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不及你,输了。”
全}}文字手打}}
说得恨光棍,反正心灰意冷。
“就算你不会用人;为什么收买张桂东;几万条人命。若不是我运气好;这一次青海全军会因为你导致溃败;你知不知道?”但说完了;摇了摇头;站起来要走。
对于自己;对于青海三军来说,是运气好。对自己这个二弟,却是运气不好。这个道理没有法子说得通。
“大哥;且慢。”
“你要说什么?”
“大哥;我输了;也错了;可我有~句话要说;不管我对不对起你;可是你要防备母亲。”
“我知”到现在你才知道啊。刚要走;房氏又说道:“殿下;且慢走。”
李威只好站住。
房氏忽然跪了下来;哭泣道:“大哥;这一次雍王殿下有错。但原来你们兄弟关系和睦;只是陛下一心想扶持雍王;对你掣肘;又有许多群小借机想上位;一再盅惑。雍王才做出这些悖逆的事。还望你看到;往日兄弟情份上;饶恕雍王的过错。”
若没有意外;太子登基成为必然。自己丈夫生死;全在太子一念之间。
“我也不知道。”李威直接说出来。就算自己能宽恕他;青海诸将也会不服。也为以后唐朝的未来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留下一个隐患。又说道:“再说;如何最终处理二弟;目前也不是我说的算。
说完;回到东宫。
新近升迁的刘司闺见到他;立即伏下说道:“殿下;你回来真太好了;救一救良媛吧。”
狄惹与秋仁杰在路上的交谈不知道,只是临走时;东宫得到的消息;说法不一;有好有坏,不知道真假;但土官婉儿被武则天重笞后;一直关在后宫;东宫中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看到。
李威这才知道上官婉儿被打的事;默然良久;最后说道:“孤知道了;会立即去东都。”
李治也得到儿子回来的消息。
在这之前;唐朝迎来了几个好消息。先是三门渠如愿以偿地竣工;前后花费巨大;终于将这道难缠的漕运啃了下来。竣工那天;李治有可能因为心中想的事多;有可能是因为明崇俨给的药吃得太多;身体不大好。还是率领了文武群臣前去观看。
几条水道一分;水流不再象以前那样湍急;当然;还是很急;毕竟这一段河面本来很窄;又不是将两岛全部挖走;就是挖走,深度也不够。三门河以及三条新开河,河水还是掀起一道道白浪。因此岸上还需要纤夫拉纤;但比原来那种艰验;要好得多。会继续出事;可出事率会大幅度下降。
接着丹水渠又引来一些河水;有一些小的船舶;能直接驶到商州。这要分成两步的;秋后还要开工引水;然后开凿郑当渠;打通郑当渠与丹水渠;至少还要三年才能竣工。
不过也算一个好消息。
接着胡应率各国使看来到洛阳,看到长安;又看到洛阳;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唐朝是一个黄金国度;一个个看花了眼睛。然后对李治膜拜。对此;李威很不看重的,虚名要之无益。可是这时候官员却十分看重。
一系列的好消息;使唐朝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
李治立即封赏了胡应一个候爵。
可到了后宫之中;心中却不是滋味;虽然史官会将这些功绩记于他的执政名下;但实际土心里面清楚,所有这一切;包括青海的胜利;都是小五带来的。
然后就听到了小五在万民欢呼声中;向东都赶来。
“陛下,弘儿就要回来了;为什么不开心?”武则天问道。
“没有啊。”
“有一件事;臣妾一直想禀报陛下,可是不敢。”
“什么事?”
“是郝处俊……”
“郝卿;他怎么啦?”李治问道。郝处俊虽然倒向小王;可为人敢言;又有才华;是李治一手提拨上来;将他视为自己的魏征。李治对他十分看重;听到妻子将矛头指向了郝处俊;眉头不由地皱了起来。
武则天将那天发生的事说了一下;又道:“也没有什么;他只记挂着弘儿;算是忠心;臣妾多嘴了。”
十分机警;见好立即就收,停下不说。但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起到了作用……
PS:白天有事;晚土两更全部补土。明天继续小爆。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春不归来
四月到来,仙居殿前所有的树木经过一年的成长,全部恢复了生机;绿影婆娑。
更有早起的蝉儿在碧叶间喜悦地叫着。
“陛下;让臣妾给你做一个按摩吧。”武则天说道。
就象拉家常似的;我受了委屈;说给丈夫听;说完了;也就不说了。很能揣摩丈夫此刻的心情;对儿子忌惮;对自己还没有转过弯来;有些排斥。不能深说;会起反作用。
浮光掠影提过;正好丈夫心中有一些不确定的想法;那么听了;会不会认为郝处俊这么强硬;这一次长子回来;上书让丈夫禅让?
一句说过足够!
这也不是针对长子饿
长子登龘基;她也默认下来;当然;不会盼望现在长子就登龘基的。可是丈夫是活一年少一年;这个时间也不过四五年光景。有两个人;她是一心想要弄下去的。一个就是郝处俊,此人这近十年来;就一直针对她。还有一个是李义谈。针对她的人很多;可这两个人是宰相,儿子一旦登龘基;会起很大的帮助;以后就是元勋。
有了这两人颠唆;以后说不定母子就会失心。一失心;儿子强势;自己下场不妙啊!
特别是这次在内宫之中;郝处俊居然敢与自己那么强势;更让她心寒。
首先就要打倒郝处俊;资历深;朝中资历最深的宰相。李义谈还好一点;资历浅;想掰倒他,比较容易。刘仁轨为人圆滑;只要长子对自己不恶;他也不会强行进谏。其他数人;因为资历问题;皆微不足道。
其实武则天对郝处俊厌恶时久;可是为人方正;为政得体,武则天找不到把柄,一直无可奈何。唯独这一次;让她抓住了一个机会;怎么能放过?
这是武则天的想法;但是不是如此?
一旦郝处俊倒下;李威回到京城;必然少了一个栋梁之柱;更能让她掌控朝政。
总之;这是一箭多雕之举。
替李治按摩了一下,李治始终没有表态;武则天还是不提。最后李治在第二天;将裴炎、崔知温与薛元超召见仙居殿议事。
让他们三人坐下来;说道:“朕听说了上一次郝处俊在内宫咆哮放肆,各位爱卿;有何感想?”
当时郝处俊是很生气的;出了这么大的事;武则天不审处李贤这个肇事者;反而用严刑拷打苦主。若这个苦主只是普通的宫女;就当没有看见。宫中那一年没有莫明其妙死去的宫女太监?
可这个苦主却是太子的良媛;因此直脾气上来;顶撞了武则天几句。
不过按照制度郝处俊是违反体制。
宰相权利是重;可后宫不是宰相放肆的地方。
加上这三人;与郝处俊关系皆不善,就算崔知温内心世界偏向太子;与郝处俊来往也不多。但是郝处俊为人耿直;为官清廉;连裴炎也暗自折服。于是一个个只是缄默;不表态。
李治又说道:“郝卿是能臣;朕一直很欣赏。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因此朕有一旨;以刘仁轨为太子少傅;余如故。郝处俊为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说明李治头脑只是昏了一半。
刘仁轨是太子的人;而太子少傅非大功勋之臣;或者重宰;不能兼任。这一立;以后诸相当中,无疑刘仁轨为首相。郝处俊失了体制;仍然兼任侍中;兼职从太子中庶子;升了太子少保。还是宰相,可罢知了政相;成了一个虚相。按照郝处俊的过错;不算是很重的处罚;又让刘仁轨取代郝处俊为首相;多少照顾到太子的感想。
看似很公正的处理;于是三人齐声答道:“陛下圣明。”
“裴卿;你过来替朕草旨。”
“喏”裴炎走过去;开始替李治撰写圣旨。
李治又说道:“薛卿;这一来;诸相已空;朕欲再寻几人为相;你看可妥?”
也不是诸相已空;只是张大安被流;张戴二人过世;王德真又罢相;郝处俊再罢政事;宰相规模不及从前。但还有数位宰相;不算太少的。
不过李治意不在此;而且今天刻意没有喊武则天垂帘听政;也是大有深意。
可是诸相当中;只有薛元超还能让他相信;所以垂问薛元超。但得说出来;得到诸相同意。否则自己提议;所有宰相全部否决;到时候李治才会真正的尴尬。实际土薛元超心里很有压力的;硬着头皮答道:“陛下;意欲何人为相?”
“兵部侍郎岑长倩。”
也不是不知;朝中还有一些中间派;比如这个岑长倩;这几年党争汹汹;但他一直孤身独傲;也许对太子有好感;可没有倒向太子。这一扶持;能使李治对朝党进行部分的直接掣肘。
“还有黄门侍郎郭待举;秘书员外少监检校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因为两渠之功,魏玄同迁为吏部侍郎,朱敬则迁为大理寺少卿;韦思谦顶了高智周的职;迁为御史大夫;这是刘仁轨保迁的。还有两个两渠功臣;刘仁嫌姚壕品行过媚;担心他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韦弘机;况且中书舍人本身已经权重;因此没有升迁。韦弘机还是老老实实地做着白衣。升迁魏玄同;明显是再次安慰太龘子党的。
郝处俊一倒;太龘子党最大的一棵大树倒下;诏书一出;加上太子回京在即;反对的声音必然很多。用此迁压一压太龘子党心中的怒气。
还是在维持一个平衡之道。
郭正一与太子也是不恶;但没有投向太龘子党;官职虽低;那个中书侍郎不算的检校的;也就是代领;不是正职;可是资历深;执政颇久;明习吏事;文辞也好这几年书写了许多诏敕。
郭待举只是一个老实人但与裴炎十分交好;这大约是皇上用来平衡太后党的。
而且郭待举与郭正一;是薛元超全文整~理没有流放之前;推荐给李治。可以拱固薛元超的地位。
然而崔知温听了;心中却是很犹豫不知道皇上这四个新宰相人选是否妥当。比如这四人当中;魏玄同与太子交好;但是不是真正的太龘子党不瓶他同时与裴炎关系也很莫逆。
郭待举在薛元超与裴炎之间;必然是倒向裴炎的。其他二人与裴炎关系也是不恶。因此皇后可以借裴炎之手;至少能控制一位;甚至两位宰相。
于是说道:“陛下;此四人资历是不是太浅?”
比如魏玄同新任吏部侍郎不久;这个升迁未免过快。再比如郭待举;职虽够;也是担任黄门侍郎不久;而且名声不嫌。郭正一职太低。岑长倩是兵部侍郎;六部中兵部只排在第四位。不是兵部侍郎不能担任使相;这些年;多以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吏部侍郎担任使相;接下来也有少数是尚书左右丞、户部与礼部侍郎担任。当然;最尊贵的是六部尚书担任使相;也很少。兵部侍郎担任使相;却更罕见。
不好直接说出心中想法;毕竟他也是“中立党”
“朕已想过;四卿资历时浅;虽预政事;不得与卿等同名;因此以平章事授之。”
为了平衡之道;平章事又提前数年出来。
见到李治心意已决;崔知温本来就不是强项令;薛元超与裴炎得到好处;更不会反对;于是先后同意。但走出仙居殿;崔知温还是狐疑;虽然皇后没有在帘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