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江山 >

第187部分

一品江山-第187部分

小说: 一品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自然。”陈恪点点头,同样的法子,用来对付相国寺人人称妙,但要是敢这么应付三司,信不信韩琦能点兵抄了你的库。

不过既然敢做初一,就料到人家会作十五。沉吟片刻后,他吩咐道:“三司的银钱,没什么好商量的,我们只是过手而已,要按期如数交付。”

“那剩下一百五十万贯的库银,怎么堵四百万贯的口子?”

“不用担心。包龙图可不会为难我们。”陈恪笑道:“补偿款的清单要来了么?”

“李掌柜去开封府取了,应该已拿回号里了。”

“你让李掌柜,按照那份清单,给每一户开具一份存折。”其实有些话。陈恪可以早说的,但以他前世的经验看。事到临头才把下一步讲出来。有利于塑造自己的权威。

“存折?”钱昇眨眨眼道:“那是什么?”

“你这个东家怎么当的?”陈恪笑骂道:“自己回柜台问去!”话虽如此,他还是简单的讲了讲。之前不论是便换券、金银券还是交子铺开的存单,都是整存整取。这样固然便于管理,但对储户来说相当麻烦。

这对多了一千年经验的陈恪来说。却不是问题。就像‘先贷后抵’一样,一个‘整存零取’的简单创新。便可解决这个麻烦。就是一层窗户纸,可别人就是想不到,这就是他的优势。

“给每个拆迁户都开个户头。账户里存上他们的补偿款。”陈恪吩咐道:“然后提前一天。打点一下开封府的官差,让他们带着我们的经济去发放款子。我明天会过去一趟,给经济们开动员大会,让他们当成生死攸关的大事去做。”

“一千七百户,每人负责十七户,逐户逐户的把工作做到位。”陈恪缓缓道:“要让储户明白。自己的钱,存在账上。随时都可以支取,而且数额任意、按需支取。要让他们知道,钱在钱号里绝对安全,而且每月都有利息进账。”

“平均每户拆迁款是两千三百万贯,我们给月息八厘,每月就是一万八千四百钱的利息。一年下来,就是二百二十贯,比他们全家辛苦一年的收入如何?”陈恪把玩着一方镇纸,面带的自信微笑道:“而且我们下一步,就要在汴京城各处,开设十余个铺面,方便储户办理业务。只要把道理掰开揉碎讲清楚,是存是取,让他们自己判断吧。”

“月利八厘,还真是够高的。”钱昇有些肉痛道。这样每月的利息支出,就海了去了。

“月利八厘,我们还是赚得很。如果你非要跟典当行比,那我无话可说。”陈恪搁下镇纸,直视着钱昇道:“但我们的追求,是合理的利润,不是暴利。我们要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

“只怕这样一来,满京城的百姓,都要来咱们这儿存钱了。”钱昇苦笑道。

“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么,存款多了,我们才有贷款的底气,”陈恪朗声笑道:“别忘了,十三行铺还有将近千万的贷款需求。”胸中的豪情让他站起来,张开手臂道:“更不要说,整个汴京城、整个大宋朝,那些忍受高利贷盘剥的工商业,都在渴盼着我们呢!”

“那咱们可成了典当行的眼中钉了。”钱昇依然苦笑道:“他们可都有很深的背景啊!”

“做事情,哪有不得罪人的?想要不得罪人,只能什么也不干。”陈恪摇头道:“让他们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放心,最多坚持两年,汴京城的典当行,要么跟着降低利息,要么就关张大吉,到时候,我们的环境就会宽松很多。”

“但愿如此。”钱昇点点头,和陈恪又扯了几句,便告辞离去了。

钱昇走后,陈恪刚想继续看书,曹评又来了,先去给他姑姑请安,然后就一头钻进了陈恪的房里。

陈恪请他坐下,又让人端上水果,剥开个石榴递给曹评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曹评面容***英俊,只是平时老和狄咏在一起,才显得没那么出挑。但和狄咏比起来,他才是真正的超级高帅富。他的曾祖父,乃是大宋开国第一军人,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枢密使曹彬。他的姑姑,是当今大宋曹皇后,他们家善于理财、四代经营,号称汴京第一富室。

天下的好事儿都让他占全了,你说还有没有天理?

不过曹家家规森严,在曹评身上丝毫看不到骄横之气,反而待人一团和气。他接过石榴,笑眯眯道:“这话说的,难道没事儿就不能来看看姑母和表弟么。”

“去你的。”陈恪一身鸡皮疙瘩道:“把个‘表’收起来,我吃不消。”

“天经地义的表兄弟,有什么吃不消的。”曹评嘿然笑道。两人又闲扯了两句,他才状作随意的问道:“对了,你那天说的事儿,不是敷衍表哥吧。”

“什么事?”

“入股的事儿。”曹评不好意思笑道:“汴京钱号开业那天,你亲口跟我说的。”话说那场买扑会后,汴京钱号的名头就响彻汴京了。人们从没见过,哪一家钱庄有这么大魄力。跟这家钱号一比,大相国寺的无尽藏也逊色多了,于是纷纷传说,这家的实力深不可测,比大相国寺还有钱。

开业那天,陈恪就跟他提过这茬,当时曹评光忙着贷款去了,一不留神,汴京钱号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存在。唯恐陈恪反悔,曹评坐不住了,过来问入股的事儿。

“我当然说话算数。”陈恪打开抽屉,拿出一本红色缎面的折子递给他。

曹评接过来一看,是‘汴京钱号股份书’,顿时笑开了花:“真是好兄弟。”便打开仔细看起来,看完后,表情怪怪道:“半成股份,太少了吧?”

“这可是原始的股价,一分没溢价。”陈恪翻翻白眼道:“几乎等于白送,还不够意思么?”

“够意思,够意思。”曹评笑嘻嘻道:“打个商量,能多转给我点么?我可以高价收购,保准价钱公道。”

“你想要多少?”

“给我三成怎么样?”曹评试探道:“我们家出二百万贯收购。”这就比原始股价,溢价了八十万贯,不能说不厚道。

“呵呵……”陈恪却冷笑。

“怎么,嫌少了?”曹评小声道:“还可以再加。”

“实话实说,第一,我给不了你那么多股份。”陈恪摇头道:“第二,要是在商言商的话,二百万贯,你只能收购一成。”

“你四百万贯股本成立的钱号,才半个月,就值两千万?”曹评瞠目结舌道。

“你还别嫌贵,再过两年值两亿贯。”陈恪笑吟吟道:“来吃点水果,这桔子真不错。”

“我哪还吃得下啊。”曹评苦笑道:“两百万贯一成股份,回去后没法跟那帮老爷子交代。”

“我可以给你打个包票,两年后,用四百万贯回购你这一成股份,如何?”陈恪笑眯眯道。

“真的假的?”曹评瞪大眼道:“还有这好事儿。”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陈恪剑眉一挑道:“当然立字据的话,你到时候必须要卖给我。”

“你老兄真是……”曹评不得不竖起大拇哥道:“霸气!”要是立字据的话,两百万贯两年就变四百万贯,狠赚一笔无风险。但看陈恪这样子,似乎到时候的股价,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数。

他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三言两语、快刀乱麻,便让一场谈判,跨过了讲价、买还是不买,这两个艰难的环节。只剩下签还是不签,这个他自己权衡的问题了。

是拿稳妥的二百万,还是跟他共担风险,真真是个问题。

今天必须歇一歇,给邮箱加点油,必然非得出事儿不行。不过还有一更哦……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Qisuu。

第二四零章礼物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1314:09:05本章字数:5071

“你知道,寒家刚买了地,”沉吟半晌,曹评道:“拿不出这么多现钱。”

陈恪点下头,听他继续说下去。

“你看,寒家用在京城的所有十二家当铺。”顿一下曹评望向陈恪道:“来抵这二百万贯怎么样?”

“……”陈恪不说话,只是一脸玩味的望着曹评。

“看我作甚?”曹评理直气壮道:“寒家名下的财达、惠通,虽然比不上相国寺、天河當那么大,但也有几十万贯的规模。加上另外十家,怎么也抵得住了。”

陈恪只是笑,看得他发毛。曹评只好也笑,笑得面皮抽痛,不禁骂道:“笑面虎!”

“哈哈哈……”陈恪放声笑起来道:“好个曹公正,看你一脸老实巴交,想不到还满肚子的心眼!”

“我又不是莲藕。”曹评气鼓鼓道:“我怎么有心眼了?”

“你曹家的产业遍布各行各业,为什么单单拿当铺来入股?”

“这话说的,当铺值钱啊。”曹评一脸坦然道:“而且,当铺和钱号都在一个锅里抡勺,难免磕磕碰碰。与其将来伤了和气,还不如咱们变成一家呢。”

“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说,”陈恪哂笑一声道:“不过我不说,你心知肚明就好。”

“呵呵呵……”曹评心虚的笑起来。其实他之所以这么着急来找陈恪,是家里老人看到了汴京钱号的威胁,告诉他,不出两年。汴京城的典当行。就得关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也会步履维艰。与其坐等资产缩水,不如当机立断,作个高价入了汴京钱号的股。

显然,这点算计没瞒过陈恪。

“好吧,好吧,我再加二十万贯,这总可以了吧!”曹评直呲牙道。

“这还差不多……”陈恪立马亲热的笑起来道:“恭喜你。做出了此生最正确的投资!”

“正确个头啊!”曹评皱着脸道:“本用来买三成股份的钱,只买了一成,回去肯定要被骂死了。说不定家法伺候都有可能。”

“他们要是不愿意,就用二十万贯买这半成股份。十二家当铺还是你家的。”陈恪笑道:“长辈们肯定把你夸成花。”

“你这算得什么账?”曹评笑骂道:“二十万贯卖一半,一百八十万贯卖另一半。”

“你错了,那半成,除了二十万贯,还有咱们的交情在里头。”陈恪淡淡道。

“……”曹评没话说了。起身重重点点头道:“表弟我信你!”

送走了曹评,陈恪看不进书去。便从抽屉中又拿出折子,还有厚厚的一个牛皮纸袋。收在身上叫上车,往城西去了。

盏茶功夫,马车在一处宅第停下,匾额上‘柳府’二字夺人眼目。

陈恪下了车。一见是他,柳府的门丁自然没什么好脸。庚帖已经退回去,这种前姑爷怎么还有脸来?

说来也巧,正碰见柳月娥牵着马从里面出来。多日不见,她消瘦了不少,但精神明显好多了。她穿一身墨绿色的衣裙。整个人像一竿翠竹高挑挺拔。

看到陈恪,她先是神情一滞,但很快恢复如常,柳眉一挑道:“你来干什么?”声音真冷,冷得让陈恪心里一缩。

“我是来拜会老太爷的。”陈恪笑笑道:“他在家么?”

“在。”柳月娥点下头,道:“不过不一定想见你。”

“我有要事。”陈恪道。

“……”柳月娥看着他。多日不见,他依然那样牛高马大、肩宽腰细、穿什么衣服都英气逼人。那张脸还是五官深刻分明。但似乎沉稳了不少,不再像原先那样,一脸让人讨厌的傲气。似乎这段日子,过的并不怎么轻松。

‘不过与我何干?’她收束精神,点点头道:“我去问问。”便把马缰交给下人,转身回去。

走在水边回廊上,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她头也不回道:“似乎没人让你进来。”

“脚一滑,就跟进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