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

第206部分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206部分

小说: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唐健肯定的点了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亲自前来,我想这足够表达我的诚意了吧。”
    曹锟的脸上yīn晴不定,同时脑中不断闪现着唐健刚刚所说的话“我不确定我能不能做到,但是我已经将这些当做了我毕生的理想,我希望所有的国人能够和我一起为之而奋斗,包括曹锟曹师长你!”
    唐健的这些话触动了曹锟心中最柔软处,他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之战,还有他深以为耻的甲午之战,每一次战争之后,不是和列强签订了无数了不平等条约,就是割占土地,大清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
    听到唐健这样的话,他内心深受感动,跟随袁世凯这么多年以来,曹锟的心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掀起如此大的bo澜。
    一时间,曹锟愣在原地,心中在一瞬间涌现了无数的念头。
    唐健觉得话说的差不多了,便问道:“怎么样?曹师长?有没有决定?”
    曹锟被唐健从深深的记忆中拉了回来,曹锟不是傻瓜,对于南方军最近重重反常的举动在这一瞬间也得到了解释,原来唐健迟迟没有对他下手,是因为希望自己能为他效力,同时也是给这数万北洋新军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想毕,曹锟突然跪在地上,低着头,像宣誓般的说道:“曹锟愿意和司令一起为这个伟大的理想而奋斗。
    ps:今天的第二更!

横扫太平洋 第一章 华夏崛起
    曹锟主动投诚之后,江苏和安徽两地相继归顺了南方军,而曹锟的六万大军也接受了南方军的和平改编。***
    自此,南北内战才在真正意义上以南方军的胜利而结束,而南方军在收编了大部分北洋新军之后,总兵力也达到了三十万之众,这还不算各地的民团以及预备役兵力。
    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之上只剩下南方军一军独大,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唐健的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围剿逃进深山的北洋新军残兵。
    三个月后,经过了二十万南方军的大力清剿,中华大地上剩余的北洋新军大部分都接受了和平改编,而顽固抵抗到底的都被南方军全力剿灭。
    不久,聂士成的西进大军顺利从山西南下返回武汉,于此同时,孙万龄和曹锟的东线大军和聂士成在武汉进行了大会师,国内的局势最终趋于平静。
    会师之后,唐健开始召集南方军高级军官以及民间各地的知识分子商议建国事宜。
    唐健的请帖一出,全国各地的名士纷纷云集武汉,就连一些在国外留学的华侨也纷纷买船票赶回国内,准备参加这一次决定中华四万万国民未来命运的盛典。
    三年的内战之后,武汉头一次这么热闹,在武汉的街头之上,随时可以看见穿着西装留洋归来的华侨,满脸喜s…的老百姓纷纷上街,载歌载舞,欢迎各地代表来武汉。
    这一日,唐健和严复、唐绍仪三人人走上了武汉街头,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闲聊。
    唐健走上街头时,清楚的感受到了大街上热闹的气氛,不时有顽童互相追逐跑过,身后还有尾随而来微微嗔怒的父母。
    江滩之上竖起了五颜六s…的旗帜,在江风的吹拂下分外绚丽,来往每一个的脸上都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一方面是庆祝大清王朝的覆灭,另一方面是为了即将诞生的新国家而欣喜。
    远处的江面上,飘d…ng着各国的国旗,由于全国戒严的命令还没有解除,长江江面上还不能够让各国列强的军舰随意进入,所以大部分都是各国的商船,商船之上乘坐了基本上是来自各国的记者,对于这样一个千载难逢亲眼看到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改朝换代的壮观局面,相信每一个记者都愿意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下这一伟大时刻。
    唐健和严复、唐绍仪漫步到了江边,三人随意找了一处藤椅坐了下来,对于在国外留过洋,并且居住过一段时间来说的严复、唐绍仪两人来说,他们的意见比起待在国内,没有亲眼见过英美法几国先进制度的知识分子要中肯的多。
    “在建国商讨事宜还没有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听一下两位先生的珍贵意见,毕竟严先生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待过,而唐先生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修学过,两位对国外的政治体制都有一点的了解,所以,我想听取一下两位的意见,看下接下来中国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政治体制?”唐健问道。
    严复先答道:“不知道司令和唐先生有没有看过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fǔ论》,《政fǔ论》是前期分权理论的初步形成,对分权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展的孟德斯鸠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他曾经在《论法的jīng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jiao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至今美国仍然采用的是这种政治体制。综上,我觉的我们最好还是采用总统制。”严复又补充道
    “不错,我也同意严先生的看法,美国建国时间短,它之所以能够展这么快,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这种高效政治体制,所以,我也觉得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的总统制,确定我国的政治体制!”唐绍仪也赞同严复的观点。
    唐绍仪曾在美国待过数年的时间,对于美国总统制的优越x…ng深有体会,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由总统担任国家元,同时担任政fǔ脑。
    总统制的特点就是以总统为行政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立于议会之外,只对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在任职期间,没有因为政见不同而倒台的风险,可以积极推行政策,此时刚好合适中国的国情。对于经历过三年内战,内外jiao困下的中国,唯有实行这种政治体制,在行政于立法相互制约的情况下,行政力高度集中,运作效率充分挥,适应形势的展。
    唐健听完两位智囊的话,微微点了点头,其实他心中也是这个观点,比较倾向于总统制。
    当初他尽力辅佐袁世凯创建内阁制,仿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是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政治体制完全不适合此时中国的国情,间接导致了袁世凯独霸朝纲,所谓的皇帝也成为了他玩n…ng政权的傀儡,所以,经过实践过后的君主立宪制并不适合此时的国情。
    结合此时中国的国情,只有总统制才适合,而进入了稳定展之后的中国究竟会采取哪一种政治体制,那则是后话了。
    “好吧,其实我心中也比较偏向总统制,既然听到两位先生的分析,我也就放心了,呵呵。”唐健笑道。
    “司令,不用客气。“严复和唐绍仪同时谦虚道。
    “关于立宪的事情还要劳烦二位了。“唐健恭敬的说道。
    “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自当义不容辞!“严复说道,一旁的唐绍仪也微笑赞同了。
    “好吧,那就这样决定了,主要还要看一下其他代表的意见。此时估计各地代表都来的差不多了吧,建国商讨会议也差不多要举行了。“唐健说道。
    严、唐二人点头,起身跟在唐健的身后回到南方军临时政fǔ大楼。
    三天后,建国商讨会议在位于武汉南方军临时政fǔ大楼举行,经过近十天的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民主共和国,全称为华夏民主共和国,暂时定都武汉,实行总统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制度。
    其中成立议会,法院,内阁三大政fǔ机构,分别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责。
    会议上选举唐健为华夏民主共和国总统,五年一任,可以连任,在已经由议会确定的宪法中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又是政fǔ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fǔ。政fǔ不对议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内阁由总统指定的官员(通常为各部部长组成,只是总统的集体顾问。
    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完全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议员和政fǔ官员不得相互兼任,议会无倒阁权,政fǔ也无解散议会的权力。但议会行使立法权受总统的制约。
    其中,严复被唐健任命为内阁总理,组织新的政fǔ。
    南方军中的所有6军则被改编为华夏人民军,北洋舰队被改编为华夏人民军太平洋舰队,设立海6军总参某部,归从唐健指挥,其中,聂士成、孙万龄被封为华夏人民军6军大元帅,授大将军衔;冯国璋、段祺瑞、曹锟三人被授中将军衔。
    叶祖圭、程璧光两人被封为华夏人民军太平洋舰队海军大元帅,授大将军衔。
    其他海6军高级军官,诸如6军张作霖,冯y…祥、吴佩孚、徐树铮、揭佳俊、孙传芳、袁靖翔、张景惠等;海军吕文经、篮建枢、李鼎新、吴应科、储昭良等人都相应的授予了不同的官职和军衔。
    特别要提出的是,此次还成立了华夏科学院,院长由欧阳彦青担任,其他重要人员,诸如王建川(后孤狼特种部队总指挥官、朱连杰(6军总参谋长、李盖茨(后被任命为国家中情局局长、田阿登(科学院席科学家、巴f…i特(后背任命为财政部部长、柳文清(后空军部队司令等人由于不宜过早暴1…在大众的眼球中,没有再此次任命名单中。
    十天后,唐健在武汉举行了一次空前的海6军大阅兵,五万6军和太平洋舰队中的两艘龙威号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以及其他大小战舰十余艘参加了此次大阅兵。
    华夏民主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通过在场各国记者的镜头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在世界各地掀起了轩然**o,华夏军的强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特别是看到新闻头条上,华夏6军军阵严明,步伐划一,和之前的清军、北洋新军大不相同,还有江面上那几艘战列舰上狰狞的炮口,几乎所有人心中都涌现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第二个“日本“已经成功在远东崛起了。
    不,更准确的说,一个比日本强大数倍的远东军事强国正在快崛起!
    ps:今天的第一章。第四卷终,第五卷《横扫太平洋》开始了,沉寂了这么久的北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又要大显神威了,俄国、日本、朝鲜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南海到底是谁来主宰?珍珠港还会不会落入美国之后,美国和华夏会有怎样的较量?答案就在这一卷,更多jīng彩,尽情期待!

横扫太平洋 第二章 鸿门宴?
    当华夏建国的消息传到印度的时候,温斯顿?丘吉尔由于坚持自己的自由贸易原则,和当今英国相尼维尔?张伯伦的贸易壁垒政策而不合,他自称“独立的保守党人”,并于不久之后来到印度旅行散心,并代表大英帝国视察东印度贸易公司。
    丘吉尔正在印度加尔各答某处别墅里chou着雪茄,rǔ白s…的桌子上摆着刚刚印度sh…应生端上来的咖啡。
    丘吉尔放下雪茄,吐出一口浓烈的烟雾,当烟雾散去的时候,他面前那份报纸上的内容便显现出来。
    报纸上的主版位置用大大黑体英文写着:“远东,一支沉睡良久的雄狮即将醒来—华夏正式建国!”
    字体下用一张占满了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