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劈手夺过银子紧紧攥于手中,悲凉的闭目抄出最后一联:“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这首严格来说比前面的那些都有内涵,但并没有赢得喝彩。
赵良礼品味了一番,他生平富贵安逸,不喜欢这种愤青诗词。平日里只认为,再好的盛世朝代也有怀才不遇的,也有穷困贫苦的,有这个命就去享受,没有这个命就不要强求了,何苦非要学那怨妇一般絮叨不休。
其实也是赵大相公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赵良礼也不得不承认,这首里面那种怀才不遇的怨气堪称入骨三分。心下叹道,李先生拘于胥役身份,才华不得施展,难免有这种抑郁愤激之心,还是要多多体谅。
李佑惨笑三声,仿佛是自伤身世、自暴自弃的把银子狠狠揣入怀里,对高老鸨叫道:“把姑娘领上来我看看,其他书友正常看:!卖你一首好词!”
与穷酸文人打交道最是烦人,高老鸨边下去领人边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痛快买卖,必定要弄得欲拒还迎、曲曲折折,都是跟我们一些妓家女儿们学的招客手段。
没等多久,高老鸨这个还没出阁的妓女被领了上来。果然是秀色夺目,举止含羞娇怯,使人我见犹怜。难怪高老鸨要借机炒作一番,的确有炒出大价钱的潜力。
李佑苦思了一会儿,肚子里的货越来越少了,半晌才出声念道:“月移太液波明,羞花吹滴瑶池露。盈盈带水,翩翩舞雪,相逢解语。夜半烟汀,玉簪初坠,素娥留住,记轻舟堪倚,缃房翠盖,尘不染,花深处。十里虚河清署,照新妆,粉痕重傅。银屏隔幔,冰奁函镜,幽情如诉。误褪红衣,且随蜂蝶,凭栏凝伫,怕年韶易散,残花败柳,冷鸳鸯铺。”
这首字有点多。两个负责抄书的抄了一晚上,看别人灯红酒绿,把妹搞姐,自己只能在边上埋头撸笔杆子,早就困乏不已,这会儿眼看快散了,又来这么一首有长度的东西,别提多难受,两人心里齐骂道:“大才子自己手拙不会写字么!”
还真让他俩骂对了,李佑真不会写像样的字,不然早就自己泼墨挥毫,继续表演一番了。
赵良礼心有所感,幽幽叹道:“果真是怕年韶易散,残花败柳,冷鸳鸯铺。此首为今夜最佳,乃是压轴之作也。”王、贺、吴三人皆道是。
高老鸨喜滋滋领着女儿下去了。
李佑疲惫的想道:“靠演技挣点银子如此耗费心神,小爷我才演了两三次就快疯了,自己都分不清是演戏还是酒后真情流露了,入戏太深的原因?”
原因其实很简单,只因李佑心中真有怨气,平时掩藏的很好罢了。
随即宴会就散了。
第五十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第五十章周公恐惧流言日
据统计,这一夜虚江县县衙典史李佑亲切接见了从府城远道而来的妓家代表十五位,即兴连续剽窃诗词十六首相赠,留下四个陪酒作乐,最后睡了几个众说纷纭,其他书友正常看:。
听说此事的,人人惊异,个个称奇,这夜顿时成为比往年苏州花榜评选还要出名的一大传奇盛会,李佑也在苏州府乃至江南立起了名号。
事后这日,赵良礼大官人立即把李佑的这夜诗词加上以前的五首共二十一篇合成一本,亲自写了序,找了闲置书坊刊印。这也好刻印,都是诗词,字数不多,薄薄的一小本而已。当然,金粉东南十五州和惟是袈裟披最贪被赵大官人排除了,这是风月集子,不要那些大煞风景的诗词。
以上都是后话先不提,却说这个清晨,李佑打着哈欠,带着倦意摇晃着下了楼船,回想昨晚的金粉繁华,美人来来去去,醉生梦死,仿佛南柯黄粱——那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晨风吹过,李佑边走边恢复清醒。这个时间,河岸已经有许多勤劳的商贩在作早市生意了,倒也热闹。自从这些府城花船宿于此处后,周边便聚集了许多买卖人,专与这些花船交易,听说连北关外的空宅全都被租了出去。
一路走来,那些商贩无不以敬佩加艳羡的目光注视李佑,他们整日与花船打交道,消息灵通得很。
对这些视线,以及众人背后的窃窃私语,李佑已经习惯了,早就有了当名人的觉悟。不过还是竖起耳朵听了几句别人的谈论,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瞧见没有,那高个子便是李典史,其他书友正常看:。”
“哦?第一次见,果然名不虚传,这身板委实够可以。”
“那是,别看他脸面长的秀气。听说上个月和范五那帮破皮打架,他一个人打三个也不落下风,这把气力好生了得。”
“难怪,难怪,我要有如此雄壮身体就好了。”
李佑又迷茫了,难道大家不该是讨论他的风采、他的文才、他的诗词、他的潇洒、他的演技吗?为何讨论起武力值?
“唉,能像李典史一般采集群花,夜御十女,死也知足了。”
“是啊,那可都是府城来的上好美人哪,也亏得李典史身子好。”
好像,似乎,传闻有些不对头?夜御十女?
可叹在俗人眼中,只道李典史贪花好色,剽窃诗词兼拴不住裤带而已,全然看不到李典史背后那默默的奋斗!
这年头又没有报纸电视,要炒作扬名,只有通过两张嘴——文人和名妓。李典史也无奈的很,想要出名只能去面对这个传播渠道,不由得唏嘘不己,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不过李佑很快就淡定了,心里不屑道,一群无知小民,就爱叨咕谈论这些裤裆里的流言蜚语,哪里懂得什么风雅,活该做一辈子贩夫走卒。
回家洗澡换了身衣服,李佑便去县衙了,偶尔迟到一个时辰应该没事罢。路过衙门对面的捕快班房,赵捕快站门口对李佑叫:“李先生留步!我等正打赌作东道,赌先生你昨晚夜御十女传闻到底够不够数量,还请李先生诚实相告!”
李佑不屑搭理,一群粗鄙衙役,能比贩夫走卒强多少,活该混一辈子还是衙役。
进了公房,两个书吏凑过来请教道:“李先生你真有夜御十女的秘法?”
李佑仍不屑搭理,两个不长进的东西,活该混一辈子还是当小吏,书迷们还喜欢看:。
喝了两口茶,有门子来传李佑去找黄师爷,李佑便来到承发房黄师爷的屋子。
黄师爷问道:“听说你昨夜……”
李佑烦了,不屑搭理,活该混一辈子还是个师爷。不对,这是县衙四老爷黄师爷,迅速回答道:“夜御十女,并无此事。”
“什么!夜御十女?”出乎黄师爷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不由自主感慨道:“将近二十年了,赵贤弟的手段一点长进也没有,只不过五个变成了十个。”
李佑忽然记起昨夜酒酣时候,赵良礼似乎说过当年黄师爷画舫大战红粉刀斧手的故事,认真打量了一下黄师爷,这瘦弱不堪的身材真能应付五六个?
黄师爷仿佛知道李佑想到了什么,老脸一红,怒道:“你这小子,我叫你来不是问这个!不要只顾得美色,正事办了没有?那些花船何时移走?”
彻底忘了说这事……李佑呆住。
“不妨,赵贤弟性格向来一诺千金,前日他答应过想必不会反悔。不过,你这诗写得有些不妥当地方。”黄师爷提醒道。
李佑警醒道:“都是些美人花草,不会犯到什么罢?”
“那金粉东南十五州这首呢?不要说我不提醒你,万一县尊问起这首,你要想好说辞。”
李佑顿时反应过来了,哪个上司也不愿意属下是个怨望激愤的人啊。用演义小说家言,陈知县算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你还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陈知县会作何感想?
谁能想到,李佑李典史真的只是为了挣十五两银子……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啊。
闲话少说,却说这赵良礼果然是个有信用的人,让所有花船都移走了,从北关移到了西关外。恰好祭台也建完,李佑便指挥书吏衙役们依照惯例摆设祭品法器之类的,购买了大量香烛食物,只用了一天就准备完毕。
然后李佑就来到陈知县官房,禀报道:“祭祀事宜准备完毕,请大老爷示下何日祭天。”
陈知县当即答复道:“后日无事便可。”
李佑看陈知县表情没有什么特异的,看来大老爷还不知道那首诗。便要转身出官房,忽又听陈知县拍案道:“你最近也忒不务正业了!命你处理祈雨事宜,你每日里都在作甚?没办得几件事情罢?要是教外人看了我县笑话,饶不了你!”
李佑连忙道:“属下最近家务事情多,耽搁了些。”他说的是实话,婚事也是家事,搞得李佑这段时间焦头烂额的。至于上花船,那是工作应酬。
陈知县斥道:“婚事自有父母高堂做主!你且安心差事,整日胡乱想些什么,东一事西一事的,无心公务倒有心去纳妾?不要偷懒懈怠!”
“大老爷责怪的是,属下近日分心太多,今后定会收敛心思做事,绝无他想。”李佑低头认罪道。这陈知县怎么晓得他的婚事?
被大老爷训了一顿,李佑出来叹道,最近这几日(嗯,或者这几章)乱了套,还是先专心办公罢,不去想婚事了,祈雨的事务除了祭天其他还没有着落呢,难怪大老爷发了火。不过被骂倒无所谓,别诛心问起那金粉东南十五州的怨气就好。
天不遂人愿,李佑不去想,刘巡检却又找上门来了,似乎是搞定了李佑作官的事情。
第五十一章 天上掉下一个官位
第五十一章天上掉下一个官位
只见那刘巡检闯进公房道:“真是巧了,原来贤婿居然也在县衙里啊,本官有好消息告诉你,其他书友正常看:。”
直接从贤侄升格成贤婿了……
对于刘巡检,李佑已经麻木了,见礼让座不提。
那刘大人喝了口茶道:“贤婿这茶还是这样差,如今都是一家人了,不该见外,去我那里拿些。”
你爱怎么说怎么说罢,李佑也懒得说话,低头不语。
刘巡检并不以为意,自说自道:“本官年纪过半百,身体日衰,巡检司这辛苦事渐渐力不从心,早想归家休养。按本朝制度,我这巡检乃是世袭罔替的,怎奈子息不茂,小妾生的幼儿年方七岁,暂时无法袭替。所以本官想了个法子,让你来作十年的巡检。”
当九品的巡检?李佑惊得猛然抬头道:“这怎么可能?”
刘巡检呵呵一笑,“你似乎不知道本朝有借职这一制度么?”
李佑当然不清楚……
话说这大明朝,自甲申大乱之后,军制大变,分成了精锐募军和地方乡军两个系统。地方乡军中低级武官任职依然采取甲申之前的老传统,那就是武官袭替制度,包括巡检,按照父死子替、兄终弟及的顺位规矩继承职位。
但有特殊情况就是,如果父亲去世或者年纪大了无法再任职,而儿子年纪尚幼也无法担当职务,其他书友正常看:。那么这时,有一种借职制度。允许从兄弟和子侄等亲戚中选人来暂代职务,便叫借职,待到真正的继承人成年后,借职的人再把职位还给正牌继承人。
刘巡检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正妻只生了女儿,但小妾却在他四十多岁时候生了个儿子,今年才七岁。于是刘巡检想着让女婿来借职担任十年巡检,十年后再把职位还给已经成年的自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