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103部分

理想年代-第103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咬牙还是坚持在火线。
    谢元恺对孙武这句关切涌出一阵感动,大声道:“这里本就缺乏有威望前线指挥,受创部队很容易陷入混乱,我绝对不能走。”
    孙武有些无奈,只能说道:“你不走,我也不能走。”
    愤怒的呐喊声中如长江大浪的涛声扑来,数十条身影从火光中冒了出来,北洋军如长江之水涌出三道桥,直扑民军阵地。谢元恺看着已经是乱作一团的阵线,已经顾不得说话的孙武。谢元恺断喝道:“上刺刀!冲啊!”他命令全线发起反锋,以反冲锋来遏制北洋军的波队冲击,此刻只有和敌人完全的绞杀在一起,北洋军的火力优势才无法发挥出来。
    “冲啊!干爆他乃乃的菊花!”谢元恺爬出战壕,指挥刀高高仰起,身形像葱一样站得笔直,豪情万丈的喊到,对身边横激射乱穿而来的流弹视若无睹,往着迎上来的北洋军猛扑上去。一个接一个战士紧接着他爬出堑壕,“冲啊!”整条战壕里顿时弥漫着一种悲壮、勇悍、无惧的气氛。所有人都在声嘶竭力的发出了几乎不是人声的怒吼。“冲啊!”沿着蜿蜒的壕堑,数百条在雨水沁湿的堑壕滚得泥猴似的身影接连冒出,带着阵阵的呐喊,扑向那如同山洪样涌动的北洋军。这是压抑了两百十余年的热血一朝迸发,这是不愿在给满人做奴隶的人的誓死反抗。
    轰,一阵气浪带着爆炸的巨响,将将好几个战士掀飞起来,继而又重重的摔砸在战壕内。轰,又是一团火光,几个刚刚爬出堑壕的**士兵被纷飞的弹片切开身体,血肉四溅,残肢乱飞。
    “跟我杀!”眼看着北洋军炮兵实行精确打击,谢元恺的眼里满是怒火狂喷四射。这个时候已经无暇顾及到谁的死活伤重了,只有当机立断的带领部队发起冲锋才是最应该去做的。
    孙武也眼看到了这悲壮的一幕,看着那在火光之中腾飞出去的身躯,被弹片切得肢离破碎的身体,孙武的心里突然的一沉,抽出腰间的士官刀,爬出堑壕。革命本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这些日子还很短的新生活,已经使他们无比留恋共和民主文明之风,谁也不愿意回到满清朝,过拿着暗无天日的日子,脑后拖着猪尾巴,做满人的奴才,做最低等的黄皮猪。北洋军入湖北之后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更是使他们无比的愤怒。革命的意义再明确不过,就是要拼死守住好不容易尝到的新生活。
    “冲啊!”随着谢元恺和孙武的带头冲锋,整个战线上同时的掀起了反击的**。黑压压一片的人影在齐天的呐喊声中,向着北洋军的进攻洪流发起了决死样的冲锋。两股铺天盖地的洪流相撞,撞起的血浪飞溅。
    一脸铁青的冯国璋默默的放下望远镜,他就在滠口前线指挥。他在次体会到革命党人的顽强,战场上坚韧赴死,敢于献身的意志,简直就像在朝鲜碰上的日本兵,凶悍在骨子里。民军突然发起的逆袭大大出乎于他的意料,这个时候如果北洋军不能够很快的稳住阵脚,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到民军的重创,而且带给整个战线上的不利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
    细雨稍稍停歇,天空降下薄暮,战争仍在继续。轰…轰…轰,接连不断的有炮弹呼啸着砸下,整片阵地之上一片飞溅的血肉,许多民军士兵在火光之中血肉横飞,一些人甚至在刚刚跳出战壕的时候,就被扫射过来的子弹给打得浑身都是弹洞。夜幕之中到处都是横飞的枪弹和呼啸而下炮弹。在谢元恺的带领下,无数的民军军士兵顶着那横飞的枪弹,发出震彻天宇的嘶吼,“杀啊!”
    无数条闪亮的曳光弹的弹道如同火链样的纵横飞掠,在夜幕之中交织出一道道可怕的火线。不断的有人倒下,四下里到处都是腾放的血雾和不断倒下的噗通声。在营连军官身先士卒的领头冲锋下,黑压压一群的民军士兵在整个罗店战线上掀起了绝地逆袭的洪潮。整片战线上,如同经历着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金属洗礼,不断的有炮弹呼啸落下,劈头盖脸扫射过来的子弹如同紫禁城里的神鸦黑压压的一片迎面飞来,交织的火线嗖嗖的在夜幕之中横飞。
    闪电样的火光在昏沉沉的战火之地上交织绽放着,爆炸的气浪掺和着横飞的破片铺天盖地的泼洒着它们想要带来的死亡。血肉、碎泥在夜空之下到处纷飞。在北洋军猛烈的火力杀伤下,反击的民军的伤亡是极其惊人的。在炮火的轰击下,不断有血雾、碎肉、泥土被掀起腾放在夜色之中。而那些铺天盖地扫射过来的机枪弹雨,又将一排排民军士兵如同割麦子样的撂倒。
    孙武再次从战壕里勉强爬起身来,身体已经疲惫不堪,透过爆炸的火光,他依稀可以看到身边满是阵亡的同伴残缺不全的尸体,硝烟和血腥味呛鼻。不远处的阵线前,部队正和北洋军撞成了一团,爆发出极其惨烈的白刃战。
    孙武跌跌撞撞的从战壕里爬出身来,一阵剧烈的疼痛让他不由得闷哼一声。刚刚那一下子的冲锋使他的教掌被流弹击穿,看来连走路都有些困难。孙武摇了摇头,让自己稍加的清醒了点。稍微有些趔趄的拄着刀向前走去,四下里横竖到处都是躺满的死伤的民军士兵,还有那些在之前的进攻中被打死的北洋军的尸体,满地都是被鲜血给浸满的焦土,残缺的枪支和尸体交叠着,满是那样的让人感到惊惧,同样又不乏阿修罗场的狰狞之色。
    交织着的喊杀声,垂死着的哀嚎声,刺刀没入人体时的闷然之声,还有那铁锨劈断骨头的断裂声响成了一片。军刀舞动时,挽起的刀花连带着刺刀的闪闪寒光在夜幕下绽放出灼灼之彩。
    举着军刀的谢元恺在和一个北方彪行大汉撞在一切的同时,便是一个闪身避开了那个北洋兵突刺过来的刺刀,同时手里的军刀顺势劈了下去。喀嚓,一声脆响,一股血箭高高喷溅而来,齐颈被砍断了的大汉带着突刺时的惯性向前几步,噗通一下栽倒。
    刚刚降临的夜幕下,北洋军如黑色潮水一般的缓缓腿去。
    谢元恺以刀柱地,支撑着摇摇欲坠的疲惫身体,眼不眨的盯住北洋军缓缓退却。身后突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大地都在微微的颤抖,声音远远的好像是从刘家庙方向传过来,接着又是几声巨响传来。前方将士纷纷回头,远远看见后方升起朵朵黑色蘑菇云,是刘家庙的军火库爆炸,接着大火黑烟冲天而起,新来汉口的流民新建的棚屋区再次燃起大火。谢元恺看着直欲焚天的大火,痛苦而又绝望,镇守在三道桥的革命党人都是同样的表情。





124山穷水尽下c


    夜幕之下,刘家庙方向大火冲天。狼烟滚滚,烈火熊熊燃起的光焰映红了半边天,烈火中响起噼啪爆炸声犹如雷鸣天威。茅草堆砌的棚屋被烧,升起的飞灰在空中盘旋起落,有逃避不及的人被烧死,散发出浓烈的焦糊恶臭味。
    孙武收回望向刘家庙的目光,摸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冒着北洋军密集的炮火,一瘸一拐的走到谢元恺身边,无奈之极的说道:“刘家庙车站已经被北洋军占领,我们已经处在被北洋军前后夹击的危险局势,如今只有退出三道桥前沿阵地。”他又叹息一声,“张景良肯定临阵叛变,也许早就和冯国璋勾结好了。”
    谢元恺目光空洞的看着刘家庙冲天而起的大火,先前的推测,无奈变为可怕的现实。这变化来得太快,根本不给他们应对的余豁。
    冯国璋此时正目远眺,越过那片战火四起的三道桥,看到民军身后的焚天大火照亮了半个夜空,那里是刘家庙的方向,张景良正率领大清忠义志士对匪党身后的刘家庙大搞破坏。
    “告诉张联芬,发起总攻。必须在天亮之前,拿下汉口,消灭汉口匪党主力军。”冯国璋八字眉舒展,嘴角轻佻一丝冷笑,对身后的副官命令到。
    接着,三道桥北边北洋军一方火光一闪,接着便响起了答答答,密不分点的机枪声,震天动地的号炮,覆盖的攻击,鸣镝似的尖啸划破空气,扑向民军阵地。张联芬再次发起波次攻击,北洋兵像潮水漫堤般越过滠河上的铁桥,呼啸着扑向谢元恺的前沿阵地,流星般的炮弹率先落在民军阵地,机枪喷吐的子弹织成一张密集的大网撒了过来。
    谢元恺对擦着脸颊飞过的流弹,还有在身边剧烈爆炸的炮弹视而不见,只是在眺望着身后的刘家庙,烈火熊熊燃烧,把半边夜空染红。孙武在他耳边急切的说着什么,他一句也听不见。这位在穿梭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也要挺直了腰杆走路,从不知什么为恐惧的悍将,此时面对着远方刘家庙那几乎照亮了夜空的火光,却是心头阵阵的抽搐。他这是在心痛,在为那些在北洋军炮火下勇敢赴死的千万儿郎而心痛,自己这方出了奸细,竟要白白放弃汉口军民流血牺牲占住的营垒。
    火光掩映下,那铺天盖地的猩红触目惊心;那躺在地上,早就已经面目全非的尸体,临死还抱着北洋兵同归于尽,纠缠在一起的尸体已经无法分开;那手托着流淌出来的内脏,从肚皮上的伤口处滑出的青灰色的肠子上沾满着的鲜血和泥沙,绝望呻吟着的伤者;还有那被北洋军炮兵炸成碎片的尸体,分散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再也拼不成人形。惨烈的光景,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每一个人的视觉神经。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到头来还是要放弃三道桥,民军将士们心中的绝望和不甘已经无法以笔墨形容。
    “撤退!”谢元恺狂吼着说出最不愿意下的一个命令,心中在滴血。
    铁桥上黑压压的滚动,犹如黑暗中一条巨大的妖兽,是北洋军卷起的狂潮扑上来,枪炮之声响彻天宇,激战依然继续着。北洋军在疯狂的进攻着,誓要把这股民军咬死在这里。民军将士却是神思恍惚,一时都还无法相信谢元恺下达撤退的命令。一双双眼睛一会回头看看烧透半边天的刘家庙,一会望着北洋军猛扑上来的黑色潮流。民军泼了多少革命志士的热血,丢下多少青春焕发的生命,明明已经顶住北洋军的疯狂进攻,却是撤退这样的结果,谁也无法接受。
    “日,都到了这个地步,还退个鸟。不就是死战,死在战场,总好比孝感城外不力战的痛快。”
    “就和北洋兵拼个你死我活的,还怕了他们这些满嘴大蒜味的畜牲,湖北之地已经被他们糟蹋成了什么样子!身后是汉口,是我们的最后的家园,还能退吗?我们不退,不退。”
    谢元凯突然狂吼一声,压过激烈嘈杂的战场,和将士们纷乱的布满的声音,喊道:“张景良临阵叛变,我们被人算计了,现在多说也没用了,不怕死的兄弟跟我来就是,在此阻击北洋军。其余受伤的弟兄,不愿再战的弟兄,与孙部长退回汉口城里。”
    “我们愿战,愿战,愿战。”战场上伤痕累累的革命战士轰然响应,他们宁愿把剩下的半条命填在三道桥。
    谢元恺激动不已,语在嘴边徘徊半响才再喊道:“誓死不做狗奴才!杀死北洋狗!”
    “誓死不做狗奴才!杀死北洋狗!”众人奋勇呐喊,狂吼出心中的愤怒,抛却死亡的恐惧。他们爱惜生命,却不愿再做满人的奴才而苟活于世,宁愿不做满人的奴才而死在三道桥。
    山呼海啸,席卷战场。在此滠口观战的冯国璋也听得心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