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重拳的作用,但因他行动迟缓,导致误了时机,此时场上局势有变,应该是使用轻巧的组合拳,他却跑出来再使用重拳,当然拳拳落空,甚至还闪了自己的腰。
果然,李隆基听他说得幼稚,脸渐渐沉了下来,竟再不给太子李亨说话的机会,直接问李林甫道:“请问李相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林甫一直冷眼旁观,不发一言,见太子党人因皇上对杨慎矜不满而洋洋得意,他眼中微微露出冷笑,等会儿皇上就要宣布升李琳为宗正寺卿,可怜太子这帮老弱残兵还一无所知,还自以为占了上风,昨晚皇上命吏部送来官员考功清册,看了一夜,可见皇上今天压根就不想谈论南诏之事,而是要安排人事,这帮人不知皇上心思,还自以为得意,真是让人可笑。
在他看来李亨就仿佛一棵快枯死的老树,主干虽粗,可惜枝叶太弱,厉害一点的如王忠嗣、章仇兼琼都在方为官,而朝廷内却真没有一个称心的手下,只有韦坚一人勉强算是个人才,偏偏还是外戚,不知怎的,李林甫忽然想到了李清,此人虽年轻,但磨练两三年,倒真会成李亨的左膀右臂。
“不行,得除掉他,不能让他为李亨所用!”
本来他还有心笼络李清,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李林甫发现了李亨的得力干将实在是太缺乏,未雨绸缪,他宁可损失李清这个人才,也绝不能让他为太子所用。
忽听皇上问他,李林甫起身出班道:“让谁去老臣都没意见,关键他要将皇上的意思准确、得体转述给皮逻阁,不过这既然大家有分歧,不妨大家都再想想,再给皇上一个时间考虑考虑,太子殿下,你认为老臣说得如何?”
他向太子微微点头,脸上笑容和蔼可亲,似乎在让步,但事实上,他这一拖,就会将李亨拖入万劫不复的境。
李亨尚不知李琳之事,故对李林甫的险恶用心竟看不透,沉吟一下,他见朝堂的局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也点点头道:“父皇,相国说得有理,反正于诚节还要几天后才回去,大家不妨再考虑考虑。”
“也好,此事容后再议。”
李隆基赞许望了一眼李林甫,他今天确实不想谈南诏,他要做的,还是要继续架空李亨的权力,让他在自己的羽翼下乖乖做个白身太子,等自己千秋万岁后再来接手大唐江山。
他今天要颁布的两个人事任命,一是任命李琳为宗正寺卿,这是釜底抽薪之计,断了李亨的额外财源;而另一个就是益州刺史,这也是要牵制太子在方上的实力。
不等李隆基发话,现任宗正寺卿濮阳王李徹出班道:“陛下,老臣已年近七十,想‘乞骸骨’回家养老,望陛下恩准。”
乞骸骨便是官员请求退休的卑谦说法,李徹已经在尚书省办了退休手续,但因他是三品官,需得到皇上的恩准才算正式退仕,不过这也只是形式,他退不退休,早在半年以前便定了,所以濮阳王李徹退仕没有什么悬念,但谁来接替他的官却引起无数人的兴趣,众人的眼光同时向嗣薛王李琄望去,他是宗正寺少卿,掌太庙陵园,又是太子心腹,由他接任实在顺理成章,但李亨却目光阴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已经从宫中听到风声,嗣薛王李琄任宗正寺卿,恐怕有变。
李隆基却微微一笑,“宣嗣宁王李琳”
“宣嗣宁王李琳进殿—!”
宣喝声高亢嘹亮,在丹凤门广场上回荡,朝堂内的气氛明显不安起来,李亨的笑容也逝去,眼光闪烁不定。
很快李琳进殿,“微臣李琳叩见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嗣宁王免礼!”驾,朕便一直在考虑你的安排。
任命李琳为宗正寺卿虽然引来一片嗡嗡声,但毕竟都是太子党,除了嗣薛王李琄的脸变成猪肝色外,其他均无
但李亨的目光却异常冰冷,他紧紧盯着李琳,此人随诏便来,定是早就知道了,他却没向自己汇报,这安的是什么心,但还没等他的愤恨消失,李隆基的另一项任命却使他脸上的最后一丝血色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命户部侍郎郭虚己为益州刺史,兼剑南节度使副使。
在这一瞬间,李亨忽然明白了李林甫的用意和父皇的心思,他们今天竟是勾结在一起下自己的套,这样一来南诏正使一职算是吹了,而且他刚刚占了上风的剑南区立刻又被突破。
李亨仿佛一脚踏空,他的胃开始一阵阵收紧,剧烈疼痛起来。
整个朝堂里一片寂静,只听见郭虚己的谢恩磕头声,太子党人面面相视,个个神情沮丧,突来的变故使他们措手不及,竟想不出一丝对策。
这时,李林甫笑呵呵出班奏道:“陛下,郭侍郎任益州刺史和剑南节度使副使可谓众望所归,但益州司马一职依然空缺,臣保举一人可任此职。”
“相国但说无妨。”这却是节外生枝之事,李隆基心中疑惑,不知道李林甫打什么主意。
李林甫望着太子李亨,笑容愈发诚挚,“太子舍人李清干练有为,在义宾县为主簿时颇有名望,臣与他谈过,觉得他思路清晰,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材,若放在东宫赋闲实在可惜了,所以臣保举他为益州司马,让他去方上好好历练几年。”
益州司马是从五品下阶,比太子舍人高了一级,看似李林甫关心后辈,但其真正的险恶用心使大殿中的数人脸色大变,首先便是太子李亨,李清是他寄以厚望之人,是他的储备人才,但李林甫竟说他们谈过话,是几时?为什么李清不向自己汇报,东宫赋闲,这又是谁的的意思?是李林甫还是李清自己的想法,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飞转,他本来就是多疑之人,而此时与李清交好的李琳已经隐瞒他在先,极有可能李清与李琳是同时背叛了自己,李亨默然不语,冰冷的目光中竟闪过一抹杀机。
这便是李林甫借刀杀人的高明之处,将李清和李琳之事巧妙的揉合在一起,让人产生这是同一件事的错觉,若李亨事后追查,昨天晚上他们二人确实和自己在一起,李清就算有十张嘴也说不清,更何况他进入东宫时日不长,李亨还并未真正的信任他,李琳是郡王,李亨或许还不敢动,但李清毫无背景,又沾上了背叛的恶名,李亨岂肯饶过他。
第二个脸色大变的是李琳,他虽然略有些迟钝,但他是当事人,也明白李清的祸事来了,他偷偷瞥了一眼李亨,见他面无任何表情,眼光冷然,心中暗暗为李清着急,却苦于无法开口。
第三个明白此中的猫腻的却是李隆基,当时在上元夜他将李清留在东宫就是不想让太子多疑,而现在李林甫的推荐无疑是将李清推上了风头浪尖,使他想雪藏李清的计划落空,李隆基心中恼火,但脸却丝毫不露,只把玩龙案上的青玉镇纸。
就在这时,从朝班中闪出一人大声道:“陛下,臣反对李相国的推荐。”
所有人的眼光刷朝此人望去,只见他面目清瘦,气质文雅,出语反对之人竟是大理寺卿崔翘,他既不是吏部之人也不是李清的上司,与此事毫不搭界,如果一定要追究二人的关系,就是他的女儿据说与李清走得颇近,二人有翁婿的可能性,但这是私事,如何能拿在朝堂上讲,况且反对李林甫的后果难道他不知道吗?见他唐突出头,几个崔家重臣都对他投去了不满的目光,得罪李林甫,搞不好会牵连到他们。
崔翘一时冲动出班反对,而现在他已经反应过来,自己在做一件天大的蠢事,可现在已经无法后退,皇上看着他,太子看着他,李林甫看着他,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他,汗已经湿透了他的内衣,不得已,崔翘只得一咬牙道:“臣以为太子舍人李清虽如相国所说练达有为,但他从九品主簿升至六品舍人,已经是皇恩浩荡,他做太子舍人不足一月,尚无建树,若再升他,恐怕会让其他官员心生疑义,这反而会使相国的美意达不到效果,所以臣以为,不如再等几年,他略有建树再加提拔,岂不是更稳妥!”
李林甫回头盯着他,脸上笑容不减,但目光已经明显不善,他正要反驳,就在这时,李隆基却开口了,“崔爱卿所言极是,太子舍人李清资历尚浅,朕也以为他不足以担当益州司马,李相国,此事作罢!”
他扭头看了看李亨,微微笑道:“只是此人我甚是喜欢,皇儿也要多给他一点机会历练才是。”
第一百一十三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
东宫,太子李亨面无表情靠在软榻上,目光冷然注视着窗外,一只黑糊糊的蜘蛛正在两根树叉上结网,一根又一根无形的细丝拉过,渐渐变成一张夺命的天网,严密而无一丝疏漏,蜘蛛则悄悄退到一旁等待着猎物的上门。
李亨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撞进天网的小虫,无力挣扎,而他的父亲就是那只躲在一旁的蜘蛛,随时可以要他的命,他嘴角撇出一丝冷笑,他们究竟是父子还是天敌。
李亨的手伸向茶杯,才发现茶已经变得冰凉,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低微的脚步声,他面前出现一双白皙而纤细的手,将一杯热腾腾的参茶轻轻放在李亨的面前,“太子,该喝茶了!”
这双手的主人便是太子妃韦氏,她是一个雍容端庄的女人,容貌依旧美丽,明亮的双眸安详凝视着他,嘴角上挂着露而不显的微笑,从她脸容中透出一种温柔的气息。
“趁热喝吧!冷了脾胃会疼的。”
李亨的脸上显出一丝难得的笑容,接过参茶细细品饮,片刻便将参茶喝尽,太子妃接过空杯,犹豫一下,却没有走。
“还有事吗?”
太子妃笑了笑道:“今早收到一份喜帖,就是你常说起的李清,他三天后便要成婚,我在想咱们应该出一份厚礼。”
“哦!”李亨眼皮抖了一下。“这事你看着办就是了,不用问我。”
“太子还是写几句话吧!”
太子妃委婉劝道:“他们都没有长辈,太子就算不能出席,写几句祝贺话也是对下属的一种关心。”
“这事你看着办就是了。”还是重复同一句话,仿佛李清是一个和他毫不相干之人。
太子妃暗暗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过了半天,李静忠悄悄进来。垂手站立在台阶下,“殿下找我吗?”
李亨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去告诉李清,他以后就不用来当值了,专心做他的舍人吧!”
一颗不信任的种子在李亨心中发芽,无论李清是否投靠了李林甫。都已经不重要了。
“是!”李静忠悄悄退下,刚要离去,却又被李亨叫住,“你再去告诉他,那套宅子我还有它用,给他三天时间,让他另外找个住处!”
阳光和熙,青草到处生长,墙头、石板缝里,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方。都是一片翠绿,生机盎然。寒鸦、麻雀和鸽子感到春天已经来临,都在欢快的筑巢。就连苍蝇都被阳光照暖,在厚厚的墙角下嘤嘤嗡嗡骚动。
这里是长安的西市,和东市专供皇室贵族不同,西市则是全国的工商业中心,既有珠宝、丝织品、瓷器、香料等奢侈品,又有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胡商众多,胡姬酒肆比比皆是,故李白诗云:‘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在布帛市场的一角,聚集着十几家锦绣彩帛行,可别小瞧了它们,它们控制了全国七成以上绸缎货源,每一家的仓库里各种锦绫、罗彀、绸绢堆积如山,每月的资金往来高达万贯,和成都一样,每一家商行都有自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