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125部分

理想年代-第125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篝火的余光下,李大帅转过身来,脸上笼罩一层严霜,阴沉的可怖,令人不可逼视。汤约宛虽然反战,但是军心如此动荡,她也觉得害怕。站在李想身边,手足冰冷。
    无数的革命战士,围着篝火,自的大合唱,高歌着经久不衰的神曲,已经有人泪流满面。
    因为武昌新军中的一个流言,他们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风潮,因为心中的一个理想,他们一往无前的坚持革命。黄兴和黎元洪面对北洋军连吃败仗,他们成为抵御北洋军最后的希望。从举义当晚起,他们跟随李想一直奋杀在最前线,无论是身体和心里,同样的疲惫,今夜像是得到一个宣泄口一样。
    他们有太多感怀悲伤的理由,出生的不幸,生活的不幸,命运的不幸,甚至有在这场辛亥革命所受的不公证待遇的不幸…………这种种的不幸不分高低贵贱,统统都是时代的不幸所附加在他们身上的。在这个见鬼的黑暗年代,是没有人配拥有幸福的年代。
    悲伤的情绪就像瘟疫一样感染疯传。
    曾高也被惊动,穿出帐篷。呆呆的看了半响,才道:“军心如此,我们还能有什么作为?天也在帮袁世凯?”
    如此大变,他的草台班子干部们也都慌乱手脚,心神慌乱的看向李想。
    李想大骂道:“袁世凯是什么狗屁天命所归?扯蛋!一个成天作着皇帝梦的老封建!都什么时代了?军心如此,老子也能把他扭转过来!和北洋军的架干定了,老子下定的决心,贼老天还管得了?进帐!”
    李想一通乱骂,到是镇住他们慌乱的心神,乖乖的都进帐去。
    李想没有被吓住,只是觉得又是一个麻烦而已。
    辛亥年,真是他不吉利的一年!还以为是天命运转,借此契机,从此飞黄腾达。
    不料这条路竟是如此的艰难。
    而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黄兴和黎元洪惨败,袁世凯主动与黎元洪议和。这再明显不过的力挺黎元洪掌握湖北,一边威胁朝廷,一边牵制南方民军。如果李想由着和议生效,黎元洪缓过劲来收拾湖北,这里也就没有他生存的地方了。那时李想不要说改变历史,就是改善生活也做不到。历史上黎元洪掌握湖北军政之后,辛亥功臣死的死,走的走,没有一个在他手下还有好下场的。
    曾高都已经进帐,李想还在帐前站了一会儿,一阵风吹过,寒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生疼的,不由打了一个寒噤,才回到帐内。
    一堆堆的公文和谍报在简易桌案上叠得老高,李想一眼也不瞧,径自向那摊开的地图前。曾高等草台班子参谋便默默地躬身一礼,知趣的等着李想的话。李想的镇定,是给他们最好的镇定药。这种关键的时候,才现李想已经是这支军队的主心骨。看着李想计划不变,镇定处之,他们心也安下,虽然外头还是不变的唱着离歌。
    看着他们,李想才觉得心里很是踏实安定,他们始终相信也坚决执行他的决定,未有任何的动摇。
    他就这样站着,呆呆地瞧着眼前各种颜色铅笔画得复杂无比的作业地图在沉思:穿越以来,在这个时代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一个个都周全地办理了下来,他觉得这就足以证明自己有能耐应付一切险恶环境。此时心静,李想不禁想起盂子说过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想想自家遭际,真正字字贴切入微!也许自己还真是适合生活在这个纷乱理想年代,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救国保民,改写辛亥历史!
    眼前的前途有多难?总没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难吧?
    “计划做好了?”李想突然问道。
    曾高此时也在想心事,汉口的军情报他读过了,正担心武昌顶不住压力,在停战协议上画押盖章。据金兆龙军统秘密情报看,朱市煌曾怀汪精卫书信到武昌联络,在各省代表大会上劝武昌放弃反抗,与北洋议和,虚大总统之位,待袁世凯反正。他觉着有点太玄,汪精卫此人对同盟会的影响力本来就很大,自从吃过北京清廷的牢饭之后名声更响。有这样一个人物在中间拉皮';条,就是孙中山和黄兴想拒绝,也要考虑一下,更何况武昌咨议局里没有大过他影响力的人物。想到黎元洪的老奸巨滑,袁世凯给了他一根竹竿,他还不顺着顺着竹竿往上爬,抓着印把子往和议书上盖戳……
    正胡思乱想间,听李想问,不急不慢的道:“这急不得,容我们慢慢商议,天亮之前一定会拿出一个你满意的计划。”
    “随你折腾,天亮之前我能看到计划就成。”李想微笑着点点头,比他还镇静,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李想一屁股坐在胡凳上,忽然觉得身上又乏又软。装镇定也挺累人,虽然外面不是什么大事,但曾高他们却不这么认为。军心易散不易聚,特别是大战在即的要命时刻。李想可不这么认为,战前动员可是我党我军的拿手好戏,他看电视看得多了,动员军队的把式信手拈来。他们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只怪他们没看过电视没上过网。
    半响,看他们还在傻愣的站着,李想才跺脚道:“你只管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工作?天亮之前我要看到计划。”
    李想正打盹,突然有汤约宛冲了进来。
    汤约宛竟然香汗淋漓地赶来,也不知道上什么急事大事?“汉口送来紧急情报。”
    李想没有听清楚,头也不抬地问道:“什么事?”
    汤约宛平复一下,淡淡的道:“金兆龙、吕中秋自汉口送来的情报!”
    汤约宛的声音并不高,但在李想听来,却如骤闻焦雷,倏地站起身来,沉声命道:“快念!”
    曾高他们也全转过身注视这里。
    汤约宛把密封的文书拆开,念道:“武昌已经迫于压力,经过英驻汉口总领事的调解,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用印。”
    意料中的事终于证实了!李想默默地接过文书,一件件拣看,连停战协议也抄录了一份。停战之后自然就是城下之盟。
    “我们的流血,我们的牺牲,我们的努力,最后换来这样一个结果?”
    “自武昌举义,响应省份多达十三省。我们为什么要和?武昌城的懦夫在怕什么?”
    “宁为玉碎,绝不妥协!城下之盟是对我们的耻辱!”
    “革命没有妥协的余地!”
    底下已经议论成一片。
    “武昌要停战,我不停战。武昌要议和,我决不!”李想几乎上狂吼而出,帐篷内终于安静下来。
    “打他个混账乌龟王八蛋。我们怕个谁?”
    “大帅,总要给个方略。”曾高这家伙懒洋洋的开口,也不怕扫兴。
    李想撇他一眼,道,“此次和北洋军打一仗,打出我们的威明,外示北洋朝廷与袁胖子满清小皇帝誓不共立,内安革命党南方独立各省人心军心,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曾高双核的cpu高运转,一边沉思,一边说道:“你说的虽有理,但形势有变,不能不随机应变。”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136夜未央七


    请到;69zw;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是啊。”李想不得不同意曾高说的,还有些头痛,“冯国璋和段祺瑞乃能征惯战,深悉兵法的人,不会那么容易给我们伏击烧粮断切补给线,定要另想他法才行。ab计划能够照顾周全吗?”
    曾高微笑道:“我们可能仍有bsp;李想愕然望向他,怎么看都觉得他笑得很贱。“你小子说话留一半,小心我揍你。”
    曾高淡然一笑,道:“袁世凯之所以那么卖力的打击湖北革命军有生力量,自然是为了抑制南方十三省的革命潮流。留下武昌围而不攻,自然上为了养寇自重要挟清廷。北洋上下通力配合,借这辛亥大势,就是要助袁世凯行逆而夺取的篡清大业,这配合之间,容不得一点点差错。”
    李想好像上听懂了一点,不屑道:“不就是那点阴暗权谋。”
    他的商业情报网络虽然转为军事情报网络铺开,但是自举义以来都是战场上硬碰硬的和敌人干,即使面对当初来汉口摘果子的同盟会也没有对他们使过阴招。这不是李想智商太低,不是李想太过高尚,完全是因为他穿越之前见过的世面太小。就他在职场上,电视剧里看过的勾心斗角比起这里历史人物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出生世家的曾高不同,他对这些阴暗之术,几乎有一种天生的敏锐嗅觉。北洋团体看似坚不可破,可在他眼里却是处处可以插针。他得意洋洋,摇头晃脑的说,“虽是上不得台面的阴暗小术,用以分化离间冯国璋和段祺瑞足以。”
    “他们之间的怨隙早就存在,冯国璋这次可是风光无限,段祺瑞在他身后完全成了配角。同是北洋三杰,段祺瑞就不吃味,不怨恨?可是这对王八蛋好好的,我们是针插不进。”李想有些悻悻的说道,他也打过这对王八蛋的注意,可惜没有找到蛋缝。
    曾高笑了,李想对于很多事物的前认识已经使他很是自卑,总算有一个长处可以和李想比,不然他会郁闷死。
    “其实也不难,只要金兆龙在汉口散播个谣言,说段祺瑞部嫉妒冯国璋部独占平匪大功,要借口悲线被李想残部的骚扰,顺势掐断给冯国璋部提供后勤补给保障。这是真是假,谁分得请,谁又解释的清?说不定段祺瑞部也正憋着这坏心思呢。”
    “此计极妙。天下就没有你这只苍蝇钉不穿的蛋。”李想拍掌道,以他所了解的历史,北洋从来都是内斗的经典教科书,冯国璋和段祺瑞恨不得掐死对方,憋出这么一点坏心思算什么?政敌嘛,从来都是以最坏的心思去揣测对方。
    李想兴奋的走来走去,“谣言一起,北洋势必军心动荡。冯国璋和段祺瑞再无默契,我们可以专心对付段祺瑞,掐断北洋的补给线。已经是初冬了,乌龟王八的没有补给,再不退出湖北,饿也饿死他们。这件事情得立刻去办。”
    “是。”汤约宛清丽万分的柔声应道,实在与帐内阴谋杀阀浓烈的味道不和谐,她转身就欲走。
    “等一下!”李想突然站定喊道,“既然是谣言,不如再加一条。冯国璋在汉口纵容官兵烧杀抢虏,惹起洋人反感和民党仇恨,袁世凯为迎和洋人,为平息民愤,为彰显南北和议的诚意,准备撤销冯国璋 第 150 章 结精锐,随时对我们作出迅而有效的拦截。我们虽摸清楚它的用心,也不是一筹莫展,桥梁和隧道被我们炸毁之后,他们人力运输度慢了很多,但是兵站沿路的保护作用还在。”
    李想几乎就要虎躯一震,道:“我们在伏击战中伤亡愈少,能脱身的机会愈大,时间无多,我们须为伏击战作最后部署。”
    曾高沉思半晌,点头道:“这个您老哥就放心吧,我就指望你能收拾军心。”
    李想大笑道:“就看我的。”
    李想露出凶狠的目光投往北方,黑暗的夜空下暗藏杀机的山间林间,心中不受控制的胡思乱想,不知道百年之后,有人重读这段历史会有怎样的想法?
    李想和袁世凯终抵达正面冲突的时刻,中间再无任何缓冲的馀地。李想若落败身亡,当然一切休提,历史照旧。南北和议,袁世凯做大总统,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