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里刚刚到了一批好茶,听说你也爱茶?”老爷子的声音平淡无奇,没有起伏,没有邀请之句,却已经有了邀请之意。
夏想闻弦歌而知雅意:“爱是爱,就是见识有限,喝不出好来。如果能让您指点两句,应该会在茶艺上大有进步。”
“若菡和连夏住的别墅不错,安静,幽雅。”吴老爷子就直接点明了地点。
夏想驱车赶到连若菡的别墅时,不过上午10点钟的光景。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普照,虽然依然寒冷,但空气中已经隐隐有了春的气息,下了车,阳光打在脸上,就有了微微的暖意。
吴老爷子一个人背着手站在院中,站在上次他和夏想坐着谈话的椅子旁边,背对着夏想。尽管他的背景依然高大,还努力站得笔直,但他的花白的头发和微微弯下的腰还是清晰地呈现在夏想面前,让夏想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人不管权势有多大,地位有多高,终究难敌岁月的侵袭,终将衰老,英雄迟暮和美人白头一样,都是世间最无可奈何的沧桑。
夏想来到老爷子身后三米远的地方站住,恭敬地叫了一声:“老爷子。”
吴老爷子缓慢回过身来,和上次见面相比,他的精神好了不少,心安则体健,或许也是心情放松的原因。
他用手一指椅子:“坐。”
夏想坐了下来,今天没风,又适合晒太阳,他就坐在了太阳少的一边。吴老爷子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微微一怔,暗暗点头,还真是一个心细如发的年轻人。
两人坐在长椅上,沐浴着阳光,约莫有一分钟都没有说话。夏想微眯着眼睛,看着越升越高的太阳,感受到身上越来越浓的暖意,心情也就莫名地放松了下来。
该面对的,终究也要面对。
他鼓起勇气——说起好笑,他在面对吴才洋咄咄逼人的气势之时,也一点没有怯场,但在和颜悦色的老爷子面前,总是有一种无力感,不是畏惧,不是胆怯,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慌——也许心慌不是因为老爷子曾经拥有的权势和他建立的庞大的家族帝国,也不是他深不可测的政治智慧,而是他给夏想的总是一种风烛残年的沧桑感,夏想总是不忍让他有一丝的失望。
谁忍心拒绝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的殷殷忧心?尽管夏想其实也清楚,吴老爷子一生纵横官场,即使老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儿女情长之态,他的沧桑也好,风烛残年的流露也好,一半是真实,一半是表演,不能完全当真。
但他还是不由自主被老爷子感染,总想答应他的所有要求。
到底是曾经的顶天人物之一,气场很足,他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夏想深呼吸几口,才又再次鼓起勇气,主动问出了口:“我始终觉得在燕省省委秘书长的人选问题上,您心里清楚吴家可能拿不下,却故意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肯定是大有深意。”
吴老爷子也是微闭着眼睛,似乎在享受着阳光,又好像是沉浸在难得的安静之中,夏想开口一问,他一下睁开双眼,仔细打量了夏想几眼,似乎是才认识夏想一样,大概沉默了有半分钟,才哈哈一笑:“才江说,你可堪大用,聪明绝顶,看待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才洋说,你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眼高手低。若菡却说,你心思细腻,为人体贴,可以依靠,我看他们三人说得都不对……”
看来老爷子要给他下一个结论了,夏想一脸微笑,静心聆听。
“我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30岁……是正厅。”老爷子却没有直接说出结论,而是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夏想吓了一跳,老爷子30岁就是正厅了,也不简单。又一想老爷子30岁的时候,国内的体制还不健全,别说是正厅,就是副省也有可能,也就释然了。
“我赤手空拳打来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家族势力,但面对你,忽然感觉到,我和你一样大的时候,实际上还不如你有眼光。如果我早早就和你一样有远见卓识的眼光,应该有希望成为国内第一人,不过,事情都过去了,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我对你的看法是,有长远的眼光,有坚定的立场,也有远大的未来。”
老爷子的评价很高,也许是发自真心,也许是故意高抬他,让他飘飘然,夏想可不是轻易就失态的人,忙一脸谦恭地笑:“您太过奖了,我知道自己的份量,在您面前,我的一点点成绩根本不值得一提。”
老爷子摆摆手:“往事不可追,和你讲以前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时代也确实不同了,现在的官儿,比我们那个时候难当,也难爬上来。你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你看待问题的角度确实很准,在燕省省委秘书长的问题上,我就是放任不理的态度,因为我就是要看看,才洋遇到他回京之后的第一次波折,会有多大的承受力!”
在上一次夏想和梅升平、邱绪峰会面之时,在得知邱、梅、付三个老爷子同时出动之后,吴老爷子依然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出手的意思。最后不但没有出手,而且等吴才洋惨败之后,还是没有任何表示,夏想心中就有隐隐猜到了一些什么。
吴老爷子是有意为之!
联想到吴才洋和老爷子之间长达十几年的过节,以及吴才洋在行事手段和为人处世方面与老爷子之间不大相同的落差,老爷子此举大有深意——绝对是有意冷眼旁观,就看吴才洋碰壁之后,能不能有所醒悟。
吴老爷子目光如炬,如果说他没有过人的目光,没有高瞻远瞩的战略,也不会打下吴家一片大好江山,而且吴家还稳居四大家族之首。现在他虽然已经退下,虽然吴才江远离政治中心,偏安宁省,虽然吴家的大权基本上都交到了吴才洋手中,但实际上,吴老爷子对吴才洋的行事手法还是颇有微辞,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大有意见,但又不好过于表露出来,以免让别人看出吴家内部的不和,因此,他才在事情的最初,表面上还是帮了吴才洋一把,但到了事情的紧要关头,却又置身事外,作壁上观。
夏想就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吴部长应该和您商量过了这件事情,您当时是鼓励他,还是没有发表意见?”
第720章 鸿沟
吴老爷子摇头一笑。心想夏想总能问到点子上,就说:“我当然是鼓励他,他为吴家出力,做事的手法再不符合我的原则,他也是吴家唯一的支点,必须要扶起来。不过我提议要采取曲径通幽的手法,不必非要态度强硬地一定拿下不可,可以借力打力,可以提出交换,甚至可以打着拿下省委秘书长的位置当幌子,最后时刻态度大变,来换取市委副书记的位子。可惜的是,才洋还是没有听进我的劝,一心认定他在京城已经站稳了脚根,他总觉得政治上的较量,还是以实力为第一,他忘了,当年一个政治局委员就因为气势过人,最终还是在常委会上表决时被一票之差丢掉了前途,落了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夏想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吴老爷子果然厉害,如果吴才洋按照老爷子的想法。现在燕市市委副书记的人选,绝对是吴家人!而吴才洋刚愎自用,非要强势力挺,结果惹得三家联合,再加上触动了中央高层的利益,最终落了一个一无所获的下场,也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姜还是老的辣,如果吴才洋在三家联盟形成之前,突然向中央高层提出交换条件,放弃省委秘书长的人选,来换取燕市市委副书记的位子,高层之中顾忌吴家的势力,多少也要给吴才洋一个台阶下,而且吴才洋只需要稍微向付家透露一点,愿意支持付先锋担任燕市市长,表面上看是吃了亏,实际上还是得到了实惠。
但吴才洋却认死理,不知变通,或者说,拉不下面子,有了今日之败,也在情理之中。吴老爷子坐视不理,也是希望吴才洋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因为他的个人能力原因,而让吴家逐渐走下坡之路。
夏想还是由衷地佩服吴老爷子的思路,果然是谋局第一人,从大处着眼。却从小处落手,一点点蚕食别人的势力,侵占地盘,正是瞒天过海的高明之策运用到了十分娴熟的境界。
相比之下,吴才洋的咄咄逼人,强势凛人,正是官二代的作风,又自认有强大的家族势力撑腰,自然懒得再运用迂回之计,直接就想仗势欺人,结果还是低估了形势,高估了自身实力。
其实吴才洋的做法和后世许多官二代用权势压人,富二代用钱砸人是一样的道理,国内为什么家族企业很难传承下去?为什么官二代数不胜数,最后能出人头地的没有几人?大部分都是靠父辈的大树乘凉一代,再下一代就基本上泯然众人矣了,就是因为习惯了仗势欺人,习惯了认为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却不习惯动脑子。
古往今来,智慧永远是取胜的第一条件。
美国如此强大,世界第一。也不是处处炫耀武力,而是采取分化、拉拢和借力打力的手段,才在世界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中东,依靠一个以色列就让整个阿拉伯国家如坐针毡,在亚洲,利用日本、韩国和东盟对中国形成包围,在远东,利用几个欧洲小国布置反异装置,让俄罗斯如芒在背,整个世界都在美国智慧的布局之下,如囊中之物,更不用说利用台湾来制衡中国,只需要卖一些陈旧的过时的武器给台湾,既赚了钱,又让炎黄子孙陷入了内杠之中。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有不到300年历史的美国人就能将中国古人的战略智慧运用得如此娴熟,而我们却在抛弃祖先的智慧结晶,非要去捡西方早就弃之不用的所谓计谋,连拾人牙慧都不算,根本就是拾人唾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吴才洋的举动,何止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根本就是双手空空,一无所获,一败涂地!
吴老爷子现在是因为身体有病或是其他原因,暂时不再主导吴家的事务,也可能是有意逐步让吴才洋掌控大局。只是吴才洋太自以为是了,完全将老爷子一生沉浮官场的经验不拿来借鉴,反而非要刻意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吴才洋是固执也好。是性格使然也好,导致了最后的惨败,对老爷子来说,估计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如果吴才洋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重新认清形势,以后再在重大选择面前,审时度势再做出决定,此次失败不过是痛失一个省委秘书长的宝座,不足为虑,以后再慢慢找回利益。忧的是,万一吴才洋还是没有痛定思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想要讨回面子或是公道的话,吴家因为有一个短视的掌舵人,就是一艘航空母舰,也有沉没的可能。
夏想也是无奈地摇头,暗中叹息一声,吴才洋一向和老爷子不太和拍,有十几年的不回家的过去。也许连若菡的性格也遗传自吴才洋,也是和父辈不和,她甚至和整个家族格格不入,还好。连若菡遇到了他,慢慢消磨了个性,又是女人,有了孩子之后,夏想就感觉连若菡的性格温和了许多,一颗心全扑在了孩子身上,况且她对权势和名利十分淡然,性格没有再向越来越固执的方向发展
男人,尤其是醉心于权势的男人,也许在没有登上高位之前,对外经常会流露出性格中隐忍、宽容的一面。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人心,巩固势力。一旦登临高位,性格之中唯我独尊、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