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窃国大盗 >

第239部分

窃国大盗-第239部分

小说: 窃国大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那你再看看,咱们天朝的岛屿多不多?!”

“极多!”

“是吧?”林风笑道,“卿想想看,如果有遭一日,咱们要和别的国家打海战,争夺岛屿,除了战舰在海上争锋之外,还需要干什么?!”

慕容鹉恍然大悟,“那自然是还要上岸打仗了!”

“不错,所以朕就以为,如果一旦要打这种战争,恐怕就又得重新抽调陆军,重新训练一批人马适应海船,学习登陆作战,然后再和海军配合联合作战,”他看了看慕容鹉,“卿觉得麻不麻烦?!”

慕容鹉点头道,“不错,所以咱们就得要一支既能海上争锋,又能上岸步战的军队!”

“正是如此,所以朕决定,借着远征军归来的机会,重新整合总参谋部,分别成立陆军部和海军部,”他朝慕容鹉笑了笑,“路军部且不说他,就说海军,两只舰队依旧不变,由施琅将军任第一舰队提督兼海军部尚书,杨海生将军任第二舰队提督兼海军部侍郎,另外再在远征军说部基础上,整编人马、船只,以运兵船为主,成立大汉海军陆战队,由你出任提督,兼海军部侍郎衔,如何?!”

慕容鹉急忙拜倒,“谢陛下,臣必定戮力杀敌,报效朝廷!”

“前天我要周培公把数据统计出来了,第一舰队有主力战舰六十余艘,兵员近两万人;第二舰队有主力战舰四十六艘,兵员一万四千余人,你的这个海军陆战队当然也不能太小了!”林风略略皱眉,想了想,“我看编制就暂定为一万五千人,相当于陆军的一个主力野战军,一个骑兵旅,配战马四千匹;两个火枪旅和两个炮兵旅,船只和护航战舰等和施琅、杨海生等商议之后再算,你看怎么样?!”

“臣无异议!”

“那就最好,你这回上缴了不少战利品,户部粗略估了估,大概白银八百多万两的样子,朕回拨你一百五十万两,以充军费,卿一定抓紧时间,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形成战力。”

慕容鹉微微一怔,林风压地了嗓子,一字一顿的道,“打、台、湾!”

###############新年已近,奉九千岁、李总管之命,出来给各位请安了!

第八章华夏有鼎

第二十二节

金门岛,郑经行辕,郑氏一众心腹,都聚在一起。观看桌上那“礼物”,眼前的这玩意很精致,一尊明显带有西方风格的天使金象。但是美则美矣,却一看便知,那是从某个东西上面拆下来的。

郑氏坐拥台湾,来往的西洋人士,都要给上几分面子,所以见识比大陆上面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多上那么一点,消息自然也是这样。遥远西班牙上发生的那一切,他们是早就熟知了,现在在他们手上的这东西,不用多说,这来历已经是清清楚楚。

郑经长叹一声道:“诸位,你们看北京那个姓林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座的几位,都是跟了郑氏很长时间的老人了,一个个都人精一样,自然是明白林风送来这东西的含义何在,只是却没人想先开这个口。

好半天后,冯锡范才肃容道:“王爷,林风这是在督促我们,要早做决断了。”

郑经拍着自己的扶手,摇头道:“我又如何不知道了,你看看这次林风派来的那两个小家伙,完全就是趾高气昂,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连递上这东西的时候也是,好像是施舍我们一般。”

说着,他站起身来,负手仰天叹道:“我不过是想继承父亲的遗愿,想重回大陆看看,为什么就这么难了,自古又不是没有划江而治的例子,而且他林风这些年指南打北,基本上就没有安歇过,他们就不能休养生息一下吗?”

冯锡范也站起来,垂首道:“王爷,此时天下逐鹿,林风的汉国志在天下啊!王爷确实要早做决定了。”

郑经苦笑道:“我又如何不知林风的野心,只是没有想到,他来的这么快,我们刚刚对江苏动手,近南都还没有回来,他们的使者就已经派出了,而且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一份大礼。”他的手轻轻的在那天使象上滑过。

“这是好东西啊,传闻西班牙在那个什么新大陆,一船船金银的往他们国家送。那些西洋人不是说了吗,那个新大陆,就在我们极东之处。越过一片大洋也就到了。”

身为郑氏家臣,冯锡范如何不知道郑经的心思:“王爷,那蛮夷之地,金银虽多,又如何比得上中原那肥沃之地,而且我们华夏正统,入得大陆才能名正言顺。”

冯锡范说完,剩下的几名家臣,都起身拱手道:“王爷,打吧,他们林汉这些年东征西战已是疲惫不堪,而我们郑氏精兵,经过这些年的养精蓄锐,定能以一挡十。”

郑经闭目冥想了一回,蓦然睁眼道:“只有如此了,我们郑氏这些年的卧薪尝胆,必须要有一个回报!”

林风躺在自制的沙滩椅上,懒懒的问道:“齐懋,段诸两人被赶出来了?”

汪士荣垂首毕恭毕敬的答道:“按照我们最新收到的消息,正是如此。不过郑氏倒是没有太为难他们。”

林风嘴角一动,淡笑道:“他郑经敢乱动吗?陈近南还在朕的手里了,他台湾也就那么芝麻绿豆点大的地方,人也就那么一点。我们损失两个后起之秀没关系,他们要是损失一个正当打的支柱,恐怕那郑经都要哭了。行了,这就把杨名时宣进来吧。要踢,大家一起踢。估计瑞克那里也差不多了。”

瑞克这里不是差不多,而是已经快搞定,收工了。这当然也要感谢杨起隆,杨天子的配合了。

老实说,杨天子如果晚生个三百多年,那必定是一个搞传销的好手,煽动,谣言,洗脑,这些杨天子是信手捏来啊,所以大旗一举,顿时便真龙附体,王八之气大涨,应者云来。并且更是攻下了汉阳,武昌这样的重镇。如何不令我们的大明天子龙颜大悦。

只是这当中还有些小问题,人拉起来了,都干些什么了?我们的杨天子自然有高见,人生不过吃喝拉撒吗,那好,只要是跟着朕,吃,拣好的来,什么?没钱,底下那些贱民是干什么的,还不奉献点上来。喝吗,就不用说了,不是说那些洋人运来的葡萄酒好吗?葡萄美酒夜光杯啊,嗯,也给弄点来。这些是伟大的杨天子需要的,自然是要你们这些臣民贡献吗。没听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你们的就是朕的啊,朕的吗,自然还是朕的。

杨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后,也就不苛求太多了,底下的人该干吗就干吗去吧。朕这叫复古,没听说过汉初推崇黄老之学吗?

天子说话了,底下哪里还有不遵从的,所以大家就一起来向伟大的杨天子看齐吧,于是整个江汉平原完全都乱了套。瑞克这一路行来,做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每天清理俘虏。

当然了,在这里我们也不能怪杨天子,毕竟他早就是自称朱三太子了,脑子里面总是有那么点皇帝梦的,所以此时一旦登基,自然便是及时行乐。当了林风这么久的下属,接下来面对的会是什么,他在清楚不过了。

当瑞克紧赶慢赶,到达武昌城下,麾下众将摩拳擦掌,本以外可以好好的打一场大仗时,才发现自己面对的竟然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而那位伟大的杨天子,也步了野史上一名人,西门庆的后尘。当然,是金瓶梅版本。

他这虎皮大旗一倒,底下的什么尚书,侍郎,可是比猴狲散的还要快。这边尸体都还没有下葬了,那边的就穿着刚刚赶制出来,连式样都没有统一的各式官服,华丽的在“宫殿”门口恭候瑞克一行,当然嘴上还少不了喊一下:“恭迎王师!”

好在瑞克也是见多了这场面,处理起来也是驾轻就熟,简单的处理一下以后,便接到参谋部的命令,火烧火燎的急速东进。瑞克也是心里窝火啊,眼看着那杨天子前一段时间还如火如荼,硬是用人把汉阳堆了下来。本来以为还有一场好仗可打,可没想到这才刚刚赶到了,却变成了这样子,未免也太怂了点。没办法,这口气总要找个地方出一下。

至此,杨天子的“大明王朝”在成立三十二天后,便悄无声息的坍塌了。

他这一倒,鄂西,江苏,安徽一带的绿营们算是回过了神。眼见着刚开始还轰轰烈烈的了,自家兄弟也是被打的抱头鼠窜,怎么转眼间,就这么没了?

大家谁也不比谁笨,这一回过神来,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早就准备好的汉国大旗,本来还不好意思举起来,生死当前,马上换,一时间汉国竟是连那些降表都处理不过来。

在这大势面前,还是有那么几个不和谐音符存在的,比如说置国家统一大业于不顾的台湾郑氏,便是其中之一。在神州高唱和平的时候,他们居然罔顾大义,一意孤行的进攻南京,遭到了各地势力的强力谴责,特别在林风发过一道诏书以后。就连林风那两个正纠缠不休的舅子,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自己的诏书。

说起来,对于这种作秀之类的事情,林风自然是特别拿手的。就比如说这次,林风完全是站在了一个道德的高度上,对郑经这种妄图分裂祖国大陆的行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同时号召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团结在以汉皇为中心的旗帜下,讨伐这种冒天下之大不为之人。

打嘴仗的事情,谁不会,虽说十七世纪的通讯业还不是那么发达,可郑经方面的动作却堪称迅速,在林风诏书出来的第五天,郑经也发表了自己的白皮书。

只是又回到以前的问题上面来了,和林风这种大儒可以用斗装的人来说,郑经的那篇诏书实在是不够看,在文笔,立足各方面都落了下风。无非就是酸溜溜的说林风是窃国之人,哪有自己身负的大明正统这样正宗。言语间,俨然忘了,自己姓的郑,而不是朱。

不过从这件事情上面,还是能看的出来,双方的气氛还是很友好的,至少没有出现那种动不动就上溯多少多少代的情况。这点,从双方下的指令上就看得出来。

林风方,主攻的瑞克集团从参谋部得到的指令是,给我们称称,郑氏窝在那个岛上那么久,到底还剩多少斤两。

而郑经方,在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在金门岛上肯定是坐不住了。郑经干脆是亲临前线,下令道,让汉国的人看看,我们郑氏的实力。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们看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想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大可不必了。

南线的战事,现在虽然是闹的沸沸扬扬。差不多把天下所有的目光都聚集了过来。但是在汉国内部,大家的目标都齐齐的盯到了西线。

南方战线其实对汉国来说,完全就是水到渠成的一步,除了林风那两个闹腾的正欢的小舅子以外,其他的差不多都是只要是看到汉国的旗帜,就有可能便降了。

可是西线,现在就是汉国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对于林风这个有强烈的大汉沙文主义的人来说,自己和郑经打打闹闹,那都是民族内部矛盾,可是葛尔丹,那是你死我活的灭国之战。

特别是甘肃都督赵良栋,几乎是三天一封请战书,请命总参谋部增派援军,以求一雪西宁之耻。到了后来,甚至是只要求给足粮草,自己就冲上去。

这事闹的林风都颇为恼火,说愤怒,他比赵良栋还要愤怒。葛尔丹杀的不只是他赵良栋的手下,更是他林风的兵啊。可现在汉国的资源,远远没有调配到战时的准备,特别是还要应付南线马上就要到来的战事,以及回归的慕容鹉所组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