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明史 >

第721部分

新明史-第721部分

小说: 新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队的火炮,以及弹药送上岸,就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而且整个登陆过程中充满了危险,是登陆作战行动中最脆弱的阶段。不过,现在陆战第一军参战的两个步兵师已经装备了轻型野战炮。虽然,陆战队没有足够的战马来牵引这些火炮,不过,这些轻型野战炮在运送的时候更为方便,几乎上岸就能作战。显然,这是陆战队进攻直布罗陀要塞的关键性力量!

顾成林亲自指挥支援舰队作战,他把掩护战场的任务交给了作战参谋去负责。而指挥陆战队作战的则是萧涯离,远征军正副统帅亲自上阵,进攻部队的官兵也都感到了压力。当然,对明军官兵来说,这次是势在必得。这次动员了这么多的军队,而且还有着大量的新式战舰,新式武器,用敌人防御兵力四倍以上的地面部队,再加上有上百艘战舰的舰队来攻打这座要塞,如果还打不下,或者说无法用最好的成绩还想统帅汇报的话,那明军官兵也都没有颜面了!

舰队是在夜间杀入海峡的,很快,封锁编队就完全控制了海峡的两端,而那些在夜间接近海峡的欧罗巴商船一感到气氛不对,就纷纷避开了明军舰队,躲得远远的了。当然,顾成林没有心思去收拾那些商船,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分心。

天刚亮,支援舰队就开始了炮击。因为舰队的弹药储备非常的充足,这次顾成林是不惜血本的让战舰对岸上的炮台,据点进行炮击。当然,顾成林可管不了那么炮台里到底有没有火炮,反正,将炮台摧毁了,那么陆战队在登陆的时候就不会遇到威胁,也可以让陆战队更快的推进。

在舰队的炮击进行到最猛烈的时候,萧涯离率领的陆战队踏上了直布罗陀要塞东面的海滩。这次,萧涯离仍然是第一个上岸的,虽然他身边跟了不少的警卫官兵,但是他仍然勇敢的冲在了最前面,将第一批反击的西班牙军队给打了回去。到中午的时候,陆战队已经巩固了探头阵地,并且将第一个炮兵营送上了海滩,另外还有超过五千名的陆战队官兵也来到了海滩上,并且做好了进攻准备。萧涯离没有等到更多的步兵与炮兵上岸,在下午就开始向要塞发动进攻了。

直布罗陀要塞其实是一座小规模的城市,有着坚固的城墙,而且是建在一块高地上的,要塞里的火炮可以居高临下的炮击进攻的部队。不过,当时,西班牙人只将不到二十门火炮运送到了要塞里,而且这些火炮的性能都很落后。结果,当陆战队的炮兵营加入战斗之后,这些西班牙的火炮立即变成了哑巴,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了。

战斗打到傍晚的时候,两个师的陆战队步兵,以及两个炮兵团都已经顺利上岸,并且跟上了萧涯离的进攻步伐。随着陆战队的进攻兵力增加。最主要是两个炮兵团的数百门轻型野战炮的到来,直布罗陀要塞在当天晚上就陷落了。

明军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攻占了直布罗陀要塞,并且占领了要塞南面的那座小港口,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在作战行动中,欧罗巴联军有一千多官兵伤亡,其他的则在要塞沦陷之前就已经逃跑了。明军的伤亡不算太大,两百多官兵阵亡,负伤的不到五百人。不过,这个伤亡代价是完全值得的,直布罗陀要塞的意义,以及在今后所能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好处,绝对要比这个损失大得多!

这是顾成林进军欧罗巴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远征军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在经过了近四年的征战之后,远征军终于踏上了欧罗巴大陆,而顾成林也成为了明帝国第一个率军杀到了欧罗巴的将军。仅此一点,顾成林都足以名垂青史,永载史册了!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一节 政府改革

政府改革的事情,让朱祁钰在短短五年内仿佛变了个人一样。对于这个已经进入了而立之年,正在向不惑前进的皇帝来说,五年的时间不算短,但同时也不算长。对于一个将征战视为自己使命的皇帝而言,在国内的五年时间确实让他觉得很漫长。不过,对于一个需要学习更多的治国手段的皇帝来说,五年的时间,却又显得太短了。

五年的政治改革中,朱祁钰从学生变成了主导者,当于谦一步步的将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了皇帝时,朱祁钰感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在知识系统上,朱祁钰比于谦提前了几百年,但是在管理国家的能力上,朱祁钰仍然远远不如于谦。特别是在这五年的政治改革中,朱祁钰已经深刻的体会到,做一个管理国家的皇帝要远比做一个率军征战的皇帝更为困难。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他算是彻底的明白了。要击败一个敌人并不难,但是,要保证不被敌人给击败,那就太困难了。特别是当这个敌人就是自己的时候,那就要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远比战胜其他的任何一个敌人都更为困难!

从本质上讲,朱祁钰是一个将征战放在了首位的皇帝,在他的眼里,打天下就是一切,不过,他却更清楚,如果打下了天下,却无法守好天下的话,那么,打下的天下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拖累而已。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学习守天下的本事,同时,也不得不强迫自己去熟悉该怎么将打下的天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五年的政治改革中,朱祁钰做的事情远远不止为帝国建立一套更完善的行政与管理系统。从多个方面讲,这五年中,朱祁钰为帝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前,虽然明帝国的铁骑已经征服了半个世界,但这也仅仅只是征服而已。要在征服之后保证今后的稳定与利益,那么就还需要做很多的事情,而仅仅是依靠军队的征服是永远不够的。当然,这一切还得从国内开始,只有一个稳定的,强盛的帝国,才是控制世界的基础,所以,在朱祁钰拟定治国方略的时候,将国内的稳定,发展等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政府改革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早在平定了京城叛乱之后,朱祁钰推广新政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改组政府,趁着那些反对新政的旧党在叛变中都被镇压下去的机会,朱祁钰手握兵权,首先就对旧的政府制度动手开刀,解散了六大部门,成立新的内阁政府,由十多个规模较小的内阁部门管理国家。另外,设置内阁总理,使原本只作为皇帝参谋机构的内阁成为了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当然,这一来,除了内阁总理的权力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类似与之前的丞相之外,其他各部的大臣的权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再也无力对抗皇帝,反对新政了!

从这里看得出来,朱祁钰的第一次政府改革的目的是要铲除新政的障碍,其中驱逐旧臣,重用新人,分化内阁大臣权力,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以皇帝为核心的新政能够在全国得到推广。当然,地方政府的改革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内阁政府在推广新政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在当时,为了能够让新政在政府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朱祁钰空出了很多内阁大臣的位置,只设置了副臣,也就是各部的副部长。而这些副臣都是朱祁钰的学生,同时也是新政的坚定拥护者。显然,由这些年轻人当权,为了对抗旧臣集团,他们必然围绕在皇帝的周围,借助皇帝的支持,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些政策,让朱祁钰与年轻大臣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同盟的利益关系,皇帝将这些年轻官员当作了手里的武器与工具,反之,年轻官员则将皇帝当作了他们的靠山。两者都配合,让新政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的推广,并且很快就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广泛为百姓所接受,成为了帝国发展的最大动力!

不过,这种制度也有自身的缺陷,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内阁总理大臣的出现,实际上是让帝国多了一个类似于丞相的人物,而相权与皇权本身就是矛盾的。在于谦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明显,毕竟于谦并无夺权的任何想法,同时,于谦本人也是新政的拥护者,是皇帝的拥护者,他没有任何理由要与皇帝争夺对帝国的控制大权。不过,谁能保证在于谦之后,就没有其他的“丞相”来与皇帝争权吗?

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于谦已经老了,经历了这十多年的风雨,他已经从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老头。再伟大的人,能够战胜所有的敌人,但是却永远无法战胜时间,任何人在时间面前都会失败。当然,于谦也不例外,他可以陪伴着年轻的皇帝走过最为艰苦的岁月,可以辅佐皇帝战胜任何一个强大的敌人,但是当苍老到来的时候,于谦也只能倒下!

可以说,当时政府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控制住内阁总理大臣手里的权力,不仅仅朱祁钰这么想,于谦也是同样的想法。历史上对于谦的评价很多,所以也就不多说了。在两人都认识到,如果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力过大的话,这对帝国的稳定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此,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两个重要的办法。

一是再次改变政府结构,通过新增加部门来削弱内阁总理大臣对各部门的影响。当然,其中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各部门的部长除了接受内阁总理大臣的直接领导之外,还直接向皇帝负责。换句话说,内阁总理大臣并没有办法直接控制内阁的各个部门,在内阁大臣都有权力向皇帝提请奏章,以及禀奏国务的情况下,内阁总理大臣实际上就成为了被皇帝安排在了内阁中的大管家,如果内阁总理大臣想要与皇帝争权的话,那么他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怎么去对付下面的那些大臣,以及绕过皇帝对内阁的控制。显然,这本身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管是谁,绝不可能控制所有的内阁大臣,皇帝也不例外。显然,这一办法实际上是加强了内阁政府的权力平衡,在增设了更多的部门,更加细化了各个部门的权限之后,任何人在内阁中都无法拥有绝对的控制大权了。

二是改变内阁总理的任命,监督办法。以往,内阁总理是由皇帝任命,然后在贵族议院走了个表决的过场之后,就可以上任了。现在,朱祁钰取消了贵族议院在这一事上的权力。内阁总理直接由皇帝任命,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作为交换条件,朱祁钰将罢免与弹劾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力分了一半给贵族议院,即贵族议院有权力提出罢免与弹劾内阁总理的议案。该议案在议院通过之后,将直接呈交给皇帝,经皇帝批准,就能罢免内阁总理大臣。当然,如果皇帝愿意的话,也可以直接罢免内阁总理大臣,并且任命新的内阁总理大臣。而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将内阁总理完全变成皇帝在内阁政府中的大管家之外,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将议院完全设置成为了内阁的监督机构,内阁总理大臣也将受到议院的监督!

采用了这两个办法之后,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受到了更大的限制,而且其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于谦是帝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内阁总理大臣。在他的那个时代,帝国的内阁总理大臣,实际上就是帝国的二号元首。这虽然与帝国当时的情况有一些关系(没有太子,也就没有副元首),但这也是皇帝对于谦的信任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显然,在于谦之后,绝对没有第二个内阁总理大臣还能够得到皇帝的完全信任。比如,朱祁钰在亲征的时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