭橥的民族主义旗帜,还带有鲜明的反帝救亡的色彩。
    李想半晌才喘了一口气,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李想一直耿耿于怀的问题,如果可以得到章太炎的拥护,成功把握必然大增。遂问道:“反满就是反**,那袁世凯又算什么?”
    “诸子之中,只有儒家最尊君权,最有益于**政体。”章太炎平静地说道,他没有直接回答,“《礼记王制篇》中就有“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罪杀”,“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等杀气腾腾的条文,因而深受历代帝王的青睐,被统治者定为正宗。而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在延续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经学更是越来越向反动的方向发展,儒教的六艺遗文成为君主掩盖君主本来面目的洞穴。而利欲熏心之徒,又极尽歪曲阿谀之能事,假借儒学以讨好君主;无识陋儒,更是沉溺于名分尊卑之说,尊君抑民,从而君权日重,陵遏人民,莫此为甚。总之,儒家经籍中的糟粕和统治者的尊经行动,使迷信愚昧,名分纲常,文化**熔为一炉,使得我国自宋至今五六百年,国破家亡,外祸迭起,坐令中区瓦解鱼烂而不可救药。”
    如果不是看他老人家上了年纪,李大帅非一巴掌拍死他,说话就不能直接点,这个大忽悠!
    邓实却道:“孔子在政治上,不敢去联合平民,推翻贵族政体,而是热心利禄,热衷于成为帝师王佐。孔子所津津乐道的六艺,就是其进身的资本、干禄的阶梯。孔子还有持论而驳诘,执己见而排异学的学阀作风。章太炎兄还以孔子尽袭老子之术、夺老子之书并欲谋害老子的史实,在批判的画案上添了传奇的一笔。”
    李想心里“格登”一下,这典故他当然知道,总之,孔子学说几乎被他们视为迷信保守、扼杀自由、排斥科学、高压**等祸水之源,褫夺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加在孔子头上的神圣的光环。当然,国粹派对孔子整理史籍,从事教育的活动还是作了充分的肯定。
    李想停了一下,似乎还没有得出前面的问题答案,他有点情不自禁地追问道:“推翻满廷已经好无悬念,可是袁世凯呢?”





288国学大家下


    看李想瞑顽不灵的穷追不舍,章太炎冷笑道,“袁世凯,也是中国人民,农商之业,任他选择,选举之权,一切平等。他要是竞选大总统,我们还能阻止?“反满”并非中国革命的终极目的,“反满”斗争,是从属于动员全国人民,推翻君主**政体,建立中华共和民国的革命主旋律。袁世凯赞成共和,让他做大总统又有什么干系?”
    章太炎他们在著述中多次援引《诗序》“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呼吁广大人民正视“版籍陆沉”、“异邦虎视”的严峻形势,历述我国古代地理疆域,激发人民对我国历来就是疆域辽阔的大国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他们认识到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祸害,其危害程度超过了满洲千万倍;而满清政府**无能,卖国求荣,又是导致目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重要原因。从而把反帝与排满这两项革命任务联系在一起,强调要反帝必先排满。这种把“保存古学”和“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成为国粹学派民族主义的基础,表明其民族主义思想,是由对内反清革命,对外保种爱国为主要内容构成的。
    章太炎把革命任务具体为反清没有错,但是他把反清当成革命的全部,以为反清成功就是革命成功,实在大错特错。
    李想想了想,连章太炎这样精明的大思想家也存有这样的想法,可见革命党人上层风向必定吹向南北和议,他已经不好说什么,冷笑一声,端起茅台酒一饮而尽。
    “说实在的,”章太炎看了邓实一眼,亲手为李想斟了酒,看李想不做声,还以为他赞同这个观点,遂谈兴甚浓得又道,“一个国家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在于武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有赖以自立的民族“元气”,即固有的“文化”。因此,外国列强不仅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侵略中国,更可畏的是力图从文化上亡我中国,大肆贩卖奴化思想。然而,伴随着大批知识分子冲出家门,留学国外,进一步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声中,又出现了所谓“全盘欧化”的主张,甚至只要是西方的习俗、风尚都推崇备至。我忧虑着,一旦中国的文化澌灭,中国所面临的将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万劫不复的灭种之灾。”
    国粹学派在提倡“用国粹激励种姓”,进行民族主义宣传的同时,还号召“保存国学”,反对“学奴”,意在掀起反抗封建**奴化教育,*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活动。针对*的文化侵略和来自国内的一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宣扬的中国文化落后,必定灭亡,黄种注定剿灭的谬论,国粹学派特别强调“保存国学”的意义。
    李想静静听完了,虽然在对待袁世凯问题上李想很不高兴,但是章太炎这话他听进去了。他目光幽幽地问道:“保存国学?”
    “正是。”邓实身子一仰,靠在椅背上说道:“所谓国学,就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学术。君子出生在那个家国,就应该通晓那个国家的国学,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