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170部分

理想年代-第170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看到李想贼兮兮的双眼,小脸一红,立刻拿着早就备好的绷带上去包扎。
    医生在边上漫不经心的说:“这里没有消炎药,就让大小姐随下一批重伤员转移去汉口。大帅,可以吗?”
    “必须这样?”李想想好好照顾一下她,这一次受伤完全是因为他。
    “没有办法。手术之后,最关键的还是就是这一点。这里的条件实在无法保证,发炎之后会有生命危险的。”医生联络摇头,“等她醒来,道个别吧。”
    李想无可奈何的点点头。
    汤约宛幽幽醒来,就看到李想俯身下来,轻轻的在她的唇上亲了一下。
    “怎么样,伤势如何?”看着裹的纱布像个木乃伊的汤约宛醒来,李想关切的问道。
    “没多大的事儿,也就擦破点皮,没伤着筋骨。”汤家大小姐皱皱小鼻子,满不在乎的说道。
    “好了,不要逞强。你的伤势真的很严重,比我当初严重多了。医生说,必须转移去汉口。”李想牵着她的纤手说着。
    暗黑里大小姐的眸子像宝石般闪烁着精光,听说要转移去汉口,突然黯淡了下来,轻轻道:“我若走了,谁替你遮挡子弹炮弹?你总爱冲锋阵前,那么的危险,又不肯听人劝。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拼命?”
    李想无声的干笑道:“我是一军的统帅,我不拼命,我还能要求谁去拼命?我们赌注拼命,拼命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看着那么多人在眼前倒下,为了一个信念,就是执着的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淡淡的苦笑,黑白分明的美眸凝望着他:“我会在汉口等你,等你带着革命胜利的消息,凯旋归来…………”
    大小姐满脸苦涩的笑,李想如果继续这样的拼命,逆天的好运也用完的。
    李想同样是苦笑着,只是点点头。
    看着汤约宛被抬下去,李想呆呆的许久才离开。虽然李想知道要想保住性命,以后就不能这样拼命,但是他无法容忍看着部下前赴后继的为革命赴黄泉,他只有陪着他们一起在生死线挣扎…………
    “大帅,您也会儿女情长?”曾高幽灵似的出现在李想身后。
    “古人说得好啊!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感觉精疲力竭的李想从军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显得有些皱巴巴的香烟,打下花西的战利品也只剩下这一点,抬手递来一根给曾高。
    曾高摇了摇头,他很少抽烟,也就是在参谋部忙得精力不济的时候,抽一根提神。李想于是自顾自的给自己点上火。
    也许是伤口的疼痛,这一战下来,他的身上同样是大大小小的布满伤口;也许是太累了,战斗一夜,白天紧急撤退,已经两天一夜没有休息。以至于李想拿着火柴接连划了几根火柴,方才点上了烟。
    “要是死在这里,还有什么遗憾没有!”李想坐在地上,吐出一团淡蓝弥散的烟雾,李想让辛辣的尼古丁微微安抚下自己的心绪,突然带着淡淡的伤感,懒懒地对身边的曾高说到,“要有什么遗憾,说来听听?”
    “还有什么?大帅,你怎么变得这么感性?是因为看到大小姐受伤?”同样学着李想坐在地上,惬意的背靠着满是夏家村某个残垣断壁处,曾高露出一丝儒雅的笑容,等李想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他又接着说道,“我是没什么遗憾的了。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咱们闹出这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算在这里为革命而死,我想百年之后,我的名字也会青史垂名。人生至此,又有何憾?”
    “你呢?少年?”疲惫不堪的李想捎带着微笑看着面前局措不安的一个小兵,嘴角闪过一丝苦笑,“你怕死吗?或者说有什么遗憾的没有?说来大家听听。”
    小兵摇了摇头:“没有。革命是为祖宗争荣光,为家乡父老争好日子,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自从昨天夜里,看着李帅亲自奋勇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之后,他已经是李大帅为神明,崇拜之情,倾尽长江也无法倒尽。说实话,他并不是不怕死,只不过他不想让自己在偶像面前成为一个懦夫。他铿锵有力的说道,“父亲送我留洋德国,学习机械,是希望能学西洋之技巧,振兴中华。我在德国,不止学习机械,还亲身体会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我知道民族主义革命是什么,我知道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当今中国,如不能扫除五千年**,彻底清除黑暗的社会,唤醒四万万沉睡的国民,学习再多的西洋技巧,也无法振兴中华。所以我参加革命,我要将革命进行到底!革出个共和,革出个民主,咱,我就可以用我的技术建设中华。”
    “留洋生啊,可惜了。”也许是自言自语,李想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帅……”小兵噌的站起身来,笔直如桩的矗立着,几乎涨红了脸,“在湖北革命军中只有军人,而没有所谓的留洋生。”
    “好了,好了。”曾高打着哈哈,抬手安抚眼前惶惶不安的年轻人,“坐下吧!”
    “大帅,我说吧,咱们的革命军里还真是有许多人才。”曾高冲着默然抽着烟的李想说到,“怎么样,要是我们三都能够活下来,革命成功了,这样的专业人才,你准备怎样安排?”
    最高说着指了指小兵。
    “老高啊,你这白操心不是。”李想哈哈儿笑到,“士兵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可搞独裁,不搞**。”
    尽管李想的心里对革命之路遥远的他也不知道尽头,历史已经混乱让他无法捉摸,自己都不知道能否活着去汉口看汤约宛,可是他还是挤出一份的笑容说道。
    曾高起身拍拍屁股:“军事会议就要开始了,走吧。”
    交通破袭战,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时,也到了李想制定的第二部计划实施的时候。
    “无非就是命令继续扩大战果,你们可以搞定。”李想丢下烟头,起身边走边说。
    曾高听着李想这样不负责任的话,脸色都变了:“大家都等着,你必须去!”
    “去、去、去…………”李想淡淡的道:“此次交通破袭战役胜利中已暴露敌之严重弱点,是兵力不够分配,湖北战场上之兵力缺乏,已抽调出去不少。因此,引起我们考虑以下问题,彻底毁灭京汉铁路之武胜关、孝感段,如能达到目的,使被京汉铁路切成东西两半的革命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在任何方面与我有利,并可引起湖北战局某些变化,你们认为可能时,请即电告并同时准备继续扩大之。”
    最高的心咯噔一下,“使东西革命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的战役企图,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湖北革命军的力量。从前面的李想战役部署,并不能看出要将东西连个革命军基本根据地联成一片的意图。
    早在先前的会议上,李想就曾谈到是否可以由林铁长和李西屏联合起来,从京汉铁路东西两个方向对京汉铁路来个大破袭,将安陆府和汉阳府两革命区联成一片。
    李想虽然是个九曲十八弯的弯弯肠子,但是在这些事情上从不拐弯抹角,打哑迷的让部下去瞎猜,总是有什么说什么,常常是把自己的意见先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意见,但你得说出理由来。
    这个特点在李想的一生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得很突出。下到对一个普通战士,上到对革命军中高级将领都是如此。军国大事,说话习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他不能让部队带着隐患,让部下都不知道他的心思,不知道作战的目的。玩帝王心术,只会延误战机。
    曾高很了解李想的这个性格。
    (光景:码多少孝敬多少,兄弟拼了老命了!乃们的票票就看着办吧…………)





180徒劳


    孝感北洋大营。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段祺瑞行辕这里只留下了几个会伺候人的亲卫侍候,他们也都站在正门的西北角上听招呼,书房里面只有他的得意门生徐树铮一个人。
    其实他原来准备趁傅良佐他们退出去时也要离开这里的,可是,不知是什么缘故,却犹豫了一下没有走。此刻,见段祺瑞半躺半靠地仰卧在榻上,边上是一盆红旺旺的碳火,眼睁睁地注视着天棚,手指夹着一支叶子烟燃剩一节白灰,正陷入了深深地思索,又像是在倾听外边呼啸的风声,一点儿也没注意到徐树铮的存在。
    徐树铮才小心翼翼地透了一口气,满屋子的叶子烟味,几乎全是段祺瑞一个人的做为。李疯子搅动的风云已经搞得他们焦头烂额,这些天就没有睡过囫囵觉,就用烟来提神。
    “段军统,袁大人急电!”
    傅良佐急急地敲了敲书房的房门。傅良佐1894年在长沙考入梁启超、熊希龄创办的时务学堂,学校停办后被北洋武备学堂录取。后赴日本留学,在陆军士官学校 第 194 章 团确实遭到不小的打击,特别是失去汉口基地做为后勤,但其所属各部并未遭到毁灭性的重创,建制健全,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更是武昌之上。因此当北洋军一路只顾南下后,李想的三个军团便跟在其屁股后面,时不时地从侧面或后面给他来上几枪。另外,他们在北洋军后方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打击北洋军的后勤补给线。
    特别是李想破釜沉舟,为扭转民军阵营求和之风,发起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经过不断地偷袭、围攻,北洋军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全部被其切断。
    此时,段祺瑞的面前摆着前线各师团急需补充的电文,而他却很难再向前线输送粮食、弹药等补给品了。这个被北洋上下当成笑话茶余饭后谈论的小人物,如今使他焦头烂额。
    《人民日报》看似浮夸,其实绝对真实报导事件,如惊雷击头,打在了北洋孝感大营文武上下头上。谁都知道这场事变的后果!
    汉口冯国璋系诸将不用说,一堆堆的电报给北洋中枢,请示办法,就等着段祺瑞的墙倒去推上一把。
    听说袁大人看着《人民日报》都睡不着觉,大公子在梦中被惊醒,杨度吓得呆了小半个小时。紧接着就是一堆电报又砸给现在暂时在汉口的冯国璋等直系北洋高层。
    要求冯国璋暂缓北上,即收集红船(笔者按:江船之大者当时称为红船),将两岸大小红船全部调集北岸,摆出长江随时可渡,武昌唾手可得的架势。收集水手军官上船,加煤加水,随时准备生火起锚。
    武昌将近一个月耗用下来,民军败退以后都已向上游四散,武昌民军寥寥无几,并没有多少人马,也不见他们出现;即以红船而论,现在南岸一条也没有了。武昌民军状态极差,弹药缺乏,人员不整。如果要进行战斗,北洋军是必操胜筹。眼看着冯国璋又要立一大功,段祺瑞更是焦急。
    冯国璋如果在汉口打起来,段祺瑞一系就全得滚回北京去。听说袁世凯已经发火,放下狠话说,“段祺瑞如果不能尽快平息湖北李疯子,那就给老子滚回来!李疯子不足为惧,但是看着实在恶心。”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狠狠的打击李疯子,将其主力消灭,先固根本!段祺瑞当即和座下将领商量一天。除了曲同丰和吴光新不表态,靳云鹏、徐树铮和傅良佐都赞同他的意见,顿时就了一个联衔电报过去。要求立即整备主力,再战!只要主力能保存,只要袁世凯多给点时间,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