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62部分

极品御用闲人-第62部分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一字的家伙,但偏偏喜好附庸风雅,他那府上,挂满了古今名家的字画,摆满了各朝各代真假古玩。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自称是苏轼的儿子,因为苏轼有个习惯,喜欢把自己的侍妾送人,哪怕是怀了身孕的。

这梁师成一口咬定,他就是苏轼送人的怀孕侍妾所生,还与苏轼的几个儿子兄弟相称,为表兄弟情深,他特地交待府中帐房“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下,不必问我,照付就是”。更让人郁闷的是,苏轼已经辞世,他的几个儿子竟然异口同声都认梁师成为兄弟。也不知苏东坡在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当下,王钰谢过,没多说什么。梁师成见四下无人,探头说道: “小宝啊,今儿个咱们几个都作场好戏。相信你也收到消息了,圣上已经决意联金攻辽。今天早朝,咱们都顺着圣上的意思说,谁敢造次,咱们几人就一顿狠骂。”

王钰听罢,未置可否。童贯等人又凑了上来,一再交待,大家同进同退。

净鞭三响,百官上朝。文武官员,分列两旁。天子赵颉,身着龙袍,高坐于殿上。殿头官出来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

退朝。”

有殿帅府太尉宿无景出班奏道:“臣启陛下,梁山宋江等人,已到京城,如何安置,还请陛下明示。”

赵颉闻言,向下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枢密使童贯出班奏道:“以臣愚见,梁山新降,人心不稳。为免再生事端,不如将他们拆散开来,分别驻扎各地戍边。”原来,童贯蔡京等人在王钰赴梁山招安时早有商议,那蔡京记恨被梁山所败,要将他们拆散,日后找机会加以陷害。

赵颉听了,不置可否,又问其他大臣。内有御史大夫孟昭,出班奏道:“陛下,臣闻那梁山众将,生死与共,怎肯分离?近来江南方腊造反,贼势颇大,各地府州,遮掩不及。不如就将宋江所部,调往江南,剿灭方贼。”

这办法是叫 蚌相争,坐山观虎,蔡京等人听了,倒也不加反对。当下,赵颉便传下诏命,来日在宫中接见梁山头目,委派差使。

梁山之事议完,赵颉便提起了近年的金辽态势,蔡京等人立时会 意。都上奏说,近来民间舆情鼎沸,百年世仇,如何不报?请求皇帝,联金攻辽。蔡京说完,童贯上,童贯说罢,梁师成上,却惟独不见王钰发言。

赵颉见自己的几位近臣都表了态,惟独王钰站在班中,沉默不语。于是问道:“兵部尚书王钰,你以为如何?”

王钰出班,手持笏板一拜,还未说话。已听蔡京等人,低声咳嗽,提醒自己。

王钰长到十九岁,还从未如此为难过。如果同意,那辽国一灭,下一个就是大宋。如果不同意,赵颉却已经有了数,再问群臣,不过是作作样子,真是进退不得啊。

“臣……”王钰刚一开口,满朝文武都将目光投向他来。

“臣年少无知,这等军国大事,不是臣能够妄加议论的,请陛下乾纲独断。”思之再三,王钰还是决定中立,反正说了也是白说,何必去讨苦吃。蔡京等人一听王钰这话,大感意外,不是说好了同进同退吗?这小子又玩什么花样?

“你倒是谦虚起来了,好,不想说,朕也不勉强你,退下吧。”赵颉挥手道。

王钰刚退,开封府尹李纲突然出班,大声奏道:“陛下,臣认为,万万不可!”此语一出,满堂皆惊!王钰一见,暗叹了口气,这开封府尹,又要换人了。

赵颉一见,面无表情,沉声问道:“那你有何意见,速速奏来。”

“宋辽虽然世仇,然女真人崛起,已攻占辽人半壁江山。辽国灭 亡,只是迟早而已。就地理位置来说,宋辽互为唇齿,唇亡则齿寒。臣建议,应摒弃仇怨,联辽抗金,是为上上之策!”

“卿忘百年国耻乎?”赵颉倒是突然发了雄心,想起这百年国耻来了。

“臣日夜铭记,不敢相忘。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辽若亡,金兵必南下攻宋。到时,悔之晚矣,请陛下明断!”李纲不顾龙颜不悦,再三坚持道。此时,见有人领头,朝中有识之士,都甘冒触怒天颜之 险,力陈利害关系,与蔡京等人,辩得面红耳赤。梁师成几番使眼色给王钰,后者却视而不见,装作闭目养神。

“辽若亡!则大宋末日,为期不远!”李纲须发倒立,目毗尽裂,不畏强权,据理力争。

“小小府尹!妄议国事!口出不祥之言,理当问罪!”梁师成大怒道。

“李大人忠心为国,何罪之有!某人妄进谗言,才是罪大恶极!”御史孟昭相助李纲。

朝堂之上,剑拔弩张,赵颉此时也拿不定主意,望着殿下吵作一团的大臣们,一筹莫展。

此时,童贯再度出班奏道:“陛下,如今群臣争论不休,臣有一 人,陛下一见,便可一锤定音。”

争吵之声,嘎然而止。赵颉闻言大喜,急切的问道:“何人?”

“此人原来是辽国大臣,因仰慕天朝气象,特来投奔。陛下可召此人进宫,详加询问,便知分晓。”童贯说罢,赵颉传旨接见。不多 时,一人上得堂来,三拜九叩,口称万岁。此人本名马植,世代为辽国大族,因其贪得无厌,得罪同僚,闹得声名狼藉。政和元年时,赵颉派童贯为使,入辽贺辽帝大寿,此人便夜入童贯驿馆,陈说灭辽之策。后被童贯带回,养在府中,便是为了今日。

“你是何人?姓甚名谁?何方人士?”赵颉问道。

“罪臣马植,世为汉人,幽云失陷,流落番邦。辽帝授我光禄卿之职,然罪臣本为汉人,念念不忘光复旧日河山。今日有幸得见天颜,五内铭感!”马植伏拜在地,大声说道。

“又一个狗汉奸!不对,辽奸!”王钰心里暗骂了一句。

赵颉一听,龙颜大悦:“童爱卿说,你有良策,速速讲来。”

第三桶 第八十七碗 王钰潜龙入海

陛下,辽帝荒淫失道,众叛亲离。女真人恨之入骨f登海,结好大金,相约攻辽。大辽子民,一见王师,必壶浆相迎。此举,既可拯救辽民于水火之中,又可光复中国旧疆。忘陛下早作决断,若此机一失,女真人抢先入辽,情势又与现在不同了。”那马植虽然身形高大,但尖嘴猴腮,形容猥琐。王钰听他说在辽国作官,既然你说身在番邦身在汉,那怎么又跑去作官?既然作了官,便该各为其主,现在眼看辽国江河日下,又跑来投奔大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自己的大汉族情结。狗日的,这种人一打起仗来,就得当汉奸!

可赵颉却不这么想,听那马植一番“天朝上国”的言论,一时轻飘飘的,仿佛又看到汉唐盛世。

可偏偏有那不识时务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声喝道:“陛下!此人之言,不可轻信!他既身为大辽命官,如今国难当头,他便该尽忠报国!现在却来投奔大宋,建议联金,此等三姓家奴,有何面目妄议天下!”

赵颉震怒,抬头一看,又是李纲!便出言喝斥道:“你难道不知识时务者为俊杰?马植诚心来投,我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岂能坐视不 管!”

李纲还要再说,赵颉却已喝令殿前武士,乱棍打出朝堂。原先帮腔李纲的大臣们一见,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再说。当下,赵颉赐马植姓 赵,名元嗣,又授秘书丞一职,命其自登州出海,以买马为名,借道高丽,前往大金联盟攻辽。约定,共同举兵征辽,事成之后,疆土各半,大宋送于辽国的岁币,转送大金。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之盟”。

这天廷议之后,蔡京等人列出当日帮腔李纲朝臣名单,大肆打压。受牵连者,达数十人之众。一时大宋朝内,谈虎色变,朋党之争,越演越烈。王钰虽然一直保持中立,谨言慎行,仍被蔡京等人所责备,好在童贯从中周旋,又有赵颉相护,这才没有出事。

王钰此时,处在两难选择之中。要么跟着蔡京一伙人狼狈为奸,这样既可以安身立命,还能加官进爵,大发横财。要么就像李纲那样,忠心为国,却落了个发配岭南,永不录用。这两条路,都不是王钰想走 的,可还有第三条路选择么?

有道是“剽悍的人生充满了转机”,正当王钰在修武侯府坐立不安时,宫中传话,天子召见。王钰不知是福是祸,只得身具朝服,赶往宫中。这一去,可谓王钰人生中,一大转折。

进了宫,寻见李吉,告诉王钰,皇帝今日心绪不宁,恐有大事发 生,要王钰多加小心。王钰听得胆战心惊,谢过李公公后,随他一起到天章阁侍驾。

天章阁,乃禁宫之中,藏书所在。王李二人刚踏进天章阁,就听见赵颉怒喝:“毛手毛脚,怎么办差的!”两人相视无言,加紧小心,上前拜道:“陛下,兵部尚书王钰到。”

赵颉正在一个书柜上捡点书卷,随口说道:“来了?”就此一句,再无下文。王钰定了定心神,李公公退出阁外,一个小太监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地上书卷,散落一地。王钰使了个眼色,叫那小太监出去,自己捧起地上书卷,跟在赵颉后头。

赵颉在书柜上挑出一本书,便反手递给王钰,那书越来越多,最后竟然遮住王钰的头部。赵颉猛一回头,看到一大堆书在那里左右晃动,吃了一惊。又朝下看,见到一双朝靴,再侧过头一看,这才发现王钰。

“朕还以为,这书也成仙了,原来却是小宝在侍驾。”赵颉笑道。

“臣来了半天了,不敢惊扰圣驾,嘿嘿。”王钰见赵颉面露笑容,心里稍安。

“来,放在这边案上来,朕有话跟你说。”赵颉走到阁里左角,坐于案前,王钰放下书卷,垂手肃立。

“前些日子,朕被那李纲气得伤了身子,一连好些天都在榻上躺 着。今日身体稍安,到这天章阁来捡些古籍看看。小宝啊,你也要多读书才是,朕让你进了太学,却又是政务缠身,不曾听过一天的课,倒是朕耽误你的学业了。”那太学本来就是宦官子弟挂个名,等着授官而已。

“哎,李纲是你推荐的吧?”赵颉突然问道。

王钰一听,心知今天果然找自己的晦气来了,也不知道是贬官还是削爵。于是赶紧答道:“的确是臣推荐的,请陛下降罪。”

赵颉见他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失笑道:“你不用紧张,朕倒不是怪你。你年纪还轻,经验不足,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让朕够欣喜的了。”

“都是陛下教导有方,臣不敢居功。”王钰听他这么说,才吃了定心丸,原来今天召自己进宫,并不是要问罪。

“你本就是天子门生,教你是朕的职责嘛,你倒是运气好,正赶上三舍取士。这两年,朝内朝外反对的声音很大,朕不得已,只得取消

士,又改了科举。。 I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赵颉拍着脑门,有气无力的念叨着。王钰悄悄抬头看去,果然见他脸色苍白,不复往日神采。

“陛下自有天上的神仙保佑,定会长命百岁的。”王钰知道他是被酒色淘空了身子,又喜欢修炼什么神仙方术,乱吃丹药,还真以为自己能渡劫飞升,羽化成仙了。

“呵呵,但愿吧,哦,对了,朕给你引荐一个人。”赵颉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冲阁里尽头处招了招手,嘴里叫道:“赵桓。”

只见那角落里,走出一个头戴金冠,身着四抓蟒袍,腰束玉带的少年来。模样倒是俊俏,却少了一些阳刚之气,唇红齿白,文弱之气十 足。在王钰生活的那个年代,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