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商-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乞巧节他们定了特殊的点心,那中秋这样的佳节不做一桌全席便说不过去了。他们铺子味道是好,可再好也经不住食客成天吃,每季更换的菜谱,佳节特定的赠品,都成为吸引客人再来的最好手段。
杨中元以前对这个并不是太在行,可程维哲却对此颇为用心,两个人一个想点子,一个动手做出来,每次都能把事情办得极好。
不过这一次,却是杨中元率先想到了好点子。
程维哲眼睛一亮,心中一紧,握着他的手越发用力:“小元,你可是越来越聪明了,为夫自愧弗如。”
当着家人的面,杨中元的耳朵顿时红了起来,周泉旭好笑地看着被程维哲一句话就说害羞的儿子,不由叹了口气。
唉,这可真是一物降一物,小时候脾气那么倔,都只听程维哲的。现在长大了主意正了,还是最听程维哲的。不服不行。
一家人说了没多久,杨中元便直打哈欠,程维哲忙拉他起身,对两位长辈行礼道:“爹爹,师父,奔波一路,想必师父也有些乏了,不如先午歇一下,晚上饭时再谈?”
韩世谦虽然年纪大了,可这会儿也并不觉得困,他好笑地看着徒弟着急的表情,只好说:“得了得了,都回屋躺一躺,泉旭,小天,咱们也回吧。”
周泉旭点点头,拉着小天起来,低头问他:“困不困?你要是不困爷爷陪你再玩会儿。”
徐小天刚想点头,却听韩世谦温和的声音传来:“小天,爷爷不在这段时间,书有没有好好读?”
徐小天听了立马一个机灵,张嘴正想回答,这次又被人接过话茬。
“你也是,小天可听话着呢,你给留的书早就读完了,还给我讲了几篇呢。他还小,让他多玩一下有什么不好。”
韩世谦见周泉旭一脸不满地看着自己,不知道为啥就是想笑。
他忍了忍,最终没有忍住,牵起徐小天另一只手,两老一小一起往院门走:“我记得你喜欢吃山梨,郊县那边倒是盛产这玩意,特地给你买了几斤带回来,回去吃吧?”
他们两个对孩子的教育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但却一次都没吵过架,就比如现在,韩世谦转换话题的水平一流,周泉旭每次都被他把心思带到别处,只能继续抓时间领着徐小天玩。
在他看来,徐小天幼时坎坷,就应当好吃好喝享享福,而不是现在这样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
可韩世谦毕竟满腹才学,比他这个只会干活的下人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很多时候,周泉旭虽然心里不认可韩世谦的做法,却也知道他是为了徐小天好。
这一次,见他突然说起别的,周泉旭只得无奈道:“行了,我知道你不爱听我啰嗦,也知道我比不上你,可小天毕竟才十来岁。我问过他,他对读书虽不说没兴趣,可以后也并不想做书生秀才,世谦,有维哲一个徒弟还不够吗?”
韩世谦这是第一次清清楚楚听到周泉旭说起这件事,他不由有些愣住,周泉旭言语之间的那些隐藏含义他完全能明白,心里也知晓,可还是有些忘乎所以。
他孤单大半辈子,二十上下便一个人过活,父亲早亡,君子皆无,满腔才学无处施展,那时候他心灰意冷,这些遗憾自然就被压了下来。可现在,他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又真的有个机灵懂事的孩子让他教导,韩世谦便有些收不住了。
周泉旭这一席话,彻底把他点醒。
韩世谦摇了摇头,认真看着周泉旭道:“对小天的事情是我的错,以后我会多多注意,你看,如果没有你,我自己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泉旭,别再说什么你比不上我之类的话,在我心里,你一直都很厉害。”
作者有话要说:非常感谢花语的火箭炮*2~
提前预祝大家节日快乐~~!
、第130章 小天
原本程维哲想着第二日便去铺子里上工的;不过杨中元非叫他再休息一天;程维哲只得老老实实蹲在家里;翻来覆去看师父给的那几本书。
程维哲脑子里那些茶事;大多都是翻书而来,他幼时便擅于读书,虽不说过目不忘;但看过的内容多少会有些印象。可眼下这几本书,他看的次数多;也颇为认真;几乎已经滚瓜烂熟了。
初夏的早晨还有些微凉;夏风一吹;让人满心都是畅快。
程维哲很快便看完了手里这本《茶经》,抬头瞅了瞅外面的天色。
一楼的这间茶室是他跟杨中元一起改的,临近荷塘那一侧是八扇雕花木门,天气热的时候全都打开,水汽氤氲,相当凉快。
都这个时候了啊,程维哲想着杨中元也该醒了,便起身穿上鞋子,往二楼行去。
长青正从外面进来,见到程维哲,便问:“老爷,朝食已经备好,用吗?”
程维哲点点头,见他也要跟着上二楼,挥手让他自去忙:“楼上有我,你去传饭吧。”
长青笑笑,恭敬告退。
他跟李义两个是发小,他们两个家里头穷,就算是成了亲也没得房子住。正巧看到杨家招工,他们便打了包袱一起过来应征差事。
原本只是想有个活计做,没成想家主人好心善,他相公李义不仅跟在两位老爷身边跑外面的大事,家里的大部分事情,也都交给他来打理。
李义跟长青都是很老实本分的人,主家高看他们一分,便不会生出任何龌龊心思,只想着一直在程家好好干下去。
他们虽没干过许多家,但也觉得两位年轻的老爷感情十分要好。
怎么说呢,这两个人一看,便是相知相爱,相亲相敬。许多应当他们下人做的琐事,也都不假他人手,这一点还真是难能可贵。
程维哲可不知自家的内宅管事想了什么,他轻手轻脚进了卧室,只见微光之中,床幔随风而飞,一个俊秀的青年正侧躺在锦缎薄被中,凌乱的黑发散在耳边,衬得他越发肤白唇红。
“还在睡啊……”程维哲轻叹一声,过去坐到床边。
程维哲记得他刚回来时皮肤并不如现在白皙,整个人也干瘦干瘦的,仿佛一根柴。可他又不是那脆弱的柴火,任人随便便能折断。
他的小元,倒是极像蒲柳,韧如丝,坚如壁,从不服输。
“小元,醒一醒。”程维哲用手轻轻摩挲他的脸颊。
杨中元动了动眼皮,微微蹙起眉头,却并没有即刻醒来。
程维哲见他死活不肯醒,突然使坏般地捏住他的鼻子,不让他畅快喘气。
果然,一开始杨中元还没大反应,很快地,他摇了摇头,又哼了几声,这才从被中伸出手来,“啪”的一声打掉了程维哲作怪的手。
“讨厌。”杨中元眼皮子都没抬,只含含糊糊骂了他一句,翻过身继续去睡。
虽然福满楼的事情安排好之后杨中元便有些懒散下来,可也没像现在这样那么能睡。以前只要程维哲叫他,他还是能清醒过来的,并且,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发脾气。
真是,好像没睡醒的猫儿一样。
程维哲这样想着,心里却得意。
是他,把这人养回来的,没有别人。
“小元,”程维哲一双手悄悄钻进被中,捏了捏他腰上的软肉,“还不醒,早饭要凉了。”
杨中元最怕程维哲挠他痒痒,被轻易捏中身上的痒痒肉,杨中元终于在忍了许久之后笑出声来,人也渐渐跟着清醒过来。
他睫毛很长,睫毛之下的黑眸仿佛海中的东珠,璀璨而美丽。
“我困。”杨中元盯着程维哲,呢喃道。
程维哲笑笑,见他真的醒了,这才把手抽出来,帮他掀开被子:“起了吧,先把饭吃了要紧。”
杨中元撇撇嘴,还是不情不愿坐起身来:“我要洗脸。”
“好好好,老爷您坐好,小的去去就来。”程维哲一边跟他打趣,一边去浴室打了热水。
杨中元眨了眨眼睛,终于笑出声来:“你啊。”
两个人在二楼温馨地磨蹭了一会儿,等下楼的时候一家人都已到齐。
两位老人家比他们起得早,早早便用过饭了,这会儿不过是坐在一旁陪着喝茶。徐小天倒是还没吃,虽然饿了,可却一声都不吭,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
大厅的八仙桌上此刻摆了四道小菜,还有一大盆小米南瓜粥,长青正端着几笼包子往屋里走,正巧跟下了楼来的两位主家打了照面。
杨中元冲他笑笑:“长青,早啊,今个吃什么?”
长青把包子放到桌上,转身向他行了礼:“元老爷,您也早,今个我做了两种包子,一个是虾皮粉丝荠菜包,一个是烧肉包,待会儿还有肉末蛋羹没上,我这就来。”
杨中元点点头,顿时觉得口水要流到地上。
虽然长青刚来的时候手艺很一般,但有他在,哪能教不出好厨子来。这不现在做的面点炒菜都很像模像样,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
等到朝食上齐了,一家人安安静静吃完了饭,杨中元才嘱咐长青:“以后端饭上菜的活计你叫小厮们做吧,这一趟一趟你也不嫌累。”
长青笑笑,招呼小厮把盘碗端下去。
家里统共就俩小厮加上他,前院的门房也只有俩人,因为人少,他跟李义单独住在一个院子里,其他的小厮门房能一人一间,可是宽敞极了。
虽然主家人少,也都惯于自己做些简单的事情,可到底人手有限。长青不好意思让两个已经扫洗一整个早上的小厮再干活,早食的事情大多都是他自己来。
他们家这样,其实人手刚好够用,长青也没跟杨中元说小厮的事情,只安安静静上了茶水,便退出了主屋。
刚吃过早食,一家人移到茶室,继续喝茶消食。
杨中元想起刚刚爹爹同他讲的事情,端着茶杯的手不由顿了顿:“正好大家都在,不若我们谈谈小天的事?”
徐小天正吃着果饼,听到他的话猛地咳嗽两声,一张小脸涨得通红:“我我我……我有什么事?”
程维哲拍了拍他的背:“你这孩子,慢点吃。”
徐小天赶紧喝了一口茶压嗓子,这才终于冷静下来。
程维哲见他不慌张了,便抬头看了看周泉旭跟韩世谦,见两位老人家都很淡然,又得了杨中元的嘱咐,想了想便问他:“小天,虽然你拜了你元叔为师,可那时候你年纪小,又……刚经历了哀事,胡乱点头答应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徐小天是真的没想到今天要讲的是这事,立马便想张口反驳,可程维哲却冲他摆摆手,继续说道:“虽然你现在年纪也不大,可哲叔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主意。这段时间一家人处的如何你都看在眼里,现在能不能告诉哲叔,你将来真正想做什么?你想读书,便给你找最好的书院送你去读,你想继续学做手艺,那你元叔也二话不说,自当倾囊相授。就算你想什么都不干在家待着,那也是行的,只要你韩爷爷答应。”
程维哲这一串话说完,自己都笑了,倒是韩世谦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一起生活了这么多日子,徐小天已经把这些对他极好的人当成了至亲,他现在性格可比当初开朗许多,也学会跟长辈撒娇讨饶,爷爷叔叔们对他的好,说是亲生的也不为过。
正因为这样,徐小天也渐渐从疏离敏感变成贴心安定,他认真想着程维哲的话,思索着在他看来还很遥远的未来。
说是很远,但其实又很近。
他今年十一二岁的年纪,再过三四年便要束发了。等到十五束发,他就已经算是个少年人,不再被人视作孩童了。大多数人家,十五岁便已经等当大用,家里的扫洗做饭,地里的繁忙农事,是都要他们学会且要下力气干的。
在宝珠街上,行色匆匆的小二跑堂们也大多都是这个年纪。
虽然杨中元他们并不想让徐小天那么早便出去做事,但他总得有个自己想干的差事。哪怕只在家里读书做学问,那也算是附庸风雅,是正经事。
徐小天深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