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董卓布武 >

第16部分

三国之董卓布武-第16部分

小说: 三国之董卓布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这次看走了眼,丁原不仅不蠢反而很聪明。”李儒语出惊人道。

“喔?”董卓惊疑一声,急问道:“怎么说?”

“并州兵不如西凉兵勇悍,并州铁骑不如西凉铁骑善战,丁原唯有一途放能与主公抗衡,就是内联袁绍。”李儒继续站在门外分析道。

“他难道就不怕本将弄死他。”董卓心里一突,好心情全然不见,冷笑道。

“丁原一死,袁绍会怎么想?要是袁绍在城内起兵,丁原部将在城外作乱,主公就算是事后胜之,恐怕洛阳也坐不稳。”说到这,李儒顿了顿,又道:“何况,儒还发现丁原身边常伴着一位金甲将军,儒观其面有杀气,寒芒四射,比之主公都要强上数分,恐怕也是丁原依仗。”

李儒这个有时候,很有原则,很反感一些东西,碧芽儿虽然不喜欢,但还是迁就自己男人。

所以一般在他们议事的时候,碧芽儿都是紧紧的闭着嘴巴,安静的听着。

但这时李儒居然夸有人比他男人还强悍,就忍不住有些不高兴。

刚想出言反驳,却听董卓一惊,大叫道:“可是吕布?”

李儒一声轻咦,讶然问道:“主公听说过此人?”

刚才也只是悚然一惊,稳了稳心神后,董卓道:“骁勇善战,乃当世无双。”

丁原被李儒说的如此高智商,但董卓还是没放在心上,反倒是吕布就像是一柄剑,刺的他血淋淋,要是历史还在原来轨迹上,他就是被这个义子给一戟刺死,而且死后被鞭尸,甚至挫骨扬灰,而起因却不过是一个女人,让董卓如何释怀。

“骁勇善战,乃当世无双?”李儒一惊,继而一喜,董卓对武人的评价从来不会偏颇,说是如此,就不会半点有虚言。

如果这人真是如此的话,他当好生谋划,尽力收为己用。

而董卓既然如此熟悉吕布,并且评价如此高,肯定也是打着这主意,李儒想着,于是出声道:“儒定会好好谋划,为主公收下吕布这等骁将。”

“所用?呵呵。”董卓冷笑几声,扬声对李儒道:“文宣只要盯紧了丁原就好,接下来本将自有定计。”

难道是我猜错了?“诺。”尽管是满心的疑惑,但李儒还是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吕布?这人真是如此英雄?”见董卓说的郑重,碧芽儿疑惑道。

“英雄?算是把,以善战论,他确实是英雄。”半眯着眼睛,董卓坐起身子,单手支撑着下颚,伏在案上沉思。

“干嘛愁眉苦脸啊,要是能用就收了,要是不行就杀了。两条路选一,很简单啊。”碧芽儿紧挨着董卓坐下,手轻轻摸着刑天,不在意道。

“杀了?这到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但是…。如果擅杀降将的话,以后谁还会投降他?”历史还未彻底改变,加上现在他的形式一片大好,要是不出意外,丁原此人是死定了,这吕布该如何处理,还真是难倒了董卓。

轻易就杀了,不行。要是不杀就像是根刺扎在他心间,也不好受。

沉思了半响,董卓忽然一笑,算了,到时候再说,历史总归是历史,不能尽信,只有人处在其中才是真的,先摸一摸吕布的秉性再说。

烦恼暂时隐去,董卓哈哈一笑,伸手揽过碧芽儿的柳腰,起身道:“走,为夫带你去皇帝的御花园游玩。”这一句话说的豪气干云,简直视皇帝为无物。

“嗯。”点了点头,碧芽儿顺势站起身子,与董卓一起游览洛阳南宫。

…………。。

洛阳城东,一座丝毫不起眼的将军府里,丁原独自一人在晦暗的灯火下,举着书简细细品读。

丁原本寒门子弟,却凭借着灵帝的赏识,一路从小吏跃为并州刺史,为大汉镇守并州边陲之地,对提拔他的灵帝自然是忠心耿耿,何进密诏让他进京诛杀十常侍,他立刻点齐马步军五万,兵进洛阳,却没想到才十几人功夫,洛阳城就像是这苍天,变化莫测。

先是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后何进被杀,十常侍又死于袁绍等人之手,最后居然是便宜了董卓这只豺狼,想到这些,丁原只觉得手中的竹简索然无味起来。

“父亲大人还在读书?”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踏入房内,轻声对丁原道。

一身白色戎装尽显挺拔身姿,刚毅英俊的脸上掩不住的英气,炯炯有神的双眼中光芒四射,果然不愧是人中吕布。

轻轻的放下竹简,丁原叹气道:“心乱了,书读的都没滋味。”

“为何父亲大人不在外统筹大军,反而孤身犯险,进洛阳这等龙潭之地?”吕布轻轻的跪坐在丁原面前,轻声出埋藏在心底的疑惑。

“论兵事,我不如董卓,加之此来根本没有带攻城器械,洛阳坚城,难下矣。”摇摇头,丁原细细解释道,对于这位义子,他是打心里喜欢的,不仅英勇盖世,而且人也极聪明,在军事上一点就透。

小小的主簿,确实屈才了。如度过此次危机,就不让他做主簿了,以他的才能,去雁门做太守绰绰有余。

“城内不是还有袁绍吗,只要里应外合,董卓还不是夹在包子里的馅,怎么捏,怎么圆吗?”吕布不解道,他再聪明也是以勇武著称,并且从小生活在并州荒凉之地的人,对世家大族的了解近乎于零。

“袁绍此人,要是不逼着他,他是不会压上袁氏一族作为赌注的。”一说到袁绍,丁原的眼中冷不住就闪过一丝阴晦,世家子,果然都是忘恩负义之徒。

“父亲大人是想先内联袁绍,再行大事?”吕布恍然,怪不得丁原入城时,曾今交代过诸将便宜行事呢。

“嗯,明日早朝时,当见上一见。”丁原点了点头,面上凝重一片。

“但要是袁绍不肯呢…。。。”吕布细细一想又觉不对,心中不由的升起点阴郁。

第二十七章一朝权操在手,即无法无天(上)

 旭日初升,朝阳微露,那一丝火红的光芒从遥远的天际直射整片大地。

德阳殿作为南宫主殿,如一柄利剑直指天际,散发着一股股披靡纵横之气。

当年汉光武帝立都于此,划地而建宫阙,可能就是看重了这一点如紫气东来的气魄。

道路旁。一个个西凉兵持戈而立,甲胃擦得透亮,煞气逼人,从旁走过似闻到股股的血腥味,使人作呕。

正赶往德阳殿的诸大臣们,除了少数几个能面色如常外,其他或多或少都脸色难看。

有些没心没肺的甚至在心里嘀咕,这是怎么了,平常西凉兵看着就够凶悍了,今天怎么比往常还要气势逼人。

人群当中,一身正服的丁原带着吕布,靠在袁隗身边。为了能让吕布上朝,他零时任命吕布为将军,勉强能上朝的那种,以防备可能发生的意外。

“袁公,袁公,在下率军驻扎在城外,令侄袁绍驻军城东,此等机会千载难逢,当速除董卓。”丁原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

他们在宫门前相遇,丁原在路上细细的分析了形势,几乎是吐血般竭尽全力的游说袁隗。

但袁隗却是不为所动,他深谙处事之道,现在董卓势强,但盛极而衰,他坚信董卓会有衰败的一天,到时他自然能率诸位大臣给他致命的一击。

现在自然是先明哲保身,以图后为。

“兵祸可能危及圣上,建阳休要多言。”照例软绵绵的顶了一句,袁隗小心的观察了下四周,见杨彪等人小心翼翼的把他两围在中间,这才低声道:“我与司空等人商议过,打算联名上奏陛下,以建阳你为执金吾,先留个名义驻扎在洛阳,等时机成熟后,再图后发。”

执金吾?那是巡视宫外的,我驻扎在城外算什么?丁原心中一恼,暗叹世家之人,果然都自利,袁氏深受皇恩四世而三公,今日却,哼。

心里如此想,但丁原也算是颇有城府,脸上却不显,淡淡抱拳道:“如此建阳明日就出返回大营,尽力统兵与董卓周旋,使其不敢妄动。”

事以至此,再留在洛阳也只会图添隐患,还不如返回城外,在形势上还能稍微制衡一下董卓,使他不要太乖戾。

丁原把不满臧在心底,袁隗老狐狸一时也瞧不出来,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会有机会诛杀董卓的。”顿了顿,袁隗抬头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德阳殿,道:“要是被董卓看到我们如此亲近反而不美,我先行一步。”说完,稍微加快脚步,朝队伍前面行去。

“父亲大人,此人面善而心不诚。”吕布对于所谓太傅可没半点敬意,微微的靠向丁原,阴晦的盯着袁隗的背影,小声道。

“奉先禁声。”丁原一惊,看了看四周的大臣们,见他们毫无异色,这才小心的回口道:“里应外合是不行了,等下了朝,再行商议。”

犹豫了下,吕布道:“父亲大人,要是不行,我们先率军回并州,等招募了更多的人马,再杀回洛阳如何?”

要杀就杀哪来如此多的拐弯抹角,洛阳城的一切都让吕布赶到不适应,他不禁有了去意。

面色一沉,丁原微微斥责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身为臣子,怎么可以眼看陛下身出刀山火海而不去救?”

吕布想要反驳,却拿不出理由来,他身上有草原血统,生性桀骜不驯,被丁原收为帐下以后,虽然受到丁原多年的熏陶,但骨子里的有些东西是改不了的。

丁原的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是难以理解的。

说话间,两人已随着人群步入了德阳殿内,丁原是身为刺史,身份说高不高,却也不能说低。

他与袁隗、杨彪这些人也算是话不投机,自己带着吕布找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坐下。

不一会后,少帝刘辩就在太监的陪伴下,缓缓的坐在御座之上,而董卓却尾随而至,不理会满殿的大臣,径直坐在少帝的右下位,离少帝不过几步之遥。

虽然心里忧愤,但袁隗还是带着诸臣见过刘辩。

虽然不是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了,但身处其中,董卓还是觉得热血澎湃,虽然诸臣只是跪拜刘辩,但他坐在刘辩下手,靠的又近,说诸臣是跪拜他也不为过。

人生如此,真是美哉。董卓心中暗想。

今天的早朝也如往日一般,说的不过是什么地方又闹民变,什么地方又发生了太守反叛,又或是什么少数民族寇略边关,民死伤无数等,毫无新意。

听着听着,董卓不禁为大汉有些悲哀,想当年汉武帝是如何雄才,数十万骑兵杀得强大的匈奴人败退无数里,传到了今天,连一些边关小族都敢公然劫掠昔日的强汉了。

正在董卓思绪飘飞间,司空杨彪出列,朝刘辩拜道:“陛下,并州刺史丁原文武兼备,守牧并州数年,边境安宁,其功甚大,臣请为执金吾,以守卫陛下。”

听了杨彪的话,刘辩本面色阴沉的脸上立刻拨开云雾见天明,这几天他身边跟着的西凉兵多近一倍,连母亲后太后都不能见上一面,如何让他不恼?

被董卓困在宫中,外面的情况他不知道,但既然杨彪请人家为执金吾,为他看门,自是有了完全的准备。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有人带头,手底下的人自然是连声说好。

“准了。”一声大喝,刘辩说的颇有气概,自从董卓进京以来,他还是头一次说的如此痛快。

执金吾啊。看着这些人徒劳的演出,董卓冷笑不已,执金吾巡视宫外,卫尉巡视宫内,分工明确,他卫尉都没当多久,这些人就想着法而来制衡自己了。那就别怪我心狠了。

像李儒使了个眼色,董卓微微的站起身子,不顾满朝文武的脸色如何苍白愤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