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狂人 >

第237部分

民国狂人-第237部分

小说: 民国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在暗中默默观察,王进一见火候差不多了,急忙招呼镇公所立即配合光复军的征兵行动运转起来。没错,这些不断在山谷小镇各处讲述着自己悲惨经历的‘现身说法者’们,都是他亲自从外面找来的。
    别误会,他可不是找的一群托儿。民众们的眼睛都是雪亮滴,哪能看不出这些人的真假身份?毕竟他们也是从那种朝不保夕,内心绝望无比的状态中走过一遭的亲身经历者,哪能感受不出这些人身上流民气质的真假?
    这些人的经历确实凄苦,是王进特意从外界的流民中招揽过来的‘人才’。别看他们的经历凄惨无比煽人泪下,可是他们一个个口齿清晰口才了得,是难得的民间宣传人才,所以他才会将他们招收入镇公所的宣传科充当临时的宣传人员。
    这天,镇公所突然贴出公告,鉴于小镇居民们强烈的‘保卫家园’的意愿,镇公所将联合光复军对全镇所有适龄人员进行准军事训练……

第三章 预备役

    山谷小镇突然就掀起一股大练兵的热潮!
    新光复会一众高层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上儿来了,派出光复军中的精锐战士,想要好好的操练操练这帮小镇在籍居民,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合格的预备士兵,一等前线战事有所需求的话立刻就能够扛枪上阵。
    王进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切,心中终于松了一口大气。他没有再插手预备役士兵们的训练,只有在派去的光复军教官做得过火时才会出面降一降火。征兵工作可没有这么简单,他也没有把山谷小镇自家人当炮灰的想法,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这些预备役人员是一件极为考验新光复会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大事。
    乡党乡党,纵观整个中国历史,那些发家的开国皇帝身边不是乡党云集,作为他们掌握大局根基的心腹所在?当然王进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他想开创一片属于自己和兄弟们的基业,乡党的力量支持极为关键。他可不想自己打生打死开创下一片基业,最后却被别人轻而易举的摘了桃子得了好处,有乡党心腹支持和没有乡党支持完全是两个概念,就好象流寇和土豪的区别一样,天差地远!
    小镇预备役是作为未来光复军骨干来培养的,红花还需绿叶陪,单单靠小镇预备役这小几千人马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后世的那些军阀大爷们,哪一个手下没有几万几十万小弟的。虽说这个质量确实不砸滴,但不明情况的人咋一听这个数字,第一反应绝对是心虚腿软!
    所以说,人多势众这话,在某些时候也是非常有道理滴……
    当然,对于王进来说,他需要的不是一盘散沙似的乌合之众,而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士。困饶那些军阀们有心无力的财政问题和军火问题,对于王进来说都不算什么,所以他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招兵买马的工作务求要做到最好!
    所以,他继续在六安几个县大量招收青壮流民,尤其是拖家带口的青壮流民。这样的人招来使用起来才更为放心,他不缺养人的钱和粮食,没必要因为省下这一块而耽误了后面的事情,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再说了,他王进也是一个大地主级别的富豪,新光复会手头也拥有不少贫瘠的土地,经过改良种植高产作物,正需要大量的劳力补充,这样的一家人用起来更为放心不是?
    新光复会一口气在三县招收了不下万名青壮流民,加上他们的家人怕不有好五六万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太过显眼,还好新光复会和王进手头的荒地和山林够多,他们稍经训练整合,就按家庭被分散到各处去建立田庄农场了,一边生产一边训练,作为光复会兵员补充的最大预备役集团。
    几万互不相识人员的管理是极其烦琐和麻烦的,好在新光复会不缺这样的人才,早在安庆时他们就有意识的培养,到了现在这方面的人手还是很充裕的,不用担心被这些杂事分心它顾,只要把目标和任务安排下去就成,自有熟悉门道的人手接管处理好一切。
    在人员分配的时候还出现过一些小乱子,有些同村甚至是同宗的家庭想要在一起居住,这样也方便互相照应,但新光复会坚决予以否决。开什么玩笑,把你们分散打乱正是他们的目的之一,哪里会让这些流民重新聚集起宗族乡亲势力,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
    为了将各地相互有联系的家庭彻底分开,新光复会在登记造册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派出了许多文职人员参与进来。甚至为了锻炼那帮上中学的小子们,王进还特意吩咐了轮流安排小镇中学的学生加入进来,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又减轻了新光复会一干文职人员身上的巨大工作鸭梨,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捏?
    处理完这些杂事之后,王进招呼来六安知府吴楚,和新光复会总部一干大佬一起商讨如何在安徽发动起义一事。这可是一个大课题,虽然清军的实力不堪一击,可策略使用得当的话,他们能够更轻松在伤亡更少的情况下拿下安徽全省!
    “目前我们牢牢的掌握了六安、舒县和霍山三县,在这三县的群众基础很好,只要我们一举义旗肯定会群相呼应。三县各有一个正式在编民团,还有驻扎在六安县城的六安营加起来足额足编拥有士兵四千八百余人,枪械弹药充足战斗力冠绝整个安徽……”
    吴楚挺立着身子,神情兴奋的介绍着官面上的情况。
    “好,有了吴楚手上的人马,再加上光复军过九千训练有素的战士,拿下安徽对于咱们来说易如反掌!”王思量兴奋得满脸红光,一挥大手壮志豪情满胸怀。
    “那咱们是不是找个机会重拳出击,一下子打官府一个措手不及?”王单东兴奋道。
    “这个不急,先听吴楚同志把清军的兵力布置说一下先!”王进摆了摆手笑道。
    “那好吧,目前整个安徽拥有清军大概在四万左右,新军和江防营的人马不足七千可以忽略不计,其余大多都是驻扎于各处的巡防营官兵。清军的兵力部署主要来说还是南重北轻,在安庆和合肥一带驻扎有两万多人,其余的分散于各地驻扎!”
    “朱家宝倒是好算计!”王进笑着摇了摇头,刚一听完安徽清军的兵力部署,他就知道这下子有些麻烦了。整个安徽的精华就是南部区域,北部地域多山多丘陵,淮水几乎年年决口情况之差可想而知。尤其重要的是,安徽北部和河南湖北两省接壤,一旦有变故两地清军都能及时增援。
    不同于其它南方省份豆腐渣一样的清军,湖北和河南的清军战斗力可不容小觑,一个家底丰厚有全国知名的军工厂做后盾,一个凶野彪悍有来去如风的骑兵做保障,都是极难对付的主!

第四章 山谷小镇的变化

    一干兄弟们微微一思索,就知道王进话中是什么意思……
    王思量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道:“这事确实不太好办,强攻安庆合肥等城市的话又怕清军抵抗太过激烈,到时候的伤亡可不好控制。可是先攻打安徽北部的话,又要随时面对河南和湖北两地的清军来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阴沟里翻船!”
    “那怎么办?”王单南有些急眼了,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大干一场。
    “怎么办?很好办啊,既然主朱家宝打算给咱们来个乌龟不出洞,咱们也可以玩玩调虎离山的把戏嘛,礼尚往来可是咱们中国人的良好传统!”王进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自信满满笑道。
    “先在哪里动起来?”
    “皖北地界,六安先不要动,等其它几个地方先乱起来再说!”王进一锤定音。
    ……
    之后几天,得到新光复会授意的六安周边地区,包括合肥在内的当地民党和会党武装纷纷冒出头来,他们大肆攻击官府在各乡镇设置的办事机构,打死打伤许多下乡维持治安的衙役和税丁,闹得当地一片鸡飞狗跳公门中人惶惶不安,嗅觉敏感之辈已经隐隐察觉一丝丝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好气氛……
    布置了手下人员的任务,王进收回了心思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外界纷乱的局势上。毕竟离开新光复会总部所在山谷小镇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很多东西比起当初离开是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他需要花时间好好的整理适应一下。
    至于外界纷乱的局势,有手下小弟全程监视他放心得很。再说了,他这个做老大的总不能冲锋到第一线去吧,掌总把握大方向为新光复会做战略层面的决策,监督手下们的执行情况才是他的本业……
    当然,真要打仗了他是不会放弃手中军权的。开什么玩笑,乱世之中军功第一,他可不想人为的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那不是大方那叫二傻。
    王进趁着这段外面乱糟糟的机会,好好的梳理了一下新光复会控制下的政务。山谷小镇自不必多说,那是新光复会总部所在地,也是新光复会花大量财力和精力重点打造的城镇。
    私底下在各街区和社区走动了一番,发现两部电影的余波还未彻底消去,电影的内容还是小镇居民们茶余饭后聊天打屁的主要谈资。让他感到十分满意的是,小镇居民们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明显比起一年前有很大提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街上的商店铺面更多也更为热闹了,小镇居民们大多都是新做的衣服,家里也通上自来水和电灯了。各镇公所开办的棋牌室热闹非凡,大多都是颇有空闲的老头老太太在里面休闲娱乐。
    当初花了大价钱请来法国设计师设计小镇的建筑规划,现在的效果就很明显了。随着外来流民和周边民众往来小镇增多,山谷小镇的流动人口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翻了好几翻。乱世来临了嘛,能找到山谷小镇这样不受官府干扰的世外桃源实在少见,那些在外面饱受官府欺压的流民们谁不愿意成为这里的常驻居民?
    最主要的是山谷小镇工厂发展得过于迅速,用公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小镇在籍居民们慢慢不能满足各类工厂的用工需求。前文说过,霍山和舒县两地都是山区地貌,紧挨着大别山在安徽地界的支脉是外人眼中的穷乡僻壤之地。
    这里除了山货简直什么都缺,柴米油盐酱醋茶几乎一大半都需要外部支援。中国农村的日用百货市场是极为惊人和庞大的,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如果能够用心经营的话,未必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可惜,那操蛋的交通状况让无数有实力的商家望而却步。
    单单依靠那些民间挑担郎的走动,又怎么可能满足这么大的市场需求?
    可是突然有一天,乡民们发现大山的小镇里就有他们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还是自家生产向外供货,这样的事情让他们大感惊奇。随着六安本地市场的饱满,工厂产能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山谷小镇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附近或者远处心思活泛的山民们到小镇上的露天交易市场进货出货,让小镇工厂的产能一提再提。
    经过仔细的观察,王进惊讶的发现周围地界竟然以小镇工厂为核心,形成了好几条很隐晦的产业链。比如小镇上的食品加工厂,它们的主要生产任务就是加工一些袋装食品和罐头类食品等易于储存不易变质的食品。
    那些饼干什么的先不去说它,单单是罐头产品,目前小镇食品厂主打的罐头产品有水果类和肉制品类两种。水果类罐头的原料还好说一些,现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