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758部分

明朝好丈夫-第758部分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夸之词皇上还没拿准;怎么可能就这样昭告天下。
    当日;王安便寻了个机会出宫;寻了几个同乡;好不容易联络了一个大商贾。
    到了傍晚;刘吉的府邸里;今个儿刘吉下了值;直接就进了书房;大家都知道刘吉的脾气;一旦心里有事儿的时候;便会在书房里闲坐;因此谁也不敢去打扰。
    刘吉的脸上;露出了几分遗憾之色;淡淡的道:“这么来;这柳乘风倒是命大;竟是当真没死。不过也罢了;他既没死;倒也为老夫挣了不少银子;下头的恒源商行;已经收购多少货物了。”
    “回老爷的话;今日商行四处拆借;再加上本金;已经花销去了纹银三百余万两。”
    三百多万两银子确实是骇人听闻的大数目;不过对恒源这种京师里数一数二的商行来;倒不是完全筹措不出;至少以他们的各种不动产和信用;单从聚宝钱庄就可以拆借上百万两银子。
    ……………………………………………………………………………………………………
    第三章送到。~
    (。。 )
 
 
    
第六百零九章 :回来真好

  
    
    
    
  
    书房里的刘吉显得有点儿郁郁寡欢。那恒源商行确实是他的产业;自商贸开始起;他便命人暗中经营;凭着他的人脉和巨额的本金;如今早已成了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商行之一。
    事实上也是如此;随着商贸的兴起;使得不少朝廷大员们渐渐从囤积土地转为了暗中投资商业;大明朝早已悄然改变;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从地主变成了巨贾。
    商业的兴起;其实已经彻底打破了地主的利益;尤其是工坊的兴起之后;由于大量的人工吸引到了城市;这就导致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原本在乡间;人力资源是极为充沛的;地主可以随时用最低廉的价格令佃户为他们劳作。可是一旦佃户们有了选择;自然会大量的涌入到城中去做工;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地主根本不可能开出比工坊更好的待遇;因此在乡间;大量的强壮劳力纷纷涌去了城市;就是那些老弱病残;为了留住这些人;使自己的土地不至于荒芜;导致地主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佃户待遇。
    今时不同往日了。由于人工的不断攀升;使得乡绅们开始难以为继;于是不少乡绅在保留自己的土地之余。也开始拿出银钱来进行一些商业活动;拆东墙来补西墙;对他们来。土地固然是根本;可是眼下这个局面;若只是单纯的兼并土地根本就难以维持。当然;也有一些乡绅与商业密不可分;譬如有的地主;开始将自己的土地从种植粮食转为种植桑树和茶叶;在如此紧俏的情况之下;种植这些农作物确实比之单纯的种植稻米要好一些;不过这种作物本就和商业息息相关;他们既是地主。同时也是商贾;在收获之后;不得不去与那些收购生丝和茶叶的商贾进行交涉。
    这种学;穿了一些;其实就是反贪官不反皇帝;商贸是必须存在的;大家都靠它吃饭;可是商贾是必须大肆批判的。
    此时的他;脸色很是深不可测;那个叫王安的太监;竟是经人引荐把消息卖到了他的恒源商行;而恒源商行趁着这个机会;一夜之间挣个百来万两银子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要知道;现在大大宗商品交易已经开始开始日益成熟;卖家的货物囤积在仓库;只要对方付了钱;双方签下文书;交割了库中商品的归属权;根本就不必把货物提出来;这些商品就已经是买家的了;至于买家要如何处置这些商品;是继续让它们存在库中;还是调出来兜售出去这都是买家自己的事;买家唯一做的;就是按时给那些仓库的归属人按时缴纳一些租金而已。
    钱是挣来了;可是对刘吉来;这还不够;他万万想不到;柳乘风这时候居然赶了回来;刘吉也已经有了预感;柳乘风此次回来;必定会再上一个台阶;而那时候;双方终于要准备撕破脸皮了。
    他阖着眼儿;思索了片刻;随即对这主事道:“那个王安;要继续联络;往后宫里有什么动静;或是让他去做什么事;直接吩咐他就是。”
    “不肯?”刘吉笑了;淡淡道:“他会肯的;否则他拿着如此重要的消息出来卖银子的事一旦揭露出去;他还能活吗?再者;此人贪财如命;往后呢;许些利给他;他还得乖乖听我们的。这个人很有用处;用的好了;能给老夫省不少的事。”
    刘吉叹了口气;摆摆手;道:“奉承的话就不必了;起来老夫近几日身体是大不如前了。哎;内忧外患;那柳乘风回来只怕要咄咄逼人了。”
    主事之所以提出这个;其实也是为刘吉做打算;刘吉毕竟年纪太大了;穿了;也没几年活头了;又何必要和一个锦衣卫指挥使佥事计较什么东西?
    刘吉一番话;确实让这主事有点儿没转过弯来。
    ………………………………………………………………………………………………………………………………
    柳乘风则是坐在马车里;此时已经身心疲惫;只是让钱芳与这些官员交涉;是旅途劳累;不便相见;人也不下车;直接就入了关。
    那个女人控制住了漠南诸部的时候;柳乘风就已经知道;自己不能在大漠逗留了;瓦刺的人的事交给瓦刺去解决;而事实上;那女人未尝不是希望柳乘风立即回京;因为柳乘风多留一日;不但会给汗庭勾结汉人的口实;同时柳乘风这个家伙实在是太让人难以捉摸;连李若凡心里都知道;要控制这样的男人是多么的不易;因此;她很快同意了柳乘风回国的要求。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辰;柳乘风不知道;只知道帐帘被掀了起来;那恶毒的女人款款进来;含烟带笑;那时候的她真是美艳动人到了极点;至今柳乘风回想;都有些惊心动魄;也许;只有这样心机深沉的女子;才会有如此动人的美貌;正如妖精和精怪总是化身为绝色的美人一样。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 )
 
 
    
第六百一十章 :有功自然要赏

  
    
    
    
  
    收藏【】;为您提供精彩阅读。.E。Om *。
    那一夜的事儿;柳乘风已经记忆已经不清了;只知道那个女人在哭;了许多话;帐内的牛油灯熄了;当时的记忆里;似乎闻到了一股牛油燃灭的古怪气味和麝香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在牛皮帐子里;彻夜无眠。
    这个女人……
    略有颠簸的马车里;柳乘风露出了几分难以琢磨的古怪表情;事实上;到现在他还是看不透;那一夜发生之后;他还在琢磨;这个女人又想玩什么把戏;又或者抱有什么企图。
    只是后来;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李若凡连送他们都没有送;只是派了一个王公代为相送;这种白日与黑夜中判若两人的态度;到现在柳乘风都没有回过味来。
    可是不管如何;至少这个女人已经暂时离开了柳乘风的视线;柳乘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只是偶尔静下来的时候;总感觉脑海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
    进了大同;下榻了一夜;随即所有人都换上了快马;直接向京师快速移动。
    京师……终于要到了……
    越是靠近这里;沿着驰道;看到这关内熟悉的繁华景象;柳乘风便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只有出过塞的人才会有一种无比强烈的归属感;柳乘风竟突然觉得;那巨大的酒蟠;还有那天南地北口音的吆喝;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阁楼;还有那左衽的衣衫;竟是这般的可爱。
    甚至到了一处不知名的地方;他策马偏离了驰道;在一处坡上驻足勒马·朝着身后呼啸而来的钱芳遥指京师方向;豪迈万千的道:“明日;明日我们就能回京·回到了那里便是论功行赏之时;诸位随我出塞;甚是辛苦;我柳乘风;绝不会亏待诸位。”
    其实柳乘风的猜测是没有错的;论功行赏;已经成了朝廷争得面红耳赤的问题;这一次柳乘风的功劳是板上钉钉·早朝的时候;朱佑樘特意叫人将柳乘风的奏书念了出来;随即;满殿哗然。
    若是柳乘风以往的功绩;还能让人寻到抨击的借口;什么杀良冒功·什么指鹿为马;构陷别人是反贼之类;可是这一次以上的理由统统都不成立;因为很快·漠南诸部的国书就传递了过来;国书中的内容;就是柳乘风这一次功劳最直观的证据。
    这件事;柳乘风做成了;他深入大漠;协助赛刊王郡主取得了漠南诸部的军权;挑拨了汗庭和漠南诸部的关系;双方的大战已经迫在眉睫;而大明朝有足够的时间去坐收渔翁之利。
    大功一件·接下来就是如何赏的问题。
    大臣们在一阵欢欣鼓舞之后;随即又变得谨慎起来;是人都看得出·柳乘风这件功劳确实对大明影响深远;至少能保证相当多年之内;大明朝的边关再不会出现类似平远堡的事件。问题没有出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次立下赫赫功劳的不是个读书人;也不是个翰林·更不是个文官;这是个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一个武夫。
    于是在朱佑樘在殿中垂询如何封赏的时候;整个朝殿居然是鸦雀无声。
    若是在两晋;世家是真正的贵族;因为那个时代;本就是门阀世界掌握。可是在大明朝;读书人就是贵族;他们掌握一切;署理军政事务;掌控舆论;甚至连千秋的史笔都握在他们的手心里;这些天骄们;站在山峰的顶端;俯瞰着芸芸众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甚至连皇帝;也不得不向他们屈服;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这些人所需要的;就是掌握一切;圣人的道理可以劝农;可以治国;可以治水;甚至可以用兵。天下的事务;自然理应由他们包揽;正如无论是辽东还是宣府;真正掌握军权的不是武夫;而是他们的同类一样;一切的功劳;自然理应由他们家所得。
    可是现在柳乘风打破了这个怪圈;大家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儿不太对劲了;柳乘风这个王八蛋;居然他娘的把手伸到了大家的传统产业里头去了。
    这个杀千刀的。
    出使;本来就是由文官包揽的;不过当时的时候;因为出使大漠九死一生;大家谁也不敢去;因此宫里让柳乘风出塞;不少人没有嫉恨;反而有点庆幸。可是现在人家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岂不是;连武官都可以去做使节;今日武官可以做使节;明日武官岂不是要入阁了?
    虽然这事儿越想越没谱儿;可是读书人最讲究的就是规矩;所谓此例一开;则国将不国。任何先例;都不能破坏。正如在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擅自出关去与蒙古人交战;最后大获全胜一般。这本是好事;可是读书人就是觉得不对味;在他们看来;指挥战斗是文官的事;冲锋陷阵是武官和莽夫们的事;你做皇帝的抢人饭碗;这还要不要人活;于是读书人们拼命的掩盖这一次胜利;口诛笔伐;就仿佛皇上打了胜仗天就要塌下来一样。岂不知明武宗朱厚照做的事;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和朱棣也曾做过;只不过那时候读书人没这么胆子敢跟这两个杀神对着干而已。柿子;当然得找软的捏;最重要的是要以儆效尤;保证再不能出现这种事。
    柳乘风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因此不少大臣;都迟疑了;甚至开始打起了算盘;就算一些平素和柳乘风关系不错的大臣其实也看出了一点端倪;这个时候也不方便发表什么意见;生怕惹来同僚们的敌视。
    朱佑樘再三催问了几句;整个朝殿鸦雀无声;几乎所有人都在沉默;朱佑樘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他坐在丹犀之上;眯着眼;顿时也察觉出什么;随即冷笑;道:“在朕看来;臣子忠与不忠;在于他是否肯尽心用命;文臣是臣子;武臣也是臣子;锦衣卫照样是臣子;柳乘风在国家危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