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狂人 >

第102部分

民国狂人-第102部分

小说: 民国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传甲刚走下台阶,马上有人迎了上来,不是王思量还能是谁?只见他微微一笑,一把握住范传甲的手热情道:“欢迎欢迎,你就是范传甲同志吧,小弟早就听闻熊成基同志对你赞不绝口,如今得见果然当真荣幸之至。对了还没自我介绍,小弟王思量,目前添居《光复报》总编一职,负责新光复会的宣传事务!”
    “你就是王思量?”范传甲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心头的恼火一闪而逝,更加惊叹这厮的年轻,只怕才二十来岁吧?
    不过惊奇也只是一瞬,他也不是普通人!
    范传甲,安徽省寿县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4年范传甲到安庆,参加新军驻安庆常备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任马炮营正目,选入工程学校,之后被送南京讲武堂学习,现任工程队队长。
    王思量微微一笑没有解释什么,要是连这么点委屈都受不了,还干个屁的革命啊?
    还好,范传甲的表现不错,饿密友露出丝毫不满的神情。只是很客气的和王思量闲聊了一会,待气氛差不多了,他好奇问道:“王思量同志,难道这里就是《光复报》总部吗?”光线昏暗的地下室极其宁静,不远处的黑暗中的嘈杂声响传入耳中,分明听到纸张的‘哗哗’声,鼻间更是闻到一股浓郁的墨香。
    “算是吧!”王思量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闻言,心中没有多想的范传甲很是震惊了一把,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光复报》总部就在安庆城郊外,与新军军营相隔竟是不足五里!同时一股喜悦抑制不住涌上心头,看来这次没有白来,新光复会有向他们革命新军靠拢的迹象。
    “王思量同志你好,在下范传甲,是新军方面派来与新光复会联络的,不知道能否见到新光复会首领?”
    “真是不好意思啊,会长不在今天临时去了芜湖不能到这里,他已经委托我和思量兄全权处理与新军的代表接洽。”这时,从昏暗的内间走出一个人来,拱了拱手满怀歉意道。
    “哦,续东兄今日的工作忙满了,快来坐快来坐!”王思量见到来人,急忙站起身来走了过去拉住来人的胳膊。
    “来来来范传甲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光复报》副总编王续东,大家亲近亲近!”拉过王续东,王思量急忙向满脸诧异的范传甲热情介绍道。
    “幸会幸会,久仰久仰……”
    “客气客气,范同志实在太过客气……”
    俩人急忙把臂言欢,一通毫无营养的套话客气话就浪费了差不多盏茶功夫。看着一脸欲言又止言不由衷的‘范同志’,王思量在一旁暗暗偷笑不已。
    “你们会长不在啊,实在是太可惜了!”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范传甲急忙岔开了话题。
    “是啊,可惜了。不过会长离开之前,早就吩咐过我们兄弟,新军的同志也是我们自己的同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就是!”王续东急忙接过话头,冲着范同志点了点头一脸的诚恳,要多有诚意就多有诚意。
    范传甲心中怀疑,但也没好意思问出口。丫的把我吊在路上七八天,我一来你就不在,谁信啊?
    王思量和王续东对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如范同志猜测的那样,王进哪儿也没去,老老实实的待在城里投机钻营。现在可是关键时刻,一不小心先前的努力全部化为虚有,他哪能不坐镇家中静观局势变幻?
    这次不出面,也是经过新光复会一干核心们仔细斟酌考虑过的。一来王进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不宜被人抓住小辫子。虽说新军里的革命党也是革命阵线中的一份子,没必要瞒着人家。可老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更何况,这次范传甲的突然到访,还不知道会向新光复会提出何种要求,新光复会值得不值得付出这些,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王进不出面,下面的人无论谈得如何,最后都要过他那一关,多了许多的回旋余地不是?
    范传甲何许人也,负责搜集情报的王思量早就将他的详细资料查到,自然有一番妥善的应对之策。
    说老实话,离秋天还有段日子,范传甲的突然拜访严重打乱了他的部署。可没办法,革命党这块牌子他一定要牢牢的把握在手中,只得立即调整策略应对有可能来的突法变故。
    王进老神在在的待在分局处理公务,一边不停思考接下来安庆的局势,一边准时接收王单南传递回来城外谈话交流的最新进展。想要做一个幕后黑手,也不是那么轻松容易滴……

第九十八章 斗法!

    泰和行米铺,王思量身上还有急事,和新军的范同志聊了一会后便匆匆离开,将接待任务交给王续东。反正他也是新光复会核心骨干成员,在外面又挂着《光复报》副总编的偌大名头,想来也不会让新军来的范同志有被轻慢的感觉。
    两人在这时代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共同的理想和话题,聊得到也十分投机。只是有一点让范传甲这个常年混迹军营的汉子有些不适应的是,王续东连连热情的给他倒茶,可他每次喝的时候都感觉到茶水总有那么一股子墨汁味。
    王续东,安徽省怀宁市人,岳王会成员,皖浙革命失败后,岳王会本部受到巨大冲击,其本人受到牵连被捕,后被释放准备经上海去日本,期间后受刘文典邀请加入‘安庆新光复会’,协助新光复会创立了让安庆官府上下最为痛恨的《光复报》。
    这份报纸以揭露清朝官员八卦消息为卖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甚至宫门中人也私自收藏,作为打击同僚的‘政治武器’,巡抚冯煦下令禁止《光复报》的公开发行后,《光复报》便转入地下,变成了安徽省第一大‘黑报刊’(即三无报刊)。
    王续东以其犀利的言辞,偾世嫉俗的笔锋在《光复报》上大逞其威,骂得一个个贪官污吏灰头土脸心惊胆战。这时代的人很重一个门面,还没厚黑到万法不浸的地步,自家的丑态被如此赤若若的暴光在光天化日万民眼中,如何不叫他们嫉恨心惊不已?
    有王进在暗中掩护,《光复报》更是肆无忌惮一点也没给那些所谓的官老爷们留半分颜面。这家伙的名头在舆论界也算彻底打响,被官府定为乱党悬赏三千大洋买其命!
    王续东这家伙还真够胆大的,竟然专门写了篇文章《俺值三千大洋》大肆嘲讽官府,根本就没把官府的悬赏放在眼里,堪称要名头不要敏的典范!
    《光复报》在不久前整篇报道大半年前冯煦镇压‘皖浙’起义时,曾无从的利用平民作‘肉盾’的事件,报纸上引用了大量革命党会员的悲愤之语,还有苦主的哭诉,以及部分官员暧昧的回答,最后是徐利贞酒后不满的狂言,此报道在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新巡抚冯煦政治形象。
    当然,老徐在新光复会中虽然名声臭得很,但还是有人肯保他一次的。王进就下过指示,老徐同志是咱们新光复会的争取对象,而且暗中(他自己都不清楚)帮了新光复会许多忙,比如军火物资,沿江税丁名额等等,同志们下笔的时候不要太刻薄。
    于是乎,在《光复报》批判的对象里,徐同志的形象虽然也不咋地,但怎么说要比其它官员强得多。这就给读报的民众一种错觉,老徐同志虽然为人狗腿了些为了升官不折手段了些,但不失为一名真性情的汉子,所作所为都是这个浑浊的官场逼迫为行!
    为了这事,王思量和吴风范闹过很大的情绪,要不是王进安慰及时得力的话,他们几乎都要失望而走。可就算是这样,王进也是费了老大的功夫才缓和下大家的关系,等《光复报》度过最初的艰难期时在共同的理想和努力下才和好如初!
    不过如此一来也带来一个好处,老徐的官评竟然比巡抚大人还要好?这是什么,这就是赤果果的打脸啊。于是安庆官场里各种不利于老徐同志的流言传得纷纷扬扬,说什么难听的都有,更有甚者还有不怀好意的家伙口口声声称,老徐同志是革命党新光复会布置在官府里的内奸!
    这话连傻子都不会信,当初平定革命党叛乱时,提出并且附诸实施让普通流民充当肉盾的,可正是这厮啊。可惜的是,在官场上想要整人从来都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要一个借口就是。于是乎,老徐同志倒霉了……
    被巡抚大人叫去狠狠训斥好几顿不说,巡抚衙门还特意在发布的公文上,详细介绍了当初平定革命党叛乱的经过,用心极其不良的将老徐同志恶化丑化,只差没指着鼻子点名说其是郐子手,衬托得现任巡抚大人冯煦无比‘伟光正’!
    为了这事,老徐同志气的大病一场,对现任巡抚大人更是不满到了极点也寒心到了极点,有好几次和王进喝酒时失态,破口大骂都是轻的,更为过分甚至大逆不道的言辞都脱口而出。虽然事后这厮绝口不提此事,但怎么说也算酒后吐真言,可见其心中的怨愤。
    这样的大好机会,怎么能不利用?
    于是,老徐同志被打压得越厉害,《光复报》对安庆其他官员尤其是巡抚大人的批评就更激烈,连他小时候看隔壁大婶洗澡的事情都堂而皇之的登上报纸。只不过为了体现报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这则消息被放到了《光复报》开辟的趣闻版面上,成了老少爷们茶余饭后的笑资。
    现在是什么时代?对这样‘诽谤’‘污蔑’的言论巡抚冯煦怎能不气得暴跳如雷,对胆敢胡乱谈论此事的,不论是报纸还是口述,不论是官吏还是百姓,只要被他抓住立即就是一通狂风暴雨般的疯狂打击,就像街边的疯狗一样!
    而对于最大的敌人,他曾下令悬赏抓拿《光复报》编辑人员,死活不论。
    结果除了许多胆大妄为着辈提着尸体冒名索取悬赏之外,就查获了一些堆积在库房未卖出的报纸,抓了一些卖报纸的报童等小帽三两只,其它什么线索也没捞到。
    为了这事,安庆的官员们没少受到牵连,就连新上任的布政使大人也被叫过去狠狠痛批了一顿,搞得安庆官场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针对冯煦的严厉手段,《光复报》一开始还有所收敛,新光复会的活动也被压缩到极限,等风声一过,更加犀利的反击新鲜出炉……

第九十九章 革命新军的理想!

    自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开始,《光复报》以醒目的红色加粗标题炮轰冯煦,大篇幅报道安徽各州府**近况和官员们的斑斑劣迹,再加上闻风而动的御史和清流这么一掺合,搞的老冯好不头痛!
    《光复报》除了揭露清廷**的真实面目,同时也大量的宣传革命思想,不时的在文章中臆测这未来有可能的美好生活,一正一反之间给了读者极大的反差,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到革命的目的和民众所获得的好处。
    不仅如此,《光复报》同时还不忘宣传各地那些为民做事的务实官员,并给予他们不错的评价,并且还呼吁他们继续努力不要做出什么违背良心的恶事来。一方面为了离间安庆官场,另一方面则是提醒各地的革命组织不要乱来,在和某地官员激烈对抗之前,最好先弄清楚此官员的官声民望再做计较。因为,等革命胜利之后,这些官员都是可以拉拢过来的务实型人才!
    这一宣传方法效果极佳,不过短短数月时光,踊跃加入新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