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狂人 >

第246部分

民国狂人-第246部分

小说: 民国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由王进提议,新光复会召集人手规划一个大计划,如果成功了的话,拿下安徽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投奔而来的民党和会党武装配合,他们分散成一个个精干的小分队,在新光复会来人的引导下活跃于合肥与安庆之间,将巢湖、芜湖,铜陵等地区闹腾得鸡飞狗跳,不断的挑衅刺激着六安一干大佬们的神经!
    前线的战事都在王进的掌握之中,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把目光放在新光复会内部,现在他们最紧要的是把军工体系的架子搭建起来。而军工体系重中之重的火药厂现在由于时间还太短,根本就没有办法筹建。不过王进是什么人,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临时代替的法子,同时也是新光复会自主研究武器的一次尝试。
    他找人重金请来附近有名的鞭炮师傅,将整个六安和周边所有制作鞭炮的作坊清扫了一遍,以高出市场价近两层的价钱清扫了他们所有的火药储备。
    王进提出点子和思路,由这些手艺非凡的鞭炮师傅们联合制作,目前已经弄出了不少的好东西。最原始的土制手榴弹,延时非常准确的那种,木柄铁疙瘩看起来非常的丑陋和不显眼,可谁要是胆敢小瞧或是不认真对待的话,吃亏的肯定是他自己。
    这些经验丰富的鞭炮师傅们得手艺真不是盖的,如果不考虑现在时代的话完全可以算得上‘巧夺天工’一说。经由他们一手雕琢出来的土制手榴弹,不仅仅火药容量大爆炸威力强,只要事先跟师傅们说清楚,想要延时多长时间就能延时多长时间,精确度完全可以细分到一秒以内……
    制作鞭炮的成分嘛,基本上都是以黑火药为主,根本就没有现在世面上流行的黄,色火药,更别提比这更复杂的TNT了。黑火药的威力毕竟有些不足,针对这一点王进特意让鞭炮师傅们特制了十几个大容量的‘轰天雷’,想在攻城的时候给清军一个天大的惊喜。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大把白花花大洋的鼓励和刺激下,鞭炮师傅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在王进这个穿越之人的提点和指示下,利用自家丰富老道的鞭炮手艺,还制作出了不少在战场上能够用得上的‘鞭炮’作品,什么‘冲天炮’‘迷雾弹’都只是小玩意而已,‘催泪弹’和‘毒气弹’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当王进拿着这些鞭炮师傅制作出来的成品,并亲自一一实验取得不错的效果之后,他忍不住心头一阵狂喜。丫的有了这些玩意,对付起清军来还不是跟玩儿一样?别说是清军,就连洋鬼子的正规军要是一个没留神,也得好好的喝上一壶!
    不过可惜的是,手艺作坊出品虽然算得上是精品,可是有一点非常不好,那就是很难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先不说这些师傅们将自家手艺捂的严严实实的,要不是看在白花花大洋的份上,他们几乎都要喊出‘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女’的口号来了,根本就没打算将自己的看家手艺传给新光复会派来的机灵学徒,开什么玩笑?
    为了多准备一些新鲜研制出来的‘特殊’武器,同时也是为了打消这些鞭炮师傅们的‘门户之见’,王进不得不承诺了他们和家人以后的生活,并且特地带他们到山谷小镇‘参观考察’了一番,直到他们满意的看到家人完全落户山谷小镇,心甘情愿的将自家手艺贡献出来为止,王进真有一种肉牛满面的冲动。
    鞭炮师傅们的主动配合,学徒们三班倒日夜不停息的加大规模生产,终于在王进和新光复会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了足够此次和清军作战所需要的‘特殊’武器。当然,有了这次的经验打底,新光复会倒是多出来不少手艺精湛的鞭炮师傅来,这完全是附带产物……
    鞭炮师傅们如此的卖力,那些自诩为‘正统’被新光复会秘密‘请’来,充做军械维护修理研究所成员的军工人才更不必多说。
    这些人本来是极不情愿和新光复会合作的,对与新光复会安排的一切工作都充满了抵触情绪。王进和新光复会为此没少费脑筋,各种手段齐出可是效果都不咱们明显。
    最后没有办法之下,王进一咬牙干脆在他们最擅长的方面打击刺激他们……
    校场上轰鸣声不绝于耳,滚滚硝烟冲天而起……
    那帮子被‘请’来的各大军工厂技工们,目瞪口呆的卡着校场上那一个个希奇古怪威力强大的‘烟花鞭炮’,久久都做不得声……

第二十一章 严肃军纪(求订阅)

    连一群他们看不上眼的鞭炮师傅都表现得这么‘犀利’,他们还有什么好骄傲的?
    被强‘请’来的军工技工们感觉脸上有些挂之不住,这时代的人还是很淳朴的。新光复会把他们强行‘请’来。他们心中没点抵触情绪怎么可能?可是新光复会待他们确实不薄,待遇比他们原先所在兵工厂强得不是一点半点,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还是有这么强烈对比的情况下,他们心中没半点触动怎么可能?
    如今就连他们一惯看不上眼的民间手艺人士都有如此惊艳的表现,再加上王进等新光复会高层在一旁推波助澜,他们再也坐不住了就算为了自家的名声也要硬着头皮将军械维护修理研究所给办好罗,不然光是外人的白眼他们就承受不起。
    这些兵工厂的技工们的主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鞭炮师傅们的刺激和白花花大洋的鼓励下,他们当然不肯落于人后,热火朝天一心扑到军械维护修理所的筹建事宜上来,在高薪聘请来的几名外**工技师们的指点下,借助几架现有最原始的简陋车床,在最短时间内组建出一条简陋的子弹组装线和子弹复装线。
    很快,属于新光复会自己的子弹组装车间和复装车间迅速运转起来,虽说产能有限得很,但是积少成多时间长了也是一个惊人的数量,足以支撑光复军一些中小规模的战斗所用,更别说从国外购买来最先进的子弹组装线已经上了船,正在大海中漂流驶向中国。
    经过一干专业人士的仔细解释,王进也明白了自己之前把宝压在复装子弹上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拍着脑门子做的决策果然不靠谱,经验主义害死人呐。
    复装子弹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其中有很多工序,首先是收集使用过的弹壳,并进行筛选和修复,只有那些没有形变和破裂的弹壳才能使用,以免发生炸膛或者不合膛的事故;其次是重新制作底火,通常是将坏的黄铜弹壳上剪下铜皮,冲压成铜盂,并加入雷汞后重性嵌入弹壳底部;然后才把造粒后的火药按规定的重量装入弹壳;最后加上弹头。通常的做法是做一个子弹头的模子,把一个铜板冲压进模子后形成被甲,再浇入熔化的铅。
    这种复装子弹的缺点非常多,密封性能差火药容易受潮,射击残留物多,射程近,精度差,初速低,弹头形状也不尽如人意,最初只能制造圆头弹头,有时铜板冲压的不好,会造成破口,裸露出铅芯,成为变相的达姆弹。部队在使用这种子弹时一般不会射击100米外的敌人。
    而且子弹复装受材质本身影响很大,使用次数也受到极大限制,越到后来效果越差。每次发射弹壳都会有点变形和损伤,比如内壁烧蚀、弹壳口部拉长以及在燃气压力下的非弹性形变之类,外表自然也有氧化磨损等,累积起来总有损伤到不堪使用的时候。
    当然,只要你不怕被炸,理论上来讲只要弹壳没有变形受损就能复装继续使用。
    按照那几个被请来的外国技师们的说法就是:这样做太不划算,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干脆直接向军火公司买子弹得了。复装子弹工序烦琐不说,不起原装货来稳定性和可靠性又差得太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又有一大堆麻烦得要死……
    不过这都是老板需要关注的事情,他们这些被雇佣来的打工仔没必要管那么许多,只是对工作量突然加大有些怨言而已。还好他们在军工方面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尽管心理有些不太愿意,他们还是认认真真的利用极其简陋的条件组装出了一条,子弹复装线来。
    跟着这帮外国技师打下手的学徒技工们好好的开了一次眼界,原来子弹组装和复装还可以这么玩,其中的巧妙之处着实让他们心悦诚服感慨不已。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一点贡献和作用,中国工匠最擅长的就是在最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做出最合适的东西来。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十分巧妙的建议也不禁让那几个外国技师惊讶不已,对身后这帮跟着他们学习的中国技工另眼相看不免高看一眼!
    别看复装子弹麻烦得很,但如果真的掌握了复装子弹的全套工序和程序的话,对于初学者而言其中能够得到的好处简直难以想象。这不是在开玩笑,复装子弹涉及了多个学科和产业,而且都是产业工业化极其重要的基础行业。比如:化工,模具、锻造等等等等……
    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所以王进在知道了复装子弹和他想象中的情景完全不一样之后,依然坚持让请来的外国技师们组装一条生产线出来。虽然这样做可能有些丢面子的嫌疑,但是和可能获得的巨大好处比起来,这点面子问题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对于穿越人士来说,可能其它什么都缺,在后世浮华社会的熏陶下厚脸皮是绝对不会缺的,关键就是厚度的问题而已……
    再说民党武装和会党武装的分化瓦解消化吸收,自从扩大会议结束之后,新光复会和光复军总部联合下令给各部队,要求他们务必严格按照最新补充的军事条例管理手下军队,哪里出了事就直接找负责部队主官。
    这其中,自然以严厉的军纪和思想工作为主……
    之前民党和会党武装大量投奔过来,为了安抚这些杂牌武装的心,光复军对他们的军纪要求,没有一开始就必须向光复军看齐,算是给了他们一个了解和熟悉的时间。
    可是最近他们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的情况,民党和会党武装刚刚稳定下来,就不肯安分守己到处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在新光复会内部引起了很不好的风气,这是万万也难以被王进等人接受的结果。
    要不趁现在他们还不熟悉,没有抱成一团的时候动手,以后难保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状况……

第二十二章 ‘三民’理论

    在具体的行动中,投奔来的民党和会党武装被混编打散,和光复军抽调出来的精锐小分队联合行动,在平日里的言行中慢慢影响他们……
    这一招的效果明显很不错,有光复军战士时刻影响着他们,会党和民党武装人员身上的江湖气息慢慢收敛,取而待之的是一种军人的气质。不得不说,新光复会成立当初,王进坚持实行的‘识字运动’在这中间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对于读书人的敬重,是后世的人绝对难以想象的!
    本来在分队里,受过极为严格军事训练的光复军战士就是整个小分队的焦点所在,无论是他们的坐卧行走还是在行军途中表现出来的军人气质,都是极为显眼的事情。如今突然发现光复军战士还会识字读书,这一惊可非同小可……
    在得知光复军每一个战士都必须学会认字,并且通过了统一的考核才能得到出任务的机会。一干目不识丁的江湖汉子们咂舌不已,心中像打翻了五瓶味一般,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涌上心头。他们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