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74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374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也不是什么好事,还好,那样的人已经被老魏干掉了,剩下了对自己还是比较友好的。
    兵部的改革当然主要针对九边,这一点朱由校并不打算太过突飞猛进。和孙承宗商量的结果仍然是给出时限,开chūn之后,相继对剩下的五边挑选可用之军队。这段时间里。希望进入天子亲军预备队的,那就好好的训练,反之,那就该干吗干吗吧。
    而对于徐光启一方,朱由校则想到了求极宫视察一下。自从开办了求极宫以来,虽然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的很大,但jīng力上除了写了一部教材之外。别的倒是没有。现在征战刚刚的结束,正是时候前观看一下之时。
    如今的求极宫可与初建之时有所不同了,不再是小门小户的时候。因为皇上的重视,钱财供应的充足,隐然成了一个可以和国子监规模相抗衡部门。
    最初分设的四个部门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个就是电力,由宋应星独自承担。单独的在他的家里搞研究,因为还不时的被皇上借调出来,所以变化不大。前rì一聚,自称已经算搞出了发电机、电动机,但电池所存电量实在太小,不足为用。电池这个东西的确不是一时半会能解释的。朱由校正在考虑应该如何利用。
    第二个就是火药火枪类,目前已经有了燧发枪。现在正在向着火药配方、子弹、连shè方面努力。由毕懋康来负责了。
    第三个。就是汽油弹发shè了,已经被阻击弩汽油弹所代替。现在也分了两个部分,一正向着机械运动方向研究,目标是把工具、零件,用到民生方面,主要是垦荒,因为以后的开垦地方必须是很多的,朱由校对于一直刀耕火种的生产力相当的不满。扩大生产力是重中之中;而第二个方向则就是孙元化的火炮了,这可是朱由校一而再再而三盼望的。
    第四个,就是杂牌军了,也是不错,由徐光启亲自带队,已经完成了留声机,以及水泥等。但火柴没有结果。现在正对着提高工作效率、质量等不断的下功夫。
    而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求极宫里招了有上千的学生,上百名的教师,正在不断的把朱由校书写的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地理等教材进行学习。同时在各民生领域研究制造相应的工具、产品,打无所不用其极的思想发扬光大。
    求极宫的位置离得不远。是内官监贡献出来的,朱由校前世的时候只是路过,还没有进来过,这次也没有什么仪仗,只是和徐光启两人前往。
    现在这座太监的办公室还没让有因为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更没有改成喇嘛庙,前世在网在看到多少多少的善男信女都到这时烧香还愿,那热闹场面相当了得,挤都挤不动。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这里的佛爷是人家满族给建的,还投资这么大,规格这么高,每年的花费可比你们这些善男信女的这点香油钱可要多的多了。但佛爷都没有保住了大清王朝,凭你们这点小钱就能把佛祖给打动了?‘不用南烧香北还愿,在家中一双活佛未动弹,在家中孝顺你的父和母’这就够了,拜个泥胎又有何用?
    求极宫里五进的大殿的确宽敞,环境也优美,上千人在里面学习研究,倒也不显得挤。朱由校首先参观了二十四个班级的学习。好象回到了学生时代一样,看着这一班一班的学生,在那里按着年龄和学习程度进行了分班。
    而老师除了‘语文’老师之外,基本都是‘半工半读’,没办法,虽然朱由校只写到了初三高中的水平,但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一点就透的,更多的是是而非。正好直到一节物理课,在窗外听到了里面的老师,正在讲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时,听的朱由校都差点喷了。
    “同学们,想想看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老师,学生以为,食物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为何?”
    “老师,食物吃到肚子里后,会变成大便这是固态的,如果是拉稀了,则是液态,而屁则就是气态了。”
    “你分析的不错,中午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到外边把课本从前往后抄三遍,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再研究物质的三状态。”
    朱由校三人在外面听的那叫一个恶心,这学生的话太有食yù了。
    〖
    jīng彩推荐:

第502章农具创新
        在徐光启的陪同、解之下,把教室都大致的在外围看了一遍,好在是上课时间,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多的注意。
    到了最后边的一进房间,那里就是专门供教师们研究、实验以及发明创造的地方了。在这里面随便出几个技术成果,基本上朱由校在求极宫扔的投资就算是有了回报。大明需要发明创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点倒不是特意的限定某人必须研制某物,全凭一已之长、兴趣爱好。接合着皇上给的启示,自行选择,合适的课题。
    自行车、三轮车,就是朱由校第一个看到的,这点朱由校就曾经给过提示,倒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但因为没有橡胶的神器里,对于摩擦阻力可是一个相当大的考究。
    造这种绿sè环保的工具,目的主要是对付京城里的马粪。因为这个时代除了马车、牛车、轿子之外,没有什么适合的交通工具,所以běi jīng城里城外到处都是牛马的存在,这些畜生当然没有讲究卫生的习惯,虽然朱由校让锦衣卫成立了卫生署,也专门设置了许多的公共厕所,但对他们是没用的。有用的只有工人们不停的清扫地上新鲜的粪便,他们的劳动成果让空气中弥漫的粪便味道终于消失了。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朱由校想到了自行车、三轮车,一旦成功,京城内的出行那可就方便多了,同样牛马的需求量也会减少,环境污染情况也就随之而减少了。
    看着制造出来的三轮车雏形,倒是有模有样,只是许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朱由校对着三轮车‘jīng准’的指指点点,让‘科研’人员受益匪浅。对皇上的‘博学’佩服不已,这倒让朱由校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里面最让朱由校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农具了,实话,朱由校没怎么接触过农具。更没有用过农具,但没吃过猪肉,猪跑是见过的,收割机、播种机的名字总听过吧,电视电影上总看过吧。虽然不知道原理,但可以知道最终的目的,那就是用机器来播种来收庄稼。
    既然自己来到了大明。发展生产力那是肯定要做的,别看着现在把农民军的威胁给解除了,蒙古诸部占据的河套地区也将会被再征回来,建奴也被打的不敢来攻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了。但大明的粮食还是不够,这小冰河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稳定地增长着。虽然不断的从外国进口粮食。但很可惜,这一船船的,可不是万吨巨轮,量可是小的可怜的。连着海上、陆路上的人吃马嚼,最后到了地头,那就是十不剩三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不别的,就是
    改良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事情,徐光启已经安排人在做了,但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十几年的功夫不断的改良种子,根本没有可能达到那种亩产多少多少的效果。
    而研究化肥的工作也是一样,宋应星推荐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研究透了。这次朱由校就下命令把试验田分成数百份,用穷举法试验。在大江南北各个地方试验,把土地里的物质都分细了,往各个庄稼里投放,这样可比在一时一地,慢慢腾腾的来可要强得多了。不过也得在夏收之时有一些成绩吧。
    而现在需要的就是改良多年来的耕种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样的刀耕火种的方式已经绵续了几千年。这个时候是应该改一改了。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坐而用力;往来自如’的生产方式,用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还有北方的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反映了传统的农业jīng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现在朱由校给徐光启的任务是制造出播种机、收割机这类的工具。
    这个东西制造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困难,虽然没有拖拉机这样的神器,但还是有马、牛这样的畜力可以使用的。在朱由校的吩咐之下,现在求极宫的主要科研项目就是这些农具了。
    在大堂里看着工匠们一正在反复的研制,朱由校一个门外汉也提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干着急,农具加工的工艺流程,他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就算是看到什么联合收割机之类的,也是想不到一丁点的有用之处,只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然后悄悄的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
    徐光启告诉他,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在不断的失败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chūn天的时候,初步成果应该会出来的。
    这倒很让朱由校期待,农用工具一旦制造出来,并在大明普及开来,那人类抵抗自然的力量就会更进一步。
    靠天吃饭,这个字眼极大的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在朱由校看来,这点不仅仅指各种各样的天气,还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大明的人类除了适从、忍受之外,改变的方法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与天斗的历史,从原始人开始,这个过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所以学会了制造弓箭来打猎、学会了养殖、学会了耕种,学会了造水利、、、、、、但漫长的历史走到了明朝,人类仍然还是被动的,并没有积极与天斗,比如农具,明朝的农具仍然用着东汉时期的东西,改进的很少很少。这就是与天斗争勇气太少太少了,在改进农具方面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个名字不错的‘农机局’,但却没有丝毫的作用,在农具发展上所用的jīng力更是无限接近于零。反而儒家的学在不断的翻着花样费力不老少,自己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大明从此以后,有越来越强的改变环境,对抗自然的能力,第一步就从农具入吧。
    而下一个竟然是孔明灯了,飞天的是人类一直的愿望或者是梦想,这点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自己没本领实现,就把这个责任用到了神仙的身上,所以传中的神仙都是腾云驾雾、什么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嫦娥奔月等等,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
    朱由校没有造个飞机的本领,真正能够实现离开地面的工具那就只能是热汽球了。这件事情一原理,那就不值钱了,徐光启自己就提议把孔明灯往大了做,就这样不断的实验,一步步的把孔明灯放大,现在终于可以把人带离五丈高的地面了,好在是系着绳子的,没被风吹跑,否则的话,安全系数就不好了。
    朱由校提了一些建议,这东西可是好东西,研究好了,别的用处就不了,单单的一个军事用途就大了了。接着研究,只要能升空百丈,航程十里,能把阻击弩带上,那就达到了初步的要求。
    现在的热汽球的动力完全来自煤炭的燃烧,只有向上的能力,没有向前的能力。除了借助于风力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所以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技术上的不足可以不断的摸索,不要急于求成。
    朱由校则在想着一旦自己第一只空军成立了,那这个世界真得没有敌了。现在虽然解决不了陆地上来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