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88部分

极品御用闲人-第88部分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合上名册,似乎自言自语的念道:“不过也对啊,这现在的禁军,朕已经有些担心了。满朝文武,也找不出几个能信任的来……”

蔡京,梁师成等人闻言,暗暗叫苦,一个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这天子怎么就突然好了?御医不是说,病势恶化,恐将龙御归天吗?

“赵桓。”

“儿臣在。”太子站在父皇身边,浑身不自在,惟恐父皇责怪自己在监国期间,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此时听父皇召唤,身子一颤,连忙答道。

“你最近办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你年纪还轻,朕也不怪你,不过,你光听这些老臣的意见,恐怕不妥。老臣们久经官场,固然老成持重,却少了一些锐气。朕给你挑一个年轻的来辅佐,你看如何?”赵佶望着自己的长子,轻声问道。

赵桓不知父皇何意,唯唯诺诺答道:“一切但凭父皇吩咐。”

赵佶点了点头,遂向身边八贤王说道:“皇叔,劳你传旨,太尉王钰,累立战功,忠君爱国,实为国之栋梁,朕封他为宝国公,加太子太保。命其即日率南府军回京,驻防京师。幽云十六州防务,由河北诸军负责。到于都管衙门都总管一职嘛,罢了,等王小宝回来,问问他的意见再说吧。”

蔡京听罢,犹如五雷轰顶!王钰年纪轻轻,进爵宝国公,加太子太保,这都不打紧。关键就在于率领南府军回京!看来,天子对自己的举动心生不满,欲用南府军负责京师防务。王小宝若回京,那自己岂不是坐以待毙?

正惶恐时,突然看到那本名册掉在自己面前,天子说道:“蔡京,这本名册,你还是收回去吧。以后不该你管的事,最好少管。”

大宋宣和七年五月,宋金两国再度缔结盟约,大宋承认幽云十六州为大金领土,但由大宋暂时租借,仍按宋辽和约所定数额,给付租金。金国兵不血刃,每年就从大宋获得近千万的岁币。完颜晟在宋金新盟约缔结后,撤回上雄一线的重兵,回国勤修内政,改革制度,全盘效仿宋制,置宰相,设三省六部,吸收中原文化,雄心勃勃,企图一统天下。

幽州都管衙门,两列威武的南府军士兵,正手持长戟,守卫府衙。这便是民间盛传的南府,被幽云各地百姓奉为父母官的王钰,就在此处理军务政务。

林冲,关胜,呼延灼,董平,秦明,南府军五虎上将悉数到齐,各着官服,行色匆匆,投府衙而去。

却不料,刚行至府衙门口,两排军士将长戟横架,挡住去路:“太尉钧旨,今日概不会客。”

“我们哪是客!让开!”秦明放声怒喝道。

“太尉钧旨,任何人不得入内!”士兵将长戟一枪,声音比秦明还大。后者正要发怒,却被林冲制止。

“秦大人,太尉既有吩咐,我们改日再来吧。”林冲往府衙里望了一眼,对秦明说道。几人听林冲这么一说,也不便造次,只得退回。

书房内,王钰手捧圣旨,坐于书案前,面无表情。吴用坐于下首,也是沉默不言。朝廷飞骑传来诏命,调南府军回京。可南府军一走,幽云的防务,何人担当?若是金兵大举来攻,谁人可挡?无论怎么想也想不通,天子怎么会突然降下这样一道诏命?这样做的后果,比当初放弃二十三城还要严重!

“先生有何看法?”好久,王钰方才动口问道。

吴用沉吟半晌,拱手回答道:“大人,依下官看来,朝廷此举,实在是太过蹊跷,无论怎样,也不合常理。但下官听说,近来内地民变四起,就连京城里,也闹了一场。想是天子担心时局有变,所以调回南府军。”

王钰听罢,没有反应。吴用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赵佶把自己调回京城,到底是因为信任自己,想要重用,还是防备自己,所以调回京城严加防范?同样一个举动,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不能不让人深思。

王钰同

到,天子的诏命上,只是将自己进爵宝国公,并授了太保的闲职,没有指明自己以后的职务。是虚席以待,另作安排,还是想要削自己的兵权?如果是前者,自己当然要立即返京,可如果是后者,那自己只有……

“大人,恕下官直言。圣上此举,大有深意,您接诏之后,只有两条路可走。”吴用说到这里,暗中观察王钰神色,只见王钰嘴角突然抽搐了一下,显然已经知道自己所指的两条路是什么意思了。

“第一,奉诏回京。可朝廷调您回去,是另作安排,还是借机削去兵权,有待商榷。第二……”说到第二,即便是吴用也有些迟疑,因为这实在是冒天大的风险。

王钰却突然接口道:“第二就是造反,对吗?”

“是的。”吴用小声说道。

“呵呵,先生,你想过没有。如果我王钰起事,金兵会作视不管 吗?还有,幽云各地,不止我南府军一支军队,种师中的奉宁军,萧充的游击军,范道远的悍勇军,都会群起而攻。我现在才不得不佩服天子的精明,区区一道圣旨,就让我进退两难。”王钰来穿越过来之前,对赵佶的认识,不过是一个亡国之君,朝政大事统统不问,只顾寻欢作 乐。可现在看来,赵佶绝对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此人城府之深,让人动容,可他为什么不把这种聪明,用在对付外敌上。

“王钰,你不能回去!”耶律南仙的声音突然响起。王钰抬头一 看,耶律南仙站在门口,神色肃穆。本来,耶律南仙是从来不会当着其他人的面,议论政事,但此时事态危急,她也顾不得“女人不得干预朝政”的规矩。

“我自有主张!”王钰轻声说道,随即挥手,让耶律南仙退下。

“王钰,你还不明白吗?你们的皇帝根本不信任你,调你回去,是要削你兵权!如果你回到京城,等你的,只有死路一条!”耶律南仙大声说道。

“大人,南仙姑娘所言,不无道理。幽云虽有四支军队,但种师中老将军素来与大人交好,况且他的儿子种霸就在南府军中任职,岂能不有所顾忌?游击军与悍勇军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太尉,不如,反了吧!”吴用也豁出去了,王钰对他有知遇之恩,如今生死关头,不得不直言相劝。

王钰仍旧沉默,耶律南仙见状,大步踏进书房,在王钰身前说道:“王钰,你在大宋威望极高,若是你起事,大宋百姓必定心服。更兼南府军英勇善战,不如联合种师中老将军,共同举兵。天下为能者居之,他赵匡胤当初不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作了皇帝么?你为什么不可 以?”

“行了!你们下去吧,我自有分寸!”王钰喝道。耶律南仙还要再说,却被吴用眼色制止,两人退出了书房。

王钰疲倦的靠在椅子上,木然的望着房顶。我他妈好好的二千零七年不呆,跑回大宋来干什么?如果不来,说不定已经考上大学,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现在倒好,进退两难,朝廷要召自己回去,部属又要自己造反作皇帝。

那皇帝是那么好当的么?大宋人口数千万,这几千万人,哪个不想作皇帝,不过是没那个胆子说出来罢了。可真正能当上皇帝的,却只有一个!

“进退两难啊……”王钰这时,想起岳飞岳武穆来了。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惨死风波亭。想必他动身回京之前,也跟自己现在一样,左右为难。可自己毕竟不是岳元帅啊,自己没有他那么伟大,精忠报国,不谋私利。南府军十万人马,系于自己一念之间,如果走错一 步,可就永无回头之日了。

吴用说,自己有两条路可走,其实只有一条。如果想要起事成功,也不是没有可能。那就是学当年割让幽云十六州的石敬塘,向大金臣 服,拜完颜晟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如此一来,或者还真可以讨个皇帝当当。可这不就他妈的成为大汉奸吴三桂了么?赵佶这一手虽然很阴险,可究竟是不是要削自己兵权,还得两说。眼下宋金刚刚缔结新约,短期之内,幽云当不会有战事。即便是南府军撤走,然种师中所部仍旧驻防幽云,他的奉宁军可不是吃干饭的。况且,童贯传来消息,自己回京之后,这幽云都总管的位置,赵佶还要问自己的意见,到时便举荐种师中,阻挡金兵,不在话下。

王钰,又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率军回京。此举虽然风险很大,可王钰作了两手打算,兵马带在身边,不出事便罢,一旦朝中有变,老子挥军攻打京城!

王钰的命运,究竟如何,明天请早。

第四桶 第一百零八碗 黑云压城城欲摧

光穿透层层黑幕,照射在幽州城上,黑夜已经过去,来临。幽州城外,十里连营。南府军的骑兵早早的从营帐里钻了出来,收拾行装,喂食战马。一望远际的军营里,忙碌起来。

士卒们全副武装,有条不紊的做着临行前的装备。威武的将军跨着骏马,在连营里来回奔走,指挥若定。这十万幽云儿郎,马上就要离开家乡,赶往京城。国家多事之秋,这一去,前途未明。但宝国公军令如山,谁敢违抗?

守卫城门的士卒,按时辰打开了城门,无数幽云老百姓蜂拥而出,扶老携幼。他们中,有此从昨天夜里就赶到幽州,露宿街头,为了的就是送别自己的亲人。带上一包衣装,揣上几个鸡蛋,家境贫寒的,包上一捧故乡的泥土。希望幽云儿郎,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

十万南府铁骑,集结待命。军容整齐,衣甲鲜明,获得上峰同意 后,老百姓涌入军营,寻找着自己的丈夫,儿子,父亲。离别的忧愁,总是让人感伤的。年迈的父亲拉着自己独子的手,替他擦拭着铠甲,整理着头盔。从怀里掏出一面白旗,上面却是分外醒目的一个“死”字。

“儿啊,跟着宝国公好好干,爹老了,不能为国尽忠了,这面死字旗你带在身边,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精忠报国,永志勿忘!”老父将旗子递给儿子,瞬间,老泪纵横。

白发苍苍的老母,提着一篮子鸡蛋,不住的往自己儿子怀里揣,同时也分给他旁边袍泽战友。或许她没有读过书,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只会一个劲儿的说:“孩子们,宝国公是好人啊,凡是家中有服役的,都按人头给了五两银子,去吧,不要挂念娘。”

年轻的妇人,抱着刚刚断奶的幼子,默默的替丈夫打点着行装,或许他们才刚成亲不久,小两口都没有多说话。但妇人怀中的小家伙,瞪着亮晶晶的大眼,小手不住向父亲手里的骑兵大枪抓去。或许他长大 了,也会成为王钰麾下一员猛将。但作父亲的,更希望他长大之后,大宋国泰民安,再无战事……

“太子太保,宝国公,骑帅府都指挥使,王钰到!”一声洪亮的吼声传来。万人瞩目,全副披挂,宝马银枪的王钰率幽云骑军司大小官 员,出城而来。百姓们跪拜在地,王大人这一走,幽云十六州何人镇 守?

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妇,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到王钰马前,想要下跪,却被王钰制止。她拉着王钰的战马,话未出口,两行热泪先自流下了,她想起了战死沙场的儿子。

“老人家,你的儿子是为救我而死,我王钰这一辈子也忘不了。您多保重,总有一天,我王钰会回来的。”宦海沉浮,仕途凶险,王钰已经学会了喜形不露于色,可面对老年丧子的母亲,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会感伤不已。他认识这位老母亲,她唯一的儿子,就是当年隐空山大战时,为了保护自己,而被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