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250部分

理想年代-第250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三件套”,真懂什么叫做实业?还好,这个巨大的漏洞对于以实业救国为宗旨的上海商务总会来说就不是漏洞,没有上海商会参与开办的实业是不好的,由我们加入怎么样?”
    李想描了这位中年假洋鬼子一眼,这位中年大叔有着一张沧桑而英俊地脸,一个嚣张的大背头发型,匆匆赶过来的他连脖子上挂着的白围巾也来不及解下,活脱脱的一个许文强造型,帅得连李大帅都嫉妒。
    水仙美女都耐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这位中年帅大叔也在看年轻的李大帅,不过他的眼光很快落到了宋缺的插在桌上那把寒光如血的军刺上。中年人越看越是胆寒,可能是没有料到他带来的革命军随身带着武器进的租界,而且一个个武器精良,光明正大,简直就是向租界当局挑衅。再看休息室里剩下的几个稀稀拉拉的洋大人一个个规矩的象课堂里的孩子,真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奇景,自己也止不住有点心虚。
    “这位是我们上海军政俯民政总长,上海城自治公所总董,上海五个商团组织合并成为商团公会会长,李平书先生。”黄金荣站了起来,连忙介绍道,报上很长一串头衔。黄金荣虽然是上海滩的地下皇帝,可是在李平书这些权贵眼里,依旧是个小瘪三儿,所以在李平书面前一点也不敢拿大。“商团公会是此次上海革命光复中一支主要的军事力量。”
    黄金荣又指了指李平书身后存在感稀薄的猥琐男说道:“这位是李英石先生。李英石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已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极力拥护武装起义,于是接受中部同盟会的建议,以宗族和世交关系争取到李平书先生和大多数议员参加武装起义(李英石是李平书的族侄,与大多数议员是世交)。他和刚从欧洲归国响应革命的同盟会会员钮永建都去参加自治公所每晚召开的秘密会议,向议员们详细介绍同盟会的革命主张和陈英士都督的历史。于是以李平书先生为首的议员们和商团负责人等决心投入革命起义行动,并决定了上海视南京举动而定进止的方针。此后,中部同盟会总部、光复会上海支部和李英石先生等相互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组织活动,李英石先生功不可没。”
    李大帅客气地点了点头,算打了个招呼,说道:“我非常荣幸能够认识你们——上海的光复英雄。”
    李想有点无奈了,想不通这样高调来上海,第二批来会他的依然不是同盟会人物。
    “不敢当,不敢当。”上海商团公会会长李平书连忙和族侄李英石一起还礼,没进来之前的说辞准备的好好的,一进门见到这个年轻的李大帅,被他地眼光一盯住就全忘了。
    “武昌既稍能久持,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吾党之士能见及此,故不约而同,各自为战,不数月而十五省皆光复矣。时响应之最力,而影响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李大帅想起一百年后看过的,孙中山先生在自传中,曾对上海辛亥革命之役作出评价。





279实业救国论中


    在清末民初,实业救国论者从现实角度认为,中国之贫穷之局面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所致。
    “我认为,要*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就要兴办自己的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通过振兴实业来自强保国,*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夺回丧失的权益,实现国家独立,经济富强。”李平书在看到了李想浑身散发若有若无的煞气之后,好多说辞都已经忘掉了,但是在门口听到李想振兴实业以求富民强国,实现自救保国的理想,还是觉得应该可以向李大帅好好介绍一些他们实业救国论。
    在实业救国论者的眼里,发展实业可以富国强兵,*经济侵略,同时还可以安定社会,巩固统治。
    李平书坐在了黄金荣刚才坐的位置上,还是有点局促的说道:“实业乃国家之命脉,与人民生计息息相关,古人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即这个道理。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有国家的富强,才会有社会的安定。振兴实业是当务之急,是救国之本!”
    这种观点的出现取决于这些脱胚于旧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实业家和知识分子的思维观念,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或者说历史封建思维的惯性,他们很害怕社会的动荡会影响其经济利益。传统的民本民生思想的影响犹在,他们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维护社会的安定的关键。在他们看来,发展实业可以富国富兵,进而解决人民生计问题,安定社会,最终实现强国救国之目的。
    “振兴实业是当务之急,但绝不是救国之本!”李想自然不会认同他们这样极端的理念,他说道:“当今时代,虽然传统的以农立国的时代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那种重农抑商的立国思想要彻底改变,但是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生硬地割裂开,轻视政治,过分夸大实业之作用。这种主张注定是行不通的,注定最终要归于破产的命运!”
    李大帅果然不是一个纯正的商人,无论何时都不忘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
    “实在不好意思,尊敬地李大帅。你说这种主张注定是行不通的,注定最终要归于破产的命运!我实在不敢苟同。重视大农业、大商业的发展,强调民族轻重工业的发展,呼吁路矿权益的收回,注重实业教育的发展等等,都对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非常好的积极作用,士绅投资开厂热潮的出现亦证明了这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今天的发展。我们实业救国论何来的错误?”李平书急得脸红的争辩说。基于对西方近代企业的不同认识,实业救国论者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实业救国方案和主张。他不觉得他们的理想有错误的地方,即使他们放弃立宪选择革命,也不会放弃实业救国论。
    李想轻轻一笑,问道:“你们许多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实业工厂,本来发展的好好的,为什么很多最后会被外资洋行接管?”
    李平书猛然变色,李想一句话戳在他的痛处。很多华人企业确实发展良好,自然就要扩张,国内资本贫乏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有些外资洋行就会涌进来,凡是沾了外资的企业十有**接下来的命运就是水到渠成的亏损,很快就资不抵债,企业顺理成章的被债权外资洋行接管。这样一个圈套,直到一百年之后也有许多精明企业上当,更不要说一百年前了。
    李想带着一丝嘲讽,道:“实业救国没有错,但将发展实业视为救国的唯一途径,这和那些囔囔这教育救国的书呆子理想一样,无疑是不现实的。教育是一项长效工程,实业同样是一个长效工程,其功效亦非一日可见。我在汉口规划教育百年大计,制定汉口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一个时间都不短!然而在危机四伏的当今中国,以实业或者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应急手段,是不可能解救国之燃眉之急的。更何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今天这个社会,实业和教育能否充分的发展值得怀疑。*绝不会容许这种救亡图存的思想充分发展和实行。这有力地说明实业救国论者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平书被李大帅说得脸色惨白,怯弱的说道:“以商立国,以工立国。原来都是一场镜花水月?那什么才是救国之本?”
    对于这位李平书的失落,李大帅倒也不奇怪,谁让自己一生的理想被自己几句话打破?
    “革命!当然是将革命进行到底!”李大帅大笑道。“根据《辛丑条约》及其他一切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列强极力扩大在华的特权,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商贸方面,各国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进行掠夺性贸易,一些国际性的垄断组织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垄断者,一些外商垄断公司还通过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分支机构,由中国商号充当它们的包销、代销商等方式,牢牢地控制着中国市场。在工矿企业方面,*列强纷纷掠夺采矿权,当时中国已查明的东北和山西两地矿区,开采权分别为俄、日、英、意等国所控制,对对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矿区,也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控制。各国在华开设的工厂也激剧增加。在交通运输方面,《马关条约》签订后,*疯狂争夺路权。东北的东清和南满铁路,已分别由俄国和日本直接经营,山东的胶济铁路由德人直接经营,滇越铁路则由法国人直接经营。此外,其他不少铁路的路权也被列强各国所攫取。在航运业方面,中国的沿海和内河航运业早已为外国公司所垄断,而且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
    这些李平书自然知道,这也是实业救国论者举起“商战”大旗的最终原因。只是这场“商战”,和历次清王朝的国战一样,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希望。
    说起这些,李大帅激动又愤怒的站起来,民族主义又发作了,有点狂燥症似的在所有人面前走来走去,笑容已经不见,他大声说道:“以革命手段才能求民富国强!在以什么手段求富强的根本问题上,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就是暴力革命!中国社会的“内乱”和贫弱是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所引起的,中国被瓜分的危机也是清朝腐朽统治所造成的,清政府就是“洋人的朝廷”,如今这个“洋人的朝廷”正在向袁世凯身上转移。只有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打败袁世凯的北洋军,不惜与洋鬼子开战,也要收回所有的租界,丧失的所有国土和主权,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才能振兴实业,使中国真的繁荣富强…………”
    “和北洋开战?还要和列强开战?”李平书和黄金荣总算领教李疯子的疯狂,傻傻的问道。他们起时一直认为革命必将导致“天下大乱”与“亡国灭种”的后果。当务之急是集中社会资金,发展资本主义与外资竞争,而不是什么革命。中国要是真有这个能力,南方民军要是真有这个能力,还会被逼到如今瓜分之祸迫在眉睫的地步,被逼到和袁世凯南北和议的地步?他们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眼前的李疯子侃侃而谈。
    李大帅完全没有注意他们的异样目光,大声回答道:“当然!不北伐打北洋军,怎么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强硬应对洋鬼子,怎么将丧失的主权和国土收回?*就是一只纸老虎!汉口军政俯表现的强硬,汉口租界还不是收回来了?”
    李平书和黄金荣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找不到是什么地方,因为李大帅说的都是事实,他们只是麻木的点点头。
    “东西方列强已经成为*,*“乃膨胀主义也,扩张版图主义也,侵略主义也”,“强盗主义也”。*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割要地,租军港,以扼其咽喉;开矿山,筑铁路,以断其筋络;借债索款,推广工商,以朘其膏血;开放门户,划势力圈,搏肥而食,无所顾忌。”为什么中国会沦为世界列强压迫、奴役的对象呢?”李想又抛出一个问题。
    李平书和黄金荣齐齐摇头,整个谈话已经完全被李大帅主导。
    李大帅自己回答:“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无能。正是这个对外屈膝投降、奴颜媚骨的清王朝,阻碍我们在智力方面和物质方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广大农民、工人、资产阶级处于重重压榨之下,使得中国贫困落后,长期处于挨打的地位。因此,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