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吴三桂新传 >

第93部分

吴三桂新传-第93部分

小说: 吴三桂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吴襄已被三桂手下的亲卫们拼命保护着终于杀出了重围,但同时他们也付出了五十多条性命的代价。之所以能够最终杀出一条血路,一方面归功于这些亲卫悍不畏死的气魄以及勇猛无敌的身手,另一方面则更要归功于三桂、洪安通两人牵扯到了几乎所有后金军的注意力,为了拦截他俩接近大汗几乎所有人都向他俩的方向汇集过去,从而忽略了吴襄等人,只留下一小部分和他们周旋,最后终被他们成功脱离包围。

吴襄他们此刻刚刚抵达宁远城门口,还未等他们抬头望向城楼,忽听得城上响起震天的欢呼叫好声。诧异之下人人朝城楼上望去,只见到城上的守军们人人雀跃的振臂欢呼,同时耳中听到他们一声声呐喊:“敌人撤军啦!敌人撤军啦!”吴襄等人闻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得纷纷回头望去。

果然见到方才还是万马奔腾、喊杀阵阵的前方大片土地上,此时已经是平静如水。而由那里孤零零的两人两骑此刻正走在回城的路上。吴襄的一颗心霎时间惊喜万分,暗道三桂我儿难道竟大发神威的将后金大军打跑了?

正在他胡思乱想间,忽然城门大开,一哨人马由里狂奔而出。瞬时间便来到吴襄等人的面前。吴襄回头一看,正是蓟辽督师袁崇焕、宁远总兵张献龙等人到了。惶恐之下急忙下马跪倒在袁崇焕、张献龙的马前,口中道:“启禀督师、总兵大人,末将吴襄出师不利,不但未能将粮草顺利送达广宁,反倒被后金军劫掠而去,还折损了几乎全部手下,末将无能,望督师、总兵大人重重责罚!”

袁崇焕本来带有惊喜之极的神色此时也不由有些无奈,叹了口气道:“吴将军,此事虽发生在你身上,但今日后金军的阵势我们也看到了,你实在是寡不敌众啊!不过再怎么说,粮草被劫你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wωw奇Qisuu書网,只是罪责轻重的问题。到时本督师会酌情上奏朝廷的,眼下还是先等待你那个神勇无比的公子回来吧!”说到这里脸上又重新露出笑容。

张献龙则轻轻拍了拍吴襄的肩,和声安慰道:“吴将军放心,我会请求朝廷尽量减免你的罪责的,希望你不要有太多的悲观情绪!”

吴襄忙低头道谢。

此时三桂已经看到了城门外的袁崇焕、张献龙以及父亲等一干人,急忙催马与洪安通加速向城门处驰来。

吴襄望着逐渐接近的二子三桂,见他此时衣衫破损,鲜血斑斑,浑身上下俱是大小创伤,不由的心情激荡至顶点。蹬蹬蹬大步的来到刚刚下马的三桂面前,热切的望着三桂,随后紧紧的上前抱住他,热泪盈眶的大声道:“今日如不是我儿舍身相救,为父早已不能苟活于世上了!”说到此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三桂见父亲如此激动,也不由暗暗为自己依然活着而感到庆幸。他也伸出双手用力搂过父亲,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以示慰籍。

袁崇焕缓缓的走上前来,对着三桂连连摇头叹道:“此刻本督师实在是无法找到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你的赞美之情了!”随后猛地伸出手拉过三桂的左臂,将之举在半空,回头冲着身后的一众将领以及城池上的众官兵高声吼道:“吴三桂乃我大明第一猛将也!”

随着袁崇焕这一声吼出,城头上的上万官兵俱都高举双手纵声高呼:“吴三桂!第一猛将!吴三桂!第一猛将……”声音远远的传了开去。

而此时张献龙也跟上来,对着三桂这个比自己低了几级的小将竟是双手抱拳施礼,口中钦佩有加的道:“吴小将军,此刻我终于对袁督师说过的话深信不疑了,那就是你吴三桂的的确确乃是我大明朝日后的绝世名将!本将对你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甘拜下风啊!”

三桂放开父亲,对袁崇焕、张献龙客气了几句。此时其他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将领纷纷上前真心的向三桂祝贺,而当三桂被众人簇拥着来到城内的时候,更是受到了整个宁远城守军将士的顶礼膜拜。当三桂与洪安通在后金军中大发神威,直到三桂一箭三雕重创敌人首领的时候,整个过程俱都被城上的守军将士居高临下看了个清楚。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此时的三桂就是战神的化身,人人都将他视作崇拜的对象。城头上下、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们欢呼着吴三桂名字的声音,整整的过去几日这种燃烧的激情才慢慢消退。

与此同时,吴三桂这个名字随着前几年三炮击毙努尔哈赤之后,再一次在整个辽东军中被众人传唱。很快就已一种超越一切的速度传遍到京师,甚至到整个大明。吴三桂这个年轻小将的形象成了既忠且孝,既勇又猛的最佳代言人。在他几年前声名鹊起后,再一次在整个天下确立起令人仰慕的绝高声望。奠定了他日后成为整个天下第一猛将的基础。

回城的当晚张献龙大摆宴席宴请吴襄、三桂父子二人以及袁崇焕等一干高级将领。一方面为吴襄压惊,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三桂能在后金的千军万马之中成功救出父亲而进行庆贺。

席间三桂自然成了全桌的主角,除了众人的种种钦佩赞美之言外,还要受到所有人对他的轮番轰炸,逼得三桂毫无办法下连连干掉杯中的酒。直喝的头昏脑胀,面色通红。最后还是袁崇焕为他及时解围,严明三桂今日身体消耗太甚,急需修养,而且全身上下还有不少外伤,尽量避免少饮酒。

经过袁崇焕的一番劝诫,众人这才放过了三桂,使他及时逃过一劫,没有喝到当场出丑的地步。

好不容易回到房间后,三桂重重的躺在床上,刚要盖上被子歇息,忽然间房外传来几下击打房门的声音,三桂无奈的下床去开门,同时心中暗道,谁这么晚了还来打扰自己歇息?

第五十七章   父子交心  下

房门打开,原来是父亲吴襄站在外面。三桂一见连忙将他迎了进去,口中则道:“原来是父亲啊,怎么这么晚了还不歇息?”

吴襄缓缓走入屋子,边走边问道:“三桂,你打算何时回山中练兵?”

三桂答道:“如果这里没有什么其他事,那我准备就后天回去。”

吴襄点了点头,继续道:“那有些事情为父必须要在这里跟你说清楚,否则等你回去后,又不知要等到多少时日了。万一朝廷发下诏文将为父治罪,那恐怕日后就没有机会了。”

三桂听了慌忙拉住吴襄的双手急道:“父亲您为何如此悲观呢?这次粮草被劫根本罪不在您,当时那种情形不管是谁遇到几万后金大军都保不住粮草。我相信朝廷会酌情考虑的。”

“唉,你想象的很好,但为父却知道这一次的罪责的确是躲不过去了。”吴襄摇头无奈的道:“如今我大明国库早已空虚,无论是钱粮物资等都早已枯竭,而为父恰恰就在此时丢了供几万人马食用半年多的粮草,于情于法都不能轻易的饶过为父,唉,为父早已想到会有这么一日,如今仰仗你舅舅的权势弄了个副将已经让为父心愿足矣!唯一令我心中有愧的就是为父太自私了,以前曾经那般狠心的对你。就连你前两三年一直在南方四处逃避追杀的危难岁月,为父也从未去真正的关心你,相助你,甚至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任你自生自灭的冷漠想法,此刻想起实在让为父无脸再见你。唉!”说完长叹一声,默然摇首。

三桂望着痛苦万分的父亲,不知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半响后吴襄抬起头,对三桂问道:“你可知为父当年在你小的时候为何由开始对你百般疼爱,到后来却日渐对你冷漠有加,甚至恶言相向么?”

三桂听了反问道:“不是因为我太顽劣不服管教么?”

吴襄摇了摇头,接着道:“本来为父的目的是将你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将来成为大明的一员绝世猛将。而你当时也没有令为父失望,从小就发挥出超乎常人想象的聪明智慧。直到后来你九岁开始杀人,在军中惹了祸,为父才突然想起当年在你刚刚出生那日那道人无双子曾经说过,虽然断定你将来的成就非同小可,但对于我们这个家庭乃是整个天下来说,也不知究竟是福还是祸!”顿了顿接着道:“为父由那时起就开始害怕随着你的逐渐成长而给我们的家人以及亲人带来不可避免的祸患。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为父才开始逐渐疏远你,斥责你,甚是不惜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最终目的就是想毁了你一个,借以保住全家人。唉!”

说道这里吴襄的表情显得无比的痛楚,懊悔的道:“当初都是为父想多了,今日如不是你舍命相救,焉能还有为父的性命所在!你不但没有危及到家人及亲人的性命,反而还救了为父一命。如今为父怎能还会相信当初的胡乱想法呢?”

三桂望着一脸凄苦神色的父亲,心中感到震撼万分,没想到父亲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逐渐与自己疏远,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吴襄今晚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立时感觉痛快了不少。他伸手抹了抹双目的泪花,随后重重的冲三桂点头道:“如今为父终于彻底想通了,只有你日后步步高升,封侯拜相,我吴氏一族才会跟着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日渐的兴旺繁荣。三桂,你就继续朝着你心中的目标前进吧!为父今后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全力的支持你!让你绝对没有后顾之忧!”

三桂见父亲终于彻底的与他交了心,不由的打心眼里感到异常的欣慰。他重重的冲父亲点着头,眼神中显现出无比坚毅的目光。

这一晚,父子二人一直悉心交谈到深夜。

三桂在第二日又匆匆的呆了一天,随后在第三日率领亲卫们离开了宁远,奔赴大山中继续完成他的练兵大计。

三桂回去后发现战马终于全数买回来了,便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即着手开始他的马上功夫训练,新的一轮练兵计划又开始全面铺开。

来自京师的消息终于到达宁远城,且还是崇祯亲自草拟的圣旨。上面果然还是依律对吴襄丢失粮草进行了处置,但也并未过分深究,只是将他的官职罢免,在家中听候留用,而军职却依然给予保留。这下,吴襄终于可以安心的在家陪伴夫人了。

三桂在这段时间里依然进行着他的各种严格而略有残酷的训练,由于此处濒临蒙古,因此他还时不时的率军到那里的大片无人之地训练战士们的骑术。经过有条不紊的训练计划和步骤方法,每个人的骑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就在训练逐渐接近尾声的时候,三桂却开始大力施行他的淘汰制度。不管你的训练成绩多么的出色,只要是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被三桂淘汰出队伍。因此,短短的三、四个月,已经陆续有两百多名不合格的战士被以各种理由淘汰掉。且还在不断进行这种残酷竞争的活动,这也使所有人都对三桂此次所下的决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无论是从训练的强度、难度还是其它如严守纪律、绝对服从指挥等方方面面都对自己有了更大的加强。

与此同时,那些被淘汰掉的战士回到各自的家乡之后不久,又都不约而同的陆续加入到地方上的义军之中。而且全都加入的是一支队伍,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支义军的首领正是徐过强。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完成的,只有寥寥几个核心人员知道事情的内幕。

崇祯二年四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正在大山中苦练精兵的三桂忽然接到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密信。信中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