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13部分

甲申天变-第113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



几个孩儿兵把不太合身的土黄色军装整理的熨熨贴贴,摆开架势,随时准备往外冲……

“当此淮扬决战之际,我大明正统,大行皇帝嫡血受困于此……”杨廷麟把嗓门放到最开,大声冲着外头吼叫。

下面的老百姓早就嚷嚷动了,一个粗犷的北方口音在大叫:“赴死军早撤过江了,带着几十万扬州正来此路上,如何安置还请太子定夺!”

另一个声音同样是外地口音,似乎在回答杨廷麟一般也在吵叫:“鞑子大军已经过江,我宁城百姓期盼太子整此危局呀……”

扬州决战已经结束了?鞑子都打过长江了?

不光是杨廷麟,就是太子这样素来平和的性子也立刻就明白了事态的紧急。

长江天险一失,整个江南已在清军铁蹄之下,大势已到十万火急关头,这个时候要无所作为,民心人望再也不可能收拢起来,大明的江山可就真要完了。

“鞑子过江,河山大伤,我宁城百姓必首当其冲。”杨廷麟可不是危言耸听:“清军所过之处,屠城掠地,满鞑之暴罄竹难书……”

老百姓们也多少听到了些多铎过江的消息,也亲眼看到了许多达官显贵正仓皇外迁,结合时局这么一分析,不难得出南京危急的结论。

城外据说还有十来万官兵,可官兵是怎么个德行,大伙见天的都在看着呢。这些人敲诈地方欺压百姓个顶个儿的是好手,真要指望他们挡住鞑子,完全就是白日做梦。

鞑子这么气势汹汹的过来,还不是图的南京繁华?还不是想要屠杀掠夺?

官老爷们早就把油水捞的饱饱,南京丢了还能再往别的地方跑。可老百姓能跑到哪里去?

官军指望不上,朝廷就更指望不上了,许多人都在暗中打赌,赌弘光君臣一定在三日之内开溜。

“我敢拿我腰包里仅有的几枚铜板和你打赌,鞑子一到,蛤蟆天子一定跑的最快。”

“也不必赌了,以我来看,这只癞蛤蟆肯定等不得鞑子来就早跑了。”

不能给百姓以安全感和希望的朝廷,还能指望的上?

到了今日,大伙唯一的希望也就是那支百战百胜勇猛无匹的赴死军了。

天下第一强兵,能够义无反顾的飞援扬州,肯定不会坐视南京的老百姓遭难。当日的那个什么什么公主不也说了么“他日若有需用之处,赴死军必粉身来护”。

在扬州大战中,宁城的老百姓也是出了不少的力气,连扬州都去救援了,就是说破了天去,也肯定会过来给大伙解围的。

但是赴死军是太子的,现在的太子还“囚禁”在兴善寺里,怎么发出让赴死军赶来救援的命令?

“太子乃我朝储君,国仇家恨,系于一身,今外敌入寇,犯我中枢之地。太子欲举师讨之伐之……”杨廷麟大声叫喊:“奈何受困于此处,非不能出,实不愿以刀兵与宗室相见……”

往常鼓动的时候,把守的兵丁早把众人推搡了回去,今天那些兵丁却是奇怪的很,只是默默的看着,却不上来阻止……

太子身边的那些孩子大伙儿都看见过,可是货真价实的赴死军锄奸团中的人物,万马千军中都能趟几个来回的绝对死士,肩膀上的那块红色袖标谁敢正视?

不是太子不能出来,实在是不想和福王撕破了脸而已,外敌未灭,自己先内讧起来,还不叫满洲鞑子笑掉了大牙?

“为挽社稷之既倒,为扶河山之将倾……”杨廷麟正在说些大义凛然的道理,下边忽然就有人吼了一嗓子:“救太子出来,迎赴死军进城,福王不放太子,我们宁城百姓放了……”

斜斜歪倒在坐器上的魏无牙忽然站起,尖着嗓子高叫:“迎太子……”

人群中呼啦啦就有无数条精壮的汉子往前推搡,很多老百姓不由自主的人流携裹着压过来,尖叫呼喊之声大作,局面顿时混乱。

在那些汉子的推搡之下,这么许多围观的百姓如一堵人墙一般忽的就涌了上来。

“赴死军动手了,”杨廷麟急忙大叫:“童子军开路,往外冲,上街!”

旁边的几个孩儿兵早就摩拳擦掌的按捺不住,一得到号令立刻就蹿了过来。前边把守的兵丁刚要阻挡,死狗率先扯开宽大的不像话的土黄色军装,露出紧紧绑在身上的铁黄瓜,以清脆的童音疯狂高叫:“不怕死的就过来,我们是赴死军锄奸团……”

“锄奸团,玉石俱焚!”

“同归于尽锄奸团!”

除了孩儿兵,还真没有谁是不怕死的,锄奸团本来就是血腥和死亡的代称,现在孩儿兵肩膀上鲜红如血的袖标就在眼皮子底下晃悠,肚皮上好几个黑黝黝的物件紧紧相连,眨巴一下眼珠子说不准就是轰的一声巨响……

前边的小兵几乎立刻就尿了,赶紧回头:“头儿,出大事情了,赶紧叫巡防营……”

身后哪里还有头目的影子,早跑出去有三丈远了。

兵立刻回想起刚才头目的交代,脑瓜子也就活泛了也就机灵了,二话不说调头就跑。

当官而的都先跑了,留下小兵还强撑着有个屁用,真要是轰隆那么一下子,谁也不比谁多一条性命。

里外里这么一对冲,太子被学官们夹在当中,很快就被魏无牙等人汇



杨廷麟也算是见过几回大世面,立刻问魏无牙:“魏宣慰,忠诚伯是怎么个安排?”

“鞑子过江了,无论如何要让太子定住南京,就算是见血,也要把福王赶下去。”李四的原话是尽量不要见血,把混乱控制在一定程度便于收场。老神棍可没有李四那么多顾虑,真要到了必要的时候,不惜以血腥相见。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先把太子的大义名分树立起来,好整合江南力量对抗来势汹汹的清军。要是还如弘光君臣这么胡乱搞下去,长江以南依旧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

杨廷麟和一众的学官也是历经官场仕途,小事情上或有缺陷,大事上可绝对不糊涂。心里都雪亮着呢:太子大起的时候到了,当了这么多年可有可无的学官,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好,太子一起来,大伙都是首拥的阁臣……“

魏无牙在怀里摸索着,取出个破纸片子递给太子:“这是忠诚伯的七杀令,太子照着大声诵读,不停的念下去……”

“自天地开辟以来,华夏立为万里神州之中央,威加四海,德被八荒。环顾四方蛮夷者,无不视我壮美河山为肥膏,侵占华土屠戮汉民……”

“太子出来啦!”在人们的奔走叫喊声中,越来越多的百姓围拢过来,跟着人潮流动。

各条街巷中涌出更多的读书人,仿佛早就等待这个时刻一般,立刻加入人流当中。

忠诚伯的七杀令早已经名动天下,读书种子哪个不是耳熟能详?伴随着太子的诵读之声大力同诵:“昔有五胡乱华之祸,前有蒙元灭宋之灾,同胞子弟几遭屠戮。

国有倒悬之危,民有泣血之急……”

汇集过来的人流越来越多,七杀令的声响也愈发响彻几条街道,隔着几条大街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街道上的官差见此情景,哪里还敢上前阻拦,立刻躲的远远:“赶紧去叫巡防营,赶紧着点儿,要出大事情了……”

“叫巡防营还有个屁用?这么多人能巡防营都吓回去,赶紧去告之马大人吧”

“马大人出城布置防务去了……”

“不论去了哪里,赶紧快马去禀,这么大的事情谁也担不下来。”

“那就赶紧去找赵巡检……”

“还去哪里找?前半晌的似乎赵巡检就带着几车东西和他的小妾跑出城了。”

“赶紧去宫里,让万岁知道这里出大事情了。”

“万岁?万岁连朝会都不去了,哪里还能见咱们?”

“不管见不见得到,赶紧去报给宫里知道,这么大的事情要是不想法子报上去,你我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老子才懒得伺候这个狗屁朝廷呢,老子不干了,说不准明天这江南就是太子的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谁爱去谁去,老子是不去了。”

清兵大举过江,城里的官员能跑的都跑了,各司职守早就残缺不全,这个时候忽然出了乱子,下情上达上命下传都是个问题。更何况城中各方百姓早就极恶弘光君臣,就算没有盼着太子出来收拾这江南半壁,也存了看弘光朝君臣笑话的心思。

看这架势,天知道明天太子会不会成为宁城之主。这场浑水,能不去趟还是不要趟的好,小老百姓还是活的安稳一些才最实在。

和这些一心求稳的人们不同,宁城士林早就盼着这一天着,而且昨天就有风声传出来,说今天太子那边会有大事发生。可不就真的发生了嘛,一直囚困在兴善寺的太子忽然就出来了,而且搅动起这么大的风潮,肯定是士林当中有人发挥了作用。

这个时候不上前拥护一下太子,还等到什么时候?心思素来热切的读书种子立刻热血沸腾的加入人流当中。

七杀令已经诵读了一遍又一遍,声音也是越来越大,大半个宁城都能听到:“为虎作伥者,杀!”

“擅妄言和者,杀!”

“屠我同胞者,杀!”

……

风潮是彻底搅动起来,一些下层的微末小官总算是看明白了眼前的形势。太子搅动城中风云,闹的动静这么大,光凭那些读书人是肯定做不到的,念着的又是忠诚伯的七杀令,这已经等于是告诉世人太子的身后有赴死军撑腰呢。

可不就是赴死军么,人群中一个个土黄色的军装,一道道通红的血线,不是赴死军还是哪个?

大潮之中已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只看见越来越多的人们如百川归海一般汇集过来,凝聚成势不可挡的巨大浪潮,一次又一次的拍打着古老的宁城。

呼喊着七杀令口号的人群转悠到了通济门,有从通济门转了一个***,再次来到聚宝门,完成两个大环形游行之后,依旧不见任何有力的阻挡。

已经转悠的半天的人潮终于在汉王府停下,太子声嘶力竭的高喊:“建奴窃我神器,奴我百姓,今在太祖兴起之地盟誓,必斩杀建奴复我河山……”

“万岁!”

“万岁!”

也不知道是哪个吼了嗓子,人们立刻跟着高呼起来。

人群中已是一片沸腾,欢呼的声浪几乎要把整个南京城掀起。

一众的侍卫和学官跟着太子辗转千里,俱是心怀故国的热血忠诚之士,今天忽闻百姓如此呼喊,已是长泪满襟。

杨廷麟心潮澎湃,仰首向天:“先皇再天之灵看到了么?民心如斯,大有可为,收复北地指日可待,先皇遗愿已成一半了……”

面对如此热血沸腾的场景,老神棍魏无牙连半点激动的情绪也欠奉:“什么民心士气,什么众望所归,都是骗人的鬼话,还是忠诚伯看的深远,民心也是可以操纵的,这不是操纵民心是什么?”

PS:(不算字数)因为私事,更的晚了,先道歉。本来就回来晚了,又有看官投了1万二的催更,要了命了,吐血三碗终于赶出来了。那位看官,咱商量商量,以后投9千的催更可以不?

第134章势力势力,就是势和力

赴死军急行军的速度,两天之内,可从镇江直抵南京

可随军的百姓已达百万以上,父子相携老幼相伴,一天才不过走二十多里。

百万人口随军辗转,虽已极力约束民众行进路线,整个人流依然有百里之长。

赴死军不是没有携带万千百姓迁徙的经验,可这一次的一百多万老百姓随军前进,从镇江到南京的路途上满满挨挨都是黑压压的人群,wωw奇Qìsuu書còm网从这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