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47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47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停,赵武做最后努力:“岳父,我那些武器铠甲都是用‘恶金’制作的……”

智罂看着赵武,活像看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我征战杀场多年,岂会像那些凡夫俗子一样愚蠢——什么武器好,我分得清!”

赵武呻吟:“五千铠甲,我一年哪能生产出这么多?”

智罂点头:“赵氏制作的都是精品,这我知道。精品嘛,数量少点也能忍受……这样吧,我打个折扣,你条子上写500柄宝剑、100付铠甲,我马马虎虎接受了。”

赵武皱着眉头,肉疼的招呼武鲋递过小刀、竹简,智罂马上提醒:“用纸写,我家娇娇说起过纸张的神奇,这东西国中就你独一号,把你的承诺书写到纸上,想必你的家臣不会推搪。”

智罂得意洋洋告辞后,赵武心疼的躺在地上打滚,等齐策带着师偃闯进,正看到躺在地上流泪的赵武,他赶紧汇报:“主(上),端庄点,韩伯带着吕相拜访。”

虽然痛苦犹在,但生活还得继续……擦干眼泪继续吧!

韩厥一进房子,劈头就问:“小武,你现在手头有多少军队?”

第四十章 我们从来都是孤军奋战(下)

吕相(魏相)进门后只看着赵武笑。赵武在吕相的微笑下爬起身,拍打着身上的土,犹豫了一下,伸出指头盘点:“我带了一个旅多一点——韩伯不是叮咛过我,组织比一个旅多点的领主武装就行嘛。刚才智伯答应给我五千武士,但我还没拿到手,如果加上魏伯支援的、范家支援的,杂七杂八,大约能有八千武士。”

韩厥立刻吩咐:“把你这八千人拆分成八个旅,在我的下军中,你作为左矩。”

“左矩”也称“左拒”——矩,方阵也。故此,“左矩”的意思是“左攻击方阵”。

赵武好奇的问:“我们满编的一个旅不是一千五百人吗?拆成一千人一个的旅……”

韩厥摇头:“小武,你不该带两千甲士来……还有,今天在营门口,你怎么那么沉不住气——人都知道你穷的四处借粮了,怎么还带着两千甲士耀武扬威进入军营?你可知,有多少人看到这一幕,心中又恨又嫉妒……你太不慎重了!

我已要求国君把那些鳏寡孤独、身有残疾、家中独子以及兄弟齐上阵的士兵筛选调整(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编入后勤部队。让目前出战的四军中,只留下主力与精锐武士。如此一来,除去那些凑数的,各军都不满员了。

哼,如今唯独你的军队是齐装整编,且个个是虎贲‘甲士’——现在给我拆了它,编成八个旅,把你打算留下的后勤人员也全交给我,我给你安排。”

韩厥让赵武担任左矩(左攻击方阵)指挥,意味着他已经把赵武当作大贵族对待。一般来说,“左矩”要包含至少两个师,约一万五千武士,所以这个官职仅次于“军佐(相当于副军长)”,属于军中高级官员了。

赵武有点担心:“韩伯,你也知道,这是我初次上战场,我对军中体制还不太清楚,一下子指挥如此大数量的军队,我有点心虚,而且你让我指挥的多是些杂兵……”

左矩包含两个师,有十个旅,让赵武这位小领主编制十个旅,光用他自己的私兵是填不满编制的。这就是说:赵武手下,至少要有两个旅,必须由其余小家族的私兵拼凑起来——这就是赵武所说的“杂兵”。

韩厥打断赵武的话:“小武,我之所以把你编入下军,就是想就近看好你,看你的情绪,到颇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你打算在这场战争中如何表现?”

赵武想到了智罂的交代,赶紧回答:“国君一声令下,我当奋勇争先,绝不退在人后——我赵氏应该在这场战争中被国君认可,才有出头的机会……”

韩厥再次打断赵武的话:“小武,你这次的任务就是:闻令而行,闻金而止,中规中矩,平平常常。绝不要出头冒尖,要保持绝对的低调。”

赵武有点不满:“韩伯怎么如此说?难道以为我赵武是个废物吗?”

韩厥答:“你只看到这场战争,但我却想到了战后——这场战争终究会结束,大战过后我们国内又会怎样,这才是小武你该考虑的!”

吕相(魏相)轻声插嘴:“就是想到战后,魏家这次反而需要拼力表现——我听说:鲁国的援军不会来了!”

赵武还没反应过来,魏相继续说:“我还听说:卫国的援军也不会来!”

赵武马上问:“那么齐国呢?我听说去鲁国搬兵的是元帅之子栾黡,而郤犨去了卫、齐两国搬军,齐国难道不会出兵吗?”

齐策嘿嘿笑了,他这是轻蔑,但没有开口表态。

还是魏相口才好,他悠悠闲闲的回答:“齐国国君就是一个小叛逆,怀着周期性叛逆心理,为人处世就喜欢不配合——这人不打不老实,一打就老实,而且每次都是:诚恳认错,绝不悔改。”

赵武让魏相说的笑了起来。

齐国的形势确实是如此,晋国第一才子魏相总结的真精辟。

口才好没办法。这年头,人们都吃这一套。

早些年,晋文公流亡的时候,曾经得到齐国的帮助,那时齐国曾经是霸主,晋国现在能够成为霸主也是盗版了齐国的治国之术,所以齐国人看晋国,老是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态度,面对晋国的霸权,他们心中经常浮起的念头是:我家祖上也阔过。

可是,现在齐国的国力已经衰败了,真要与晋国打,他们打不过,因此他们一边听从晋国指挥,一边满怀“不服”的心理,总在背后捣乱。

齐国是大国,晋国正在与超级大国楚国相持,也不想过度激怒齐国,所以晋国常常容忍齐国的小叛逆行为,但如果齐国做得太过分,晋国便横下心来想收拾齐国一番——这下子,齐国立刻老实了,他们的国君会吐着舌头,流着满头汗过来认错,口称“我错了,你处罚我吧,打哪都可以,不要打脸,打脸太伤感情”。

每次,齐国认错的态度都非常诚恳,弄得晋国很不好意思——毕竟人家祖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祖上,所以晋国每次都是把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齐国也摸透了晋国的这种心理,刚认错,出了门就生出捣乱心思,并把这个作为一项祖传事业,代代相传,不屈不挠的捣乱下去。

齐国现在的君主是齐灵公,一般谥号为“灵”的君主,意思是说:“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不求成功只求失败,这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只求失败不求成功——上面所说的家伙就是这种人,所以我们称他为“灵”——愚顽不灵”嘛!

这种人,现代一般称之为“受虐狂”。

按齐灵公的性子,晋国要求他出兵帮助打楚国,他一定会恐赫威吓晋国的同盟国,牵制这些盟国使他们无法派兵助战——当然,他事后不会从楚国那里获得报酬,会从晋国得到一通修理。而他这么做,就是真诚地想“损人不利己”……

“这么说:这次作战,我们是孤军奋战”,赵武挠了挠头说。

魏相淡淡的笑着:“我们从来就是孤军奋战,所以——我们是天下霸主。”

第四十一章 我干嘛教别人聪明(上)

好口才,这句话铿锵有力,霸气十足。

霸权不可分享,所以,必须孤身战斗。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说这话的铁定不是霸主。因为霸主无需别国百姓“爱戴”,他们只求别人“敬畏”。

魏相不愧是古今第一雄辩家、中华第一名嘴,用最质朴的一句话,就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稍停,魏相扭了扭身子,继续说:“本来这话我不该说的……父亲已经从你那里得到一副金甲,我再开口未免贪心。但我魏兵已经得到了次攻(第二拨攻击)的位置,父亲缺少一副好弓箭。

我曾向韩伯讨要。韩伯却说,韩氏制弓的技术出自于赵氏,赵氏制作的弓箭更加优良,所以我才厚颜来向小武讨要。”

魏锜是上军司马,这官职也就是与韩起相似。

魏家几代经营,到现在才混得一个军司马,实在令人遗憾。这是因为,在前几次战争中魏锜是个捣蛋鬼,所以他不仅没有得到升迁,反而职位有所降低。然而魏相的存在却令人不可忽视,魏家有这样一位继承人,其后代想不出头都难。而魏相与韩厥联袂而来,韩厥毫无顾忌的当着他的面向赵武交代悄悄话,这说明魏家的立场已经严重偏向了韩氏。

在这种情况下,赵武能拒绝魏家的要求吗?

最终,魏相要走的不仅是一张弓,他还要走了赵氏精心制作的三百根箭,另外,他还把赵武已经装备完善的五百魏兵带走,换上了新的五百魏兵——当然,这五百魏兵更加精壮,可他们也需要赵武再次加以装备。

新到的魏家兵没有获得铠甲,只得到了新发的武器。但他们无所谓,刚才赵兵在军营口接受的嘲笑他们历历在目,所以赵兵那种铠甲在他们看来,有不如没有。当然,这些新来的魏兵接受赵氏重新装备——主要是武器——时,还不忘顺嘴嘲笑赵兵几句,惹得赵兵很有点垂头丧脑。

赵武听见门外的喧哗,他漫步走出屋门,见到赵兵都将身上的铠甲脱下,随意丢弃在地上,赵武走到一名赵兵身边,捡起铠甲,漫不经心的反问:“怎么,不打算穿了,来人,给我拿一把刀来,我把这后背砍破。”

那名赵兵急忙抢过铠甲抱在怀中——苍蝇也是肉,这铠甲虽然惹人笑话,但它的正面实在又威风又好看。而且这种铠甲是连头的,连头部都有甲片遮挡,整体看,近似现代那种带风帽的运动衫。

那名武士面红耳赤的辩解:“家主,这后背也不是容易刺破的,有它在,总是一个保护。”

赵武点头:“说得对,这后背是用厚实的羊毛制成,一般的战刀根本砍不破,楚国的战戟想要刺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你们压根没想到后背使用软护甲的好处——有这种毛毯式背甲,你们可以做出各种战术动作,丝毫不妨碍你们奔跑、躲避。

想想看,如果你们把后背换成一块木板会怎样,遇到敌人从战车上挥出的戟,你们能够弯腰吗?与敌军步卒正面相逢,你们能够用腰部力量挥动手中的武器吗?

还有,我们是在夏天作战,夏天的阳光会把铁甲晒的很烫人,后背有这样一副软甲,正好可以透汗……”

实际上,后背软甲的存在,最大的用处是降低造价——铠甲无法根据人的体型定制,后背有这样一块毯子,用绳索连接到铁甲片上,身材胖点,带子不妨绑松点,身材瘦则绑紧带子,仅仅这么一个小连接,就可以让赵氏工匠按同一规格给数千人配制铠甲,这意味着工匠们制作一副蜡模就行了——但这个理由赵武没法说出来。

刚才那名武士紧紧的抱住铠甲,不服气的反驳说:“家主,那刚才在营门口,新军佐郤至嘲笑我们,你为什么不跟他解释一下?”

赵武耸耸肩,回答:“我又不是郤至他爹,干嘛要给他教聪明。”

赵兵齐声哄笑。

经过赵武这一解说,赵兵们不再嫌弃身上的铠甲,此后,任别人如何嘲笑,他们脸上总带着“我又不是你爹,干嘛要给你教聪明”的神情,深度鄙视那些嘲笑的人。

赵武给自家私兵解释的时候,有部分魏兵也在场,此外还有少量的智氏士兵。他们对赵武的话将信将疑,可惜他们已经没有资格进行体验了。赵武原先用了一年多时间储存战备物资,他给士兵都配置了双份军械,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