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哥,我知道怎么回事,你把这些纸条给我。”
李孟也知道这是密码信笺了,可怎么解读,他是没有头绪,直接递给了女孩,朱云瑶快步跑进了屋子里面,李孟对这个倒是有兴趣,直接跟进去观看。后面的人则都是知趣地留在外面。
看着朱云瑶把这些长条纸条大概的看了一遍之后,纵横排好,然后按照编织竹筐的手法,纵横交错的把这些纸条编了起来,有些字被上面的纸条盖住,但是这些纸条形成了一张大长方形的纸。
朱云瑶大概的看了下信笺的内容,李孟甚至能感觉到女孩从早晨起来就是灰蒙蒙的脸庞,突然的亮起来,明眸之中瞬间充满了泪水。
不过女孩没有多说什么还是把信交给了李孟,这些纸条纵横交错起来,那些无意义的汉字就组合成了有意义的词句。
信上说的都是白话,所说的内容真是大出李孟的预料,说是这两三年来,周王府上下也是看到乱民贼兵屡次的从开封城下经过,而且一次比一次的规模大,虽说,这些乱民贼兵没有破城攻坚的能力,可也是越来越危险。
天知道什么时候,这城池也和凤阳一样被攻破,城破之后,百姓平民们倒还好说,可藩王府,皇亲贵戚这些子弟们,压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那些官员武将还可以一溃千里,逃之夭夭,但王府上下,却不能出城一步,只能是与城携亡。
与其如此,既然朱云瑶已经是来到了外面,那还何苦要回去呢?朱云瑶的一位侍女急病身亡,直接就被王府当成郡主报到宗人府去,末了还说,王府乃是牢笼,未必有平民百姓家幸福自在,你既然出来了,那是你的福气,听侍卫们说,那位将校对你不错,就安心呆在那里吧。
李孟在看信的时候,女孩也是一直在身后跟着看,这信的字因为纸条的缘故,并不是一个方向,以李孟对繁体字的熟悉程度,看信的速度很是缓慢,朱云瑶显然是熟悉这套流程,很快就看完了。
也许女孩这时候才感觉到父母对她的亲情,也许是为自己不用回周王府,可以留在李孟身边,或许还有些别的理由。
女孩已经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捂着嘴轻声的啜泣起来,眼泪不住的抄下流,李孟看着信苦笑了几声,心想对方也太干净利索了,真是一举两得,一来是彻底切断了危险的因素,二来是把女儿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李孟倒是没有把周王府想的如何高尚,自己所要的硝石火药,马铠,精甲,火铳,这些东西实在是危险和敏感,稍有不慎就容易惹祸上身,更何况追查起来,顺藤摸瓜的还有个河南郡主跑到登莱去了,不如干脆利索一些,直接上报女儿急病死掉,一了百了。
当然,其中或许有些亲情在里面,仅仅是也许而已,最起码真实情况是这样,朱云瑶在李孟这里,可能王府的锦衣玉食是比不了的,但也是上等之家的吃穿用度,而且自由无比,基本上不比担心安全之类的事情,这的确是女孩的幸运。
李孟放下信笺,长吐了一口气,回头刚要和女孩说话,朱云瑶却欢呼一声,紧紧的抱住了他,把头埋在他怀中,肩膀耸动,发出闷闷的哭泣声,所谓的喜极而泣就是如此,李孟却是摇摇头,拍拍女孩的后背表示安慰。
走出屋子的时候,李孟是一个人,几名侍卫头目对这个结果好像并不意外,为首那人上前一步,恭声问道:
“请问李大人,屋内的那位小姐,可愿意跟着回开封府吗?”
李孟摇摇头,那名侍卫头目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躬身施礼说道:
“请大人安排几辆大车和人手,跟着小人们去渡口一趟,船上还有些东西没有搬运下来,也是王府的少许心意。”
想必说的是那艘戒备森严的船只了,李孟招呼过来一名亲兵随着他们去安排,看着这几名侍卫走出院门,李孟觉得胸口处有些风凉,低头一看,禁不住苦笑,方才朱云瑶在他胸前哭泣的时候,眼泪把衣服都弄湿了。
人走出去,院子里面顿时是变得安静下来,李孟却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周王府那边已经是报了郡主的重病身亡,如果自己这边把人送回去,他们会如何的处置,有没有可能半路上直接沉到河中,以绝后患呢?
这个想法李孟也懒得深入,因为确实是太过让人心寒,但王府的预先布置,侍卫首领的如释重负,还有郡主的喜极而泣,都好像是印证着什么,无情就在帝王家,果不其然。
逢猛镇丁点大的地方,渡口到这边来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不多时,亲兵就带着几辆马车回到了院子里,那名亲兵的神色却有些紧张,一进院子就先跑向李孟,在李孟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李孟点了点头,这名亲兵紧忙的跑出去,有过了会,一队步卒和三十马队从军营中开拔出来,朝着院子这边行进,靠近院子之后,迅速的分散在四周把这里护卫起来。
在院子里面的王府侍卫们,都是面露惊惶神色,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名侍卫头目和李孟交换了下眼神,看见李孟点头,这才是安定下来,把院子里面的侍卫全都是赶了出去,就留下几个头目。摆在地上五个大木箱,上面都是贴着火漆封条,几名头目上前仔细检查过之后,都是取出钥匙交给了对方。
看来他们每个人负责的箱子不同,想必周王府还有什么让他们彼此牵制的手段,李孟也不关心,准确的说,院子里面所有的人都不去管有什么猫腻了,大家的眼睛都是盯着打开后的箱子………金光灿烂,珠光宝气。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刀两断
天下间最富裕的人就要说这些藩王了,京师里面的崇祯皇帝以简朴著称,可下面的藩王亲贵都是豪奢异常,从这几个箱子看来,果真不假。
四个木箱里面都是码着整整齐齐的金锭,还有个稍微小些的木箱里面摆着些精美的珠宝首饰,一名侍卫首领说道:
“这里是黄金两千五百两,还有些姑娘常用的珠宝首饰,这次一并带来,还往大人收下,毕竟是王府的心意。”
折合成通用的货币银子,将近三万两。那些珠宝首饰如果到江南繁华之地买卖,恐怕这价钱也是惊人,凡是看到这些东西的人都是有些眼花,李孟却有些好笑的想到,莫非这金银珠宝就是周王府给自己养活郡主的费用。
事情做到这里,也就没有什么继续多说的话语了,几名侍卫说了几句客套的话语,在亲兵兵丁的护卫下出门去往渡口回河南去了。
除那箱首饰之外,剩下的金子都是让亲兵们搬进银库去了,可能是听到外面的动静,朱云瑶知道外面无事了,女孩蹦蹦跳跳的跑了出来,在院子里面跑了几圈,又是走到自己的首饰箱子跟前,惊喜的说道:
“哎呀,全给我带来了。”
翻检了下,找出一根发簪,插在头上,抬头冲李孟笑着说道:
“李大哥,你看这个好看不好看?“
女孩脸上的泪痕未干,身上还穿着扑通的青布民妇襦裙,突然作出这个姿态,加上古代的首饰和现代的审美观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女孩此时自以为很美的模样,颇为的可笑,李孟忍不住呵呵的笑出声来。
那边女孩在箱子里面摸出个铜镜来,对着镜子映照下,顿时是知道李孟为什么发笑了,女孩又羞又恼的冲过来。
王府郡主这么大地麻烦。今天算是解决了,自己得到了价值不菲的金银,女孩的身份也得到了解决。说起来,也算是自己白捡了个绝色地美女。李孟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了一些,伸手在女孩的头上摩挲几下。开口笑着说道:
“别人都说是千金小姐,你可算是价值万金啊!”
朱云瑶显然是被快乐充满了,从前虽然是比较活泼,可也不敢这么凑在李孟身边闹腾。林雷今天这件事情。实际上变相地已经是承认她是李孟的人了。
正动作间,看到李孟胸前的水渍,知道是自己的泪痕,女孩立刻脸红起来,却听到李孟说道:
“你现在姓朱不合适了,不如跟着我地姓,姓李吧!”
朱云瑶地头立刻都是抬不起来了,谁想到李孟接下来的话语说道:
“我就认了你这个妹妹,算是多了一门亲戚。”女孩的脸色顿时变的很难看。
家事变得轻松些。而且因为各处的生意周转,八闽商行的船队拉走了第一次盐,可从豫西那边过来的青盐却断了几次,量也是时大时小。
不过李孟的生意还是在稳定,迅速的增长着。因为被抽走了五万两白银而造成地经济紧张总算是得到了缓解。
王海在三月底从京师回来的。之所以在路上走的这么慢,主要是押运五万两白银的责任太过重大。必须要谨慎,白天最多走三十里到三十五里路,晚上一定要住在城镇和卫所里面。
这么一步三防的进入了京师,按照王海地话说,银钱是送到刘太监府上,刘太监好像是还在筹集其他地银两,不知道是在做什么,刘太监和府内的几个头目都是忙得要命,只是派下面几个管事来招待。
当然这个招待还是十分热情地,一概是以自己人的态度招待,彼此都不见外,王海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刘太监才召见见了一面,彼此就是说说家常,同时叮嘱莫要急躁,只要上面有人在,将来做一镇总兵也不是不行,稳稳向前就是。
李孟也琢磨不透,对方要钱到底做什么,不过这等政治投资,花出去了,再想也无用,只是嘉奖了王海几句,让他回家休息几天,再去军营就是。崇祯九年四月,所谓年初的大捷造成的虚假欢乐气氛终于是被各地的坏消息一扫而空。山西大饥荒,人相食。河南旱灾,蝗灾,唐王聿键上表奏报,说是靠近山西的河南南阳因为饥荒有母亲吃掉女儿惨剧,请求朝廷赈济,永宁一带的矿工聚众反乱,接连打败朝廷镇压的人马。
李孟发现自己的承受能力确实是变得很强,居然可以看如此悲惨的描述而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而且在地方上表之后,朝廷确实是作出了及时的反应,崇祯皇帝下诏免除山西河南交界处几个州县的赋税,而且发银三千五百两赈济灾民。
三千五百两?堂堂的京师朝廷,皇宫大内,就拿出三千五百两银子赈济,地方上各级官员在例行克扣些,到地方上那些灾民手中还会剩下多少。
怪不得,闯王,闯将,八大王,恨天高,曹操这些乱贼的将领们,失败的时候也不少,却转瞬就能复起,朝廷和官府如此做派,民众怎么不反。
李孟有些麻木的看着这一切,好像是在看笑话,他也不知道历史是不是因为他的到来,改变了什么,因为普通教育所说的历史,根本没有涉及到这些地方。
实际上,是确有其事,正常的历史时空中,几年后李自成围攻洛阳,洛阳守军积欠军饷,根本没有士气,福王又是吝啬到极点的一个人,根本舍不得拿钱来助饷劳军,洛阳府的几位官员苦苦哀求,终于是下拨了一批银子,但那些官员收到银子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和同僚们扣下了常例的一份。
而且真正有银子的大户,那些藩王亲贵,朝廷却是严令禁止他们出银赈济,即便是有这个善心想要做些事情的,因为担心藩王借此邀买人心,趁机反乱,所以一概严格禁止。可周王一次给李孟这边养活女儿和封口的银钱就是将近三万几千两。
天下本是一体,河南山西大饥荒,山东和北直隶也是受到波及,地方上很是不稳,李孟也是做好了准备,不过胶州这边因为李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