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宋-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李成。童贯上前一步,拱手笑道:“李大人封王,老夫还未庆贺,今日真是恭喜了!”
李成微微一笑,拱手还礼道:“童大人过奖了,李晨不过是侥幸罢了。如何比得上童大人这样的股肱重臣?如今皇上特地命李成前来传旨,重新任命大人为河北宣抚使。在下亦要恭喜大人了!”
说毕,转身示意张明义将准备好的人参、茶叶、用朱漆托盘覆以黄绸端出,向童贯笑道:“次乃皇上特地命李成带来,赏赐给大人的。希望大人保重身体,再担重任!”
童贯亲自上前打开盖着人参和茶叶的黄绸,满意地笑道:“李大人,还是宣读圣旨吧,老夫等这一刻,都有些难以自持了!”
李成扫了一眼童贯身后的几名亲卫,故意退了几步,站在阴凉处,指着一处平坦的地面,笑道:“大人往前一步,这里正可宣读圣旨。”
童贯被充军流放,一路南下,虽然他仗着往日在军中的威望,那些押解的公差也不敢得罪他,加上童贯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一向出手豪阔,一些以前受过他恩惠的人,虽然不敢明着帮忙,但是暗中使力的还是不少。所以他虽然是被充军流放,却并没有吃太大的苦头,并没有向蔡京那样被百姓拒绝卖给食物,而困顿难行。
听李成这样说,童贯小心地打量了一眼李成身边端着朱漆托盘的张明义,看到李成身边只有三名亲卫,自己的那几名高手不过只有几步之遥。而且,张明义前天上门拜谒的时候,已经提到皇上赏赐了人参和茶叶,这时看到果然有这些东西,加上李成这时已经是郡王的身份,对他却还是十分客气,心里便感到几分窃喜,渐渐相信了李成的话。
闻言,忙点头笑道:“李大人何必如此客气,老夫早已不是从前了,况且如今还是被贬之身,如何再敢挑剔呢?”
口里虽然这么说,脚下却丝毫不慢,大步来到李成身前,轻松地跪下,笑道:“清理大人先宣读旨意吧。”
李成看他急得连连香案都不愿摆设,心中暗自冷笑。看样子童贯还是十分的天真,还以为钦宗看他很顺眼,还能继续信任。殊不知,钦宗心里最反感的就是童贯,虽然童贯在朝政上的危害远逊于财经等人,但是他的宦官封王的身份却是钦宗对他痛恨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他在关键时刻,竟然扔下京师屏障,直接跑回了汴梁,这种变相卖国的行为,也让李成将最后的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了。对付这种人,不杀才是对不起所有被金兵祸害的百姓。
想到这些,李成冷冷地看了一眼兴冲冲跪在低声等着皇帝诏命的童贯,郑重地取出钦宗亲笔写成的手谕。这时,张明义带着两名亲卫悄悄向前走了两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站到了童贯身边,同时又挡住了童贯那四名随行家人的视线。
看到李成手中那晃眼的明黄色绸缎,童贯显然有些难以控制自己的激动,急忙颤声道:“微臣童贯,给陛下请安!”
李成微微一笑,示意张明义做好准备,这才抖手打开了黄绢,朗声道:“罪臣童贯,身居险要……”
李成的宣读声中,张明义借着童贯低头聆听圣旨的机会,抽出随身佩戴的长剑,用尽全力地向童贯颈间斩去!
李成这时早已做好准备,立刻侧身闪避,避开了飞溅出来的鲜血。这时已经接近正午,正是血气最重的时候,随着寒光闪过,童贯只是闷哼一声便人头落地,他连究竟怎么回事都没有来得及弄清楚。随即旁边的亲卫们已经闪电般将站在后面的童贯的几名仆役捆绑了起来。
看到童贯被砍了脑袋,他一路南下还跟在身边的几名家人,见状也都不再反抗,任由亲卫们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
这时,张明义已经提着童贯的人头,向李成躬身道:“王爷,南雄刺史赶到!”
李成虽然避开了童贯头颅被斩下之后那股子喷涌而出的鲜血,却还是溅到身上一点,正好他穿着深紫色的绣龙蟒袍,这时倒也看不大出来。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在战场出生入死的人,几滴鲜血他并不在意。
闻言忙点头道:“过来吧!”
随这他的话音,就看到一名身穿红色公服,头戴长耳幞头,脸色白皙,大约四十岁上下,身材中等,身形消瘦,看到李成,忙躬身行礼道:“下官周石青见过卫王殿下!”
李成忙笑道:“刺史大人辛苦了。这次本王能够斩除童贯此贼,大人亦居功不小。本王回京之后,必定要向皇上明言的。”
周石青闻言,神色这才放松了一点,勉强小心地陪笑道:“王爷及时赶到,下官总算是放心了。功劳,下官就不敢冒认,此事乃是王爷亲自所为,自然是王爷之功,下关不过是做了一点分内之事。”
李成闻言微微一笑,知道这周石青也算是个知道哪头轻重,在官场上混久了的人。文雅没,也不再客气,点头道:“童贯此事,你放心便是,虽然你从前和童贯来往甚密,但是如今童贯已死,本王自会向皇上说明的。”
周石青听李成提起他和童贯的关系,脸都绿了。这时再听李成这么说,更加陪笑道:“王爷神武,果然是少年英雄,下官真是万分仰慕。童贯此事还要王爷多多美言,下官必定不敢忘记王爷大恩!”
看着周石青讨好的阿谀笑容,李成心里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厌倦,这人不知道在童贯面前是否重复过多少次这样的话,听在耳中真是只有一身鸡皮疙瘩了。
************
当李成回到杭州的时候,已经将近八月。童贯的人头,交由张明义随即带进京师献给钦宗。钦宗街道童贯的人头,果然十分惊喜。晋升张明义为从四品开封卫将军,另外虽然没有再晋升李成的爵位,却又赏赐了各种瓷器、玉器和绸缎等丰厚的财物。只是没有多少金银,李成也知道,这时候的钦宗正在想着法子筹措金银,对下面的臣子更是没办法赏赐了。只能多赏赐些瓷器和玉器。
这天,一行两百人,终于返回到了杭州城外,远远地刚看到城墙,就看到不少杭州的官员已经前来迎接,而孙园则带着二十多名小厮也前来迎接。李成不觉看的暗自皱眉,自己本意是在杭州好好放松休息一下,这么多官员的出现,注定这次不会是很休闲了。
看到李成的马车停下,杭州知州立刻带着身后三十多名官员上前躬身行礼道:“下官刘芸见过卫王殿下,殿下一路辛苦,下官带领杭州地方人等前来迎迓,已经备下酒宴为王爷洗尘。”
李成这时早已是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回家,看看宝儿和雅儿,看看素娥和师师。只是眼下也只能按捺着性子,命身边的亲卫打起车帘,向刘芸笑道:“刘大人不用客气,本王只是前来杭州小住几日,倒是打扰了才对。”
刘芸见李成说的客气,立刻放心不少,随即笑道:“王爷为国尽忠,天下人人皆知,都仰慕王爷乃是当世英雄。下官今日能够一见,实在是三生之幸!”
李成笑了笑,看到孙园等人还在人群后面,不觉勉强笑道:“本王此次前来杭州,只是为了休养,并无政事,刘大人无需如此客气。”
刘芸小心地笑道:“王爷终究乃是王爵,虽然乃是前来休养,却也是奉旨而来,下官身为杭州父母,这点迎迓之礼倒是理所当然的。”
李成见他说得倒也诚实,便多了几分好感,不觉点头道:“今日乃是刘大人的一番好意,洗尘之事,李成心领了,只是身上旧伤未愈,如今一路颠簸,早已疲倦,只能辜负众位的美意了。”
刘芸等人闻言,心中虽然失望,但是李成说得在理,也不好再做挽留,只好纷纷上前问候之后,告辞离开,
第二十二章 千年杭州
看到刘芸带着杭州本地的官员告辞离开,孙园等人这才上前行礼。李成见状,不觉点头道:“家中一切可好?张明义何时回杭州?”
孙园看了一眼李成,小心地笑道:“家中并无意外,夫人正在准备杭州皮蛋店的事情,公子和小姐,也都健康安好,王爷一路辛苦,夫人特地命奴婢带了肩舆前来。”
李成闻言,这才看待小厮们身后的肩舆。这种肩舆并不是用来坐的,而是坐卧皆可,由此便可知道素娥的一番关切之情了。
李成本身虽然疲惫,但是却还没到必须要躺着的地步,而且犹豫他这时的名声在外,加上杭州知府的迎接,场面搞得极其隆重,惹得几人不远处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若是就这样躺着回去,李成自己还真拉不下脸来。而且身后还有两百多亲卫,自己这副样子,被他们看在眼里,终究不是好事。自己积累起来的威望难免会受到无形的损伤。
想到这些,不觉皱眉道:“肩舆就免了,我还是骑马进城,你们前面先回去给夫人报讯吧。”
孙园见李成不可乘坐肩舆,也不敢再争,忙名小厮将肩舆抬走,回去报讯,这才望着李成恭敬地道:“官人回府,孙园理应在身服侍。”
李成其实也有些想念孙园,有孙园在身边他总是可以觉得轻松许多,如果不是家里也离不开他,自己还真想随时把他带在身边。
这时便点头道:“也好,你就跟着随行吧。”说毕,接过亲卫牵过来的战马,翻身上马向杭州城中而去。
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历史久远沉淀了无数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便有了美人西施和范蠡的故事,而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更是千古传奇。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更加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曾经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李成来到这个时代的十多年前,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风景更加动人。
看到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店铺林立的繁华,李成忍不住大为感叹,这样的千年古城经历无数风雨之后,究竟会曾样看待千年以来它所看到的所有事情呢?也不知道是痛心还是欣慰?
正自感叹,转眼看到街边走过的一些身形窈窕的年轻女性,心中不觉想起,吴越出美女的古话来,看来一方水土一方人,果然是没错。也这有这样的江南繁华之地,才能有这样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上演。
不过想想自己并不是什么才子,看来希望中的艳遇也不会有了,还是回家看望妻妾们才是真的。
想到这里,便下意识地催马急赶,后面的仪仗被他远远地排在了身后,惹得路边的百姓闪避不及,纷纷指点议论起来。跟在后面的孙园等人虽然着急,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看着李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之中。
李成甩掉了跟在后面的仪仗,只带着两名骑马随行的亲卫,急急向自己在杭州的新家赶来。刚从大街拐进巷口,就看到几名小厮迎了上来,李成也不下马,只是低喝一声,勒住缰绳,让马儿慢行着向巷内走去。向前走了十几米,就看到噶大的府门前披红挂彩,一派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