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170部分

极品御用闲人-第170部分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西线暂时没有消息,但可以预见,也必定是势如破竹。以如今我大宋兵威,灭亡西夏,不过是举手之力,王爷此次西征,必定全胜而归,青史留名啊。”

王钰似乎对这捷报不太感兴趣,抿了一口茶,注意力仍旧留在场 中:“哎呀,本王都说了,要及时回防,回防!瞧你们笨得,嗯?副帅说什么?林冲呼延灼打了胜仗?哦,很好。”

童贯一时无话,余光瞥见场边的耶律南仙,只见她目光凌厉,戒心十足,慌忙把目光移开。

“呃,元帅,还有一事,本官不知当说不当说?”童贯问道。

“说啊,你是我岳父,又是副元帅,有什么不好说的?”王钰始终没有看过童贯一眼。

“是这样的,据探子回报,夏王李乾顺,已经派人向西辽国主耶律大石借兵,并允以割地,岁币等条件。本官担心,一旦西辽国也加入战局,恐怕就会牵动金国。到时候,我国以一敌三,形势不利啊。”童贯这倒是说地实话。金国之所以坐山观虎斗,一来是因为去年那场上雄大战,委实给完颜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来,此次王钰西征,号称雄师百万,声势惊天。完颜 不敢轻动。还在观望之中。

如果耶律大石也加入这场角逐,那金国便会以为有利可图,势必挥师南下。到那时,宋军三线作战,可是兵家大忌了。

“嗯,副帅言之有理。依你之见,该当如何?”王钰略一沉吟,随即向童贯问道。

看了看耶律南仙,童贯回答道:“契丹人与女真人有亡国之仇,本官认为,大宋应该积极争取西辽,结成同盟,一同对付金国。另外,呵呵,说句不该说的话。西辽皇帝耶律大石与元帅,可是故友了。再 说。二夫人又是他的亲女儿,他也算元帅半个长辈。只要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耶律大石的雄才,他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旦我国与西辽国结成战略同盟,不光西夏两面受敌,就连金国,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国策。”

童贯为官多年,能从一个太监,作到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绝非浪得虚名,也不是靠阿谀奉承。拍皇帝马屁就能办到的。他有地是真本 事,只是不像王钰这般,锋芒毕露。

他陈述的这些意见,与王钰不谋而合,近来,王钰也在思考着结好西辽,共图女真。从地势上看,西辽国位于西夏背后,也就是日后的中亚地区,与西夏,金国都接壤。如果大宋能争取到这个外援,进可攻,退可守,将无往而不利。

“副帅所言,甚合我意,只是当年耶律大石在上雄为我所败,后又拥兵自立,远走西域。有这段过节,本王怕他记得旧恨,不肯与大宋结盟啊。”王钰为难的说道。

童贯一听,也作出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样来:“这倒是有些难办,不过,依本官之见。耶律大石乃一代 雄,断然不会如此气量狭小。倘若,有一合适的人选前往西辽国游说,想必他权衡利弊,会作出明智地选择。”

童贯走后,王钰摒退众人,向耶律南仙问道:“听出来了么?”

“听出来了,他是在说我。”耶律南仙说道。不错,大宋国内,没有谁比耶律南仙更合适前往西辽国游说了,她是耶律大石的亲女儿,也就是西辽国的公主。王钰与耶律南仙的婚姻,也就算得上是两国联 姻。由她出使西辽,劝说耶律大石,再合适不过了。

“你愿意去么?”王钰看着耶律南仙,惟有面对心爱女人之时,王钰才会放下伪装,满脸都是温柔的笑意。

“若是王爷要我去,我自然会去。只是……”耶律南仙欲言又止。

王钰知道,她在担心自己,眼下军中风云变幻,表面的平静之下,其实暗潮涌动。只要挺过了这一关,国家所有的权力都会集中到自己手中,大势可定。而自己有十足的把握打赢这一战。

当务之急,是迅速建立大宋与西辽的战略同盟关系,迫使西夏称 臣,一劳永逸的平定整个西部,然后,才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女真 人,甚至是蒙古人。

“南仙,你地父亲是个雄才大略的英雄。如果由你出面,宋辽联 合,指日可待。大宋与西辽没有直接地利益冲突,反而有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两国联盟地政治基础。只要西辽与我大宋结盟,就可不战而屈人之兵,西夏马上就会军心涣散,即使李乾顺有扭转乾坤之能,也会回天乏术。宋辽联盟之时,就是西夏俯首称臣之日,这个任务,非你不 可。”王钰说话时脸上自信的神情让耶律南仙为之倾倒,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万王之王,天下雄主。

自古美女爱英雄,有什么英雄,能比平定天下,让四海臣服,万邦来朝的王者更让人折服的呢?

“好吧,我去。”耶律南仙点头道,忽然脸色一变,竟代之以少有的调皮,“你就不担心我被父亲扣下作公主,再也回不了大宋了?”

“哈哈!”王钰仰天大笑,“不会!你父亲是个聪明他,他会懂 得,有你我身边,对两国都有一件好事,你耶律南仙,就是宋辽之间的纽带。替我传达一个讯息给你父亲,只要宋辽联盟,我可以保证,两国世代友好,我还可以扩大丝绸之路,输入中原文化,科技,艺术,我 想,这些都是你父亲急需的。”丝绸之路,成于汉代,到了宋朝时,因海外贸易发达,形成海上丝绸之路,而陆上,因连年征战,原有地丝绸之路几近中断。如果大宋与西辽联合,这条连通欧亚的通商之路,重开

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自信的男人,耶律南仙满心欣喜,自己没有看错人,他果然会成为一个盖世的英雄。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就接近完美了,还差一顶皇冠,一身龙袍,君临天下。

宣武元年三月,大宋丞相王钰,向天子递交奏章后,即任命耶律南仙为钦差大臣,出使西辽,从古至今,以女子为使臣,这还是头一次。朝中大臣虽多有微词,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耶律南仙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耶律南仙一走,王钰身边只剩徐宁,种霸二将,嫡系兵马不过一万余人,其余的,全是种师道的广毅军。值得一提的是,广毅军的成分比较复杂,有汉兵,也有番兵,西北重镇,向来是国家屯兵之所,在此戍边的将士,除厢军外,最多的,就是番兵。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范仲淹当年留下的政治基础,种师道继续推行,是以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三月上旬,童贯接连收获三线军报,言进攻顺利,东路大军更是攻克党项人的门户,夏州,西夏军大败,主将李则,被呼延灼一鞭打中头部,仓皇而逃,险些作了俘虏。兰州方面,名将刘焉,老当益壮,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士气受到极大的鼓舞,一连攻入西夏国境三百余里,对西凉府形成重兵合围之势。如入无人之境。而王钰坐镇地中路大军,也是捷报频传,关胜董平已经攻克西平府,对夏都兴庆,形成直接威 胁。

从一切迹象上来看,西夏的灭亡,只在弹指之间。童贯感觉到了危险,他不可能等到西夏灭亡。王钰挺进西夏与嫡系部队会合之际再动 手。

而就在此时,王钰的一个举动,激化了双方的矛盾。三月十一,王钰一纸调令,要调防延安驻军,要将一部分广毅军撤至城外十里布防。而这里面。就包括有童贯的门生故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童贯,决定下手。

现在大宋的制度,王钰是群臣首辅,百官之首,主持朝政。但按照军政分开的原则,他只是政治上的最高长官,而军事上,则以童贯为 首。虽然王钰可以绕过枢密院直接指挥他地嫡系部队。但这毕竟是有违制度,对其他兵马的调动。还是要经由童贯之手。

“ 相,等不得了。王钰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先下手为强了。若是这些部队被调到城外十里驻防,那时,可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们的性命,都捏在了王钰的手上。您是枢密使,兵马的调动,要经由你过问。依老奴的看法。不如将种师道诱来,施以囚禁。再将他麾下兵马。假借王钰之名,调至城外十里驻扎。那时,你地门生们,就可以勤王室,清君侧为名,向王钰发难。他那一万南府军,总不至在瞬间击破这三万五千之众的广毅军吧?再说,只要控制了王钰,南府军群龙无首,种师道也不得不倒向您,那时,就大势已定了。”

房内,童贯正望着那盏灰暗的油灯,怔怔出神,他手里,捏着王钰亲笔的调令。忽然,一阵 拨之声,油灯的灯花一阵闪烁。

“哟,灯花开了, 相,这是吉兆啊!”李吉大喜,忙对童贯说 道。

“吉兆,吉兆,但愿吧。”童贯喃喃的念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王钰啊,这是你逼得岳父向你发难,可怪不得我。”

“ 相,若王钰一死,您上凭枢密使之尊,下仗除贼保国之功,必定异姓封王!那时,老奴可还要多仰仗你才是!”李吉听童贯决定动 手,喜不自胜,仿佛富贵荣华,就在眼前了。

死?若王钰一死,我那女儿可怎么办?摇了摇头,童贯叹道:“只要他妥协就好,老夫不想要他的性命,告诉那些将士们,千万不要伤着他。”

李吉讨了个没趣,讪讪笑道:“呵呵,这,这, 相果是菩萨心 肠,奴才钦佩得紧,钦佩得紧……”

“啪!”一掌重击,童贯霍然起身,“让刘检他们准备起事,所部士卒,都以头束白布为号。李松公,你亲自到种师道府上去一趟,请他过来,就说我备好了酒菜,替他压惊。”

“是!奴才马上去办!”李吉一个寒战,把脖子一缩,赶紧小跑着出了房门。

百里之外,横山脚下,只见连营绵延数里,旗帜漫天。这横山自当年被童贯领六路大军击破之后,已入宋人之手。西夏倚若天险的要塞易主,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王钰大路大军,都已经被调去攻打西夏,为何在此处,还有这么许多的兵马?看这营寨的规模,兵力当在八万以上。而且,时时传来战马嘶鸣,想必是机动性极强地骑兵部队。

此时正值晌午,军营中,炊烟袅袅,士卒们正在埋锅作饭。只见一队队威武整齐的士兵,挺着骑兵大枪,往来驰骋。如此训练有素地骑 兵,大宋可只有两支。一是王钰的南府军,二是种师中地奉宁军。种师中远在幽云,那么这支部队……

一名小卒,提着一个硕大的食盒,肩膀上搭着一块抹布,正小跑着向中军大帐走去。

“哎,严老三,又煮什么好东西,瞧你那满心欢喜,想去讨赏的贱样儿,哈哈。”巡逻经过的骑兵见他这模样,都取笑于他。

“去去去,关你屁事,巡你的逻去,小心军棍!”被称为严老三的小卒子骂了一声,钻进了中军大帐。

大帐之内,只有两人,正在下旗。一人大约五十左右,长髯及胸,丹凤眼,卧蚕眉,颇有三国美髯公关二爷的风范。另一人,四十左右,却是生得风流倜傥,举手投足,自有一股风范,顾盼生威。

你道这两人是谁?不是旁人,正是王钰麾下梁山九虎将,大刀关 胜,双枪将董平。

“两位将爷,午饭备妥了,请将军受用。”严老三将食盒放在桌 前,便开始摆设。关胜与薰平,正为一步棋争执不下。关胜先走一  处压着董平,眼看着董平就要输了,

居然悔起棋来。

“董将军,悔棋可不是君子所为,你说下个棋而已,你用得着这么较真么?”关胜捋须笑道。

薰平将手中棋子一扔:“不下了,娘的,偏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