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571部分

龙争大唐-第571部分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大片,于慌乱间,自是无人能现贺老三那一双老眼中正闪烁着的精光。

1dqo;三儿,该走了。&rdqo;就在贺老三远眺着李贞一行人离开的方向露齿微笑之际,一声轻呼突兀地在其身后响了起来,正自乐呵着的贺老三忙不迭地转过了身去,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恭恭行了个礼道:&1dqo;师傅。&rdqo;

那师傅赫然正是神龙见不见尾的袁天罡,但见皓如雪的袁天罡只轻轻地一拂大袖子,正弯腰行礼的贺老三便身不由己地挺直了身躯,愣愣地看了袁天罡好一阵子,嘴唇嚅动了几下,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道:&1dqo;师傅,为何&h11p;&h11p;&rdqo;

袁天罡显然不想回答贺老三的问题,只是轻轻地摆了下手,止住了贺老三的话头,微微一笑道:&1dqo;有些事你不必知道,此地事情已了,尔这就随为师回山罢。&rdqo;

1dqo;是,师傅,徒儿遵命。&rdqo;贺老三恭敬地应答了一声,可却并没有动弹,而是又接着问了一句道:&1dqo;师傅,那武&h11p;&h11p;&rdqo;贺老三话尚未说完,一见袁天罡不满地皱起了眉头,立马自觉地闭起了嘴巴,只不过脸上的疑惑之色却依旧浓郁得很。

1dqo;痴儿,人各有其命,尔尽自己的本分便好,去罢。&rdqo;袁天罡见状,叹了口气,解释了一句。

1dqo;是,徒儿告退。&rdqo;贺老三不敢再问,恭敬地行了个礼之后,纵身飞起,几个闪动间,踏着厚厚的积雪便消失在了一片小树林之中。

1dqo;天命尤可改,何事不可为,殿下珍重了。&rdqo;袁天罡并没有去看贺老三的离去,而是默默地注视着洛阳城的方向,良久之后,双手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后大袖一拂,人已飘然而起,如蜻蜓点水般在雪地上飞掠,飘忽间,已去得远了,只留下一地脏乱的残雪显示着先前的一系列变故&h11p;&h11p;

解开了心结的李贞显然心情不错,虽依旧飞快地赶着路,可却不再像先前那般独自狂奔了,马平缓了下来,与众亲卫边说笑着边策马而行,待得转过了一个小山包下的拐角,高大的洛阳城头便已映入了众人的眼帘,一众从未来过洛阳的亲卫们全都激动了起来,尤其是好闹腾的阿史那坎宁更是兴冲冲地凑到了李贞的身边,指着高大的城头,高声嚷道:&1dqo;殿下,这便是洛阳了么?呵,这城头可不比长安来得低啊。&rdqo;

燕十八前些年曾跟着李贞一道伴驾东游,陪着李世民来洛阳度过酷暑,对于洛阳自是有几分了解,此时见众人叽叽喳喳地雀跃着,而李贞又只是一味的微笑,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道:&1dqo;没错,这就是东都,到了城中,咱请客,大家伙一块闹腾去!&rdqo;

李贞一听燕十八这话,便知晓燕十八这厮是哄着大家伙开心来着‐‐自唐立朝以来,始终实行的是位主义,对于关东之地向来漠视得很,眼下的洛阳城面积倒是不小,丝毫也不在长安城之下,可惜却没什么人气,城中拢共也就两万三千余户人家,十余万人口,比起长安的百万之众来说,简直就是个人烟稀少之地,满城除了城外的白马寺之外,其实啥好玩的都没有,便是酒楼也尽是些低档次的小酒馆,哪怕全城逛遍了,也花费不了许多钱物,燕十八这话不过是骗众人玩儿罢了,不过么,李贞却也没出言点破,只是笑了笑道:&1dqo;进城罢,本宫要去面圣,尔等不必等候了,就由十八郎带尔等去逍遥一番好了。&rdqo;

1dqo;好耶!&rdqo;

1dqo;太棒了!&rdqo;

1dqo;殿下英明!&rdqo;

h11p;&h11p;

萨兰布奇、高恒等亲卫都是好闹腾之辈,一听李贞如此说法,全都大喜过望,就等着进城好生折腾上一番了,各自轰然应命,人人喜笑颜开,唯有燕十八抿着嘴偷偷地乐呵着。

1dqo;进城!&rdqo;笑闹声中,李贞一扬马鞭,高呼了一声,率先纵马踏雪飞奔,众人纷纷策马跟上,如同卷地狂龙一般,向着洛阳城北门飞驰而去&h11p;&h11p;

洛阳宫,其规格建制与长安太极宫、大明宫相仿佛,大同小异,却也无甚可说之处,唯一的特点便是新‐‐早先隋末乱世中,洛阳宫毁于战火之中,自李渊登基为帝后,便即下旨重修洛阳宫,洛阳宫始开始在原址上重修,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台后,接受了魏征的劝谏,下诏停修洛阳宫,至贞观十年时,方始再次下诏重修,历时五载,耗费巨资,方得以完工,时至今日,也不过仅有五年不到的历史罢了,比起长安的太极宫来说,少了些历史的沉重感,却更多了些盛世之奢华气派。

早在十月初,刚接到帝驾将至东都过冬的旨意时,李贞便已将家眷先行送到了洛阳东宫之中,算起来与诸妃子也有近月未见了,思恋自是不免之事,然则李贞进了城之后,并未先行回转东宫,而是策马赶到了洛阳宫承天门外,递了牌子,求见自家老爷子,在宫外仅等了一柱香不到的时间,柳东河便匆匆地赶了来,传了旨意,说是让李贞即刻到懿德殿觐见。

1dqo;柳公公,父皇的龙体安泰否?&rdqo;李贞谢恩一毕,起了身,顺势不动声色地将手中早已备好的一张&1dqo;飞钞&rdqo;塞入柳东河的手中,温言地问了一声。

柳东河此番亦伴驾出征,乃是老爷子贴身之人,自是清楚老爷子之所以病倒了,浑然不是仅仅感了风寒那么简单,此时听得李贞问起,见左右无人注意,这便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说了一个字:&1dqo;心。&rdqo;

果然如此!李贞自是明白柳东河所言是何意,左右不过是在说老爷子这回得的是心病罢了,这原就在李贞的意料之中,这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跟在柳东河的身后,默默地向懿德殿行了去,一路无话,待得到了殿门口,柳东河向李贞告了个罪,请李贞在门外稍待,自己则一路小跑地便进了殿去。

空旷的大殿中,李世民斜躺在胡床上,头上绑了根布条,算是束缚住了长,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手拿着一本奏折,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待得听到柳东河进殿的脚步声响起,李世民连头都没有抬上一下,只是从鼻孔中出气般地哼了一声,便算是询问了。

1dqo;陛下,太子殿下到了。&rdqo;柳东河急匆匆地到了榻前,小心翼翼地禀报了一声。

李世民依旧没有抬起头来,勾着头哼道:&1dqo;嗯,宣。&rdqo;

1dqo;是,奴婢遵旨。&rdqo;柳东河见李世民气色不好,哪敢怠慢,紧赶着应答了一声,又是一路小跑地退出了大殿。

1dqo;殿下,陛下宣您觐见。&rdqo;柳东河出了殿门,提高了声调,宣了一声,待得李贞行到其身边之时,又压低了声音,道了一声:&1dqo;小心。&rdqo;

呵呵,这老柳头还真是的。李贞见柳东河如此体贴入微,心中一阵好笑,不过也没表现出来,只是若有若无地轻点了下头,一整衣衫,大步走进了大殿之中&h11p;&h11p;

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论政

1dqo;儿臣叩见父皇。。&rdqo;李贞缓步行进了大殿,却见斜躺在胡床上的李世民此时已是假寐之状,脸色苍白如纸,原本***的脸颊竟凹下去了一大块,显得格外的憔悴与苍老,心下登时便是一阵抽紧,却不敢多看,急走数步,抢到了榻前,恭敬地跪了下来,低声地唤了一句,然则李世民似乎是真的睡着了一般,压根儿就没有反应,只是一味无声地躺着,而李贞见李世民没有动弹,也没有再唤,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跪在那儿。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原本微暗的天色已是全黑了下来,十数名负责点灯的小宦官们走进走出地将殿中的灯火点燃,动静虽不算太大,可李世民却似乎被惊扰到了,轻轻地转了下身,睁开了微闭着的双眼,一见到静静地跪在榻前的李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略显吃力地抬了下手道:&1dqo;贞儿来了,平身罢。&rdqo;

1dqo;谢父皇。&rdqo;李贞并没有因久跪而有所怨言,磕了个头,缓缓地起了身,躬着身子站在了一旁,轻声地道:&1dqo;父皇,儿臣来迟了,请父皇见谅。&rdqo;

1dqo;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来人,赐座。&rdqo;李世民话说到这儿,腰腹强自一用劲,试图坐将起来,不料久卧之后,气血不通,身子竟不听使唤,整个人登时歪斜了一下,惊得李贞忙抢上前去,扶住了李世民的身子,与此同时,边上侍候着的几名小宦官忙不迭地将厚实的枕头垫在了李世民的身下,好一通忙乱之后,总算是将李世民扶靠在了胡床的靠背之上。

1dqo;父皇,天色不早了,您请先用些膳食,有甚吩咐,儿臣都听着。&rdqo;李贞见李世民身体如此虚弱,心中大疼,忙劝说了一句。

1dqo;这个不急,朕没胃口。&rdqo;李世民摇了摇手,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一双老眼愣愣地看着李贞,突然间觉得自己这个出类拔萃的儿子身上似乎起了些变化‐‐在李世民看来,先前的李贞稳则稳矣,却是那种有心机的稳,缺少种坦荡之气概,哪怕李贞勇冠三军,一身武艺冠绝天下,又善能舞文弄墨,一手好诗,堪称大唐第一,可给李世民的感觉却总是觉得有哪不对劲的样子,而此时的李贞虽似从前那般温言细语,然则给李世民的感觉却迥然不同了,只不过具体有哪些不同却又说不上来,总之一句话‐‐看着便令人有种放心、安心的感觉。

1dqo;贞儿长大了,父皇却是老了,老了,呵,快不中用喽。&rdqo;李世民看了李贞好一阵子之后,突然感慨地长叹道。

1dqo;父皇&h11p;&h11p;&rdqo;李贞一听这话,心头一酸,泪水忍不住便沁出了眼角,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此番征高句丽不胜而归,心里头着实郁闷得很,可以说是又羞又气,先前之所以假装睡着了,除了试探一下李贞的用心之外,其实更多的是他自己觉得有些没面子见李贞‐‐李世民何许人也,早已猜出了程咬金、李道宗等人都是受了李贞所托,这才不断地出些主意,帮衬着北伐之役,只可惜李世民终究好胜心强,并没有接纳李道宗所提出的以正出、以奇胜的战略,最终导致了在安市城下损兵折将的结局,尽管如此,说实话,李世民心里头除了觉得愧对儿子之外,未尝没有迁怒李贞多事的意味在,然则此时见李贞真情流露,心里头那一点点的怨气立马消散得无影无踪了,这便笑着扬了扬手道:&1dqo;傻孩子,朕这不是还好好的么,哭个甚子?来,坐下说罢。&rdqo;

1dqo;儿臣谢父皇赐座。&rdqo;李贞也没矫情,飞快地伸手抹去眼角的泪水,恭敬地行了个礼,谢了恩,这才端坐在了小宦官们抬来的锦墩子上,面色沉稳地等着李世民话。

李世民满意地看了李贞一眼,笑着道:&1dqo;尔主政半年有余,朕甚是满意,做得不错。&rdqo;

李贞一听之下,心头不禁一跳‐‐李世民往日里也常夸奖其他皇子,唯独对李贞却甚少有评语,更别说当面夸奖了,这冷不丁地来上一下,着实令李贞有些个承受不起的,好在李贞素性沉稳,能沉得住气,并未有何慌乱之处,只是恭敬地站了起来答道:&1dqo;父皇谬奖了,此儿臣之本分也。&rdqo;

1dqo;嗯,唯本分方难得,知本分者,方知足也,尔能明了此点,朕心甚慰矣。&rdqo;李世民笑了笑,压了下手,示意李贞入座,而后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