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推翻清朝当总统 >

第40部分

推翻清朝当总统-第40部分

小说: 推翻清朝当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夭折。

其实站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角度想一下,就很好理解了。开放港口,通商、允许洋人开办工厂,这些东西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一纸不平等条约,这是丧失国家主权、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行为,是耻辱,也是人们最为痛恨的。

但是耻辱怎么消除?难道还死守着老祖宗的祖训落后下去?难道非要等洋人用枪炮来打痛了之后被迫委屈的接受西方的先进科技?富国才能强兵,强兵需要富国啊!

必须采取强制手段了。林云下了狠心,等你们自己觉悟,黄花菜都凉了!一项按户抽丁的政策迅速制定并开始实施了,凡是家中有男丁者,必须按比例出人入厂做工,在强权面前,人们抱怨归抱怨,该出人的还得出人。另一方面,林云相继设立了三所新式学堂,其中还包括一所女校,当然这一条很受夫人的支持,以至她辞去了报馆的工作,亲任女校的校长。开办新式学堂,林云的目的不外乎一条,开启新一代人的智力,让他们接受新的思想,开阔其眼界,活泼其身心,成为新世界的建设者!

林云的所作所为,渐渐的引起了张之洞的注意,本来这个年轻人是很为他看重的,他觉得林云是个很有才干的人,特别是在训练新军、指挥作战上表现出让人称羡的才华,可是随着林云在处理和德国人的冲突之后的种种行为来看,他隐约觉得,这个年轻人正在一步步的摆脱自己的控制。

同意林云将军校搬迁至襄阳,他就有些勉强,若非考虑到德国人吃了这样的暗亏,恐其另寻事体,加之襄阳地方官员们的联名恳求,他还真的有些不愿意,等林云请调新军入襄阳驻防时,他便拖延了些日子,可是林云请调一次便没了下文,倒让他觉得自己多心了,再一想想还是要拉拢为主,也就准了林云所请,将新军调驻襄阳。

待林云将德国人引去襄阳开办工厂,张之洞便觉得有些不妥了。这对洋人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其开办工厂的事情最是遭人诟病,况且这是朝廷严令禁止的事情,他一个小小的军校校长,怎么敢做出这等事情?虽然林云给自己的解释是这些厂子均是由襄阳地方与德国人合办,所获利益除洋人所得部分之外统交于地方支配,用于开办新式学堂、修路架桥,另一少部分留于军校发展及新军军饷,可张之洞总是放心不下,好在朝廷此时正忙于搞变法维新,政令朝令夕改,诸事繁杂,并不见有人参劾自己纵容林云在襄阳里通外国出卖大清利益,所以张之洞一直犹豫不决,到底该如何处理林云和他在襄阳做的这些事情呢?

就在这年六月,传来了乱党在广州举事,旋即被扑灭镇压的消息。

第二部 铁血狂潮 第十三章 暗流(中)

林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刚建成的兵工厂内和德国技师试验新式步枪。他听完之后,心中说不上是种什么感觉,为他们的失败惋惜?为失去可能的盟友而遗憾?还是为这些热血青年的死而悲痛?都有,可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林云深知,要想再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自己就必须早日完成那个目标,不然这样的事情,还将陆续出现。

也由于这个消息,林云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听到了孙中山的大名,事败之后,孙中山潜返香港,香港英政府以“从事政治活动”把孙中山先生驱逐出境,孙中山先生乃偕陈少白、郑士良同渡日本,小住横滨,并赴檀香山、美洲、欧洲各地向华侨宣传革命。

这时的华侨风气闭塞,对革命的大道理也不十分了解,因此孙中山先生所过之处不太受华侨欢迎。当孙中山先生由美洲前往英国时,竟在伦敦被清使馆诱捕,扣居使馆,幸得英籍老师康德黎仗义营救,才告脱险。由于这次事件震惊国际间,遂使孙中山先生声名大噪,使得林云也常听人谈起他,可对于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却毁誉参半,毁之者多属地方官员,恨此人意在推翻清廷,鼓吹革命,而誉之者多为军校教官学员,认为其人所倡导之革命很有新意,林云则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既不打压地方官僚的反动言论,也不扼杀军校中的求新求变之意愿,好在这种事情他现在总算做的圆滑许多,不再向以前那样刻意为之了。

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军校管理和工厂管理两个方面,至于地方上的事情,只要不危害到他的这两项事业,他也懒得去管。军校管理有郭松龄具体操办,诸事都还顺利,他只需在大的方向上把握好就行,但是工厂的管理却让他有些头大,因为一些潜伏的危机,正在慢慢的,但不容忽视的冒出头来。

首先,就是工人与洋人之间的矛盾。其实说矛盾,还不算恰当,工厂中的洋人多是管技术的技师,本身也是多数是工人出身,对于这些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工人,并不怎么歧视,他们的态度也不象日本人那么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可是这些昨天还卷着裤腿在田里干活的人,偏偏反过来瞧不上洋人。

自卑的极端,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吧?

要说林云已经做的很好了,在给工人的待遇上,他用铁碗手段迫使自己的合作伙伴,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德国商人同意支持较高的工钱,在食宿上也尽力给予照顾,当然,林云也做出了一些让步,而让步的结果就是将自己的部分利益,转化为工人的利益。可是这些事情,工人是无从得知的,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在为出卖了国家的林大人和洋人做苦力,是被林大人逼着来工厂做工的。

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酝酿着,象火山岩在人们的心中翻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就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会让林云苦心经营的局面毁于一旦,让他在襄阳城中的所作所为,他的希望和理想,都成为泡影。

而这座危险的火山,终于随着一次小小的口角,爆发了。

事情的起因太简单了,简单到即使你提前知道,也无从防范。那是一个秋雨迷蒙的下午,兵工厂临近下班的时候,一个主管产品质量的德国主管在例行检查一批当日生产的武器中,发现了一把被列为残次品的驳壳枪。

生性严谨的德国主管当然要进行严肃处理,他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些什么人,忘记了这些人平日里聚在一起当自己偶尔路过时他们投射过来的那种眼神。他大发雷霆,将那个负责的小工头严厉训斥了一番,可是饿着肚子饥肠辘辘急着赶去食堂开饭的工头忽然间就爆发了,他跳着脚大声叫骂着,口中喊着蛊惑人心的话语,当那个被他的爆发弄的目瞪口呆茫然失措的德国主管意识到事情不妙时,那些围聚在旁边的工人们已经在小工头的鼓惑下,冲进各个厂房,一场自发的,毫无政治目的暴动瞬间点燃了。

所有滞留在工厂内的德国技师和管理人员都被他们挟持成了人质,工人们四处搜罗武器弹药,叫嚷着各种莫名其妙的口号,而兵工厂的铁制大门在秋雨中缓慢却又非常坚定的关闭起来。

林云得知兵工厂闹出这样事来,先是吃了一惊,转而想到,这样的事情虽然来的突然,却也正好说明其并没有幕后势力捣乱,而且他已经有所察觉,只是一时没想好该如何将工人的这种盲目排外仇视洋人的心理转化过来,出了这样的事情,也许正好是一次契机,只要解决的好,应该能彻底扭转工人们的这种愚昧的心理。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有个人比他更加矛盾和痛苦。

这个人,就是郭松龄。自从林云将这些德国人引来办工厂以后,他忽然觉得自己的信念有些动摇了。林大帅,还是以前那个在朝鲜战场上指挥若定,敢作敢为一心报国的大帅么?还是那个关心百姓疾苦,面对洋人举止从容的大帅么?大帅曾说过,要利用德国人的技术设备,难道他不知道,他也在被德国人利用吗?

广州起义的失败,也让他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觉得,那才是大帅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和这些官僚们、洋人们勾结在一起开办什么工厂,渐渐的,他开始动摇了。只不过这种动摇,还没有影响到他对林云的忠诚,他甚至想过,在适当的时候苦劝林云,让林云迷途知返,不要再这样下去了。

军校的教官和学员们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的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很快的,发展成了两派,一派就是以郭松龄为首的反对派,另一派,则是以蒋百里为首的支持派,好在双方仅仅是口头论战并且从不提到林云的名字,就事论事而已,但这已经让郭松龄非常矛盾和痛苦了,一方面,他不想看到军校内部出现分裂的迹象,另一方面,他对于自己的怀疑、不解甚至是动摇感到非常痛苦。

而就在他举棋不定,痛苦万分的时候,兵工厂暴乱的事情,摆在了他的面前。

何去何从,是听从林云的指挥去镇压工人的暴乱,还是乘机站出来苦谏?郭松龄犹豫了,彷徨了,甚至感到一种深深的失望,工人们到底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可是自己呢?自己该怎么做?

没有时间再让他考虑了,林云亲自来到军校,命令他随同自己前去兵工厂。

“就大帅和我?”郭松龄有些茫然。

“呃……带上两个警卫吧。”林云皱着眉头说道,他没有注意到郭松龄听到这话时的表情,带着点意外,还有点欣喜,更多的,是担心。

“快走啊,楞着干吗?”眼看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林云转过头来催促道。他此时忧心如焚,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自己在襄阳的心血,都将会付之东流,此时此刻,他又怎能不焦虑,怎能不着急呢?

·~··~··~··~··~··~·

啥也不说了,继续码字。。。

第二部 铁血狂潮 第十四章 暗流(下)

来到兵工厂后,林云才知道自己现在在人们的口中是个什么样子。

“杀掉卖国贼林云!”

“把德国鬼子赶出襄阳城!”

“赶走汉奸林云!还我襄阳!”

“杀掉汉奸走狗林云!赶走德国鬼子!”

听到这些,林云好笑的转过头来对郭松龄说道:“难道我现在就如此不堪么?”郭松龄脸色苍白的摇了摇头。林云见到新军的弟兄们虽然还在努力的维持着秩序,可是他们的眼神中和周围围观的那些群众眼中,都透露着同样的含义,是责怪?是不齿?还是不满加愤怒?

他顾不上再去想这些了,他明白自己的处境,门外,是歪着嘴冷笑准备看自己如何收场的新军兄弟,门内,是占据了工厂扣押着人质的武装工人,也许,现在该称呼他们为暴徒了,而自己的周围,是那些不明真相,摇摆不定的群众,此时自己手里,只有两个警卫。而且他从郭松龄的态度上逐渐发现,这个曾矢志不渝要追随自己的年轻人,正神色复杂的看着这一切,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林云叹了口气,向门口走去,周围的人群忽然之间安静了下来。他的背影,此刻显得那么无助,又是那么孤独。

“大帅……”郭松龄机械的向前走了一步,伸出去的胳膊僵在半空,慢慢的,又落了下来。

两名警卫跟在林云身后,当林云站在门口停下脚步时,他们也站在了离林云不远的地方。

“工人兄弟们!我是新军军校校长林云,也是你们叫的那个卖国贼林云!”他仰面喊着,任凭雨水在自己的脸上滑落。

“我现在就站在这里,哪位兄弟如果真的认为林某人该杀,那么请站出来给林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