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466部分

一品江山-第466部分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是这样。”赵曙道:“听说在他们抵达雄州的当夜,辽国皮室军曾骤然南下,做出直扑雄州的姿态,只是快到边境时,又陡然转回了……陈仲方说,这可能是辽国皇太叔假辽主之令,意欲置其于死地。”

“你说他是来我国求援的?”赵祯微微皱眉道:“咱们可管不了辽国的家务事。”

“那倒不至于,辽国最强战力皮室军,只效忠皇帝一人。”赵曙道:“辽主有这支军队在手里,什么叛乱平定不了?”

“也是。”赵祯道:“那他为什么离开皮室军?这不是自处险地么?”

“辽主耶律洪基此人非常鲁莽,时常甩掉侍卫,只身一人骑马深入密林猎虎。据说有一年,他只带了几个侍卫,到辽河捕海东青。被女真人所俘。好在女真人只以为他是一般的辽国贵族,索了一笔赎金,便将他放回了。”赵曙皱眉道:“此人虽然贵为国君,但实在不能用常理猜度。”

“你的意思是?”

“他很可能没有正经的目的,”赵曙轻声道:“只是来大宋玩玩而已……”

“玩玩?”赵祯正呷了一口汤,险些喷赵曙一脸。自幼受儒家教育长大的大宋皇帝。实在无法想象。能有同行会把江山社稷,千金之躯当成儿戏。

“虽然很不可思议,”赵曙尴尬道:“但儿臣以为,这却是最大的可能。”说着两手一摊道:“不然怎么都解释不通,他为什么会跑到大宋来。”

“还有一种可能。”姜还是老的辣,赵祯寻思一会儿,低声道:“他这是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

“嗯。”赵祯点头道:“他可能已经察觉到耶律重元父子意图不轨,但重元是他的叔父,又是父子两代人共立的储君。实在难以处置。耶律洪基想减少阻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耶律重元先动手。谋逆大罪昭然天下,再收拾他们便顺理成章了。”

“所以耶律洪基故意离开辽国,让耶律重元以为遇到了天赐良机!”赵曙轻声道:“待其公然作乱后,再转回去对付他,所有人都无话可说。”话虽如此。他却深深怀疑那位辽主,是否有此心机。“他就不怕,有来无回?”

“应该问题不大,这是个聪明人,明白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赵祯缓缓道:“谁能想到他会混入使团,跑到我大宋来?要不是寡人恰好派陈恪去当这个接伴使。咱们肯定还蒙在鼓里。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现他了……”官家说着自嘲的笑笑道:“他也会安然返回的。”

“为什么?”

“因为大宋的皇帝叫赵祯……”赵祯脸上的自嘲越来越重,“他知道我大宋没有底气和辽国开战,他只要以死相胁。我肯定会放他回去。”如果辽主死大宋,辽国肯定要举国为他报仇,如果换了其他皇帝,可能会一时冲动,先砍了他,爽到再说。但赵祯这种热爱和平的仁君,是绝对不会伤他一根汗毛的。

耶律重元有这样的心机么?赵曙不禁暗暗嘀咕,他觉得最大可能,还是官家把对方想得太复杂了。不过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置这送上门来的辽国皇帝呢?

“父皇,明天辽主就要进京了。”赵曙道:“仲方之所以现在才禀报,也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确保辽主逃不出咱们的手掌心。”顿一下道:“至于如何处置,全凭父皇圣裁。”

“陈恪办事是牢靠的。”赵祯点下头道:“至于辽主么……你怎么看?”

“儿臣以为,有两种方案。”赵曙道:“一个是明日以最高礼节迎接他,表明我们已经看穿了他的身份。之后想怎样都随他,我们不失了礼数就是。一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让他静悄悄来,静悄悄走,我们全当他没来过就是。”

“第一个方案不好。”赵祯想一想道:“虽然两国现在睦邻友好,但根本上还是敌国。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开始,汉人就被辽人欺负惨了,现在好容易他们的国君自投罗网,定然很多人要求扣押他,到时候我们要护着他,会很被动的。”

“那就装作不知道的?”赵曙轻声道。

“嗯。”赵祯颔道:“陈恪猜到寡人会这样做,所以才一直没有声张,此人心机之深可见一斑,你将来要是感觉他不和你一心了,当及早除之。”

“不会的。”赵曙当即摇头道:“陈恪志向高洁,并不为一己私利谋,这种国士若与我龃龉,定是我做得不对。”

“呵呵……”赵祯有些羡慕的望着他道:“寡人没有过朋友,也以为皇帝没有朋友,但愿你能证明寡人是错的……”

“一定。”赵曙重重点头道。

翌日一早,使团便往汴京城开拔。到了离城五里处,有礼部官员出迎,一应礼仪照旧,没有丝毫增加。对此陈恪并没有丝毫讶异,今早没看到陈忠返回,便已经说明官家和齐王的态度了。

按理说,使团顺利抵京,他这个接伴使便算功德圆满,接下来的陪同工作,该由馆伴使来接手。但陈恪看了一圈,也没见着来接自己班的同僚。还是尚书礼部侍郎胡宿走过来,笑道:“陈学士一路辛苦了,有旨意。”

“臣领旨。”

“命接伴使陈恪为馆伴使,钦此。”胡宿笑道:“一事不烦二主,陈学士便负责到底。”

“臣接旨。”陈恪并不意外,这件事确实还是他来负责比较妥当。

于是引领着辽使往城东北的辽国使馆下榻。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后,便在各自国度内,为对方建立了使馆,供使节来京时居住。汴京的辽国使馆占据了整整一条街道,每每有辽使前来时,开封府和兵部都会派兵守卫,不许宋人靠近。

安顿辽使住下,陈恪对耶律乙辛道:“国书我替你们送到银台司,现在距离乾元节还有半个月,估计官家会在四月十四前召见你们一次。到时候我会提前知会的,其余的时间,便请自便。”

“全凭学士安排。”耶律乙辛道:“学士如果忙的话,这些天可以不必过来,有事情我们自会到府上寻找。”

“这怕不行。”陈恪摇头道:“按例,贵使在京期间,馆伴使要全程陪同。”

耶律乙辛闻言大皱眉头,自己是要陪着查刺的,若姓陈的时刻陪着自己,岂不要经常跟查刺照面,八成要露馅的!想一想,便一脸男人都懂的笑容道:“那太好了,小王久闻汴京风月无边,早有一醉花丛之心,听说学士乃大宋的风月班头……”

“这,”陈恪为难道:“大宋有规矩,官员不得出入青楼,恕下官不能奉陪。”

“这样啊……”耶律乙辛一脸可惜道:“那学士陪着副使,萧大人不近女色,不会让学士犯难。”

“也好,就不打扰王爷的雅兴了。”陈恪笑笑道。

从辽国使馆出来,陈恪便往银台司替辽人交了国书,之后两天,便和萧峰在辽国使馆下棋消磨时间。而那耶律乙辛整日价见不着人,据说在外面简直玩疯了。

起先那萧峰倒还正常,但从第二天开始,便开始目光闪烁,吞吞吐吐,似乎有话要说,又难以启齿。

他不说,陈恪是决计不会问的,何必要把别人的烦恼转为自己的呢。但陈恪也有关心的问题,比如那辽国二皇子,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当然,他不会直接问二皇子,而是先问辽主,再问大皇子,之后才会很自然的问道:“那年听说贵国皇帝又诞下二皇子,如今也有两岁了。”

“殿下两周岁,马上就要过生日了。”

“叫什么来着?”

“耶律忆。”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Qisuu。

第三七五章困扰(下)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3591:47:47本章字数:5456

“好名字。”陈恪有些出神道。

“好在哪里?”萧峰问道。

“大殿下叫耶律俊,二殿下叫耶律逸,俊逸非凡!”陈恪挤出一丝笑容道:“皇后娘娘乃北朝第一美女,所出二子自然当得起这两个字。”

“大殿下是‘莫浚匪泉’的浚,二殿下是‘能不忆江南’的忆。”萧峰却颇不识趣道。

“呵呵,是么……”陈恪干笑一声。

“而且大殿下长得像陛下,面容刚毅。”萧峰看一眼陈恪,幽幽道:“二殿下却既不像陛下,又不像娘娘,却是自己一个样。”

“小孩子么,样子会变的。”陈恪低下头道:“大了就像了。”

“但愿。”萧峰叹口气,像是开玩笑道:“突然现,二殿下和学士倒有些相像呢。”

“咳咳……”陈恪的心一揪,苦笑道:“熟归熟,话不能乱说。可能我这人有些大众脸,看着和谁都有些像。”

“原来如此。”萧峰恍然道。

陈恪不敢再玩火,赶紧把话题掐住道:“再说了,小孩子聪明健康最重要,长相像谁倒真无所谓。”

“二殿下倒真是聪明非常,才刚两岁便能吟诗背词了。”萧峰淡淡道。

“哦?”陈恪的心弦猛地一颤,竟有些想掉泪道:“会被什么诗词?”

“全是学士的作品。”萧峰面无表情道。

“其实唐诗还是要学的,尤其是边塞诗,那才是男儿当学的。”陈恪情不自禁道。

“学士此言……”萧峰表情怪异道:“边塞诗,适合我们辽人学么?”

“呃……”陈恪才想起来,边塞诗里的反面角色,都是匈奴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那可是契丹人的老祖宗……不禁尴尬的笑道:“罢了,是我失言了。”便把话题引开,不再触及那位二殿下。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均是满腹心事。终于捱到了日头西斜,陈恪便起身告辞道:“明日再会。”

“我送大人。”萧峰起身与他携手走出去,一直把陈恪送上车才转回。

马车上,陈恪从袖中掏出一张纸笺,这是萧峰借携手时,塞到他手里的。不知道是什么名堂。

展开一看。险些魂飞魄散,只见上面赫然是半阙《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正是当初陈恪,写给萧观音的半阙词,时隔数载还透着浓浓的奸情。这、这怎会落到萧峰手中呢?

‘莫非这厮想要挟我?’这是陈恪的第一个念头,但转念就否定了。萧峰是萧皇后最亲信的族人,当年还受萧后密令。找自己问计呢。事情败露了,他一样跑不掉!

‘那他想干什么?’回到府中,陈恪依然坐卧不宁,猜不透萧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莫非这厮只是个传声筒?否则他怎会知道这要人命的半阙词?

若是传声筒的话,倒也不用担心了。只消等他传话便是。遂安下心来上床睡觉。

第二天,陈恪依旧到使馆作陪,接伴使也好馆伴使也罢,其实就是三陪,陪吃陪玩陪聊天,实在是美差一桩。

萧峰今天不想下棋了,道:“整日闷在使馆好生无聊。不如出去转转。”

“想去哪?”陪玩是义务,陈恪自然不会反对。

“早听闻有汴京八景天下闻名。”萧峰问道:“不知是哪八景?”

“繁台春色、铁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梁园雪霁、汴水秋声、隋堤烟柳、相国霜钟。”陈恪如数家珍道:“繁台春色,隋堤烟柳正是时候。王爷要去,本官这就安排。”

“还是去相国寺。”萧峰却很有主见道:“我们契丹人都信佛,久闻相国寺的大名,我想去拜一下。”

“呵呵,”陈恪却摇头笑道:“只怕你会失望,因为相国寺的和尚,现在都改行经商了,现在是大宋最大交易市场的业主,王爷还要去上香么?”

“呃……”萧峰不禁尴尬道:“那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