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158部分

理想年代-第158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蹈火,也决无反顾,必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番慷慨陈辞,几千个人激动得泪光满面,庄严肃穆的广场上气氛立时显得悲壮而又紧张。李想突然平静下来,说道:“武昌形势十分危急,黎元洪已致电南京求援。宋教仁、于右任派淞军黎天才率部往援。黎是湖北人,积极赞同赴武昌,遂将收编的巡防营张联升、赵,荣华部同淞军合组大军十万,以黎天才为师长,星夜驰援,旦夕可至。众位放心去做!”
    李想心平气和地道。他一下子将兵力夸大了十倍,把不知道何时能驰援到湖北夸张成旦夕可至,众人听得十分振奋。忽然他提高了语调,“沪宁以推林述庆为出征临淮总司令,江浙联军随时准备北伐。咱们不能落后,一定要抢在他们前面把袁世凯老贼头悬国门!”
    “大丈夫当成功名传万世!”李想按刀而立,满面肃杀之气,“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和你们在一起,湖北千万民众和你们在一起。我们的身后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国家!是四万万同胞!”
    “大帅!”众人一起狂吼道,声音足以震动黑暗的大地。“我等愿死力向前!将革命进行到底!”
    “好!”李想瞋目大呼道:“全军出发!”
    半个时辰后,花西镇一行几千多人踏入了东方,沿着漫漫黑夜前进。
    黑色笼罩的山川大地,一支军队在这里缓缓前进。
    李想以诗人的忧郁姿势,在山下痴立片刻,一阵寒风咆哮袭来,夜色苍茫。无由的想起自家身世遭际,逆流百年的时光,恍如梦幻。不知悲喜,不知民族的历史会因此改变?
    这一夜通宵不眠的人实在多。孙传芳半躺在孝昌城北洋军营部的行军床铺上,目光炯炯地盯着上头的屋梁上的蜘蛛网。孙传芳跑到孝昌,立刻把孝昌的指挥权夺在手里,展现了他铁腕和狠辣作风。
    一群被围在孝昌的北洋军官挨次坐在下首脚踏子上,也是沉思不语,他们已经彻底的被孙传芳收拾的服服贴贴。军部内外,数十盏烛火照得通亮,供电系统已经彻底瘫痪。军部外廊下侍立的戈什哈也都一声不响。孙传芳和这些北洋将领都十分清楚,一场急风暴雨即将在这数个月几经浮沉不定,战火频繁的小城里暴发。现在在座的所有人,都指望北洋的这位青年才俊能想出个折来应付。
    孙传芳忽然起身,也不顾他们慌乱的反应。他走出军团部,溜达着走向城门。
    夜空黑得像一团浓浓的墨,只有几颗星星疲乏地眨动着。对下面将要来临的大战,他既有股再较量一番的冲动,却也觉得实在没把握。但他知道百里之外的某个地方,一双睁得不小的眼睛正盯着他。是的,他有一种直觉,在花西碰上的那个凶狠勇猛的小个子革命军军官,一定是传世中的李疯子。李疯子,也一定盯上了他。
    一天前,孙传芳从花西死里逃生,躲避革命军重重搜索,终于还是被他逃近孝昌城。孝昌城的北洋最高指挥官本就是依靠群带爬上来的软蛋,革命军发起几次亡命冲锋,就把城外北洋军全部压制进城里。以至于革命军从战场抽兵参加攻打夏家村,这个软蛋竟然不敢派兵出城迎击!不然,战场的局势必然反转。
    孙传芳看到孝昌没有陷落,立刻杀进城里,强行夺取此地战区司令长官之职。上任伊始,他就对苦战一夜的部队进行了大调整,强行软禁一批反对军官,剩下的马上都对他喂喂诺诺。北洋军已经被孙传芳大人放出孝昌城外。现在,他再也不是一支能守住城里等死的力量了。他的北洋部队已处在前线随时准备承接匪党人的炮弹,顶着匪党人的刺刀。
    京汉铁路的破坏,支援后勤补給都无法到来,无疑在他摇晃苦挣的双肩上又加上了一扇沉重的磨盘。孙传芳已经知道这些李想匪军的为人,也曾明确命令他:“不管匪军在孝昌正面投入多少重兵,北洋军都必须节节抵抗,最次也须固守孝昌,不支时再北上鄂北三关,或者南下孝感。”
    节节抵抗,他认为能做到。顶多久算多久呗。可固守孝昌,他
    总感到信心不足。孙传芳不是那种敢把部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将
    军。
    可丢了孝昌,他抢夺孝昌指挥权,如果不能做出成绩,他何以回去复命?他并不怕段祺瑞,他知道冯国璋、段祺瑞之间微妙的关系。他敢于夺权,他觉得保住部队比保住孝昌更重要。只要他保住部队不被李疯子消灭,从此他就是这支部队的主子。
    但真正促使孙传芳定下决心,如果支撑不下,放弃孝昌重镇而改造北退的,还在于他对袁世凯心思核心关键的了然。袁世凯和议的对象已经不再是武昌,而是南军!湖北再没有当初的政治意义,袁世凯还会下血本在这里耗?实在不行,可能撤兵也不定!
    他孙传芳只要保住孝昌兵力不受大损失,就是有功!他从此,也是那些手握重兵的人了!只要手握重兵,谁个不是一手遮天,叱咤一方。
    孙传芳的深谋远虑多年后果然应验了,成为一方军阀。
    (最后,诸位看官如果看了还满意,就赏张红票,收藏个,光景会加倍努力回报诸位的支持。)





169孤注


    这一夜通宵不眠的人实在多。
    段祺瑞在睡梦中,梦见早晨起来,天空正下着大雨,就这样被梦里的雨声惊醒。
    他醒来,披衣而起。这个留过洋,受过高等教育的军统大人,做的 第 183 章 粮食,也是越来越困难。
    他已经派出不少人马,甚至包括战斗人员,去后方运送物资掸药、可情况极不如意。崎岖泥泞的山路,不要说骡马,连徒手拄杖行走都摔得呲牙咧嘴。北洋军百战勇士完全成了役夫,每个人充其量只能背回几十斤东西,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高强度作战的需要。一路上还要提心吊胆,时刻戒备着敌匪军队的袭击,不少战斗人员为了背上的大米或弹药,白白丧命于战场以外的地方。更可恨的是,不少官兵军纪日下,不敢杀吃本队的马匹,专门偷盗其他部队的。甚至有人胆敢将他的乘马也偷了去,至今未见踪迹,恐怕早已变成了粪便。
    这一天下来,孙传芳频频向孝感的大营告急,希望北洋 第 183 章 结地点还在这里。”
    李想一挥手,各部队分头开始行动。
    一个钟头过去了,两个钟头过去了,李想带的部队已经到达了位置,草丛上的露水打湿了军衣,寒冷和紧张使他发出阵阵颤抖。官道上已经驶过了两批骡马车队,李想好几次都按捺不住,想要发出信号,但又想其他部队也
    许还没有做好接敌准备,尤其是南北两个山头上有敌人,接近动作更需慎之又慎,李想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再等一会儿,攻击必须同时发起,否则一个环节跟不上,全部计划就会打折扣”。
    又是三十分钟过去,官道北面一长串火把如一条龙也似的舞动,蜿蜒而来,骡马车队大约有百辆左右。
    就是它了!这是今天碰到最大的一条鱼。李想微微发抖的手举起了信号枪,周围的迫击炮手、重机枪手全都准备射击。北洋敌军车队在夜色和不良道路上跑得不快,好一会才到达眼前。半度而击!待车队刚刚过去一半,一发信号弹“啪”的一声腾向半空,四下里顿时响起炒豆般的枪声、炮声。最令人担心的南北两个山头上,手榴弹爆炸的闪光密密麻麻,这说明,那里的部队是在近距离发起攻击的。不一会,官道对面的山头上也展开了激烈战斗,穿切官道也成功了。
    李想长长出一口气,把注意力转向官道。
    (最后,诸位看官如果看了还满意,就赏张红票,收藏个,光景会加倍努力回报诸位的支持。)





170甘苦


    曾高,黄光中等几个参谋部的高级军官和地方文官,却快步爬上小丘。举起望远镜查看当面官道上的战斗情况。李想已经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跑上阵前,曾高无奈的只有请汤约宛跟上,只要有这个美丽的拖油瓶在,李想至少会稍稍顾忌的不会去过于危险的战斗区域。
    天上云多,冷月刚出东山,天幕将一切都隐藏在了黑暗中。即使是用上精良的蔡司望远镜,也只能看见夜色中蜿蜒的官道黑黝黝的一个轮廓。但是此时,望远镜里满是浓烟、烈火,耳朵灌满的是震彻天宇的喊杀声、密集的爆炸声。
    一瞬间的时间里面,北洋军和革命军两军围绕着这个细长的官道,双方都在拼了命的调集兵力,争分夺秒的将自己的重拳挥出来,反复厮杀,几进几退。即使这里的空气中,也浮动的只是烧焦的人肉地味道。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官道旁,必然又会是杀得天昏地暗、尸山血海。
    曾高一脸凝重的举着望远镜,调整着焦距,一遍又一遍地扫视着面前的一切。
    眼看着战斗越来越猛烈,黄光中的心就跟着火似的,急得满头是汗。不是因为初次临战的紧张,而是因为他看不懂战场的局势。寒冬冰冷的空气,因为眼前在燃烧着的气浪,而变得更是酷热。因为看不懂战场的局势,便只能手足无措的担心着。黄光中只顾着担心不知走向的战局,捏着拳头一个劲儿的给革命军祈祷,不知何时自己早就已经被汗水给浸湿了衣裳。
    黄光中看着眼前拼命的战斗,不禁道:“曾高君,天下虽大,英杰虽多。但是此时此地,整个中国,还在兢兢业业一心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也唯李大帅一人而已!”
    曾高嘴角带着一丝轻蔑的微笑。还是看着远方:“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我们共同的信念!革命军多少人,也都是因为这一个信念走到一起,这是我们这支军队最强的凝聚力。为了这个信念,李帅任何的决定,任何的命令,我们都会毫无犹豫的执行。我敢保证,只要有一兵一卒,还有一口气在,我们一定追击压迫北洋军,直到他们崩溃!……袁世凯要和我们背后那些蝇营狗苟、不思革命进取之辈联手来谈‘和议’,还想对付李帅!其行不一,其心如一…………他妈的,曾爷爷豁出去和他们拼命!”
    曾高这样好修养的想起这件事也耐不住猛的骂了一句脏话,猛然回头,死死看着崩得紧紧的脸地黄光中:“这个革命无以为继的紧要关头,难道咱们真的没法给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先前多少努力,到了最后还就得功亏一篑?大帅已经什么都不想了,只想在湖北粉碎这股北洋大敌,重挫袁世凯北洋集团,欲只手而补天裂…………这天裂得却如此之大,近世垂近百年,多少仁人志士以身而为五色石填进去。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用了这么多生命来献祭,李帅甚至不惜将自己也填进去。清政府江河日下,国势一天天地衰弱,民生一天天地困苦,我等参加革命,只想能和李帅一道担负天下兴亡的责任,也不惜一身填进去。只要大帅一声令下,我们为大帅追到这天涯尽头!”
    人下定了决心,怎么个归宿,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曾高说完又开始认真的观察战场,他刚才的话,甚至略微觉得有些多余。无非就是和北洋军战斗到底,唯死而已!
    眼下这个局势,两人也是都是官宦世家,这个名利场打滚多年出来的他们,心中略微也有些明白。虽然不愿意多想,可是扪心自问,最好的选择也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