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明史 >

第742部分

新明史-第742部分

小说: 新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于大人,这事就拜托你了!”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那么,大军出征的日期就暂时订在十日之后。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近卫军将仍然按照以往的惯例,从德胜门出发,然后从陆路赶往前线战区。朱文正大人,沿途的接应工作都已经准备到位了吗?”

“全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接应近卫军!”

“那么,今天就暂时到这里吧,希望明天一早,京城的百姓都会把精力集中在宣战布告上吧!”

第二天一早,在内务部,外交部,国防部,以及内阁总理大臣的衙门外,都张贴出了明帝国正式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的战书,以及奥斯曼帝国苏丹回应明帝国的战书(原版与翻译版各一份)。接着,当天上午,帝国京城的几家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全是关于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宣战的事情。而最主要的四家报纸上还刊登了占了好几个版面的相关评论。

其中有不少的资深外交专家,军事家做出的评论。当然,这些评论稿原本就是帝国内阁官员写的,只不过是以民间人士的身份发表出来的。显然,这四家主要报纸还扮演着帝国喉舌的角色。

当天早上,朱祁钰也很早就起来了。金英早就把第一时间拿到的报纸送到了皇帝的书桌上,报纸上的油墨还没有完全干透呢。

朱祁钰是一边吃早点一边看完了报纸的。而在他准备开始处理出征前的最后事务的时候,一群出去探听消息的侍卫也回来了。结果,带来了让朱祁钰比较满意的消息。在宣传攻势开始之后,京城的百姓已经就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宣战的事情议论开了。当然,政府发布的公告,还有报纸上的那些所谓专家的评论,成为了帝国百姓愤怒的导火索。特别是一些脾气本来就不太好的军人在里面煽风点火之后,帝国京城的舆论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结果,在朱祁钰出征前的十天里,还发生了一些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宣战书公布的第二天,京城几所学院的学生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行动。当然,这不是针对帝国政府,或者帝国皇帝的游行示威行动,而是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游行示威行动。组织者是一名帝国公立大学的二年级学生,结果,当天,有上万的学生,市民,工人,以及穿上了便装的军人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幸亏,当时奥斯曼帝国在明帝国没有设置使馆(当时的外交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不然的话,恐怕就要爆发一场动乱了。而这也成为了帝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游行示威活动。当然,后来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搞得帝国政府不得不在几年后出台了一部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等方面的法律,来具体规范这类表达民意的公众活动。

学生运动之后两日,帝国京城,以及附近一些城市的工人举行了一次集会,一名前帝国军队的军官,现在是一家工厂的工头在集会上做了一番让人激动的演讲。整个演讲是从这人参加战争的经过开始的,结果集中到了一个焦点上,那就是作为帝国臣民,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有义务与责任为帝国做出贡献,帮助帝国战胜敌人。而在这次工人集会之后,京城附近的众多工厂的工人向帝国工商部提交了一份有近五万工人联名(当时,很多年纪大一些的工人并不会写字,所以就直接按了手印)的志愿信,表示将尽最大的能力投入生产,支持帝国军队远征。而这封联名信至今仍然保存在帝国历史博物馆里,是帝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物!

当然,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很快,京城的资本家,以及特意赶来的郑梦秋,叶子天,胡大名等人一起起草了一份工厂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尽全力支持帝国远征军。接着,商人联合会,民间的医生组织,乃至刚刚进入工厂劳动的为数不多的妇女都通过递交联名信的方式表达了对帝国远征的支持。

当然,这就是朱祁钰所希望看到的。此刻,就算朱祁钰并不会想得太远,不过他也能够很直接的感受到,当帝国百姓的战争激情被调动起来的时候,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广袤的幅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庞大帝国,将是任何一个现实中的敌人都无法战胜的!

在公布了宣战声明十日后,最后一支远征军,即皇帝亲率的近卫军在德胜门外进行了誓师大会,四万多近卫军官兵(包括了军官团,以及那一千名童子军军官)整齐的排列成了十多个方阵,在呼呼烈风之中,四万多军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前面的皇帝身上。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二十一节 新生的近卫军

十九年前,我们在这里抵挡住了瓦刺骑兵的铁蹄,并且最终将他们赶回了塞外大漠。十七年前,我们在这里平定了叛乱,并且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十六年前,我们从这里出发,踏上了征战塞外大草原的道路。十四年前,我们从这里向东前进,给帝国带来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并且为帝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朱祁钰的声音并不是很洪亮,但是却传得很远,与他之前数次誓师时的情况不一样。这次,他并不激动,语气也很平淡,但是在他的话语中,多出了一种威严,一种只有皇帝在君临天下的时候才具有的威严。“在这么多次的征战中,帝国军队从来没有被击败过,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敌人击败过。在我们赢得了胜利的同时,我们的军人也赢得了荣誉,赢得了崇高的地位。这将是朕最后一次率领你们远征。朕希望,在我们得胜凯旋的时候,仍然有四万三千名将士在这里迎接荣誉。同时,脸也希望,这最后的一次远征,能够让你们每一位帝国军人,都永载史册,成为帝国历史中不朽的一页!”

“天佑大明,帝国必胜!”四万多只喉咙同时发出了雄壮的吼声,这是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低声怒吼,这也是一种让人感到全身澎湃的声潮。在场的每一名军人都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如果在战场上,这将是代表胜利的欢呼之声。

站在第三个方阵,第三排中间的朱见泽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此时此刻,他才明白了父皇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军人的拥护与爱戴,因为皇帝不仅仅将战争带给了军人,同时也将荣誉送给了军人。当一支军队里的所有将士都将荣誉看得比生命本身还要重要的话,那么这就将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

整个誓师活动很短暂,也很简单。在朱祁钰跨上战马的时候,近卫军军长,陆军上将梁岳下达了出发命令,十多个方阵迅速的变换成了一条整齐的长龙,在朱祁钰的率领下,朝着西北方向而去。与任何一支骑兵军团一样,近卫军中人人都配有战马。另外。近卫军的重型武器,以及作战物资都已经提前运到了前线,沿途每八百里都有一个可以供近卫军驻扎的营地。所以,官兵都只需要带上正常的作战装备。

“陛下,今天晚上准备在宣府落营?”

“不,让部队在天黑之前到达大同,朕要看看现在这支近卫军的素质到底如何!”下达完命令之后。朱祁钰就策马奔跑了起来。在这几年中,虽然他没有率军远征,不过朱祁钰都尽量的在练习马术,而且每天一早的锻炼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现在,当他跨上战马,再次奔向战场的时候,朱祁钰终于体会到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

仿佛近卫军的官兵都知道皇帝要考验他们一样。在皇帝的率领下,分成了四道纵列的四万多官兵都飞驰了起来,不多时,军列腾起的尘土就已经消失在了京城西面的山间之中。

在第二次西征,即攻打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近卫军曾经因为梁岳的错误判断,在一场持续了数天的追击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当时近卫军三万多官兵,有超过六成的阵亡,还有近两成的重伤。朱祁钰差点就因此撤了梁岳的职。虽然,最后梁岳留在了近卫军,继续担任军长,但是近卫军也因为伤亡过于惨重而被调回了帝国,并且一直在帝国京城休养,重建。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梁岳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不但在近卫军的重建工作中费了很大的精力,而且他还抓住了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卫广还没有率玄武军团前往西北地区为帝国扩疆拓土的时候,梁岳就经常找卫广研讨战术指挥问题。显然,梁岳知耻而后勇,暗下决心要洗刷前耻了!

六年多下来,梁岳仿佛变了个人一样,同样的,近卫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些在莫卧儿帝国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近卫军都被梁岳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这支新的近卫军的骨干力量,其中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提拔。当然,对于新加入近卫军的官兵来说,这六年多的时间,他们简直就如同在地狱度过的一样。梁岳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也对近卫军的所有官兵都严格要求。而他亲自制定的训练计划,简直就是想把新兵都脱一层皮。当然,在军队里,一支部队战斗力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体现在了训练上。越严格,越残酷的训练,才能够在战斗中彻底的激发出官兵的战斗力。毫无疑问的,帝国所有的精锐军团,其训练都是以严厉著称的!

当天傍晚,近卫军就到达了大同外面的军营。这里原本是一支地方卫戍部队的营地,不过在地方军团撤消了之后,营地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安排了人员看管。不过,在到达营地之后,朱祁钰下了一道命令,让近卫军按照作战标准,在营地外重新修建一座新的营地,并且要完成防御设施。显然,皇帝并不想让近卫军觉得这次的行军如同一次旅行般的轻松。

“不错,不过这是仿照步兵军团在作战时进行的营地防御部署!壕沟可以再挖宽一点,并且,在设置暗哨的时候,要考虑到各个方向来的危险,所以,要根据实际的地形情况来设置,而不能照搬书上的办法。”朱祁钰朝营地的方向看了一眼,“另外,靠近营地外围的帐篷要适当的分散一些,以防止敌人进行火攻。这些问题,你们都应该注意,并且要吸取经验教训。”

几名军官连连点头,他们都是近卫军的老兵了,当然,对于皇帝的教导,他们还是铭记于心的。

“陛下……”这时候一名参谋军官跑了过来,“陈懋元帅他们已经到了,要不要现在就召开会议?”

“朕马上回去,让陈懋他们先等一下吧!”朱祁钰支走了参谋军官之后,再对那几名近卫军的高级军官说道,“另外,第五军在这几年的征战中总结出了一种骑兵在快速突击作战中临时扎营地方法。近卫军是帝国唯一的一支既是骑兵,又是步兵的军团。所以,你们不但要掌握步兵扎营的办法,还要掌握骑兵扎营的方法。特别是骑兵军团在深入敌后进行大深度突击的时候,第五军的扎营技巧非常重要,你们要尽快掌握,并且做到熟练应用,明白吗?”

“陛下,我们会努力的!”

朱祁钰又看了几人一眼,这才叫上侍卫朝营地中间走去,他也没有搞特殊,将皇帝的营帐设在了这个临时营地里。在朱祁钰率军打仗的时候,他几乎就不把自己当作帝国的皇帝看待,而是坚持认为自己也是帝国军人,而且是帝国地位最高的军人,所以一直在用军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等到朱祁钰到达营帐的时候,刚刚跟上来的陈懋等人已经在里面讨论了起来。这次,朱祁钰没有让陈懋出征。虽然陈懋是很想参加远征地,但是朱祁钰坚持要陈懋留在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