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儒-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呢?
一个大猩猩的脑袋里,却拥有人的思维?
而今之大秦,则是在进行另外一场变革——一场由一部分人研究了长达将近七年的时间,引起的一场变革。这一场变革,就是关于拼音的使用规范的一场变革。参与了这个研究的人,有音乐家,有科学家,有社会学家,也有语言科学家……
简单概括,改革的方案有以下几点:
一:在原拼音文字基础之上,辅助以表情符号,以及语速等。
二:规范书写的大小写格式,明确意义。
三:……
大体上来说,就是这么两点,至于第三点,如果非要说的话,那么就是请参考以上两点的内容了。而其中那个增加表情符号,以及语速表达,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意见。
拼音,本身就是一种记录声音的方式——
记录发音。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语言——拼音——语言的一种转化。
声音——磁带——声音。
这是一个相同的意思。
但是这其中却也还是有所差别的,拼音毕竟不是磁带,所以增加了表情符号,以及语速等标注之后,那些拼音也会更加的准确。而规范了大小写之后,一些专有名词也可以更加的生动,活泼,准确。
这些,岂非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而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获得了大秦国援助的倭国则是以一种闪电般的速度攻克了高丽半岛的海岸,三个军事基地在大秦国的工程机械之下快速形成,互相之间形成了一种犄角。倭国的武士们在勇武的冲锋!
大秦国笑嘻嘻的接收占领地区。
而倭国的武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就是自己家的主人的财富,还有地位。很多的倭国贵族,都是通过了这种方式而获得了大秦国的准入证,甚至于有可能成为大秦国的公民,这个可是无上的荣誉——
大秦国啊。
在无数倭国人的心目中,作为大秦国的一个最最普通的百姓,最最普通的公民,那身份也要比在倭国做贵族金贵的多。
而在曾经,他们也有这样的思想!
所以唐朝的时候,皇宫里有很多的太监,官员都是日本人,并且还有的担任了很为重要的职位。这个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一种强者崇拜——
甚至于可以说,带着那么一点点的病态的疯狂和变态。
但是,一个岛国。
他们能够生存下来,岂非已经非常的不易?
前线在死人,高丽人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一片一片的倒下去,鲜血染红了大地,残阳之下,已经空空的无人的街道,房舍,充满了凄凉。
甚至于,你可看到,城外的一个大坑里,还有未死透的人挣扎着伸出了满是血迹,沾染了泥土的手,然后又无力的垂下。
弱国,这个就是弱国。'网罗电子书:。WRbook。'
面对一群虎狼,他们无能为力。
在大宋的朝堂之上,这一份高丽求援的信件被压了下来,王相公这个时候更加的消瘦,黝黑了。
他很努力。
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如果他是在为一件本身就错误的事情而坚持,即便是废寝忘食,又能如何?
很多人认为值得赞扬,毕竟是在坚持。
但是这种人的破坏力也是史无前例的强大的——不过现在神宗不在,老太后的威压之下,王相公也收敛了许多。保守派重新的站在了朝堂之上,逐渐的开始和王安石的新派抗争,两股政治势力,几乎每一天都在交锋!
司马光欣赏王安石的人,却并不欣赏王安石的事!
他至少还是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至少在老太后问他的时候,他还能说王安石这个人除了执拗之外,本心不坏,就是变法的问题上有那么一点点欠妥。没有真正的在民间行走,所出来的法,怎么能是好法?
司马光是迂腐的人吗?
不是——他如果迂腐,还能干出砸缸的事情来?单单是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并不迂腐。他有的紧紧就是严谨和沉稳罢了。
这,并不是墨守陈规。
司马光是一个可以出新的人。
老太后问他,这一次高丽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如果他迂腐,完全可以说是出兵,但是司马光没有,他认为应该压下来。毕竟现在的大宋,不是谈论那些的时候,而他,更是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冒险!
但是,现在要怎么办呢?
司马光的建议,是联合西夏,共同抗辽。
辽,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太后听了,感觉这个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的来客
西夏要谁去?王安石是不行的,而蔡京却是专门和大秦国打交道,更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要说靠得住的人,也就是司马光一个人了——非君莫属!所以,虽然有千百理由阻挠,但是司马光却不得不去。
这一次出使,关系到了大宋国的国运。
一辆简单的马车摇曳着一片凄凉的土地,出了国门,离开了那一个繁华的地方。但是很快的,司马光就看到了不同——在西夏的境内,他竟然发现了一条奇怪的,用黑色的石头铺就的路,或许,可以说是石头吧。
“这个,就是大秦国资助的柏油马路吗?”
各国之间的消息,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而这些对于司马光来说,却是一种本分。司马迁透过车窗看向外面……“阿福,怎么不上那黑路?”阿福,是司马光的车夫,已经是几十年的老人儿了。
阿福道:“老爷,那路咱们走不得!”
“嗯?这个为何?”
“说来也是邪门儿了,据说那路,牲口上去以后,走不得多远就会受到天谴,四蹄溃烂。要是上了那路,哎……”
上了那路,他们也就不必走了。
马车轻轻的摇曳,就在那柏油路的旁边的土路上艰难的跋涉。就这样走了一段时间以后,前面给人的感觉也已经繁华了起来。一直到了西夏的都城以后,一股不同于大宋的气息就开始弥漫了起来。
从这里开始,黑色的路越来越多。
马车停靠在了不远的地方。
司马光第一次来到西夏,不由的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都不知道了,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走。因为西夏都城的布局显然和大宋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就近找了一个人,比划了半天,问了一下,他们才是找到了官府的方向——
恩,官府,现在的名称已经成了执政属了。
转悠了半天,自执政属出,由一个执政属的公务员带领,司马光终于是去了驿馆。但是这个时候,司马光感觉自己已经不怎么着急见到西夏国的皇帝,进行合作事宜了。
西夏,似乎变了。
司马光没有到过西夏,但是却听说过——但是眼前所见到的景象,却也是一种不同于大宋的繁荣。他决定自己应该多看一看,而他所见到的东西,却统统可以放进资治通鉴里面。资治通鉴,一本写了半辈子,却突然付之一炬的书。
原来的书稿,烧了。
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事实证明了司马光的心中想的太大了,大到他根本写不出来。天下间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的全才的!司马光也不是,所以他想要写一本百科全书无异于做梦——尤其是在大秦国的出现以后,就更加的让司马光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岂非就是一种大大的讽刺?
所以,原来的资治通鉴烧了。
那些醉眼梦语,孤陋寡闻的好像井底之蛙,司马光并不固执,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没有王安石的执拗和小气。
现在,太后怕是很头疼吧?
就这样,大概是一个星期之后,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但是这个人,却让司马光端详了半天,然后突然之间老泪纵横……那个人,可是大宋国的皇帝啊,他竟然是来到了这个地方。
“万岁,万岁……”
司马光浑身哆嗦,激动的老泪纵横。
赵兴邦长叹一声,言道:“爱卿起来,爱卿起来,朕听说你来了西夏,便是从海南坐着飞机,直接飞过来了。这一次要和你说的事情,你要好好把握。而你和朕相见之事,除了老太后,不要告诉任何人……”
“微臣——”
“你我君臣,都是为了大宋,何须如此?”
“是,陛下。”
“起来说话,爱卿和朕好好说说国内形势!”
赵兴邦拉着司马光的手,走进了驿馆之内,一对君臣促膝坐下,开始详谈起来。这个时候不是明清,君臣之间,却也不是那种跪来跪去的,读者也毋庸置疑。有质疑者,应该是辫子戏看多了。
司马光将国内之事一件,一件的说来。
说道北方沦陷,说道天灾不断,说道乱民,说道财政,说道那一个个官员,大宋国,简直已经到了步履维艰的时候了……
“哎,这样的危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赵兴邦知道,这个危机,以前是自己没有看到,而现在,自己却看明白了。
“陛下!”
司马光听得赵兴邦远走之因,更是感动的稀里哗啦,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他的口中则是大声的赞颂,如此之君,如何国家不兴?这一对君臣感动,但是仅仅三日,赵兴邦却又是要走。
他不得不走——现在,他是学生。
是大秦国大学里,一个学习法律的学生。
大秦国的学校不会看你是谁,你有怎么样的地位,但是这样的理由,却让司马光一阵愤愤然。实际上,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怨恨的,这种制度,简直没有任何的人情世故可以讲。更没有情理可容四个字。
为何?
这些,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爱卿,勿要相送,免得被人看见,只需数个时辰,我便可以回到海南了。学业不能耽误,若是爱卿有心,便让朝中大员多多派遣学生前去学习……”
这,是赵兴邦的托付。
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是出不来什么成绩的。
有一些事情,也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飞机,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冲上了天空,然后消失在云端——第一次见到飞机的司马光长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东西居然是出自于大秦国之手。这样的敌人,如果多上一些飞机,那么还有谁是对手?
仅仅是一个念头,他就想到了军事!
“大秦国啊……”
仰望天空,司马光黯然一叹。
光光是那飞机,就让大宋如何超越。昨日,今日,明日,几乎也都是不可能的了。摇摇头,司马光从一个隐蔽的角落走了出来。虽然赵兴邦不让他送,但是司马光却怎么能够不来?他,毕竟还是一个臣子。
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本分。
第一百零六章 王者归途
通商,通商,通商……一连十多日的谈判下来,司马光已经头上见汗了。西夏没有要求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反而是抓着经济这一块不放。但是一个巨大的前提,那就是通商,通商,通商……
商业,对于司马光来说是一个头疼的东西。
他现在也终于明白皇帝陛下来给他指点的原因了——这个的确不是他能够应付得来的,虽然有了皇帝给他的底线,按照那个底线在据理力争。可是对于司马光这个比较老实,有些抹不下面子的人来说,谈判就是一场灾难。
很多的国家,在战争上胜利了,但是在谈判桌上却失败了。而大宋,明显就是一个在战争上没有取得胜利,在谈判桌上更是输的一塌糊涂的国家。
这一次,司马光的自投罗网让西夏的贵族都笑了起来,而且还是开怀大笑。在西夏,阶级并不算多,一个是西夏贵族阶层,一个是西夏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