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143部分

理想年代-第143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国璋丢给他的果实瞬间腐烂,和议的戏唱不下去,他就是北洋的罪人。
    整个室内,鸦雀无声。两人都在分析厉害得失,越想越是后怕。
    还是段祺瑞最先镇定下来,不动声色的道:“只要汉口还在我们手里,武昌黎胆小暂时就闹不起来!有洋人居中调解交涉,和议也是牵扯洋人利益,他们肯定不会袖手,和议就要进行下去的可能…………局势还没有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那李想…………”徐树铮苦涩的问道。
    “他李想惹动洋人,就没有好结果的!洋人可不会愿意看到他得意。”段祺瑞冷冷道:“现在咱们先稳住阵脚,防止背后有人捅咱们刀子!好不容易才挤退冯国璋,不要又为他人做嫁衣裳…………等风头过后,我有法子收拾李想!”他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负手吩咐:“又铮,咱们就在这里随时等着进一步的消息,争取和各兵站取得联络,傅良佐、吴光新、曲同丰来了,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支援,这参议处好好斟酌计划,还有给袁大人那里转奏这里的消息,据实奏报,一定要强调,汉口和孝感,武胜关这些重镇据点还在我们手里,一切还在北洋掌握之中。”
    “是!”徐树铮答应而去。
    只剩下段祺瑞一个人呆呆的坐着,整个脸都藏进灯光下的阴影里。一片安静,半晌之后,才听见他幽幽道:“一人撬动天下大势,偶尔一次还可以说是某种机遇成就的奇迹,一次又一次就是能力啊!但是让我今夜好梦难寻,你也休想再创奇迹!”





155离战争不远的汉口


    汉口,北洋 第 169 章 在一起是很罕见的情况。一群洋人们都穿着礼服,硬领竖得高高地。谈笑着跟着冯国璋出门儿。到了门口,都是和冯国璋一躬而别,有些交情好的,还拉拉手。
    冯国璋一直目送洋人的背影消失在昏黄的街边路灯照不到的地方,他微笑的脸慢慢的沉了下来,寒风呼啸的刮在脸上,冷的和挂了一层霜仿佛。皇马褂衣袂乱飞,他只是在那里沉思着微微摇头。
    张联芬和陈紫笙悄悄的踱步走了过来,两人交换个眼神,最后陈紫笙无奈上前,悄悄道:“军统,这各国的态度如何?”
    “还能怎样!”冯国璋一下转身,大步的就朝园子里走,说话声音又低又沉:“南京被党人占领,中国革命形势发展之速,使各列强也感到恐惧。所以然者,其在北京东郊民巷方面所讨论者,已非维持满洲朝代问题,而为变更帝制国体问题。虽共和国体,亦非英人所乐于赞成,然深信民党排满之势不可遏止,不如外假‘中立’美名,暗地扶植袁大人为东西列强代理人,导演一手打倒清政府,一手消灭革命党的阴谋,较为有利。和议的事情,袁大人的事情,洋人比谁都急。有洋人居中交涉,就是孙大炮也得三思,接下来就是谈判桌上打口水仗啦。”
    张联芬一脸不解的神色:“英国势力范围,集中于扬子江及中国南部,辛亥武昌匪军突起,我北洋军虽在阳夏稍获胜利,而英政府援助清廷之举,却自放弃。上海英侨为保持商业起见,对民党则表示“亲善”,已转变为英国对外政策。各帝西方列强国家感到用武力直接帮助朝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更有利的事,因而经数日之踌躇观望,遂即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而出示宣告‘严守中立’。日本则自武昌乱起之初,即有人主张干涉。后闻英方曾温语劝戒,日方又自感单独行动力有未逮。然日本对此扩大亚洲大陆势力之机会,则愿肯放弃?”
    冯国璋心中总有一丝隐忧挥之不散,苦笑道:“当庚戌夏季,英日同盟条约缔结时,东亚大部分英侨,见日本政策与英国自身利益不尽相符,颇感受其束缚。当清廷起用袁大人时,日政府向英美建议共同干涉,由列强担保建立一名义上清廷政权。日本主张国际共管中国之建议,英美两国不予采纳不管!于是日本又退一步提一方案,主张画中国为二,北部仍维持清廷,共和制则限于江南,然英政府亦不附和。驻日英使窦纳乐曾三次奉命向日外务省阻止日本非中立行动, 第 169 章 院维持清廷声明。第二次抗议日本拟贷款清廷。第三次抗议日本用武力干涉。英美还是倾向袁大人。洋人多数认为:中国战争若继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和安全。”
    日外相内田康哉通知驻日美大使卜莱安,有曰:“对敌行为如仍继续,日政府认为有考虑干涉必要。”驻美日代办也曾致美国务卿文,有曰:“中国情形益坏,清廷权力已等于零。而革命党亦派别分歧,并无真正领袖,如任其继续发展,不但影响商务,汉口更是其暴发类似拳乱之排外举动,李想此举恐被人效仿。加以本年洪水为灾,饥民溃兵,交相为乱,为此情况之下,革党绝对无力维持占领区域,中国今日正当选择帝制或共和之歧路。依日政府意见,采用共和制度,实极困难。即使实行,亦难信中国人能运用之。另一方面则清廷无能,已无可讳言。则其恢复威权,统治国家一如旧制,实际已不可能。因此适应中国现状之最善方法,应建立一名义上清廷政权之中国统治。一方面尊重中国人民权利,一方限制清廷独裁权利。并消除共和空想,制定宪法,由皇帝矢誓遵守。如此日政府以为应劝告双方,定立条件,一方使清廷接受上提原则,并认以此为维持政权之善策;一则使革党了解建设共和不合实际,且得危及中国生存及人民自身福利,必须维持现在朝廷,并尊重人民地位,交由主要列强保障。”
    窦纳乐尝对英人波莱谈英政府意见,有曰:“日本当局以为中国革命为一种单纯的地方事情,英国则深信中国革命正在发展,为一种革命运动,此种运动得成为泛滥之江河,而日本则视为不过涔滴之水,易于遏塞。”可见英日侵略策略本不相同,故其对中国观察亦大相悬殊。
    而美国伸张势力于远东,较列强独后,故对中国主张领土保全,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见俄租旅大据东三省为己有,深嫉视之。所以当日俄战争左袒日本,且借助巨款。及日本战胜,竟继俄国而独占东三省南部,自召美国反感。于是1909年有诺克斯满铁中立,提议英、美、法、俄、德、日六国借款,收买南满及中东铁路,由国际委员管理,而政治权利则完全属之中国。虽遭日、俄两国联合反对而失败,美国乃又合英、法、德三国组织四国银行团,共同投资。打破日、俄两国独占之局。及辛亥次年,德国闻日本将单独行动出兵满洲,实行武力干涉中国内政。渠以在华利益与美相同,因促美国发出宣言,声明“尊重中国主权,保全领土,开放门户,利益均沾”等语。于李想炮轰五国联合舰队之事,德先以公文询美国对东亚时局之态度,美国答文在华盛顿柏林同时发表,文曰:……自中国革命发动以来,敝国政府每遇机与列强交换意见,尤其是法、英、意、日、俄及贵政府商讨何法保护共同利益,无不主张一致行动,又于各国报纸上得悉列强互换意见。因此敝政府明了对中国时局,彼此共同协作,不独无单独行动以及干涉中国内政之举,而且与平日和约尊重中国主权保全领土之言相符。现在中国方面,清皇室及革命党皆保护外人生命财产,李想等假冒革命之匪类也得惩制,驱逐汉口,汉口租界秩序业以恢复。既不因外力干涉而然,则将来亦无必须出以干涉,倘若将来竟违一切期望,不得已而必干涉,则敝国政府深信先由列强协商然后共同行动。坚定保持其政策,庶一切误会,自行扫除……此外敝国政府尝觉中国贷款,不易轻予,实为严守中立之当然结论。除非对于借款确可保证于战争双方以外之正当事项方可。又觉现在时机,宜特别适应借款政府所抱原则,凡对其国民向华投资,有与自国政府所遵列强协调政策不合者,当加以阻止。此项声明无异对日本干涉中国之举加以干涉。日本既以英国反对于前,美德二国又激烈反对于后,因此原定“清廷倾覆后,汉口发生骚乱,即借妨害租界侨民利益为辞,积极进兵。”之政策,不得不暂行停止进而利用共同行动之美名别作秘谋。
    各*国家之舆论,或示失望于清廷,或寄期望于袁世凯,而大率以揭出*人之弱点,进言资本家以夺取对中国之控制,乘机渔利为主旨。这一点,此刻的冯国璋如何会不知道?而北京的袁世凯如何会不知道?
    “军统,又是为何事担忧?”看着容色如铁的冯国璋,陈紫笙担心的问。
    “国事如此,我担忧也无用。”冯国璋一声长叹:“洋人是狼,咱们是羊。”
    陈紫笙和张联芬对望一眼,都是苦笑。他们是打心底害怕洋人。
    然而,令他们心中不安的事情发生了。秘电处参议官冲了进来,“军统大人,北京急电。”
    冯国璋一把抓过,急忙展开来,上面写道:“上海洋商团致内阁及奕劻载沣电“鄂”、上海洋商团电致内阁及庆醇王爷条议七条,如下:第一款:现在中央及西南各省,清廷之权力已成无效;且中国之大部分,清廷应按照条约所载担任保护外人生命财产者,业已失此地位而不能尽保护之责。第二款:纵有省分尚未显违清廷命令,但其所派代表到上海者亦自认有权赞成共和政体。第三款:现在乱事延长,中外商人同受影响,商务阻碍,华洋商一切合同均归无效,华洋生命财产不能保护,戕劫各案屡次发现,因地方无相当保护之力,竟致匪类及不法人等目无法纪,等须君主立宪与共和两党因召集国会公决政体,彼此意见相背如此之远,非一时能以解释现在之争端。第五款:除非彼此互商暂设一临时政府,不能平息战端。第六款:此项临时政府,按现在全国人民大部分之思想以共和为目的,且既声明反对**政体,总须能尽其所愿望。第七款:本埠洋商会各董事将以意见陈请庆亲王暨前摄政王,迅速转达宫廷并各皇族,立刻设法俯顺舆情,俾地方渐复秩序,专候召集国会、决定政体,以保治安。并电民军领袖,和平体察,商议一切,以保中国完全治安为前途最大之目的,云。届时望吾军固守防地,切勿妄动,以免误会,切切此令,总理衙门筱。”
    “呃?这么看来,洋商团已经座不住了,惹动了洋人,朝廷也应该很快就有旨意下来了,摄政王载沣也要归藩邸了,民党也要坐下来谈了吧?”张联芬长吁一口气,议论开来。刚才还是紧张、沉闷的气氛,现在像是突然间云开雾散,一下子变得轻松热烈起来。“只要能避开日俄出兵干预,就没什么好怕的。洋人要的无非就是利益,又不会灭咱们的国。”
    一直担忧地站在一旁,反复衡量利弊得失的冯国璋,这时感到了一种卸下千斤重负的痛快感。作为汉口北洋 第 169 章 ,现在京汉线乱成一团,我的情报全部断线,密探一个也联系不上,段军统的孝感大营也联系不上。你那儿能连上段军统吗?请他火速和我联系,京汉线肯定出大事了!”
    放下电话,冯国璋默默无语,紧接着拨打孝感,就听到段祺瑞在电话那头急吼吼道:“京汉铁路到处正遭李想匪军袭击…………”才说了半句话,电话里就响起了“嘟嘟”的忙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