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大明 >

第13部分

逐鼎大明-第13部分

小说: 逐鼎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了完了,用不了打几炮,城门就没了,敌人要是冲进城来,我这点兵力根本就无法近战!”韩煜一阵着急,“看来,只能拼死一搏了。”

他下令火枪手全部下城墙,只留下乡勇用弓箭阻击攀爬城墙的贼兵。他简单的将火枪手分成三队,守护在城门正前方的大街上。一旦城门被击破,他将利用城门洞狭窄的地形,用三段式射击应付涌进来的贼兵。

第四轮火炮之后,千疮百孔的城门终于被炸开了,无数贼兵蜂拥而进,韩煜立刻指挥火枪兵:“第一队上前,瞄准,射击。”

冲在最前面的贼兵立刻倒下一大片。

“第二队上前,瞄准,射击!”

门洞中堆积了许多尸体,而贼兵依然毫不顾忌的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赴后继的冲杀进来。

“第三队上前,瞄准,射击!”

贼兵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转变战术,让盾牌手冲锋在前,弓弩手紧随其后。火枪的子弹虽然在这个距离足以射穿木盾,但是穿过木盾后便有如强弩之末,大多都无法致命了。贼兵的弩手在盾牌掩护下,向官军一阵射击,毫无掩护的火枪手马上被射倒了好些人。

__

继续打滚耍无赖的求票求收藏!

我会努力写好本书,若有不善之处,请留言谢谢!

第十章 大破贼军(2)

 各位大大,看完记得收藏和推荐哦!

——————

韩煜有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他找到一把刀提在手里,做好了决死的准备。

突然,东边传来一阵整齐的呐喊声,这种振奋的声音由远而近,很快就淹没了贼军的攻城声响。不到片刻的时间,正在涌进北城门的贼军变得越来越少,火枪手在放倒新的一批敌人后,甚至没有再出现更新的一批。韩煜大感惊奇,一时还不能确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将三段射击指挥交给了一个百户官,然后快步登上了城头。

只见曲阜城东面的林地里,忽然杀出许多人影,从火把的数量来看,完全超过了贼军的数量,而他们的目标很明显是正在攻城的贼军。

韩煜眯起双眼,让自己能看清楚这突如其来的武装力量的身份,借着无数火把的光线,他隐约看到一些旗帜,竟然是大明的日月旗,而最前方的帅旗上赫然印着“杨”字。他不由惊喜的叫了起来:“杨肇基,是杨肇基,救兵到了,救兵到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贼军面临了全面崩盘,官军兵力上明显占据了优势,并且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打了贼军一个措手不及。战争的局面扭转了,韩煜马上组织五百人上马,开始出城追击贼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晌午,曲阜城三面的林地里布满了尸体。贼军分成三路向兖州撤退,杨肇基一面组织兵力进行拦截,一面调动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去北谷解救杨国栋。到了下午,曲阜城周围的战斗基本结束,贼军溃不成军,官军大获全胜。

杨肇基最终没有令大军趁胜追击,贼军分兵撤退,意图就是想分化官军,一旦官军孤身进入贼军占领区域,很有可能会中埋伏。他下令大军在曲阜城外驻扎,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侦察邹县动态,自己领了亲卫部队进入了曲阜城。

韩煜的骑兵一直向东南方向追击贼军十余里,斩杀敌人三百多,最终在临近贼军占领区之前下令返回曲阜城。在路上,他听到了一个消息,被围困在北谷的杨国栋都司在杨肇基派出的三千骑兵救援下,顺利突围,并成功击杀贼军一千五百。

这一仗下来,贼军主力元气大伤,损兵万余,折将数百。

是夜,曲阜城县衙大堂。官军诸将会聚在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悦的神情。自徐鸿儒造乱以来,贼军势力日益巨大,官军屡战屡败,今日一役,可以说是官军首度得胜,同时也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大胜,

杨肇基坐在大堂首座上。虽然总兵一职在明朝并无明确的品阶,甚至有时候连具体统辖的兵力都不确定,但此时此刻,在场的诸位都是武官,并不会以官品来论资排辈。山东都指挥使杨国栋位列其次,青州卫代指挥使韩煜则坐在紧随在杨国栋之后,其他将领或站或立。

“今日一战,大快人心,徐贼主力已经一蹶不振,用不了多久,山东必然会恢复盛平。”杨肇基年过半百,有一股鹤发儒将的风范,他风雅的笑着,语态带着不可掩饰的兴奋。

众人开怀的笑着。杨国栋被困北谷已经有六七天,原本厚实的脸庞都消瘦了不少。他神色依然挂着笑意,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道:“这帮可恶的贼子,让我很是受了一些苦头,不过今日幸亏杨总兵神兵天降,不仅大破贼军拿下曲阜城,更是让小弟捡了一个便宜,斩获敌人数千首级呀!”他说完,哈哈的笑了两声。

大堂的气氛顿时尴尬了一下。杨国栋是一个老狐狸,曲阜城分明是青州卫拿下的,但是他却欺负韩煜年少,又仅仅只是代职,故意将功劳推给杨肇基,在巴结的同时还顺带为了自己挣了一份功绩。

在场的诸将都是杨肇基和杨国栋的部随,自然不会胳膊肘往外拐,犹豫片刻后,纷纷笑着附和了杨国栋的话,就好像今日一役完全是杨肇基和杨国栋的功劳,根本就没有青州卫什么事。

韩煜脸色陷入了铁青,他并不傻,大堂上的气氛已经显得非常明显了。这种私底下争夺功劳的事情早已不是什么鲜闻。杨肇基和杨国栋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而自己除了老爹和舅舅之外,根本就无势力可依,更何况还是一个刚刚崭露的新面孔,肯定是争不过他们的。

韩煜咬着牙,终于没有说话。然而站在他身后的王云确实直性子,立刻不满起来:“杨都司,你这话就说的太离谱了,昨夜子时,韩指挥还打算用曲阜城交换杨都司,再怎么说你也不能忘恩负义呀!”

杨国栋脸色变了变,在进入曲阜城的途中他是听说过此事,此时却摆出一副不知的样子,道:“我怎么不知道有此事?”

王云脸色涨红,怒道:“杨国栋,你怎么这样不讲理!”

“混账,本都司的名讳岂是你随便直呼的!”杨国栋一拍桌案,瞪了王云一眼。

王云还待要争辩,首座上杨肇基发话了:“好了,同袍为伍,吵什么呢?”他停了停,转向杨国栋,“杨都司,老夫知道心领了你的好意了,但是几个时辰前我和青州卫的军师孟宏远谈过wωw奇Qìsuu書网,青州卫以一千余的兵力奇袭曲阜城,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杨国栋脸色一沉,没想到自己好心碰上驴肝肺,心中甚是不快。

杨肇基看向韩煜,微微的笑了笑,道:“韩指挥,我和你舅舅韩玉成可是老交情了,不过我在济南府听闻你舅舅保举你做青州卫代指挥使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怀疑。虽然你年纪尚轻,但是这些天你带领为数不多的青州卫,连续几番立下奇功,着实让我这个老头子感到钦佩,看来我大明年轻一代后继有人了。”

第十章 大破贼军(3)

 韩煜在听到杨肇基对自己的评价后,心中很是宽慰,看来这个老将军还真是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正直清明,不由生起一片好感。他赶紧站起身来,推辞道:“杨老将军太抬举元晦了,这些时日所谓的立功纯属机缘巧合,让元晦走了一些运气罢了。”

杨肇基道:“韩指挥太谦虚了,你五百伏兵大破八千贼军和今日奇袭曲阜城的战绩,老夫会如实上报朝廷。当然,杨都司恰才奋力突围,斩杀贼军也是不小的功劳,老夫都是不会忘记的。”他的最后一句话虽然说的很客气,却分明只是一种安慰而已。

杨国栋不冷不热的向杨肇基拱了拱手,道了一句:“那就有劳杨总兵了。”在内心中,他渐渐有些恨杨肇基了,自己热着脸将此番大功劳推到其面前,却不料反而遇到一个冷钉子。

就在这时,大堂正门急匆匆的跑进了一个小将,向杨肇基报道:“禀大人,在清理贼军大营时,从中军帐中发现五具敌将尸体,让俘虏辨认后,确定其中一具尸体正是徐鸿儒,另外四具尸体分别是沈智﹑夏仲进﹑张柬白和周念庵。”

韩煜神色微微一扬,窃喜起来。沈智﹑夏仲进﹑张柬白和周念庵都是此番山东贼军的骨干领袖,各自都带领着一支队伍,与徐鸿儒共同起事,而现在这些领导层的人物都死了,贼军大势已去了。

大堂一番惊喜的议论,气氛跃然。

杨国栋并不知道孟宏远曾带兵炮击贼军中军帐的事,在听到小将汇报后,略略思索了一下,问道:“徐贼大营在哪个位置?”

“在城北三里的密林里。”小将答道。

杨国栋得意的笑了笑,说:“杨总兵是从东边袭来,自然不会杀到北边去。在下倒是突然记了起来,我从北谷杀出来后确实曾遇到了一支贼军大营,当时趁着贼兵大乱,立即下令本部两千人奋力冲杀了进去,要是不说,还不知道那是徐贼的本营呀!”他说完,更是自以为是的大笑了两声。

首座上杨肇基脸色变了变,一抹寒冷笼上了额头,他重重的从鼻腔里呼出一口气,并没有说话。而坐在下方的韩煜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孟宏远,自己的军师早在进城后就与之会面了,两人相视一眼,都显得有些哭笑不得。

看到韩煜不屑的姿态,杨国栋怒道:“怎么,韩指挥,难道你在曲阜城被贼军包围的严严实实,也想说徐鸿儒是你斩杀的?”

韩煜对于杨国栋厚颜无耻的贪图功劳,感到很是恶心,嘴角毫不掩饰的挂上了一丝戏谑,道:“在下只是请教一下杨都司,你的两千本部中有火器吗?”

杨国栋愣了愣,他召集的兵力全部都是在济南府临时训练的民兵,根本就没有实力配置火器。对于这个问题,他虽然摸不清韩煜的底,但也没办法隐瞒,道:“没有。”

韩煜转向小将,问:“请问徐鸿儒和另外四人是死于何故?”

“是死于炮击。”小将答道。

杨国栋的脸瞬间变成了猪肝,表情尴尬无比,支支吾吾一阵后,辩解道:“哦,原来是这样了,可能是我记错了。”

杨肇基是知道徐鸿儒是被谁击毙的,凌晨时孟宏远随着斥候队回到大营后,就已经将昨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部讲了一遍。他懒得再理会杨国栋,道:“韩指挥,徐鸿儒被击毙,这件事我会如实上报朝廷的。”

“杨老将军秉公执事,真是让元晦钦佩不已,元晦定然会以老将军为榜样。”韩煜谢道。

杨肇基对于韩煜的谦虚恭谨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熬夜商议中,杨肇基制订一套围剿贼军残余势力的计划,打算让韩煜率一支军队向西挺进,杨国栋先北上与巡抚赵彦会合,再攻取兖州北部,自己则以大军围攻邹县。

西边是与莱州相交的地带,贼军零散,而且都不是精锐的兵力,非常适合韩煜这样缺兵少将的军队进行扫荡。

韩煜深知杨肇基是故意如此安排,将这份不吃力又有功的任务交给自己,心中很是感激。但是他却打算就此撤兵返回青州,理由是自己兵力过少,几日作战疲劳不堪,青州又缺兵守卫,担心会发生意外。

当然,其中真实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必须有一个度。如今历史的轨迹发生改变,徐鸿儒的起义提前进入了衰弱期,自己现在的功劳已经够大了,为此还得罪了杨国栋,是时候收敛一下,将剩下赚取战功的机会留给其他人了。毕竟有时候过分的出头并不是一件好事。

杨肇基体谅了韩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