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之下,那些北洋军阀,只会留下骂名。
再说生活质量,北洋军阀也没办法和华东军官相比,华东军官的军饷很足,生活基本无忧。
可能他们没有北洋军阀那么富裕,但他们却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因为华东自治政府治下有那个物质基础,而北洋军阀没有,更没有华东地区的社会风气。
所有华东军官,他们的梦想都是建立万世功勋,已经完全脱离了福荫子孙之类的理想层次。
福荫子孙不是他们需要想的,生活也不是他们需要想的。
他们跟随委员长建立的梦想国度,子孙的前途无需他们担忧,问题只在于子孙够不够努力。
同时委员长会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他们只要一个劲往前冲就行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华东军的内斗基本没有。内部的事情大多都说得很开,也摆得很透明,基本都能互相体谅。
夏钧在不在前线坐镇已不是任何问题,让谁指挥也不是什么问题。
————
第二更到
第一百一十六章:话不投机
第一百一十六章:话不投机
听闻委员长要返回杭州,杭州市民都自发的到机场外迎接。
9月10日上午,夏钧乘坐飞机返回了杭州机场,刚坐着专车驶出机场,道路两边的人群马上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人们高喊着‘委员长万岁’的口号,目送着车队离去。
夏钧很想打开车顶,站起来和群众挥手致意,不过那样太危险了,他可不想像奥匈帝国皇储那样被人枪杀在车上。
要是像美国总统那样的,他们谁当总统都差不多,那些总统自然很少被人盯上,虽然依旧有美国总统被枪杀,但毕竟比较少。
夏钧不一样,他显然和那些总统的性质不同,他也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夏钧带着塔娜回到家,塔娜很兴奋的和李诗婧说着这次到山东的经历,一家人倒显得和谐无比。
两个小家伙已经一岁多,会叫爸爸妈妈了。夏萌萌刚上小学二年级,性子活泼得很。
孤家寡人的夏钧,此时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夏钧刚回到家,正抱着儿子夏平崎和女儿夏筱婷逗他们玩呢朱尔典就找上门来,在别墅外面求见夏钧。
夏钧的住所也不是太秘密的地方,各国使节基本上也都清楚,也经常有来求见夏钧。
“这家伙,怕是等不及了。呵呵”夏钧笑了一声,对周顺泽说道:“让他进来吧”
“听说英国在欧洲战场上吃了亏,伤亡比德国人多得多,我们卖给德国的轰炸机表现很抢眼。”李诗婧对夏钧说道。
“是吃了闷亏,否则也不会这么急了。”夏钧呵呵笑道,正说话间,周顺泽把朱尔典带了进来。
朱尔典优雅的对夏钧行了个绅士的礼仪,夏钧只是点了点头,伸手对他说道:“大使阁下,请坐吧”
“好的。”朱尔典坐到了沙发上,梅儿这是走上来给朱尔典倒了杯茶水,然后又回到厨房里帮忙去了。
“不知道大使阁下这么急着找在下,有何要事?”夏钧假装不知朱尔典的来意,明知故问的对朱尔典说道。
“是这样的,我这次来是想向贵方询问一下轰炸机的事情。”朱尔典说道,“贵方是否有向德国出售过轰炸机?”
朱尔典想了半天的措辞,最终还是采用了比较委婉的口气,眼前这个年轻人显然比较意气用事,他可不想把这个家伙激怒了。
夏钧了靠在沙发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朱尔典几秒后,开口回答道:“向哪个国家出售轰炸机,我想这和贵国并无关系吧?战前就算是日本向我们购买轰炸机,我们都是一样出售的,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这并无什么不妥。”朱尔典摆了摆手,说道:“贵方作为中立方,这点确实不是我们英国能够指责的。不过我想贵方既然保持中立原则,就不应当偏袒德国,我是说在轰炸机的问题上,根据我们调查所知,贵方这次在山东战场上投入了两种新型号的轰炸机,重锤Ⅱ和重锤Ⅲ。可是这两种飞机都不在贵方向英国出售的轰炸机列表之中,但是德国却买到了贵方的重锤Ⅱ轰炸机。”
“这些轰炸机是德国战前向我们订购的,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夏钧点了根烟,翘着二郎腿,有恃无恐的问道。
朱尔典听了摆手说道:“我想元首阁下你误会了,这的确不能说明什么。只是在销售轰炸机的问题上,我想华东自治政府不能偏袒德国,也要向我们英国出售先进的轰炸机才行。”
“重锤Ⅱ的售价是比较贵的,我们之前不向贵国推销这个轰炸机,是怕贵国不会接受啊”夏钧乱侃道。
“贵一些我们大英帝国也是可以接受的。”朱尔典傲然说道。
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拿出一点钱购买轰炸机显然是可以的,就算是贵一些。
“哦呵呵那可以啊贵国想要买多少?目前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在这种不大规模出售的飞机方面,订购数量是不能少于两百架的。”夏钧继续乱侃,反正英国佬送上门来要被宰,他自然是不能手软的。
“不知道价格是多少?”朱尔典一听夏钧这么说, 连忙把价格问清楚再说。
“这是一种新型轰炸机,载弹量达到一千公斤,所以价格也是比较贵的,一架的售价是……三万美元。”说到价格的时候,夏钧略问顿了顿,显然是在思考一个狠一点的价格,果然,很快夏钧开出了3万美元的高价。
一架重锤Ⅱ的价格仅仅需要1500美元而已,飞机虽然比较大,但用的却是胶合板,发动机方面也很便宜,毕竟现在发动机技术已经达到了三十年代的水平,成本也因此大大降低。
真要是按照这个价格,利润将达到2000的恐怖程度。
“三万美元?”朱尔典皱起了眉头,对夏钧征询道:“不能再低一些吗?”
“德国人就是按照这个价格和我们买的。”夏钧很无耻的回答道,德国人买的时候,重锤Ⅱ的售价仅是一万美元一架而已。
“那重锤Ⅲ轰炸机呢?”朱尔典问道。
“这个,我们暂时不打算出售啊”夏钧摇头说道,重锤Ⅲ的载弹量增加到了一千六百公斤,而此时德国还没有战斗机,这会给德国带去较大的空中压力,这对延长战争的出发点来说是不利的。
不管卖什么先进武器给英法俄等协约国,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不能给德国带去太大的打击。
“为什么不出售呢?”朱尔典困惑的问。
“我们需要保证空军的绝对优势,特别是在这个阶段,我们与日本正在山东开战。”夏钧找了一个很扯淡的理由,飞机制造厂已经开始研制更先进的轰炸机了,重锤Ⅲ很快就会落后了。
“我想华东自治政府应该充分信任我们大英帝国。”朱尔典听出了夏钧话中的不信任。
夏钧轻轻摇了摇头,哂笑道:“这场战争就因你们英国而起,在中国,我想袁世凯会选择信任你们。”
“很抱歉,也很让人遗憾。”朱尔典耸了耸肩,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英国看好的是袁世凯,支持的也是袁世凯,尽管此时袁世凯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但英国的立场并未因此而改变。
双方的关系的确不是那么好,表面上华东自治政府与英国并无什么问题,但华东自治政府显然对英国抱有极大的不信任态度,对此朱尔典只能说声遗憾。
“在军火订单方面,明天我会召开一次招待会,向各国商议军火出售的问题。”夏钧这时说道:“我们欢迎任何一个国家来中国购买军火,要多少我们都可以提供。”
“好的。”朱尔典点了点头。
接着,双方的话就有点不投机了,朱尔典想要鼓动中国向德国宣战,夏钧左右而言他,或者是坚持中立立场,总之要华东自治政府向德国宣战,没门
历史上中国向德国宣战,英国佬许诺把胶州湾还给中国,同时又把胶州湾许诺给日本,最后胶州湾还是给了日本,而中国则向欧洲战场派遣了三十万名劳工,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夏钧才不会傻到向德国宣战,毕竟他还要做德国人的生意,双方应该保持良好关系才是,这样才能顺利的进行贸易。
话不投机半句多,朱尔典很快便起身告辞,夏钧只把他送到了门口,也未留他下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光,一家人一起坐着有说有笑。饭间塔娜和夏钧商量回美国的事情,现在欧洲爆发战争,她也必须回美国去主持集团的运作。
夏钧对此并无太大意见,只是让梅儿派几个女保镖去保护塔娜的安全,塔娜也没有拒绝,她知道夏钧并不放心让她回美国。
吃过饭,夏萌萌去学校上课,夏钧则召开了一次汇报会议。
其实夏钧到前线指挥也没几天时间,这次汇报会议比较简短,主要汇报了经济情况上的问题。
实际上,这几天华东自治政府接到的订单并不多,显然协约国还没从战争中反应过来。
而在出口上,则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虽然德国还未派出潜艇,所以英国的商业活动还是能正常进行的。
但法国在欧洲之外的商业活动却是处于接近瘫痪的状态。
法国国内的出口显然遭到了打击,因为战争的原因导致商品卖不出去,但殖民地之间的商业还能勉强维持。
在这样的局势下,华东自治七省的出口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增长。
订单不多,这样的情况会改变的。
第二天,夏钧在华东酒店召开了一次招待会,这次招待会邀请了同盟国、协约国两方大使,不过日本被排除在外。
这次招待会,是夏钧为了推销军火而开的。
随着欧洲战争的持续,交战双方的军火需求量都会大大增加。
英国宣布了海上封锁线,这对夏钧来说不是难题,因为他可以在兑换平台上雇佣潜艇运输队。
——————
第一更到
第一百一十七章:再歼日军
第一百一十七章:再歼日军
山东战场,自日军第三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后,指挥部马上确定了新的攻势。
此时日军还未在莱州一线集结完毕,大量的兵员还停留在龙口一带,日军在莱州只集结了四万人,其中大半还是日军的后勤人员。
这四万人还被华东军那凶猛的炮火炸得死了不少,具体有多少并不得而知,不过随着日本第三舰队的覆灭,这四万日军的末日也已到来。
日军只有四万,原本在莱州一线挖堑壕,只能堵住东南部的山区地带,而西北部的海岸线,防守非常薄弱,但有日本第三舰队的协防,也是比较坚固的。现在第三舰队一灭,西北的那条防线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10月9日下午4点,华东第向莱州一线日军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击,这次炮火更加猛烈。
炮火一直持续到了下午5点,日军西北面的防线被凶猛的炮火直接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紧接着轰炸机部队也成群出动,对莱州一线的日军展开全面轰炸。
5点整,华东第1军率先沿着海岸线向莱州一线日军发起了进攻。
——————
——————
日军刚从被轰炸得一塌糊涂的堑壕里爬出,马上遭到了凶猛的火力打击,第一军的狙击手在战场上大发神威,将日军堑壕的火力点一一打掉。
迫击炮也在这次进攻中得到了运用,那凶猛的火力打得堑壕中残存的日军不敢冒头,不过第一军三个师已经压了上去。
毫无悬念,第一军在海岸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撕开日军防线的第一军开始向日军后方包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