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

第272部分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272部分

小说: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乱军们并没有对崔英之的长远计划表示出兴趣,但却被崔英之描述的拥立外藩入继大统的从龙之功所迷惑。当下击溃行宫内小小的抵抗,抓住了李焞父子,杀死了权倾一时的张禧嫔,迫使李焞降诏传位义原君。
    清州动乱的消息第一时间里传到了汉城,自领议政柳尚运以下的朝鲜重臣大惊失sè。不少朝鲜大臣鼓吹立刻出兵镇压乱军,又恐伤了李焞父子的xìng命,正在为难之际,听说李焞让位于李爀,顿时引起了群臣的内斗。
    其中左议政崔锡鼎、左赞成申琓、舍人徐酉等人力主这是乱命是李焞在乱军胁迫下违心下达的,应该不予接受;而右议政李濡、礼曹判书李畲、兵曹参判毛九思却认为清军刚刚退去,国内残破不堪,这个时候不应该再自相残杀,因此主张顺水推舟,让李爀继位,以安定动荡的朝鲜民心;大司宪金昌集试图调和两方的分歧,却被双方一致攻击,气得撒手不管了;还有人提议立刻拘捕义原君与清州叛军交换人质,但这种建议很快被重臣们共同否定,一方面李氏宗亲甚多,一旦李爀被抓叛军们完全可以另推一人继位,另一方面李爀有个好女婿,在清军刚刚肆孽了半岛之后,朝鲜绝不想再招来一个强敌。
    正当各方互执己见,彼此不能说服的时候,忽然有报,清州的乱军挟持李焞父子,向汉城进军了。这下汉城诸公都坐不住了,于是匆匆召集急忙下令汉城部队出击拦截。
    然而汉城的守军在清军入寇时遭到毁灭xìng的打击,此时尚未整顿完毕,勉勉强强凑出近千人的部队根本不是建制尚且完全的乱军的对手。就这样,在五月三十rì这天,两军在京畿道水原郡半月面遭遇。双方只是互shè了一阵鸟铳,官军一方便丢下三名伤者,一哄而散,更有甚至,还有就地加入乱军者,于是,乱军的声势愈发庞大起来。
    看到叛乱军人的声势似乎无可遏止,汉城的两班情急之下,派人威胁乱军,说若继续进军,则对乱军在汉城的家人下手,终于暂时吓住了这群胆大妄为的军人。可是暂时稳住了对手,并不能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于是思前想后,包括领议政柳尚运在内都倾向于接受叛军意见,拥入李爀为新的朝鲜国王。
    至此除了李焞父子颇为失落外,应该说将是一个喜剧的结尾。然而还是有忠于李焞的臣子不甘心接受这个结局,便动起了小脑筋。
    六月初九,当毫无思想准备的李爀被朝鲜重臣在德昌宫拥立为王的同一天,已经撤回国内,只有一两个佐领留镇义州督讨朝鲜岁贡的清军卷土重来。清军一面南侵,一面严词斥责朝鲜更立君主是叛乱犯上,宣布不承认李爀的地位。部分效忠李焞的朝鲜地方官也组织勤王救驾的部队跟随清军一路杀往汉城。
    清军的再度来犯让朝鲜方面几yù崩溃,这个时候生怕李焞复辟的崔英之亲自动手,在离宫绞杀了李焞父子,只是李焞的三岁幼子李昑为内宦救出,逃亡汉江以北。杀了李焞父子的崔英之知道自己触犯了众怒,于是指使清州兵马裹挟李爀及一干朝鲜众臣南逃,同时派人十万火急向济州送信,请求明郑出兵。
    六月十六rì,清军毫无阻挡的再次开入汉城,随后奉康熙的命令,册封李昑朝鲜国王。
    但清廷拥立李昑的消息传到南方后,将李昑视为清廷傀儡的朝鲜南方官员反而陆续宣布效忠李爀。此时,逃至全州的李爀也在崔英之等人的安排下,下诏要求全体朝鲜官兵奋起抗击入寇的清军。于是,小小的朝鲜出现了一国二主,南北对峙的局面。
    事实上,即便朝鲜南方的官员、军队、百姓统统拥护李爀,可面对清廷的铁骑,湖南(朝鲜将忠清和全罗两道称为湖南)小朝廷也未必能抵抗多久。但是事情总有意外之处,在得到朝鲜方面变乱的消息后,西归浦都督府第一时间把报告送回了应天。根据郑克臧把清军留滞在朝鲜,不让朝鲜成为清军粮秣贡输基地的指令,回到济州休整并完成改编的龙骧军第四师在接到朝王李爀第三封求援信后,由北洋舰队搭载,全师出击。先是在江华湾外迫降了朝鲜江华府留守权志安,然后以江华岛为基地,所部三个旅自济物浦登陆,直扑汉城,抢在城内清军反应过来之前切断了汉城与平壤之间的联系。
    清军以为道路断绝是终于李爀的朝鲜军民所为,便派出五百人骑过来清剿,结果遇到十倍的郑军,一战之下,除了少数骑手逃脱外,其余悉数被歼。逃回汉城的旗兵又夸大了郑军的力量,吓得只有千余人的守军带上年幼的李昑夺路而逃,最终辗转逃回了平壤。
    朝鲜出现郑军大队的消息,一级一级传到了康熙耳里,面对着朝鲜地图的康熙不禁眉头紧锁。康熙虽然在前次攻打汉城时发了一笔横财,但朝鲜小国寡民,国力有限,再加上层层中饱私囊,真正落到康熙手中的不过是四五十万两银子而已,其中还不乏皮货、人参这种需要变现的货物,其实不足以康熙再发动一场大战。
    受困于财力的康熙有心不在朝鲜另开战场,但朝鲜的地位实在重要,不但可以直接威胁辽东龙兴之地,更可以跨海威慑齐鲁天津,因此即便他不愿意也要打。所以,经过一番思前想后的慎重考虑之后,康熙不得不调动近万禁旅八旗和辽东驻防八旗开入朝鲜。
    可是这么一来,康熙预谋的将朝鲜变为清廷的挤nǎi场的图谋算是彻底破产了,清军不但不能从朝鲜获得急需的稻米,更要源源不断的把宝贵的粮食投入朝鲜战场,以至于,后人总结经验,批了一个“得不偿失”的定语。
    郑克臧下令援助朝鲜,固然是因为有着利己的原因,但是对于分裂后的朝鲜南方王庭来说却是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为了能进一步抓紧这根稻草,重新回到汉城的李爀刚刚入住德昌宫便迫不及待的便派遣崔英之前往郑军军营慰劳。
    “当年神宗皇帝为了解救朝鲜,打掉了八百万的内库存银和十余万边军jīng锐,以至于纵容了建奴的崛起,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朝廷决不可为了朝鲜而拖累了中原的战事的。”一上来,龙骧军第四师的总参谋田超便直截了当的回绝了朝鲜人的妄想。“所以光光是一个济州实在不够,崔大人还是另拿出一点诚意来的为好。”
    已经超擢为礼曹参判崔英之苦恼的揉了揉太阳穴:“上国大人,朝鲜如今残破,实在是无力支应太多,还请上国大人看在王上与夏王是翁婿的关系,稍稍宽容一二。”
    “我们所求的也不多。”田超不为所动的要求道。“龙骧军在朝的军粮、饷银当由朝方支付。”崔英之点了点头,就听田超继续道。“另外用去的火药、弹子,损失的兵械、马匹以及将士的恤抚都要朝鲜支应。”要人家卖命,这也是应该的,于是崔英之硬着头皮点点头。“再开济物浦、木浦、丽水、镇海四口通商??????”

337。柯鼎开和唐凯山
    鱼鳞册,又称鱼鳞图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是宋代以来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而得名。黄册又称赋役黄册,是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了户内成员的乡贯(籍贯)、姓名、年龄、丁口(人数)、田宅、资产等内容的户籍资料,是明清两代管理户籍的登记文书与征调赋役的执行依据。
    “柯卿,这一年多来,可是辛苦了卿等了。”
    看着面前堆满一地的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太平、池州、宣州、广德等江南、浙北各府、直隶州的地籍鱼鳞册和户籍黄册,再看看户部又左侍郎、前大都督府营田经历司司官柯鼎开那张黑瘦的脸,郑克臧不由得有些感动。
    “为主上分忧乃是臣等应该做的。”
    话虽如此,但柯鼎开其实还有些担心,这倒不是他在清丈田亩、清厘人口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了,而是因为郑克臧新组建的招讨大将军幕府里没有了营田司这一机构,不知道郑克臧会如何安置自己的柯鼎开,委实有些患得患失。
    “有过当罚,有功乃奖,这也是孤应该做的。”一边说着,郑克臧一边踱到厚厚的册本堆前,捡起一本随意的翻了翻,又放了回去。“传孤的旨意。”边上随扈的舍人立刻拿出笔墨侯着。“授参与清理浙北江南田土的官员军民童子营生员三等忠勤嘉章一枚,因积累病逝者赐丧葬抚恤银百两,擢一子入县学就读。”
    柯鼎开忙不迭的向郑克臧谢恩,这并非阿谀,须知道嘉章对活着的人升晋非常重要,而让死者遗子入县学更是打开了其入仕之途………明郑的学校跟前朝的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其中相同的是,入学者非但不要交钱,而且有食宿、笔墨、书本的补贴;而不同的则在于,只要县学肄业,生员便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出任小吏。
    “赏也赏了,接下来柯卿还要继续把浙闽赣粤四省的清丈结果拿出来。”给了颗甜枣之后,郑克臧又把更大的担子压在柯鼎开的身上。“本藩虽然不禁兼并,但是对应征税额和应募兵员,总归还要做到心知肚明的。”
    “臣明白。”这么说并不是柯鼎开在虚以应付,事实上他很清楚郑克臧的用意,没错,郑克臧虽然不禁止兼并,却对私垦新田有极大的忌讳,因此他的工作重心边上清查隐没,不但如此,郑克臧还有意将清丈长期化制度化,当前一个省一个省的清查,待最后一个省清查完了再从头开始新的一轮清查,在不断的清查过程中使得郑藩对地方的控制力达到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程度。“臣必当竭尽心力。”
    “如此甚好。”郑克臧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他似乎想到什么,于是张口道。“柯卿啊,营田司虽然裁撤了,但如今卿的职责甚重,没有一个名目却是委屈了。”柯鼎开心头狂跳,就听郑克臧说道。“卿本来已经是正三品了,这样吧的,孤给卿一个从二品内大臣的头衔,也便于清丈时与地方上交涉。”
    柯鼎开当下跪倒谢恩,说起来,他之前的正三品是为了对应户部侍郎的职位超擢的,本来没有打算这次还能再胜一级,更没有想到能出任郑克臧亲信近臣的内大臣的职务。
    “说起来,这个内大臣还是委屈了卿了。”别看柯鼎开已经惊喜万分了,但郑克臧却似乎觉得这个酬赏还不够,便又拿出一根胡萝卜来诱惑道。“若不是柯大人如今位列参赞,卿加一个内阁大臣也是足以胜任的。”
    郑克臧口中的柯大人自然是柯鼎开的父亲柯平,而参赞就是郑克臧新政治体制中首相副贰的参政知事,只不过郑克臧后来觉得平章军国事也好、参政知事也罢都有些古意盎然了,所以临了分别改为总理内阁大臣和参赞内阁大臣。同理,所谓的内阁大臣便之前的诸相。
    “王上谬赞,”柯鼎开此刻又惊又喜,喜的是郑克臧的评价甚高,未来也有可能入阁拜相,惊的正是所谓父子同朝,有权臣的隐shè,于是他急忙谦逊道。“臣如何敢与父辈同列。”
    郑克臧却毫不在意的拂了拂手,半是激励半是敲打的说到:“卿大可以入阁为目标,只要是做好了自己的本份,孤甚是乐见一段佳话??????”
    柯鼎开退出去不久,泉货衙门的会办大臣、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