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第6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谨的人,应该知道你刚才的指责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有必要再次提醒你,你凭什么认为这份所谓的中德合约内容是真实的。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凡事都要讲究证据,单单这份手抄的合约书依然不足以证明什么。”
朱尔典一脸厌恶,没好气的说道:“我就知道你还是会矢口否认,不过这并不重要,已经送来这份抄写副本的人已经愿意为此事作证,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我原本以为堂堂正正的吴执政你会有自己的一套解释,我也抱有一丝希望认为你的解释可以说服我。但是现在看来,吴执政除了坚持否认这份合约之外,显然再没有任何办法,而这也间接的说明了吴执政会偏袒、维护中德之间的同盟关系。”
吴绍霆并非不打算解释,但是在解释之前他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消息。他一再向朱尔典强调要有足够的凭证,就是在套朱尔典的话,虽然朱尔典到现在都没有透露是谁送来这份中德盟约手抄本,不过自己已经从对方的词语之中猜出了一些大概。能让朱尔典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坚信中德盟约属实,这说明真正起到作用的不是这份盟约书,而是送来盟约书的人。也就说这个人在中华民国政府当中是有足够的权威性,再加上是外交部的官员,唯一适合的人选只能是外交部长本人唐绍仪了。
弄清楚这个疑问之后,他同时也知道再解释是没有用的,朱尔典和俄国人一直在位日本战俘的事撑腰,肯定会借此次事件大肆宣扬一番,倒头来甚至还会挑起一场具有外交压力的战争。他不难猜出,英国人、俄国人、日本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个在捣鼓着西藏问题,一个还在惦记着外蒙古,还有一个不仅要报青岛的仇,更要将青岛据为己有,重新奠定亚洲新兴列强的地位。
他心中隐藏着一股怒火,那就是庆元会议为了夺权居然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唐绍仪把中华民国置于了一次重大的危机,而这些人还在为扳倒自己沾沾自喜。不过他暂时先把这股怒火压在了心底下,当务之急还不是发作的时候,这次重大的危机如果不能化险为夷,只怕中华民国很快又会陷入列强欺凌的境地。
“士元,你们先出去。”沉默了许久之后,吴绍霆终于再次开口,他表情很冷酷,但仍然保持着一股临危不乱的镇定,“朱尔典先生,我也希望你能屏退其他闲杂人等,就这个问题我想和你单独谈一谈。”
朱尔典略略想了想,反正现在他掌握着主动权,不在乎再跟吴绍霆私谈一会儿,说不定从这次私谈当中还能套取更多有利的消息。他向自己的副官点了点头,然后副官用英语把在场的所有公使馆人员请退了出去。
顾维钧还有几分担心,他不知道吴绍霆会怎么跟英国人谈,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帮上忙,只好跟着邓铿等人一起退出了会议室。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吴绍霆和朱尔典两个人。中英双方的随员都等候在会议室的大门口,特勤局的警卫与公使馆的警卫各自守卫在这边,在没有得到各自首领的同意之前,绝不会放任何人进去。
顾维钧在出来后,马上拉着邓铿来到一旁走廊,压低声音担忧的说道:“邓长官,现在这件事非常麻烦,很显然英国人是认定了我们与德国结盟的事。吴执政单独与朱尔典对话,很有可能会把这件事说得更透明,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不能什么事都不做,一定要尽可能做好应急措施。”
邓铿沉着脸色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顾维钧想了想,说道:“我会立刻去德国公使馆,跟辛慈公使提及此事,最起码要让德国人做好配合我们的准备。”
邓铿点了点头,他又看了看周围,说道:“不过你的行踪一定要小心一些,英国人现在已经认定我们中德盟约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让他们发现你在这个时候去德国公使馆,肯定会更加认定中德是在串通一气。”
顾维钧笑了笑,说道:“这个你放心好了,外交上的问题可不是像调查凶杀案那样按部就班,只要中德双方都否认存在盟约,英国人即便知道其中有可疑也无能为力。再者,我完全可以随便编一个借口,就说是去德国公使馆调查此事,就算有英国人跟踪我也无妨。”
邓铿知道顾维钧在这方面比自己在行,于是没有多说什么,不过想了想之后他又说道:“英国人拿到的这份手抄本是外交部的人送来的,你猜可能是谁?”
顾维钧刚想开口,可是并没有发出声音,他自然考虑到泄密人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说出来的话总有一些悲哀之处,政治场上的斗争居然发展到连国家利益都不顾虑,南京中央政府的未来还能如何去相信?
邓铿见顾维钧欲言又止,他说道:“一定是外交部部长本人了。这一点不难查,我只要派人去查一查唐绍仪早上的行踪即可。”
顾维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颇有无奈的说道:“唐大人在这件事上实在是铸成大错了。”
邓铿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这样,我马上派人跟你一起出去。”
顾维钧看着邓铿冷酷的脸色,隐隐约约觉察到什么,他连忙问道:“邓长官,你该不会是要……?”
邓铿冷冷的说道:“这种叛国行为,就算我不采取措施,霆帅也绝不会轻饶。省的再让这些人趁这段时间乱来,到头来只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麻烦,我必须先派人去控制他们。”
顾维钧不知道该怎么表态,只好什么话都不说。
几分钟后,邓铿派了一名特勤局队长带领两名特工,跟着顾维钧一同离开公使馆。
英国公使馆的职员虽然察觉到中国人肯定要进行一些掩饰行动,可无奈没有办法强行限制他们的自由,只好派了几名便衣士兵跟着一起出去。顾维钧等人分别乘坐了两辆车,一辆车直接奔回总统府,另外一辆车则明目张胆的向德国公使馆前去。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32章,吴绍霆的态度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吴绍霆和朱尔典二人。在所有人陆续退出会场之后,他们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朱尔典依然保持着居高临下的姿态,双眼紧紧的盯着吴绍霆,沉着气耐着性子等待吴绍霆说些什么。不过后者双手背负在身后,目光略有几分漫无目的的四下打量着什么,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开口的意思。
几分钟过后,会议室内死寂的气氛让朱尔典很是讨厌,更让他不能忍受的还是吴绍霆此时此刻这样的态度。
“吴执政官,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他站直了身子,让自己的腰杆挺直,就像是将军教训士兵一样。
“朱尔典先生,”这时,吴绍霆用一种不疾不徐的语气开口说道,“之前你一直言之确凿指认我们中华民国与德国有秘密盟约,那么我现在倒是要反问公使先生你,在你看来,你是希望中德有这份盟约,还是不希望有这份盟约?”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在威胁吗?”朱尔典一下子皱紧了眉头,忍不住把手按在会议桌上,身形向前倾斜的质问。
“难道我说的还不够明白吗?”吴绍霆嘴角一闪而过一丝笑容,他脸色冷静,眼中满是坚定不移的锐光,给人一种潜在的咄咄逼迫之感,“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强调中国对欧洲的战事不感兴趣,也绝不会偏袒向任何一方,仅仅做为一个中立国置身事外罢了。我不仅在这么说,同时也在这么做,对于欧洲愈演愈烈的战争,我南京政府从没有做出任何官方的表态,难道不是吗?”
朱尔典冥冥之中彷佛已经猜出了吴绍霆的意思,吴绍霆故意耍了一个滑头,把中德盟约存在与否的问题实质化,并且直接推到自己这边来做判断。现在吴绍霆再次重申中华民国是中立国,就是为了给他一个警告,如果自己还要继续追逼中德盟约,弄不好吴绍霆一百八十度大变脸,直接说中华民国被逼无奈加入同盟国,然后向协约国发动偷袭,指不定还真会闹出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结果。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北洋政府当政的时期,原本的农业弱国早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向工业社会过度,再加上青岛战争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全歼了第十八师团不说,还摧毁了一大半旅顺要塞的设施。
他甚至心甘情愿承认自己之前的疏忽,太过低估中国的发展以及吴绍霆的手腕,而这也足以证明中国的实力已经突然之间完成了质的飞跃。尽管若是拿现在的中国与西方列强来比,照样还是不堪一击,可是欧洲战场的破坏力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西方国家的国力,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时候要想应付中国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吴执政,我正是考虑到你之前再三强调中国将不会牵扯到欧洲大战的承诺,所以才会感到十分震怒。这份抄本白纸黑字,记录的正是与吴执政所承诺之事相反的情况,你可知道这会在欧洲引起多么巨大的反应吗?”朱尔典冷冷的说道,尽管他心中还有几分顾虑,可是在这个时候依然要保证自己主动权和强势身份的一面。
“不知道公使先生你有没有留意到,在这份所谓的中德盟约后面,签字的日期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身为历经三个政权的驻华公使,朱尔典先生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在这两年时间里我们中国并没有表示出任何对协约国不利的举动。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把这份所谓的中德盟约扣在我们中国头上,接下来亚洲会是什么局势,就连我自己都不能也不敢预示。”吴绍霆还是那样一副不快不慢、慢条斯理的样子,给人一种阴森却又胸有成竹的感觉。
朱尔典很讨厌吴绍霆现在的脸色,更讨厌最后那一句话,就彷佛中国在这个时候有影响整个欧洲战场大局的力量似的,简直是狂妄至极。他毫不客气冷冷的反驳道:“只怕这就未必了,也许你们中国是在伺机下手,再者这两年中德共同开发军工业,研制了不少新式武器,这些武器到现在都属于保密,也不知道中国暗中输送了多少军火给同盟国阵营。”
他顿了顿,紧随其后的又说道:“除此之外,单单这次中国帮助德国人守卫青岛,击溃我们协约盟友日本国,很有可能就是早有预谋的行动。总之,不管吴执政你承认或者不承认,我已经将这个消息通知了我们协约国全体驻华使节,如果吴执政还是执迷不悟,可别告诉我没有提醒你后果!”
吴绍霆摊开双手做出一个无所谓的动作,严正的说道:“你说我们中国暗中输送军火给同盟国阵营?你何必要用‘暗中’这个词来做修饰?做为一个工业稍有起色的国家,我巴不得能让我们中国的工业商品遍布世界,只不过贸易合作有个中的规则,等我们中国完成了德国订单,贵国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合作。”
朱尔典“哼”了一声,怒目相待的说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吴绍霆继续说道:“那我且问阁下,美利坚向欧洲出售的军火以及承接的军火订单,你能说美利坚是协约国或者是同盟国吗?”
朱尔典企图解释的说道:“这完全是两码事……”
吴绍霆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至于你所说的青岛战争早有预谋,呵呵,这更是无稽之谈。难道在开战之前我们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