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第7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步芳怔了怔,沉着性子说道:“老人家,我们从青海到这里没有一万里路也有八千里路,您这一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未免有些草率吧。无论如何,还请老人家代为通报一声,就说马步芳有要事拜见段国公。”
门房叹了一口气,从青海到这里确实是不远万里的脚程,哪怕老爷不见客,好歹也应该赏一杯茶水解解渴。当即他打开了房门,请众人来到前厅先行小坐,吩咐仆从预备茶水果点简单招待一番,然后自己前往后院去通报段祺瑞。
此时,段祺瑞正在后院小池塘养鱼,将早已准备好的鱼料抛洒在池塘里,看着各式各样的小鱼踊跃争抢,平静的脸上起了一阵惬意的波澜。
门房健步来到段祺瑞身后,微微躬身的说道:“老爷,门外来了一些客人,其中一人自称是青海马步芳,说有要事拜会老爷。”
段祺瑞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喃喃自语似的问道:“马步芳?此人我并不认识。”
如今西北马家军的声明并没有成就多大的气候,虽然马家是军戎世家,可马家军几经折腾大起大落,自庚子国难之后渐渐中落,民国初期还是依靠北洋政府的招抚才从草莽转入军队,到头来只不过是中国大大小小军阀的其中之一而已。
当年段祺瑞掌权时,的确与马步芳的父辈有打过交道,但仅仅只是泛泛之交而已,他并没有多在乎马家军,故而今日年轻一辈的马步芳前来拜访,一时半会想不起其人是谁。
门房连忙又请示道:“那我这就请他们走?”
段祺瑞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青海马步芳?西军马阁臣的儿子?”
门房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对这些事情可是一概不知。
段祺瑞觉得很奇怪,当年北洋政府与西北马家军的关系并没有太多默契,其一是因为地方偏远,其二则是当时的马甲军规模不大,无甚值得注意的地方。怎么偏偏今天马家军青年一辈却突然找到这里?
尽管这些年他不过问政事,推辞了许多旧部前来拜访的应酬,但偶尔还会关心一些国内国外的新闻时事,聊做消遣之用,不至于整日无所事事。正因为如此,他对西北马家突然出现感到很是好奇,毕竟之前双方交情不大,自己下台后更是瓜葛全无,究竟是哪门子风把这些人吹到自己这里来了?
等了一会儿之后,门房拿捏不准的问道:“老爷,您是见呢?还是不见呢?”
段祺瑞微微叹了一口气,不动声色的说道:“人家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若是连一面都不见的话,于情于理都有不合适。”
门房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安排。”
过了片刻,一名管家将马步芳等人引到了中庭的客厅,段祺瑞拄着一根手杖慢慢悠悠的从后走廊走进了客厅。马步芳等人见了段祺瑞,连忙起身行礼,一个个都是毕恭毕敬、心怀赤诚的样子,一时间反而让段祺瑞有些不太习惯。
“诸位进门是客,又远道而来,老夫招待不周,还望海涵。都请坐吧。”段祺瑞很客气的说了这番话,然后招呼马步芳等人坐下来。
马步芳再次正式的向段祺瑞自报家门,又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段祺瑞只是面带微笑的听罢,随后摇了摇手,不疾不徐的说道:“马少帅言过其实了,我已淡出政界颇多时日,只不过是乡野一愚夫而已,昔日之事留得世间自由纷说,如今大可不必旧事重提。马少帅既是阁民兄的公子,且不知令尊近来可好?”
马步芳立刻回答道:“承蒙大人惦记,家父一切都好,吃的好,睡的好,时常还在记挂着袁大总统的恩情和段总理的恩情。”
段祺瑞微微皱了皱眉头,若真是旧事重提的话,他反而不乐意起来,微微叹息的说道:“都好那就最好不过了,只是不把再提旧事了。那么,马少帅此番远道而来,究竟所为何事呢?这青海距此路途不短,真心希望马少帅不会枉此一行。”
马步芳等到那些仆从端上来茶点陆续离去之后,这才开口说道:“不知国公大人这段时间可知道国内发生的事情吗?”
段祺瑞好整以暇的说道:“哦?你是指中日开战?”
马步芳摇了摇头,耐着性子继续说道:“是在北京的事。”
段祺瑞“哦”了一声,端起茶杯慢慢饮了一口茶水,然后漫不经心的说道:“倒是有所耳闻,无非是元首整顿官场而已。”
马步芳马上说道:“这可不是整顿官场这么简单。几天前在下已经派人去了一趟北京,在铁狮子胡同与王大人会了一面。”
段祺瑞眉头微皱,他问道:“王大人?”
马步芳连忙解释道:“正是王聘卿王大人。”
段祺瑞当然已经猜出这位王大人是谁,做为昔日的北洋三杰之一,尽管很早以前三杰已经离心离德,但好在还是有少许消息往来。王士珍一直都以前清遗老自居,反对共和、反对民国,为此还不惜与袁世凯闹出矛盾来。
后来吴绍霆掌握中央政府大权,同样深知王士珍的脾气,索性根本没有启用对方的意思,只是名义上让其负责紫禁城内的一些典仪工作。
听说定都南京之后,王士珍就深居在之前陆海大元帅办事处旧址的铁狮子互通,还把之前陆海大元帅办事处的府邸改成了私人宅院,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守墓人”似的。经常出门的活动就是去紫禁城内拜会前清贵族,或是与其他满清遗老斗鸟赏花一番。
尽管段祺瑞现在无心过问政治,而且当初王士珍还不断跟自己作对,但毕竟从朝鲜开始就有结下交情,突然之间问其此人的情况,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记怀。他平日本来就没有正经事,再者也了解王士珍同样下野在外,权且当作叙旧罢了。
“哦,是吗?”他不疾不徐的开口说道,“聘卿老哥近来如何?”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90章,段祺瑞之见
“王大人什么都好,在下派人去见王大人,正是为了打听北京之事,昨天下午刚刚收到北京的电报,其实王大人早就对南京方面颇有不满。这次发生在北京的官场大整顿,不少北洋政府的旧部都蒙冤遭殃,还有几位小站出来的老将都牵涉其中。很明显南京方面根本不是为了整顿风气,而是随意找了一个借口来排除异己。”马步芳强调的说道。
“马少帅,老夫已经说过了,这些事已经与老夫无关,官场再乱由得他去就是,只要洁身自好问心无愧,再大的风浪都奈何不了。”段祺瑞稳如泰山的说道。
“泉公,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咱们北洋旧人原本已经没有什么二心了,可是南京方面仍然执意要拔掉我们这些人,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姓吴的摆明就是要赶尽杀绝,难道我们真要坐以待毙?”马步芳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太杞人忧天了,北京之事有理有据,依我看南京中央政府无非是想来一次敲山震虎。试想一下,中日开战打得如火如荼,元首哪里有闲工夫来处理这些事?”段祺瑞持重的说道。
“即便如此,可此事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北京是昔日旧都,咱们北洋的根子全部在那里,如今却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一点点的蚕食其外、损毁其中,难道就无动于衷吗?”马步芳叹了一口气,加重语气的说道。
“马少帅,这天下早已一统,还有什么北洋南洋之分?好不容易迎来这和平安定,何必还要去恶意破坏呢?咱们北洋算是已经到头,各有各的路子继续走,就看大家的参悟了。”段祺瑞缓缓的说道。
马步芳顿时陷入了沉默,脸色显得很艰难,又是无奈又是尴尬。
就在这时,坐在马步芳右侧的年轻人忽然站了起来,他情绪有几分激动,向着段祺瑞说急切的说道:“泉公,虽然我们青海马家势单力薄,可承蒙袁大总统的照顾多多少少有了几分家业,当初袁大总统仙去之后,唯独泉公您誓死抵抗南方叛逆,这等决心和信仰一直让小人敬佩万份。可是今时今日小人有幸亲仰泉公真面目,到头来却发现泉公早已失去锐志,小人万万无法接受。”
马步芳立刻训斥的喝道:“绍良,闭嘴,这里是你说话的地方吗?没大没小。”
马绍良按耐不住内心的情绪,坚持的说道:“我说的没错。如今咱们北方的这些人,都眼睁睁的渴盼泉公出山重振北洋大局,如果连泉公都不肯出为咱们北洋争口气,放眼这天下还有什么人能扛起这面大旗?”
马步芳一跃而起,冲上去揪住马绍良狠狠的扇了一耳光,大吼道:“放肆。”
这一巴掌打得极重,马绍良的脸颊顿时红肿了起来,一时愣在哪里反应不过来。
坐在主座上的段祺瑞表情有了一阵变化,本打算开口说些什么话,可是最终欲言又止。不得不承认,那个叫马绍良的年轻人一番话触及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丝火星,当初自己宁可签署《二十一条》也要保全北洋的命脉,正是因为对北洋的忠诚,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片基业担负责任。
他不是傻子,何尝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何尝不知道《二十一条》的严重性,若不是被逼无奈是绝不会走上这一步的!
马绍良说的对,论信仰、论决心、论热诚,只有他段祺瑞才是真真切切全部倾注在北洋上面。只可惜当时纵有力挽狂澜之心,却无回天之力,只能忍痛看着这天下白白拱手相让。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似乎都已经是过往烟云,当场他选择退避,如今还有什么理由再重新去理会这等事情?
总之,这国家无非是还了一个当家人,可现在看来中华民国反而蒸蒸日上,还能挺起腰板主动向小日本开战,这可真是近百年来难有的扬眉吐气。不管是战败还是战胜,最起码这就是一个转折点。
让他感到欣慰的不只如此,当初自己一直主张武力统一全国,虽然最终未能由北洋来完成大业,可好歹在吴绍霆身上得到了验证,可见只有武力完成的统一才是牢靠的国家基础。
马步芳看到段祺瑞欲言又止,心中顿时猜出对方的思动,段祺瑞这些年不问国事早已养成了一种习惯,如今自己上演一出苦肉戏能让其开始回想当年,已经算是打动了段祺瑞。当即,他再次教训的对马绍良说道:“还不给我滚出去。”
这时,段祺瑞忽然挥了挥手,不轻不重的说道:“好了,年轻人血气方刚,有这样能担待的性子也不失是一件好事。马少帅看在老夫的面子上,罢了吧。”
马步芳对马绍良说道:“还不谢谢泉公开恩。”
马绍良一脸苦闷,一边伸手揉着被打肿的脸颊,一边叹息的对段祺瑞说道:“谢泉公开恩,刚才是小人无礼冒犯,还望泉公不要放在心里去。”
马步芳接着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声色忧切的说道:“泉公,我们一听到北京出事,第一个想联络的人就是泉公您。但是考虑到泉公已经归隐田园,实在不忍心前来叨扰,故而才改派人去了一趟北京拜见王大人。只是王大人一味心思要为前清守忠,普天之下除了泉公之外,还有谁能真正为北洋着想呢?”
段祺瑞依然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态度,端起茶杯刮了刮茶叶,悠然自得似的抿了一口,随后长叹的说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