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第1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晋才倒是没有多少犹豫,欣然应诺,站起身来,背着双手。走出了办公室,柳俊在一旁相陪。秘书没有过来打扰他们父子谈心。
“小俊,你准备在玉兰市搞限制房价的措施?”柳晋才慢慢踱步,随口问道。
柳俊微笑道:“您召见常以进,谈的也是这回事吗?”柳晋才微笑点头。
儿子总是那么敏锐。
“爸,其实,现在的房价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虽然和国外比较起来,是超高了,但和今后几年可能的高价位比较,就算好的了。”柳俊说道,语气很平静。
柳晋才反问道:“今后几年可能的高价位?”柳俊答道:“对。现在全国各地的地方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肯定会进一步抬高房价。加上开发商再抬高一次,今后几年的情形不容乐观。”柳晋才沉吟不语。
柳俊望着父亲瘦削的身影,心中忽然有些不忍。父亲现在面临的,是何等艰难的一个局面。普通人不清楚,作为体制内的高官,柳俊是很清楚的。经济发展过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宏观调控已经不可避免。但是这一回,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的调控,而是针对几乎所有过热的行业进行调控,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也将空前激烈。
而在某种程度上说,柳晋才将要孤军奋战。
“爸,很多敏感的政策,我可以先在玉兰市试行。”稍顷,柳俊缓缓说道。
柳晋才站住脚步,望着儿子。在柳俊的脸上,读到了一种坚毅。柳晋才心里,忽然觉得松了口气。不管局势如何的艰难,至少儿子是会坚定地和自己站在一起的。
第1490章 柳俊态度很坚决
李焘没有被柳俊说服。但是限制房价这个事情,自从发出调查问卷之后,已经明显变得不可阻扰。几乎所有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被调查者均选择了支持,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被调查者,支持将户均年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例,确定在八倍左右。少部分被调查者要求将这个比例确定在六倍左右,也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为了城市的加速发展,这个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些,在十倍左右也是能够接受的。
市政府一共发出了一万份调查问卷,回收到的有效问卷是八千一百二十六份。
见到了这个结果,李焘主动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提出了限制房价的议题。
在李焘看来,柳俊搞出的这份民意调查,事实上就是针对他来的。柳俊不愿意在市政府未曾形成决议之前,直接上常委会讨论。毕竟限制房价,似乎主要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事务。市政府没有统一意见,由书记直接在常委会上提出讨论,针对性过于明显,影响不大好。
市委书记不能容人,是个很大的缺陷。
尤其是对于柳俊这样志存高远的年轻市委书记。
所以。柳俊搞出了这么一个民意调查,以民意来“强制”李焘“屈服”如果李焘依旧“执迷不悟”柳俊就可能直接上常委会讨论。
毕竟师出有名了。
如此一来,将对李焘的威信造成严重的打击。干部们都会明白,李市长与柳书记不大对路。而目前的玉兰市,可以说是柳俊的一统天下。假使留给了干部们这样的印象,李焘原本就未曾完全建立起来的威信,就更加要被削弱了。
李焘不能冒这样的险。
李焘在副市长们的眼里,读到了隐藏得很好的讥讽之意。这一点让李焘很恼火。无疑,大家均认为李焘是屈服了。当初就痛痛快快接受这个方案,岂不是好?何必一定要弄得自己灰头土脸了再这么干?还要白白与柳俊生隙。
不过李焘的恼怒也同样隐藏得很好,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到目前为止,他尚未在副手之间找到一个愿意追随自己的同盟。倒也不是说玉兰市政府就是铁板一块,柳俊折服了所有副市长。估计任何人都不能有这么的本事。但副市长不认同柳俊,也不代表着他就一定会认同李焘。
真要站队,自然还是跟着市委书记走比较合适。
不过李焘身后毕竟杵着一位省委书记,这个是他最大的倚仗。对于副厅以上的干部使用,省委书记邰惟清显然比副书记柳俊更有主导权。只要运作得当,李焘依旧有希望在市政府拉起自己的一班人马。就算做不到与柳俊抗衡,起码也不至于孤家寡人!
真要在副市长之中找不到一个支持者,对于李焘来说,真是彻底的失败。
既然李焘主动提了出来,基本上就是全票通过,副市长们人人说好。
“同志们,限制房价,是一件好事,利国利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不过,实话说,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啊。纵观全国其他城市,土地出让金历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玉兰市,为了全体市民的福祉,痛下决心,限制房价,不与民争利。同时也面临着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支持城市高速发展的困难。我在和柳书记沟通此事的时候,柳书记指示说,要想办法开辟新的税源,拓宽财政收入的门路。我认为柳书记这个指示,说到了点子上。不靠土地出让金,我们要想其他办法,不能在控制房价的同时,导致城市建设的步伐过缓。不然,就是得不偿失……”李焘缓缓说道,眼神在与会的班子成员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身边的常务副市长钟永明脸上。
“永明市长,招商引资这一块,是由你主抓的。如何引进更多的外资来我市搞建设。对我们今后数年的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要辛苦永明市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在今年年内,全市新增投资总额不下于五十亿。”李焘不动声色地给钟永明戴上了一道紧箍咒。
钟永明点了点头,说道:“我一定会努力做好这个工作。”李焘微微一笑,说道:“永明市长,不是努力做好,是要争取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这个指标。我希望市政府能够切实掌握这个工作的进度。”所谓市政府切实掌握进度,说白了就是要直接向他李市长汇报。
钟永明眉头微微一蹙,很快便舒展开来,淡然说道:“我会向李市长汇报的。”李焘点点头,不再多言。
限制房价的议案在市长办公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李焘主动觐见柳俊,沟通了一下情况。柳俊随即在市委常委会上将这个议题提了出来。
这么重大的问题,单纯由市长办公会议通过,效力上似乎有所欠缺,最终由常委会讨论通过,形成正式的红头文件,才是严肃的。
况且李焘与柳俊沟通时,也只是说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此议案,并未形成文字决议。在此事之上,李焘自动自觉将自己和市政府当做了“幕僚”大主意还得你柳书记来拿。
这个也是李焘的谨慎之处。
限制房价,明明是柳俊坚定支持才搞出来的,最终演变为市政府的文件而不是市委的文件,李焘就等于上了第一线。李焘可没有这种“出了功劳归人家,出了问题归自己”的高风格。
要担责任,也该是你柳书记去担。
常委会上。议案依旧是由李焘提出来。这是正常流程。
不过李焘在提出这个议案之后,还做了一些补充说明,具体谈了市政府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培养新的税源,保证长河区与花林区两大高新开发区继续高速发展。
李焘说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缺钱。
根据李焘报出来的数据来看,市政府今年的财政状况会非常紧张,收支很难平衡,财政赤字将持续上升。强行平抑房价,投市民所好,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速度可能因此放缓。
常委们谁不是鬼精鬼精的,李焘话外的意思,大家了然于胸。
这个方案我李焘其实是不同意的,只是碍于压力,无可奈何而已。
李焘的讲话结束之后,柳俊并没有依照惯例,要同志们都谈谈看法,而是直接将调子定了下来。
“同志们,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发展,这个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将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高速发展的压力。转嫁到普通市民身上去。杀鸡取卵,与民争利的蠢事,不能干!”柳俊徐徐说道,脸色严峻。
与会常委们便都神色一凛,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子,眼望主席位置上的柳书记。看上去,这届班子是换了不少成员,但主要是挪动位置,真正的生面孔不多,也就李焘、樊志伟、吴兴平、熊正泰四人。其余像钟永明、刘瑜、牛前进等,均是玉兰市的“老”干部。对柳俊的性格很了解。
通常情况下,柳俊在常委会上一反常态,就表示此事他决心已定,不容任何人阻扰。
柳俊的言词之间,也在很隐晦地批评李焘,没有将“民生”放在第一位。
李焘的脸孔,略略有些发烫。
“刚才李焘同志说了,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要培养新的税源,这个很正确,我完全赞成。不过,市政府提出来的,今年完成引进外资五十亿元,标准定得过低了。我认为,今年至少要完成引进外资八十亿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建议分配任务。在座的班子成员,都要为此事尽一份力。我先认购二十亿!”柳俊不徐不疾地说道,语气却十分坚决。
柳书记这话,将大家都吓了一跳。
又要搞“摊派”了。
这个可不是能随便应承的,要见真章。万一在常委会上表了态,最终却未能落实到位,这个脸丢得有点大。只是柳书记“财大气粗”一开口就“认购”了二十亿,其他成员,却也不好不表态呢。
“我赞成柳书记的提议,我认购五个亿!”说这话的是新任组织部长樊志伟,也是不徐不疾,显得很有把握。樊志伟此前在省经贸委工作,与商人打交道比较多,说引进五个亿,颇有底气。
原本李焘、谢媛地副书记尚未表态,樊志伟便横插一杠子进来,有点不合规矩。不过樊志伟还是这么做了。
接下来,常委们纷纷表态“认购”通算下来,远远超过了三十个亿。也就是说,如果市政府能如期完成他们当初定下来的五十亿目标,加上常委们“认购”的指标。今年一年内新增外资恐怕还会超过柳俊所言的八十个亿。
对于常委们的表现,柳俊还是比较满意的。不管大伙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至少大面上很懂得规矩,没有故意“拆台”不过柳书记接下来的言语,又让大伙吃了一惊。
第1491章 立法平抑房价
“平抑房价,无论对于玉兰市政府还是玉兰市民。都是一件大事。这件事办好了,说是千秋功业也不为过。所以,它必须要办好,决不能半途而废。为了保证这个政策的延续性,保证它不被主要领导的调动而忽然中止,我认为,必须通过市人大立法的方式,将平抑房价的政策,写进地方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将它稳固下来,成为一个最基本的惠民政策,长期坚持下去!”柳书记缓缓说道,神色十分的严肃。
“立法?”好几名常委惊呼出声。
当然,声音是通过控制的,不是很响亮。但震惊之意,却表露无遗。这其中,包括了几名柳俊的铁杆支持者。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规定,“较大的市”拥有立法权。这个“较大的市”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较大的城市,而是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