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302部分

一品江山-第302部分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丈,辽人怎么会知道五十万两的事情?”赵宗绩问道

“我怎么知道?”赵卞摇摇头道:“我想可能出了内奸”说着猛地抬起头道:“你们不会以为是我把消息泄露给辽人的?”

“我们没这么说”陈恪道

“那就是这么想了”赵卞仿佛受到莫大的侮辱,一把将官帽掷于地上道:“不错,内奸就是我,我早就受够了你们两个自大自私的家伙,我要早点回家,所以把底牌泄露给辽人看你们两个还怎么玩”说完,老先生便气得夺门而出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赵宗绩道:“这是气话?”

“但愿”陈恪轻叹一声,道:“我也不希望是他,但使团里就我们三个知道”

“会不会京里有人泄密……”赵宗绩道

“那就太可恶了”陈恪紧紧攥拳道

“算了先不管这茬了”赵宗绩叹口气道:“我们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绝对不能松口”陈恪沉声道:“要真定成五十万两,你以后还怎么混?”顿一下道:“四十万两也不成,最多最多三十万两,与澶渊之盟的数字持平”

“辽国人是不会答应的”赵宗绩摇头道:“朝廷都答应给五十万两,人家怎么会要三十万呢?”说着他低声道:“不行的话,五十万就五十万,咱们记住这次耻辱,将来让他们十倍百倍的偿还”

“给了五十万你可能就没未来了,知道么?”陈恪怒道:“换了别人可能没事儿,但你的话,肯定要被吐沫星子淹死的”

“那你有什么办法?”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陈恪揉着脑袋,陷入了沉思

因为闹得不欢而散,晚上的例会便取消了,陈恪胡乱吃了几口饭,就在营帐里寻思起来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侍卫进来禀报道:“大人,侍寝的女子来了”说着脸色有些怪异道:“这回有些差劲,要不就让她回”

陈恪却想问问昨夜的女子,摇头道:“让她进来”

不一会儿,便见一个身高马大、面如锅底、浑身散发着怪味儿的女人,穿着明显小一号的宫装,出现在他面前

“你走错地方了?”陈恪真想掩住鼻子,但他的良知不允许他这样做

“俺没走错,”女人瞪大眼道:“他们让俺来伺候你”

“谁让你来的?”

“就是上面”女人缠杂不清道:“今天俺正在收牛粪,上面就来人找俺,给俺换了这身衣裳,让俺来这伺候你”

“……”陈恪瞠目结舌,侍卫们却快憋不出要笑爆肚皮了

‘这是谁戏弄于我?’陈恪让人给那女子拿了点钱和吃的,打发她走掉,不禁苦笑起来:‘莫非他们气我出尔反尔,故意给我点颜色看?’

这时候,陈义走进来,轻声道:“大人,家书到了”

“哦”陈恪点点头道:“把门看好”

“是”

陈义退下后,陈恪便拿起银质拆信刀,将信裁开,里面是他的财务官周定坤的报告都是些日常琐事,比如说已经派人去往蜀中,接即将服阕的苏氏一门抵京;比如说六郎这些天倒还老实,没有再惹是生非比如说为苏家物色的宅子,已经买下来,并开始装修;比如说他的外宅收拾好了,那帮日本带来的婢女已经住进去,杜清霜找了教习嬷嬷,开始教她们宋朝的礼仪;比如说陈恪想建的戏院子,已经在最繁华的马行街上盘下了店面……总之一切都很顺利,你放心就好了

看完之后,陈恪从随身携带的荷包中,掏出一个锡制的小瓶倒一些在水盆里,那水便成了紫色然后他将信纸展平,缓缓浸入水中一进去,信纸便被染成了紫色,一些透明的字迹便浮现出来

这是一赐乐业人的密文,专门用来传递秘密消息陈恪盯着上面的字迹,看了几眼,目露凶光道:“原来如此……”

纸上的字迹渐渐模糊,信纸也渐渐分解

下一刻,赵宗绩的帐中

“在我们离开后,萧天逸曾经到过大宋,然后很快返回,我的人一直跟踪……”陈恪压低声音道:“你猜他到了哪里?”

“中京?”自然是不难猜的

“对,十三天前,他住进了中京留守府”陈恪道:“看来,咱们错怪了赵老丈”

“涅鲁古……耶律重元……”赵宗绩沉声道:“萧天逸……赵宗辅……”说着恨恨的一锤桌面,怒道:“这群王八蛋”

难以描述他此刻的心情,是悲凉、是愤怒、还是无法遏制的鄙视?简直无法形容那些人已经没有底线了,只是为了打压自己,就可以把国家的机密泄露给敌国

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卖的?

两人都不是知错不改之人,既然错怪了赵老先生,便一起到赵卞那里去赔罪

赵卞晚饭也没吃,正躺在那里生闷气呢

两人进来后,他把身子朝墙转,但陈恪和赵宗绩还是向他行礼,请他原谅年轻人冒失,大人不记小人过……

好话说了一箩筐,见老先生还是不回头,两人只好怏怏退出去,到了门口陈恪叹口气道:“真是个小心眼……”

“谁是心眼”赵卞一直竖着耳朵呢,闻言怒道:“你们给我回来”

两人便嗖地转回,恬着脸笑道:“我们说我们自己呢……”

“球……”老先生没好气的白他们一眼,板着脸道:“以后说伤人的话前,多动脑子想想我四老五十的人了,会干这种遗臭千古的事情么?”如果是他做的,辽国人在编史时不会替他隐瞒,老先生里通外国的行为,便被昭之青史,这对传统的士大夫来说,是最大的耻辱

陈恪两个任由他出气,出完了,才嘿嘿笑道:“老丈还没吃饭?我们也没吃呢,让厨子们做两个小菜,咱们一边吃,一边合计合计”

“对对对,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我看你们两个臭皮匠,就顶一个诸葛亮了”从出发到现在,老先生一直被他俩排斥在决策圈外,心里肯定不爽

不过说出来,心里也就痛快了虽然老先生与汝南郡王交情匪浅,但他毕竟是正统的君子士大夫,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情自然放在一边他也对有人卖国的行为十分愤慨,就算为了不让大宋出丑,他也得尽心竭力的为两人谋划

三人终于在危难时刻,心往一处想,拧成了一股绳……

第二了,还有两,求月票)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Qisuu。

第三一二章皇帝的决断(上)(三更求月票!)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31323:34:16本章字数:4997

大帐中灯火通明,一壶酒几碟小菜,赵宗绩和赵卞对坐,陈恪打横坐在下首,为他们斟酒

赵卞端着酒盅,美滋滋品一口道:“仲方,不是我说你,太抠门了,有仙露不拿出来,整天让我们喝马尿……”

“老丈哪里话,”陈恪笑道:“今天家里来信,顺道捎来的,这不就巴巴拿出来了么”

“这还差不多”几杯酒下肚,赵老丈面红耳赤,话匣子也开了:“其实要我说,五十万两那码事,他们知道了就知道了,这真不是个事儿……”

“怎么说?”

“起先我也挺震惊,可震惊完了,也许是事不关己,我倒很快就想明白了”赵卞道:“契丹人知道了朝廷的底线,其实不是什么坏事儿,因为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他们接受,要么不接受不接受的话,知道了等于不知道接受的话,从大面上,我们就算基本成功了,距离你们目标,也很接近了”

见两人还是不明白,顿一下,他哈哈大笑道:“三十万两的差距,放在岁币上,是很大很大;可要是在别处呢?不过一个中等县一年的赋税罢了,这点钱,辽国能放在眼里么?”

陈恪和赵宗绩对视一眼,一起拍脑壳道:“对呀,对哎,竟然钻牛角尖了”

“所以说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卞对能教训这两个凡的年轻人感到十分带劲:“你们在乎这三十万两,但辽国并不在意反正他们要的,只是胜利者的名头至于增加了二十万和五十万是无甚大区别的”说着笑起来道:“而且看辽人的态度,分明已经接受了五十万的上限,那距离二十万,还会很远么?”

“高见,高见”两人走出执念,自然眼前豁然开朗连连点头道:“不过说起来,这三十万两辽人应该还是很在意的……”毕竟能一下拿到之前两次的总和,倍有面子

“倍有面子?”赵卞被他们的鲜词逗笑了:“不错,但也只是‘有面子’和‘倍有面子’的区别是个程度问题,而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这样就没那么棘手了”

“嗯”两人点头道:“你老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想知道?”老先生已经有些醉醺醺了,呵呵笑道:“满上”

“满上满上”陈恪赶紧给赵卞斟上酒

“谈判跟打仗一样,是要有兵法的”赵卞才笑道:“今天就跟你们说说,谈判的终极策略——不谈”

“不谈?”

“对,不谈”赵卞点头道:“当年我在密州任知州时,曾经发生过一场监狱暴动当时我便拒绝听犯人的任何要求,直到他们放了所挟持的狱卒位为止这种完全拒绝和犯人对话的作法,等于是在昭告众人我绝对不会让步对于对手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可信的威胁,尤其是他们气焰正盛的时候,可以帮他们冷静冷静”

“辽人现在自以为胜券在握,以为我们肯定会就范,这时候再谈下去,咱们肯定要受气,效果也不会好”赵卞接着道:“我们不如终止谈判,不跟他们讨价还价让对手明白这件事没什么好谈的要么崩了,要么接受我们的价码”

“要是……崩了呢?”赵宗绩问道

“不会崩的”赵卞笑道:“他们的皇帝三天后就回来了,到时候谈不妥,显得他们无能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给皇帝一个交代……”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陈恪马屁奉上,笑道:“咱就这么办”

“就这么办,来、干”赵宗绩心情大好,举杯笑道

“干”

“干”

三位放开心怀,畅饮起来……这可是高度酒啊赵老夫子一高兴,竟当成酸酒喝了,几圈下来,就用他家乡的吴音唱开了唱得却是李贺的‘南园十三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万户侯呐……’

看来,每个宋人的心里,都有一份燕云之痛,这一路走来,对赵老夫子的触动,应该也是不小的……

一曲唱罢,老先生钻到了桌子底下

陈恪和赵宗绩,把老先生扶回帐里躺下,蹑手蹑脚的走出去,然后相视一笑,暗道:‘这老先生,这就算拿下了?’

第二天,便按照计划,随便派了个人过去通知对方,最多增币二十万两,再多一两都不行要么答应,要么就算完,等北朝皇帝回来,拜别南归

萧峰派人去礼宾帐探看,果然发现宋人在打包收拾,不似作伪赶紧向皇太叔禀报

“这么硬?”耶律重元眉头紧锁道:“你怎么看?”

“陛下三天后返回,到时候肯定得有个说法,”萧峰道:“对方是铁了心的不谈,这样咱们只能要么答应,要么换人谈了”

这不废话么……耶律重元没好气的瞪他一眼道:“换人谈?一来二去,又是半年拖拖拉拉、淋漓不尽、让人笑掉大牙”

耶律重元的心情很不好,本来父子俩精心策划了一场大戏,希望能借机真正掌握兵权其实宋朝人已经很配合了,他们不仅态度强硬,还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在边境挖沟、增兵在父子俩的预想中,宋朝能出现这些反应已经足够了

谁知道算来算去,没算到自己这大辽朝,实在是人心不古了……那些王公贵官们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