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狂人 >

第466部分

民国狂人-第466部分

小说: 民国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子,很多人慌乱了。那些伸了手的底层官员们想起王进当初的雷霆手段,不禁心底发寒心惊胆战,纷纷找到当地纪律部门‘投案自首’,将之前所犯的错误交代清楚并将所收‘好处费’上交,希望能够得到组织的宽宏大量。
    对于这些主动承认错误的家伙,只要确认没有隐瞒其它错误,王进也没有深究的意思。这些家伙能主动承认错误还算是能挽救的,军政府重点打击的是那些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干脆冥顽不佞的混蛋,揪出一个整治一个绝不手软。
    至于那些承包工地的商人们,军政府警告一番也没多做留难。要他们把手续办齐,然后拖拉机厂加大马力生产,并承诺放开了口子供应市场。一时间,拖拉机厂销售部门的门槛差点被踩破,定单如雪片一般飞来……

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火如荼

    突突突……
    一辆满栽建筑材料的拖拉机,‘艰难’的跋涉于泥泞的乡间小道上。一路上只见泥水飞溅,四条深深的车轮印一直蔓延到土路尽头。
    拖拉机前面不远处一辆马车艰难的前行,赶车的中年壮汉一脸郁闷,时不时的回头看上一眼,眼神中满是羡慕嫉妒。
    “老马,你这家伙真不够朋友,竟然不声不响的也买了拖拉机!”等到拖拉机与马车并驾齐驱的时候,赶车的中年壮汉终于没有忍住,马鞭一甩大声喊道。
    “嘿嘿,老钱你羡慕不来的,谁让咱在安徽有亲戚?”开拖拉机的中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热汗,得意洋洋回敬道。
    赶马的老钱用力甩了一下马鞭,脖子伸得老长凑了过来:“老马你老实告诉我,买了拖拉机后,你一月能赚到多少钱?”揪了眼拖斗里堆得满满的建筑材料,眼神中说不出的热切。
    现在在江西谁不知道,拖拉机手可是个赚钱的好行当。他们这些靠牲畜吃饭的人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谁叫他们弄不到拖拉机,也不会开拖拉机呢?
    现在的情况是,谁手里有拖拉机,立即便成了各大工地争相邀请的香饽饽。拖拉机在工地上良好的表现,还有其简单的构造和维护方便,使得拖拉机在短短时间内便迅速压制住了依靠牲畜做运输生意的人马,成为了江西工地上的主流存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拖拉机的运输量大,只要机器不坏就能日夜不停的赶工。江西本地一些专门搞运输生意的势力虽然不满,但是由于拖拉机的数量有限,他们还有得活干还能有不少赚头,没有爆发太大的矛盾和争执。
    还有一些地形复杂的山区,军政府的公路修建计划暂时还惠及不到这儿,也需要骡马队运输不少物资进入山区。就算如此,因为利益之争一些小矛盾也时常爆发,时不时的有本土势力想方设法阻绕拖拉机进入江西工地。
    还好军政府对下面控制得力,再打击了几波有些无法无天的势力之后,虽然江西依旧暗流汹涌小摩擦不断,可是不会影响到江西的建设进度,军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还有一点让江西本土势力十分不满,江西竟然没有拖拉机配额,这是让一干想要在大建设中狠捞一票本土势力非常不满意的地方,这不是摆明了看不起人么?
    为了这事,新进上任的江西省长还特意跑到王进家里大吵大闹了一番,把个老好人吴楚给气得不轻。江西新近从归附好不好,怎么可能拥有和安徽一样的地位?就算他愿意让出一部分资源,军政府里那帮家伙也不愿意啊。
    拖拉机在中国绝对属于新鲜事物,安徽新引进的拖拉机生产线也才刚刚运行生产,说老实话产量不怎么样,一月一条生产线能有二十辆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自从拖拉机在江西工地发光发热,安徽这边的商人看到商机,毫不犹豫的与江西商人们争夺本就不多的份额。
    农用拖拉机的销售形式一片大好,定单犹如雪片一般飞来。为了应对日渐庞大的需求量,军政府除了再向美国购买生产线之外,也不忘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拖拉机的生产之中来,军政府愿意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还别说,真有不少两江地区大商人甚至大地主对此有意。拖拉机的火热销售摆在眼前,要说他们不动心是骗人的。只是一开始他们没有外国渠道,只能干瞪眼无可奈何。如今有军政府在后支持,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于是乎,安徽各地都有新建拖拉机厂破土动工,只等从国外订购的生产线一到位立刻开足马力生产。只要质量没有问题,生产出来的拖拉机根本就不愁销路。除了工地还有农业方面的用途之外,最近又有其它广泛用途被挖寻出来。
    比如,各大城镇与乡村间的客运还有货运。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安徽的经济发展促使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交流增多。两地之间来往的逐渐频密,除了促进经济近一步均衡发展之外,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交通运输市场出来。
    由于军政府严格执行《卫生管理条例》,一些以往活跃于乡间土路上的各类牲畜逐渐减少,这就给了拖拉机抢占运输市场的机会。
    这场轰轰烈烈的‘拖拉机运动’,不仅仅在安徽如火如荼的开展,整个两江地区还有周边省份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民主进步党目前手头掌握有三省治权,在政策方面想要做到一视同仁很难,安徽自然是民主进步党重点关照的省份。
    为了鼓励民众们积极购买拖拉机,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保障。除了大力宣传拖拉机的作用之外,也紧急拍摄了几部反映现实里,众多因为购买或者租赁拖拉机而发家致富的真实事例,在两江地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对于民众们来说,什么好话套话都是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东西。谁都想日子过得富足安乐,赚大把的钱做个有钱人。既然开拖拉机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心愿,自然对此趋之若骛。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军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太平洋投资银行还有长江银行推出小额贷款服务。只要拥有安徽本地户口,在银行确定并由当地基层政府背书之后,最多能够向两大银行申请购买两辆拖拉机的贷款。
    这样的政策一出,整个安徽都沸腾起来。那些有办法的人都纷纷都起心思,搞到拖拉机然后转手高价卖给外省商人,光光是其中差价便能小赚一笔。
    如果肯吃得了苦的话,联合几家组成一支车队,在江西肯定能够揽下大笔活计,想要依此发家致富都不是什么难事。这也就是文章开头,钱行马车夫为什么反应会如此激烈的主要原因……

第二百四十九章 以夷制夷

    就在安徽蒙头发展,江西建设如火如荼,王进的目光转移到江苏方向的时候,从北京城里突然传来一份情报,迫使以王进为首的一干民主进步党高层不得不将注意力转了回来,小心应对北洋袁世凯可能针对安徽的‘阴招’。
    可能安徽境内的机器轰鸣声有点大了,也可能是觉得孙中山已失去了威胁,袁世凯竟然又打起了安徽的主意。这一次他学聪明了,北洋方面的人手也没有出头,而是不断的挑拨着英国人的神经,让英国人看到来自安徽与美国方面的压力。
    “马的,袁世凯够阴险的!”王进愤愤不平骂道。
    “哎呀,也是咱们不注意,英国人有理由恼火!”吴楚一脸无奈。
    “嘿嘿,什么叫做有理由恼火?子玉兄,这里是中国,不是印度阿三的地盘!”王进不满的瞪了吴楚一眼,嘴角挂上一丝不屑的笑容。
    “那咱们怎么回复英国人?”
    “怎么回复?直接和他们说清楚,安徽不会偏袒哪一方,让他们有能耐便找美国人闹去,我安徽得罪不起他们也得罪不起美国人!”王进阴险一笑。
    “你真够阴险的……”吴楚打了个激零笑骂。
    王进耸耸肩一脸的无所谓……
    这事确实也怪不到安徽军政府头上,两江地区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不假,英国在两江地区的公司极多利益也极大不假,可是他们也没有资格要求安徽拒绝其它国家资本进入,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随着安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在两江地区设厂还有分支机构,在军政府有意识的引导和倾斜下,美国公司获得了不少定单还有机会,赚了不少钱也是事实,可这也不能怪到安徽军政府头上。
    欧洲局势的持续紧张,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咄咄逼人,英国也加快了抽调各殖民地力量回国。少了政府力量还有军事上的威慑,在华英国公司还一副大爷的鸟样,王进又不是傻子,难道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吗?
    这时代的世界警察是英国而非美国,美国佬在世界各地最关注的还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殖民地或者政治利益。在华美国人总体而言比较老实,王进也更愿意与他们做生意打交道,当然这里面并不排除他在美国有产业存在的因素。
    英国人在两江地区的利益受损,大部分被美国商人抢了过去,小部分则被发展起来的民族商业势力抢夺过去。为了避免英国佬有可能的恼羞成怒,军政府早早的便做了准备,大肆宣传将全部的责任栽到美国佬头上。
    美国商人欣喜不已,自然不会在意安徽玩的这点小花招,在他们看来,经济利益永远放在首位。所以袁世凯告小状并没有怎么影响到王进和安徽,英国人气势汹汹的找上门来,王进一推二六五全部交给美国人去应付。
    既然美国佬赚到了钱,该承担的风险和压力是少不了滴,安徽可没有义务帮他们扛……
    英国人的责难全被美国人所接受,双方你来我往大打口水仗。王进一边看热闹的同时,一边催促军政府加快建设速度。随着天气逐渐温暖,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越来越短,安徽也要做好完全准备,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好好捞上一票。
    第一季度虽然还没完,但是军政府内部的大致统计数据已经出来了。截止到目前为止,安徽对外的轻工业品销售量突然迅猛增长。纺织品、中药材还有罐头是这里面的大头。特别是罐头这样的速食产品,简直供不应求定单直接排到下半年去了。
    根据情报显示,订购罐头最多的买家就是英法等国。尤其是英国,直接通过军政府的关系,将安徽境内最大的几家罐头厂给包圆了,可想他们的购买数量有多么的庞大。不仅如此,一向高傲看不起人的英国佬,竟然还向安徽采购了大批批廉价重工业产品。
    安徽的轻重工业,也在大量定单的刺激下,有了蓬勃迅猛的发展势头。安徽各地新开工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无数商人想趁着这股热潮好好的大发一笔。要不是军政府出面干涉,叫停了许多重复建设还有不必要的投资,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对于安徽的发展,军政府有着一套完整的规划,绝对不容许出现大的偏差。有着后世记忆的王进清楚,无序而混乱的投资虽然能促进经济的一时发展,但是以后为了扭转之前的错误所要花费的代价,起码是当前投资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老实说,眼下安徽的发展已步入正轨,一些不足之处慢慢发展下去自然会改善,没必要这时候急功近利而为以后找麻烦。二十世纪初正是世界科技发展最迅猛的一段时间,很多公共科技都是日新月异不断改良跟进,他可不想刚刚建设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