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手会说话 >

第4部分

手会说话-第4部分

小说: 手会说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缶高歌,你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放下手中乐器,缓缓回答道:“并非如此!你没有看到我的悲伤,是因为我的悲伤已经过去了,她刚死的时候,我悲痛万分。每次我看到家里她曾经用过的一切,就不禁回想起她平日的一言一行,心里如同刀割一般。但后来,我忽然领悟了!”庄子站起身,继续说道,“你看那春夏秋冬自然变化。春天芳草萋萋,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到了冬天,万物凋零,一片萧瑟。从春到冬,再从冬到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变化着。人的生命正如这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人起初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说形体和气息了,恍恍惚惚的世界,经过变化形成了气,气再经过变化形成了形体,形体又变成生命,现在又经过变化回到死亡。她现在安安静静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为她哭泣,这不是没有明白天命的表现吗?所以我停止哭泣而放声高歌。”
  为死亡的亲人而悲伤,是人之常情,但是,庄子却从中感悟到春夏秋冬的变化与死亡没有两样,顺应自然规律就不会为死亡而悲伤不止,这就是庄子对自己悲伤心理的调整过程。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生死观,他把生死看作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认为生死存亡为“一体”,相互转化,没有辨别的必要,既不要乐生,也不可恶死。一切听任自然。
  道教对于人们“恐惧死亡”的心理干预,更大的贡献在于“对死亡的乐观猜测”。正是这种猜测,建立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观点。道教认为,对于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于死亡的无知。既然死后的世界是不可知的,那就等于说“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活着和死亡哪一个更快乐,更自在”。
  庄子说过一个“丽姬出嫁”的故事。
  丽姬原本是一个民女,因为皇宫选宫女,她被选中,最后还成了皇后,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她在回想当初被选中时,在家里哭得一塌糊涂的悲惨情形,现在看来多么荒唐、愚蠢、无知啊!
  庄子认为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就像丽姬对于皇后生活的恐惧是一个道理,你根本不知道死亡后什么样,面临死亡哭什么呢?庄子用一个寓言讲了这样一个道理。
  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凸露,呈现出原形。庄子用马鞭从旁边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你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还是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还是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
  庄子说完,拿过骷髅,当成枕头睡着了。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其实人死了,就没有你说的那些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
  庄子说:“好。”
  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失,即使面南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的。”
  ◎道教修心之法(3)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其实人死了,就没有你说的那些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
  庄子说:“好。”
  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失,即使面南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的。”
  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左右邻里、朋友故交中去,你愿意吗?”
  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郁地说:“我怎么能放弃面南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恐惧心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对于那些神秘和恐惧的事物,对它们越不了解,恐惧感就越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如此。
  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的心里,死亡成了绝望的代名词,我们自以为是地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恐惧占住了内心,影响了活着的心情(注意:道家就是为了“不影响活着的心情”,才采用了对于死亡心理的干预治疗),所以道教重点在于研究如何“快乐地活着”。
  道教对于恐惧死亡的心理所采用的干预疗法,目的是为了“自在的人生逍遥游”。
  由此,道教提出了第二个心理疗法。这种疗法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追求长生成仙,达到延年益寿,快乐地活在当下。我认为,道教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我命在我不在天。
  有人说道教的教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得道成仙。道教崇拜神仙,向往神仙长生不死,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他们认为神仙并非异类,人们只要通过修炼,就能够得此大道而变形成仙,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道教发明了针对“快乐生活”的心理疗法,当然也有药物疗法(炼丹术)。我们来看看道教针对“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观点,产生的修身养性的心理调整方法。
  首先,“我命在我不在天”中所说的“命”,是指:1。寿命;2。性命;3。生命。
  寿命:道教认为,人的寿命应该由自己主宰。为了主宰寿命,道教发明了炼丹术,以求“大药”来长生不死。
  性命:道教认为性与命关系密切。“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又说“人生之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人是否重视“养性合道”使然。因为,性是命的附属,或者说是性命一分为二的一个方面。而性是可以或者说比较容易在后天发生变化的,所以人们应该自主地去改造、改良“性”。那么,养性,是指哪些“性”呢?
  1。人性。
  2。习性。
  3。性情与性格。
  4。性欲及性功能。
  综上可以看出,除了第4条以外,前三条的修养,都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道教对人类心理学科学的贡献大矣!因为道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对待“从死到生”人生历程的最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疗法。
  我写完了这一章,自己都感到,通过对道教心理疗法的研究,我为自己做了一场心理调整的辅导报告。真是如沐春风啊,轻松了许多!
  所以说,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道家在心理治疗方面的理论观点非常广泛。这里不过是说一漏万,抛砖引玉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这句话: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
  ◎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1)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昌盛于中国,在历史的发展中,佛教与医学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佛医学,古印度的佛教把婆罗门教医学改造后,纳入其体系(古印度医学比佛教渊源更为久远,大约自公元前20世纪,印度文明达到空前高峰时,医学已自成体系,其经典是《吠陀》。吠陀的意思是:求知。后来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兴起,一些医学内容被佛教所吸收,形成佛医学,后来又因为佛教在印度的日趋衰落而传入中国之后,佛医学也一并传入我国了)。东来僧人在传教过程中,给人治病,借医弘佛,作为自身成佛的途径。他们在翻译佛经时,也翻译了许多佛医学著作,据统计,约有400部左右(仅《隋唐经籍史志》记载,翻译经文中的印度医学文献就有17部88卷。仅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有关医学的著作就有20部之多)。佛经中出现医疗卫生方面的医学术语多达4600多条,既有生理解剖脏腑方面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当时一些精通佛医学的医家,试图把佛医学与中国医学结合起来,发挥两种医学各自优势,会通中印医学创立新医学。但是由于佛医学传入我国的时候,中医的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了,特别是在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和治疗方法上都优于佛医学,所以佛医学没能改变中医的理论体系,它的一些理论和医疗技术、卫生习惯,反而被中医所吸收,纳入中医体系之中,与中医融为一体了。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通过中医学融会佛教医学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
  佛医学很早就发现心理因素可以导致疾病,并且在心因性疾病的研究方面,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讨论心理学,不能埋没了释迦牟尼的贡献。
  佛祖释迦牟尼就非常擅长“心理调整”疗法。我们来看一个佛祖亲为的心理治疗病案:如是我闻。
  释迦牟尼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时,见一个老妇人悲痛欲绝,号哭不止,原来这位老妇人唯一的儿子死了。从儿子下葬那天起,老妇人就滴水不进,一动不动地坐在墓碑旁,望着儿子的坟冢以泪洗面。
  释尊(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五百修行者赶到墓地来了。
  释尊扶起老妇人,满怀慈悲地问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妇人流着泪说:“独生儿子弃我而去了,可我对他的爱,使我无法在这个世上独活,我想跟儿子一起去算了!”
  “宁愿自己死去,也要让儿子活着,你是这样想的吗?”释尊问。
  “佛陀啊!您能做到让我的儿子复活吗?”老妇人高声问佛,充满希望。
  释尊微微一笑,静静地回答:“你给我拿火来,我就运用法力让你的儿子复活。不过,这个火必须来自从未曾死过人的家庭,否则,我做了法,也是无用的。”
  老妇人闻言,停止哭泣,立刻跑到街上,逢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
  大家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自从有老祖宗以来,哪有没死过人的人家呢?”人们反问她。
  老妇人一直奔波到夕阳西下,访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火,她无奈失望地回到释尊面前说:“我就是找不到您要的火,怎么办呢?”
  释尊笑了起来,说道:“你还不明白吗!自开天辟地以来,哪有不死的人呢!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要失去亲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的,你为什么就想不开,执迷不悟呢?”
  这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心理治疗过程啊。
  面对一个持久悲哀不解的老人,释尊先给她一个足以兴奋的承诺,然后让她离开坟冢(脱离诱发悲哀的环境),到处去询问火的过程就是和人群接触的过程(改善孤独的心情),到处奔走的体力运动,可以充分释放精神压力(利用运动消耗能量,释放压力,是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然后,当她在体力和情绪都放松的时候,点出问题的关键(有生就有死,你有何想不开),点醒了执迷不悟的老妇人。
  佛医学中认为,疾病是由“四大不和”而成的(四大:地、水、火、风),一大不调,可以导致101种疾病;四大不和,可以导致404种疾病。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