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暴风骤雨 >

第51部分

暴风骤雨-第51部分

小说: 暴风骤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炕的花白胡子嘴上叼着烟袋说:“那不算毛病,地主成年溜辈剥削穷棒子,劈他一穗两穗苞米,也不算亏他。八九岁的小猪倌、小牛倌,晌午饿了,谁不到地头地脑,顺手劈两穗苞米烧吃?”
  一个民兵小伙子站在原地说:“嗯哪,这不算啥,我也干过。拿地主的,再多一点也是应该的,这叫捞本。只是,穷哥们的东西,咱们民主国家的东西别动就是了。我倒要挑老初个小毛病。那年,你当老唐家的打头的①,大伙铲完一根垄,在地头歇气,照老规矩,能抽一袋烟。远远瞅着老唐家提个棒子来查边来了,你可嗓门叫道:”快抽,快抽,老爷儿快落了,咱们还得赶出半根垄。‘见地主来了,催大伙赶工,你这算什么思想?是不是溜须?算不算毛病?“
  ①给地主扛长活的长工里的工头。
  主席团问老初:“有这事没有?”
  老初脸红到耳根,脑盖冒热气,走到地当心,敞开衣襟,诚诚实实说:“咱记不清了,反正也能有。那时我思想不好,脑瓜不开,也不像如今,有共产党来教导我。”
  听了老初的话,大伙议论开来了。有的说:“这不算毛病,在旧社会,谁还能得罪地主?”又有的说:“那也犯不着溜须呀。”再有的说:“这也不算是溜须。”还有人说:“给谁干活要分清,给地主扛活,偷懒也行。给咱们自己下地,给咱们八路国家干活,可一点懒也不能偷,一样的事,两样的看法。看对什么人。”
  后沿萧队长周围,人们也都叽叽喳喳议论着,说话的人都是背对萧队长,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这一站队,干过黑心事的,可后悔不及。”
  “咱们这民主国家兴的办法好,集体查根,比老包还清。”“民主眼睛是尊千眼佛,是好是赖,瞒不过大伙,你不看见,他了见,他看不着,还有旁的人。”
  “比得好,针鼻大的事,都给挑出来了。”
  “赶上拔状元了。”
  “你当这是闹着玩?这是祖辈千程的大事。”
  老初站在地当心,没有人来比。半袋烟工夫,外屋的妇女里头,赵大嫂子慢慢走出来,还没开口,里屋一个声音说:“赵玉林媳妇,这才真是第一呀。”人们怀想赵玉林,他为大伙打胡子,把命搭上了。他媳妇带领锁住,也不改嫁。她明过誓,决心要把赵玉林的遗孤养大成人。这妇女正派老实,又肯帮人忙,寡妇人家,还收养着父母双亡的猪倌吴家富。白大嫂子坐在外屋南炕上,这时候说道:“百里挑一的人品,推她第一。”
  主席团接受了大伙的意见,把赵玉林媳妇排做头名。老初排第二。老初没说啥,退了下来,坐在炕沿上。老孙头这时从炕上蹦下,站在地当心,抖抖青布旧棉袍子的大襟,那上头粘着好些瓜子壳。他还没开口,老初笑问道:“你也来较量较量?”
  大伙都笑着,有人逗乐子:“车老板子,讲个黑瞎子故事。”
  “头年分马,还不敢要,这会子来抢探花了?”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还抢探花呢。”老孙头笑眯左眼,不理人家闹着玩的话,从从容容说:“都寻思寻思,漏下谁了?我提一个人,姓郭,名全海。在早当过咱们副主任,往后升团长,再后升主任,如今去抓差去了,他该能比上你了吧,初福林?”
  老初听说,自愿退位道:“不用提了,他是咱们屯里头把手,别人我不让,单让郭主任。”
  里屋外屋几个声音说:“同意郭主任第二,老初第三。”
  这时候,里屋北炕上,跳下一个小猴巴崽子,发育不全,看去好像八九岁的孩子样,这是十四岁的猪倌吴家富。他笑吟吟地说:“我叫吴家富,三辈子扛活,八岁在老韩家放猪。赶到十三岁,韩老六用鞭子抽我,大伙瞅瞅这儿的伤口。”他要解衣裳,大伙忙说:“不用瞅了,都知道。”
  人们记起小猪倌被韩老六打得鲜血直淌的背脊,都恨韩老六,同情小猪倌,有一个人叫道:“排他第三号。”
  另外的人说:“行。”
  第三个人补充:“这小家雀崽子,人没有说词。”
  人堆里又乱哄哄地吵嚷起来了。主席团的人用烟袋锅子敲桌子,可劲叫道:“静一静,别吵吵,小猪倌排第三号,老初挪到第四号。谁还有意见?”
  话没落音,白大嫂子从外屋的南炕上跳下,脸冲妇女们说道:“姑姑婶娘,姐姐妹妹们,”
  一个叼着烟袋的男人岔断她的话取笑她道:“哟,瞅她妇女的立场多稳,光招呼娘们,咱们男人就不拥护她。”
  另一个人说:“咱们男子汉可别那样小气。”
  第三个人说:“别吱声,听她说啥?”
  白大嫂子接着说:“咱们掌柜的,早先在呼兰受训,如今调双城工作,这回回来,又去抓差。‘满洲国’他是个懒蛋,靠风吃饭。打工作队来,他变好了,人也不懒了。”
  一个男人声音打断她的话说:“老头卖瓜,自报自夸。”
  白大嫂子扬起她的像老鸹的毛羽似地漆黑的眉毛说:“怎么是自报自夸?你混蛋!”
  那人调皮地笑道:“说老头呀,不是说你老娘们。”
  主席挥手道:“静一静,听她说完。”
  白大嫂子接着又说道:“我们掌柜的,头年当武装,往后当治安,整天整宿忙工作,家也扔了。”
  主席团说:“白大哥的工作好,都没二话吧?大伙评评大嫂子人品。”妇女堆里冒出一些声音说:“都挺好的。”
  “人也能干。”
  “粗活细活,都不大离。”
  男人堆里有人说道:“就是嘴不让人,心眼儿倒没啥不好。”
  又有人提议:“白大嫂子是贫农。得先雇后贫。”
  主席团临时合计一会,就宣布说:“贫雇农是一家,不分先后,都按自己的工作和对革命的认识,挨着排下去。白大嫂子算第四号行不行?没有人反对?就这么的,她第四,老初再挪动一下,排到第五。”
  老初旁边一个人笑他:“又比下去了。还得挪。”
  这时候,老田头站起身来说:“咱们还漏下一个。这人带领担架队上前方去了,这会子正在爬冰卧雪抬彩号。咱们得给他排号。他叫李常有,外号李大个子,提起李铁匠炉来,谁不闻名?头年斗争韩老六,他连日连夜给自卫队打扎枪头子,他成份最好,人品也没比。”没等老田头说完,男女堆里几个声音抢着说:“拥护他排第五号。”
  “老初挪下去,排第六号。”
  坐在萧队长旁边的一个中年人,把烟袋杆子戳在地上支着手说道:“我提议老田头该排第六,他姑娘叫田裙子,在‘满洲国’,宁死也不招出她女婿,真有穷人的骨气,她算是对革命有功,大伙拥护不拥护她爹?”
  里里外外爆发一阵打雷似的鼓掌,全场同意田裙子的爹老田头,排在第六号。老初排了第七,这才站稳,没有往下挪。大伙又把老孙头评议一会,同意萧队长的话:“这老板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排他第八。坐在他的旁边的老初忍着笑跟他道贺:“恭喜你谷雨搬家。”
  老孙头冷丁一下没有领会这意思,规规矩矩回答道:“谷雨怕不能搬吧,房子没分好。”
  老初笑起来,大伙也都笑。老孙头想起这是俏皮嗑,连忙改口:“你才谷雨搬家呢,咱爱多咱搬,就多咱搬。”
  刘桂兰问白大嫂子:“谷雨搬家啥意思?”
  白大嫂子说:“骂人的话,大河里王八才谷雨搬家。”
  开会的时候,在人们的空隙挤来钻去的赵锁住,这会子正站在刘桂兰跟前,听到王八两个字,他发问道:“姐姐,王八在哪?”
  刘桂兰笑着指指坐在里屋炕沿上的老孙头,小锁住蹦着跑过去,抱着老孙头的腿脚道:“老爷子,你是王八,咋不到黄泥河子去,在这儿干啥?”周围的人都笑了,笑声像水浪,一浪推一浪,推遍全屋。有的人笑锁住的这句孩子话,有的人笑这个笑声,有的人不知道笑啥,心里痛快,也就跟着人笑了。
  满屋子灯火通明,柴烟缭绕,松节油的香气飘满屋子的内外。人们都笑谈不绝,只有坐在萧队长一条板凳上的一个长条子男子,从不发言,也不发笑。
  会议进行着。萧队长跟这个长条子家常理短地唠着,才知道他叫侯长寿,外号侯长腿,腿长个子大,下地干活,顶个半人。早先地主都乐意雇他。今年四十六岁了,扛二十六年大活。论成份,他算没比,会上却没有人提他,他也不敢出头露脸去比号。萧队长问他:“你怎么的?怎么不较量较量?”
  侯长腿没有回答。萧队长疑惑不定,到比号的第四天的会上,人们回答了萧队长这天下晚的这个疑问。
  19
  比号第四天的大会,讨论三个特别的人物:一个是李毛驴,一个是老王太太,再一个是侯长腿。三人都是穷人,但各人有各人的问题。李毛驴和老王太太的事,前头提起过,怎么排号,争论还多,萧队长答应往后再商量,会上停止讨论了。而侯长腿的问题,又引起了大伙的争吵。
  站队比号,终于比到侯长腿。按成份,按历史,他该是站在前头的。但有人提出了他娶唐抓子的侄媳李兰英的事,人们意见就多了。斗争杜善人的时候,地主们的家属,害怕火焰烧到自己的头上,各谋出路。唐抓子的侄媳李兰英,丈夫早死了。她在一个黑夜,抱个铺盖卷,往侯长腿的马架里来了。侯长腿四十六岁,她才三十,她想这是马到成功的。没存想差点挨揍。侯长腿对地主痛恨,对唐家有仇。在唐家卖工夫的那些年份,唐家男人的铁青的脸色,娘们嫌唬的神情,他忘不了。有一年,他闹眼睛,工钱花没了。到年回家,米还没有淘。他上唐家去借米,唐抓子瞪着眼珠子说道:“黄米哪有往外匀的呢?”一个娘们的口音在里屋嚷道:“撵他走得了!”这些话,他都还记得。这会子,老唐家垮了,这妇女投奔他来了。他一上火,抬手想揍她。看见她站在门边的那可怜的样子,他心软了,手放下来,挥手叫道:“你来干啥?早先正眼也不瞅咱们,现下倒找上门来了,还不快滚,看我揍你!”李兰英只得走了,忘了带走铺盖卷,和她的镜子、梳子、手绢,和女人用的一些七零八碎的玩艺。这些小玩艺,放在一个碰也没有碰过一下女人的四十六岁的跑腿子的炕上,引得他整宿没有睡,鸡叫三遍,窗户露明,侯长腿骂起来了:“操她小妈的,送上门来了,什么玩艺?”
  第二天下晚,从农会回来,他点起灯,又看见那娘们的铺盖卷、镜子和梳子,脑瓜子里钻出个思想:“听说她娘家兄弟也是个老庄。”才想到这,另外一个思想就骂他自己:“你他妈的,想那干啥?”一会儿,头一个思想又出来了:“兴许她会再来,把被子拿走。”而她没有来。
  第三天下晚,从农会回来,半道上他寻思着,要是她把铺盖卷拿走了,就好了。到屋他点起灯来,一眼看见她那床麻花被没有拿走,旁边似乎还有一个人躺在炕上。他倒不惊讶,但是跺着脚,粗声粗气地骂道:“又来干啥?杂种操的。”
  李兰英翻身起来,盘着腿脚,坐在炕头,笑眯眯地瞅他一眼道:“来拿被子的。”
  “干吗还不走?”
  李兰英笑道:“我留下来,帮你烧火煮饭,你下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