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244部分

奋斗在新明朝-第244部分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自内心的膨胀起来。
    他娘的,在县衙看的邸报居然没这回事,害的自己耳目闭塞,在萧大人面前装了半天糊涂。想必是朝廷担心天下骚动,故意不在广为散发的洁本邸报上刊载这消息罢。
    ……

三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
    李佑立在堂门口附近说了这半天,终于回转,重新落座,仿佛要与萧大人仔细交交心,书迷们还喜欢看:。
    “老宗师定是出自于翰林,此次外放四品,待到回京时定有重用,侍郎京卿不在话下,何必有攀龙附凤之求也?”
    李佑这句话也只有官场中人听得明白。翰林、左右春坊、司经局这些清流里的清流,号为词林官的,清贵是清贵,但品级却是不高,翰林院大头目也不过是正五品。
    所以对于词臣而言,到五品是个最基本底线,熬资历也能熬出来,怎么从五品过渡成三品大员进部院寺才是个关键问题,跳不过去就卡着当老学士罢,其他书友正常看:。
    这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比如担任四品国子监祭酒就是一种过渡。但最受欢迎的过渡莫过于外放各省担任提学官…一任三年下来,两次院试加一次乡试那真是名利双收。
    萧学道大概就是这种状况,他又有门路和关系,回去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但若他女儿真成了皇后,那根据国朝外戚不从政的惯例,萧大人的仕途就到此断绝了,大概会封个闲散爵位,就此过上混吃等死的幸福生活,故而李大人才有“何必攀龙附凤”一问。
    萧学道叹道:“值此清平之世,即便做到宰辅也不过墨守前规而已,功名不过如此,有甚意思?亦不相瞒,本官想到君子之泽不过五世而斩,因外戚封爵,至少可以得一份与国同休的家业,有何不可?”
    虽然萧大人一个字也没提到他的儿子,但李佑可以恶意揣测出,他的公子一定很不成器。不然萧大人何至于断了自己仕进,还绝了自家儿子读书上进道路。
    当然李佑不会傻得刨根问底。更不会问他“你为何如此狠心将女儿送进宫去”。
    前戏和废话都结束了。也该见真章了,还是谈谈好处罢。李佑合扇正色道:“本官与选秀之事毫无关系,若热衷于此。传出去只怕不好听,徒落一个希图幸进的名声。”
    明为担忧实为索求…萧学道对李佑的说辞颇为无语。
    这屋里没有第三者,也不是公开场合,有话直说便好。何必找如此拙劣的借口?你李大人还怕被人议论“希图幸进”?你明明已经从头到脚都写着幸进两个字了,本朝上上下下这许多官员,你不算幸进谁还能算幸进?
    “其实能参与其事,于你已经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又何必谈其它?”
    萧学道的意思很隐晦,但李佑还是听懂了——若大事可成,那么你将收获的是皇后家的感激和将来太子的天然亲近。这还不值得你效力?用得着去斤斤计较蝇头小利吗?
    这次要说服李佑帮忙,萧学道真没有准备太多。在他想来,只要为李佑化解掉县试危机,再加上立皇后带来长远收益。足以使李佑动心。
    长远利益有两点。首先皇后长子是大明不可动摇的太子,在大臣死守纲常的威力下,就连皇帝也废不掉太子的;二是大明皇后普遍比天子活的长,皇后基本上都能变成皇太后,熬到那时话语权就大了,出于孝道新皇帝也不可轻易忤逆。
    如果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可能对这些将来不知道哪天才能兑现的事情没兴趣。但李大人年方弱冠,以七十致仕计算。官场生涯还有五十年,绝对应该注重长期布局。
    可动辄以十年计的长远利益对于才十九岁的李佑而言。实在有点虚无缥缈,白辛苦不是他的风格。还是抓住点眼前的东西更实在。也许是他太贪心,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都想占有。
    这就和萧学道的想法有矛盾了。在萧学道想来,让李佑参与立后,给他成为预备**的机会就是莫大荣幸了,别人求还求不来,他还想贪得无厌?
    若非深谙宫中局面的麦公公郑重推荐李佑,萧学道真不见得会耐心与李佑说这么多。李大人对归德千岁的影响力究竟如何,他还是存有质疑之心的。再说想搭上归德长公主,又不是只有李佑这条路。
    又互相来来去去打机锋几个回合,双方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但始终谈不拢,堂中便沉默下来。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刚才说了半天都不觉得累,现在却实在懒得说什么,李大人靠在椅背上伸出三根手指头,口中言简意赅道:“三个举人。”
    这绝对不行,其他书友正常看:!萧学道当即就在心里否决了。
    江北乡试一共才九十个举人名额,还是沾了凤阳府龙兴之地的光。按行规用来安置关系户的灵活名额最多三十个,李佑一下就想白要去十分之一,这怎么可以接受?
    有句话道“金举人银进士”,就是说中举人比中进士还难。李佑想要举人名额,也是势在必得的。
    西水李家到如今,好不容易供出侄孙子李正这个秀才,总不能就此堙没在全国一两百万个读书人中,能向上一步是一步。他去年运作的五个虚江县秀才中,除了李正外有两个被录取后就与李家结亲了,可以继续提挈。
    这才是用宗族纽带联系起来的实实在在的自家势力,而且事关李家的百年大计。
    李佑发达后一直在寻找机会,今日恰好遇到了萧学道这件事,际遇十分难得。如果萧学道答应了,他就会想办法在一两年内将李正寄籍挪到江北,正好赶上后年的乡试。
    可惜到目前为止,萧学道死不肯让步,让李佑恨恨不已。他再次起身道:“你家上几代是商人罢?”
    萧学道愕然,“你怎么晓得?”
    李佑出言讥讽,“若非商家,怎会如此锱铢必较?怎会如此精打细算?面临大事,还在小事上疑心重重、吝啬抠门,如此习气,不是短见商家还能是什么?”
    萧学道不与李佑斗气,留了缓冲余地。“本官在高邮州驻留几日,切望李大人再仔细思量清楚。”
    李佑冷笑道:“本官也会让老宗师瞧清楚,本官值不值这个价钱!”
    。本站
    。本站

三百三十章 小场面的诗词比试
。    李佑与萧学道讨价还价终究没有谈成。他刚出了萧大人下榻的驿站庭园时,天sè已是黄昏,却见驿站大门鼓楼下又喧嚣攘攘的出现了一队人马。
    外人不清楚,但李佑却从服sè认得出,这些是宫中人物。难道吴公公也到了高邮州?
    疲于应付的包知州再次出现,李佑连忙闪人了。这包知州是认得他的,而他不想暴lu身份。
    晚间用了饭,李大人无所事事的在小小院中十分憋气,便yu出去走走,胡师爷、吴把总和义哥儿连忙跟随上。
    这盂城驿周边的确是高邮州最繁华地段之一,晚上居然有夜市。
    没走几步,李佑忽然望见远处有两道红光从半空中垂下,在夜sè中十分醒目。再细看,却是两串长长的红sè灯笼,挂在了高楼的飞檐之上。
    “那是什么地方?”胡先生对道旁卖茶水的问道。
    “那里是谢三娘家,她家女儿今夜出阁。”
    纯洁的小处男义哥儿或许听不懂,但李佑立刻心知肚明,本地风月行业又添新人了。
    不过这阵仗委实不小,想必初夜卖了个好价钱,看来是有名角sè,他便问道:“办的如此热闹,不知费用几多?”
    那卖茶水有点话唠倾向,抓住这机会源源不断的介绍起前因后果:“几位老爷都是外地人罢?那谢三娘是我们高邮第一美人,那栋楼就是她的。不过两年前停了业,专心调教几个女儿,今晚是第一个出阁的,据说姿sè犹胜谢三娘当年。谢三娘定了规矩,这次出阁选恩客不看银钱多少,只论诗词好坏,为的就是替自家女儿扬名。所以不在乎一夜百八十两的梳拢费。晚上开门收诗词,以半个时辰为限。最佳者分文不用便可登堂入室,成就一段佳话!”
    李佑心里赞道,出阁梳拢每人终生可是只有一次,哪次不是往天价里炒?这个谢三娘居然如此高雅,真是具有免费开放的共享精神。
    胡先生和吴把总听到美人和诗词两个词,不约而同的看向李佑。诗词加美人,谁不知道李大人是这两方面的行家里手…
    “东主盛名英姿从未亲眼所见,东主叫我等今夜见识一番?”胡振汝半是马屁半是投其所好道。
    李佑将扇子在手掌中一拍。“好!去看看。”今晚左右也是无所事事,找点乐子打发时间也好。这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小意思,虽然他真不缺这种小地方小场面的虚荣了,但开着金手指打游戏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那谢楼前院,此时被烛火照映的光亮无比,已经有近百人在院中,多是摇扇儒巾的年轻文士。
    对谢三娘而言。这是关于自家女儿的炒作。但对那些文人来说,又何尝不是扬名机会?只看谁能拔得头筹一朝成名。
    把门仆役年纪虽老但眼不花,李大人从外表瞧去绝对够格入院献诗词的,当然不会阻拦他带着手下进去。
    “怎会如此多人?”吴把总惊讶道:“莫非全高邮的士子都来了?区区一个有名妓家出阁何至于此。”
    想想自己的成就,李佑略带几分得意道:“你这粗人,不晓得读书人的苦,你以为都是好sè?那中了举人进士的还好,中不了的总归是多数,没家业的赚银子出路无非是替人写牌匾碑文字画。所以要想尽办法扬名。成了名士动笔时就可以多要几两银子了。不知道在高邮州给人写牌匾是什么行情。”
    胡先生苦笑凑趣道:“东主说的不错,但少说一样,读书人出路还可以去当师爷。”
    正说话间,旁边走过一群人,李佑随意瞥了一眼。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中间那人不是昨日在酒楼羞辱过的年轻士子又是谁?
    李佑不甚在意,被他羞辱过的人多了。他哪有功夫一一去在意。但那士子却主动对李佑拱手道:“山不转水转,不想今夜又见。在下杜区字水木,敢问阁下尊姓大名?是哪里人?”
    李佑冷淡的编了个假名应付,“朱辅,自苏州来。”
    杜区杜公子喝彩一声。“姑苏乃文华之地,想必朱贤弟也是词中圣手。今夜在下斗胆与朱贤弟讨教一二!”
    胡师爷忍俊不禁,出言道:“你这小官人忒狂妄了,有什么本事敢与我家东主比试!”
    杜区没有理睬胡先生打岔,又问道:“莫非阁下不敢?”
    胡师爷便不再说话了。这人竟然主动与名满江淮的李佑比诗词,真是无知者无畏,不晓得他若知道了眼前人是李探花,还敢不敢比?
    只有微服出外才有这种乐趣啊,李佑答应道:“随你之意,以何为注?”
    杜区指着高楼道,“有美在内,各呈诗词夺魁,又何必谈利。”
    本人很稀罕这个?聊胜于无罢,也算你识相,没有押上更难堪的赌注,李佑想道。
    这边刚刚约定好,那边楼上窗户打开,有道身影一闪而没,却丢出一团物事,其他书友正常看:。
    当即近处有人叫道:“题目出了!”
    手快的拿起纸团展开看,很快题目就传遍了院内。很通俗常见,以惜春为题拟词一首,大概怕太偏了影响气氛罢。
    李佑略一思索,便有两阙小词浮上心头,这已经是他的本能了。
    词牌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