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唐-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娘说道:“好,还算你有两下子。但是,接下来你这首如果真能对得下来,我就真服你。”
“女王陛下请说。”王子书笑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玉娘说这首词时显得很是得意,以为肯定胜券在握。
王子书笑道:“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小女王陛下,我说的对吗?”
原来,这首词就是王子书第一次进长安,在采星楼,遇到王昌龄,盗用晏几道的《思远人》,之后,王子书各种事迹被广播流传,其中就不乏商人。那时丝绸之路发达,而苏毗国也是条必经之路,关于王子书这等的神奇故事自然会传到全国各地。而玉娘也是从商人口中得知王子书,然后读到他写的《玄奘西游传奇》。
玉娘看着王子书惊讶道:“你……你怎么会王子书写的词?”
王子书觉得他现在实在太帅了,就象是在拍摄电视剧,一双眼睛死死盯着玉娘说道:“女王陛下,草民就是王子书。”
邻国众王也听说过大唐近日出了一个神童,名叫王子书,今日得见,果然传言非虚,看这说话气势和举止风度,怎么看也不会是一个少年应该具备的。玉娘一听眼前站着的正是她自己的“偶像”,不由呆在了原地。
王子书还以为玉娘肯定会转怒为喜,一脸羞红,不料,一个巴掌过来,自己脸上却多了一片红云。玉娘指着王子书怒道:“大胆,你敢欺骗本王。”
王子书还没见过这么蛮横的少女,正待发作,想了想,还是算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国之王,这巴掌就当我白挨了。王子书刚一转身,就听见背后有传来玉娘啼哭之声,王子书心想:哎呦哎……我的姑奶奶,你到底想干什么啊!
玉娘哭道:“王子书,你欺负我。”又转身对赤德祖赞说道:“国王陛下,玉娘先告退了,有不适之处,还望国王陛下恕罪。”
赤德祖赞自然不会怪罪两个只有几岁的少年少女,笑道:“末西汉舍,你这就带苏毗女王去寝殿。”
“是,小臣遵旨。”
苏毗甲松看见玉娘跑了出去,起身说道:“国王陛下,恕甲松无礼了。”
赤德祖赞今日高兴,摆手道:“去吧!去吧!哈哈……”
赤德祖赞这一笑,众王和江采萍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王子书呆呆的站在原地,向掩嘴而喜的江采萍望去,心想:我招谁惹谁了!
赤松德赞走过来说道:“安达,这下是伤透玉娘的心了。”
第二天,各国邻王都要离开,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亲自相送,王子书和江采萍做为大唐小使节也要出席。临走之时,玉娘还不忘回头看王子书一眼。
王子书不由向她看去,见她一脸无辜模样,不象是还在生他的气。不料,玉娘向王子书跑了过来,努着嘴说道:“你伸出胳膊来!”
王子书疑道:“干什么?”
“叫你伸出来你就伸出来。”玉娘不耐烦道。
王子书没有办法,只能伸出胳膊,玉娘接着说道:“把袖子拨起。”
玉娘说的话好像有种无形压力,再说昨天貌似真的有些惹玉娘生气,王子书想到此节,就把袖子拨了起来。玉娘向王子书瞪了一眼,随即一口咬在王子书小小胳膊之上,江采萍一急道:“女王陛下,就算子书真有对不住您的地方,您也不能这般对他啊!”
玉娘向江采萍看去,没好气道:“本王想怎么对他就怎么对他,用不着你管,哼……惹我生气,本王没有把他胳膊砍下来,就够开恩啦!”
说完转身走去,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相视一笑,拉手走向正殿。王子书看着玉娘背影,心想:我这他吗招谁惹谁了!
…………………………………………………………………………………………
PS:第三更,喜乐送到!∩々∩
…………………………………………………………………………………………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56章 【屡平波,扬名蕃蛮】
之后几天,王子书带着朱鸿等人逛了吐蕃各个角落。现在王子书已是吐蕃名人,每个百姓都知道,解决饮水难也有此少年一份功劳,自然对他感恩带德,以礼相待。孙君为和朱鸿都属商人,除了领略吐蕃民情之外,还不忘借此之机,赚些银钱,几天下来,收获颇丰。
朱鸿、柳儿和孙君为临走之时,赤德祖赞还亲自相送,千叮万嘱要让二人再运茶至吐蕃,这样一来,朱鸿和孙君为也就开辟了一条茶道!
王子书并没有随同二人返回长安,而是选择和江采萍仍然留在吐蕃。因为他知道,现在大唐格局不稳,宫闱斗争最为激烈,即使自己现在再怎么受到重视,说白了,在其他人眼里始终都是少年之躯,根本对现在朝局起不到关键作用。与其身临险境,不如在吐蕃逍遥快活,等李隆基登位之后,凭借自身优势,想必更会有所作为。
送走故人,王子书就开始着手继续写他的《三国群英志》,金城公主主动把王子书和江采萍迁至“金城”,一来三人同属大唐,来蕃路上,相互照应,感情已非同一般,再加上二人都利用自身奇能,为大唐争了面子,替她把纳朗喜登完全压制下去,金城公主自然十分喜欢二人。
“金城”竣工之后,吐蕃百姓都奋涌而至,在金城附近建造属于自己的房舍。一年之后,帕不多力草原之上已有数百仿造“金城”而建的房舍拔地而起,一时称之为“金城”,后改为“拉萨”,这就是之后的拉萨城。从此,金城公主在吐蕃百姓心中地位不可动摇,全国百姓直呼金城公主为“上天圣女”,就算是当日之文成公主都没有如此待遇。
最重要的是,金城公主这一年为赤德祖赞喜添王子,更增二人之间感情,大妃纳朗喜登虽怀恨在心,但现在金城公主一得民心,二又博得赤德祖赞欢心,再加上赤桑雅拉和明海两位相国都属明臣,谁为百姓多做事,他们就支持谁,自然金城公主一时无二,手中大权渐超纳朗喜登。
郎星切和末西汉舍虽都是纳朗喜登近臣,但郎星切被王子书和江采萍轮番羞辱之后,锐气大减,心中愤恨,但却始终找不到二人把柄。而末西汉舍只管赤德祖赞安居饮食,也就是所谓“谗臣”,但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情深意浓,两人形影不离,他也只能站在旁边干瞪眼,插不上一句话去,现在心中已有倾倒之心,想着怎么好攀附金城公主,以保自己地位。
和煦阳光透窗而入,照在王子书脸颊之上,他正爬在窗前撰写《三国群英志》,为替王子书解闷,江采萍还在旁弹奏乐曲。这时,大门一开,只见赤松德赞满头大汗闯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信递给王子书说道:“安达,这是长安来信,想必是你母亲写来的。”
王子书和江采萍一听,满脸欢笑,急忙拆信而阅。王子书一年前把信寄出,日夜苦等,终于等到了回信。王子书展开信笺,只见一席精美小楷映如眼帘,王子书知道,这正是王帆手迹。
信上每一字每一句都真情流露,发自肺腑。王子书读着读着不禁热泪盈眶,江采萍也跟着抽泣起来,除了一些嘘寒问暖,就是提到了王昌龄等人情况。
孟浩然和雪儿今年喜得一个男孩儿,王昌龄成为进士,准备三年之后科考,希望王子书那时能赶回来,一同科考。张姝一直都很挂念王子书,有时还会埋怨王子书一去不归。义净已退隐长安佛寺,潜心翻译佛经著作。最使王子书心痛的是,王张氏因为过分想念王子书,一时病卧在床,但现在已经痊愈,让王子书不要担心,最后希望王子书早些归来。
赤松德赞看王子书哭的伤心,心中也无比难受,王子书看完书信,折起来,收藏好,看着赤松德赞笑道:“安达,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满头都是汗!”
赤松德赞说道:“我随父王一起在帕不多力草原山下的农地视察,之后,父王就把书信交于我,让我给安达带来,我知道你等的很是着急,所以就赶快跑上来给你。”
江采萍笑道:“子书,你看王子多么关心你,之前你还说王子击鞠没你打的好!”王子书闲下之时,就和赤德祖赞一起击鞠,不仅可锻炼身体,还可增进骑术。
赤松德赞努着嘴说道:“采萍姐姐,其实安达说的没错,这击鞠我还真不如安达。”
“哈哈……采萍姐姐,看到没有,我可没有吹牛。”王子书看着赤松德赞说道:“安达,农地情况怎么样?”
赤松德赞说道:“自从百姓把家园迁至‘金城’之后,交换供给方便很多,饮水难问题也得到解决,但是,那些靠农家维持生活的百姓就不得不重开僻壤,以保糊口。”
江采萍担心道:“那不是很辛苦,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个倒是好办。”王子书皱眉说道:“安达,现在赞普陛下在哪里?”
赤松德赞说道:“就在金城。”又问道:“安达,你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办法了?”
王子书笑道:“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自从金城修建好之后,赤德祖赞就很少会去布达拉宫安寝,一般都会在金城和金城公主同枕而眠。金城公主和赤德祖赞正在喜逗刚出生的王子,这时,末西汉舍传道:“赞普陛下,王子书和王子殿下求见。”
赤德祖赞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王子书和赤松德赞进宫一一行礼,赤德祖赞笑道:“子书,家中书信可曾收到了?”
“王子殿下已经给了草民。”王子书说道。
金城公主现在看待王子书就和亲弟弟一般,笑着问道:“家中一切都还可好吧!”
王子书拱礼道:“多谢公主挂怀,子书家中一切安好。”
“那就好,那就好!”赤德祖赞问道:“子书,那你前来找本王有什么事吗?”
“赞普陛下,今日子书听王子说百姓现在虽解决了饮水难问题,但百姓重开僻壤,每每灌溉都要上山背水,路途颇远,极是不利。可有此事?”王子书说道。
赤德祖赞向金城公主看了一眼,笑道:“确有此事,怎么?你又有什么想法?”
赤松德赞迫不及待笑道:“父王,刚才安达就说他有办法,可使百姓摆脱背水之苦?”
金城公主笑道:“子书,那你就快快说来,赞普陛下正为此事发愁呢!”
“成与不成,子书还不知道,这只是子书的一点想法。”王子书说道:“赞普陛下,挖渠引水方可解决这等问题。”
赤德祖赞问道:“挖渠引水?怎么个挖,又怎么引呢?”
“赞普陛下,‘金城’所处地势偏高,而百姓农地尽数都在其山下。‘金城’旁边有一逻些河,我们就把那里的水引向地势偏低的农地,这样一来,百姓就不用每日上山背水。”吐蕃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挖渠引水一说,直到赤松德赞当成赞普之后,赤桑扬敦才提出这一观点,而王子书并不知道吐蕃有这么一人,只是这个技术对他来说过于简单,他就不明白当时之人为什么就想不到呢!
赤德祖赞细细想了下,笑道:“好个挖渠引水,亏你能想的出来,哈哈……公主,子书又立一功啊!”
江采萍和赤松德赞心中齐为王子书感到高兴。赤德祖赞当场下令,就让王子书全权负责这个挖渠引水的工程,全国上下征收壮丁,修好之后,每人都会付于劳役金,以示褒奖。
“金城”山下土地广袤肥沃,最适合种植青稞,但是吐蕃百姓的农田大多都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