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发迹 >

第138部分

发迹-第138部分

小说: 发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他来李侍面前告上何贵一状。而他自然也就“收人钱财,与人消灾”。他知道李侍尧久在地方,一向唯我独尊惯了。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煽风点火的主意。现在看到李侍被自己的话惹出了火气,他也仿佛看到了那些人许下的一锭锭金银!

“什么人这么大胆,胆敢传此谣言?嫌脑袋在脖子上呆得太累,想换个地方了是不是?”

赵一恒想得好,但出乎他的意料,李侍尧并没有因为他那句话而对何贵大放怨言,相反,反而问起了谣言的源头。

“老爷,现在外面的人都这么说呢!”赵一恒说道。

“那他们是找死!给我派兵,不管是谁,再这么乱说,全部给我抓起来枷号三天!”李侍尧怒道。

“老爷,您……这事儿,您该找何贵才对呀?”赵一恒说道。

“我找他做什么?这些话是他何贵说的?就算是,你有证据吗?……哼,你拿了那些人地钱,就以为那小子好对付了是不是?”李侍瞪着赵一恒,“看来以前我是对你太宽容了,才让你敢这么没有规矩。这回就先饶了你,不过,以后你少给我找麻烦。不然,别怪我不顾这么多年的主仆情义!”

“老爷,我……”纵然已经看过李侍尧那一双眸子几十年,可当这眸子里的寒光是射向自己的时候,赵一恒还是禁不住这股子压力,“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李侍尧地面前。

“滚出去!”李侍尧一摆手,“告诉那些人,想找何贵的麻烦,自己去找。别来惹我,不然,休怪本帅拿他们开刀!”

“是是是……”

“哼!”

看着赵一恒连滚带爬地滚出了书房,李侍尧在后面又冷哼了一声。然而,等书房里面只剩下他一个人之后,他却又重新铺起了一份折子,并且在上面写了起来:

“奴才李侍尧谨叩皇上:奴才听闻,普洱知府何贵联通车里宣慰使刀瞻辰,欲大开缅贸易。窃以为此举大为不妥。缅王雍氏尝有不轨之心,此举

之开路?且何贵整顿茶市,私立茶事局,行事专断,信,排挤其余茶商。实非朝廷之福。今又有传言‘云南天下。一同喝茶’,实是‘李铜何茶,半壁中”之意。奴才世受皇恩。数十年来兢兢业业,方得授云贵总督一职,想何贵区区一介知府,何德何能,竟可与奴才比肩?……诸般事迹,尽皆实事。且请皇上明鉴!”

写完奏折。李侍又拿起了读了两遍,嘴边闪过一丝狞笑。

“何贵呀何贵,你是能臣,皇上想把你养着,训着,等着日后提拔,可这又有什么用?我李侍尧侍奉了乾隆爷四十多年,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脾气?他可是最讨厌以下犯上的家伙。‘积羽沉舟。羣口金。积毁销骨’。上能护你一次两次。告你三次四次,我倒要瞧瞧,皇上能护你到几时,你又能不能撑到最后……哈哈哈哈!”

****************************************************************

普洱!

“大人。听说你要修一条‘茶马驿道’,从思茅这边一直铺到易武?”方洛急急火火地找到何贵。一见面就直接问道。

“是啊!怎么了?”

何贵最近过得很惬意!车里宣慰司一行,不仅跟刀瞻辰达成了大力进行缅边境贸易地意向,临走地时候,还得了不少的礼物。珍珠、玛瑙、翡翠、宝石、象牙刀这些就不说了,最让何贵想不到的是,刀瞻辰居然还送了两个长相可人、青春无敌地家少女给他!虽说他当时因为担心不好跟师雨烟交待而推托了几句,可是刀瞻辰盛情难却,一意奉送,所以,这两个家少女还是跟着他回到了思茅。而等他回来之后,预想中的河东狮吼也没有出现。虽然师雪韵跟师小海对他这种行为感到了不满,可是,这年头的“民风”就是这样,饱暖思淫欲,像他这样有钱,多年以来却一直才有一个正妻的,满天下几乎都找不出来几个。所以,那小小的风波很快就由师雨烟出面平息了下去,不仅如此,身为正妻,师雨烟还安排这其中一个家少女做了他的贴身丫环。……“贴身”呢,现在想想那个叫做依姣地小丫环那一身光滑紧致的皮肤擦在身上的感觉,何贵觉得浑身都是酥的。

“大人,思茅到易武,足有四百多里地,而且其中多为山路……真要修,得要多少钱?藩库会给吗?再者,总督衙门要求我们修筑运铜官道,并且限期完工。您又要在这时候再开一条路,到时候要是完不了工,总督大人怪罪下来,我们怎么办?岂非要无话可说?”方洛自然不知道何贵还在回忆着几天前的春宵,只是急急地问道。他可是真的担心。

“放心,运铜官道的事情我心里有数,耽误不了他的日子,就算有事儿,到时候也有我顶着,你不必担心。至于那条茶马驿道,不仅有四百多里长,而且我地要求又是要宽过一丈半,用人用钱肯定没数,所以,藩库是肯定不会给钱的!”何贵回过神儿来,却依然不在乎地答道。

“既然藩库不会给钱,那您怎么修?”听到何贵说不用担心运铜官道的事情,方洛稍稍安稳了些,可依旧还是没停下问话。

“这还用问?”何贵“好奇”地看了方洛一眼,“当然是筹钱了!”

“筹钱?怎么筹?找谁筹?”方洛苦笑道,“大人,咱们普洱的有钱人回然不算少,可是,真到了时候,是没有几家愿意帮官府出钱地!”

“你那是以前的老黄历了!去年,咱们卖了七万多担茶叶,那些人赚了多少?今年,老子又整顿茶市,虽说提高了茶叶地收购价格,可是,走私的被压下去了大部分,分食的人少了,茶叶的出产也更多,预计不会少于十万担,这得是多大的一块饼?那些留下来的茶商反倒还会感激我呢!再者,修这茶马驿道也是为了他们好,路通了,交易也就顺便了,到时候,能贩出去更多的茶叶,赚更多的钱。所以,现在出点儿钱,那些人是不会心痛的!”何贵答道。

“大人您预想得不错。可是,这修路不是小事儿,上面如果不同意呢?”方洛拿手向上指了指。何贵跟李侍尧的矛盾知道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放心,上面的人已经同意了!”何贵答道。

“同意了?不会吧!”李侍尧有这么容易说话?方洛有些不信。

“怎么不会?巡抚衙门里的那位难道是摆设?这么好的事儿,又不用他出钱,怎么会不同意?”何贵撇嘴说道。

第二卷:京城沉浮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找李侍尧的麻烦!

巡抚?”

方洛险些被何贵的话吓了一跳,但接下来,却又忍不住摇头。

巡抚是主理一省行政的最高长官,何贵把修路的事情向其禀告,而巡抚孙士毅再反过来表示同意,既合情又合理!就是李侍尧再生气,再恼火,也是无话可说。。看他不顺眼,还非要这么做,他听起来怎么都觉得这小子是想挑拨总督衙门跟巡抚衙门之间的关系似的?而且,云南巡抚孙士毅可不是什么胆气足的人物,李侍尧来了之后,云贵二省事务无论大小尽皆归入总督衙门,这位巡抚大人从那以后就没怎么出现过,这一回,又怎么会出面帮着何贵了呢?就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难道他就不怕因此而恶了跟李侍尧的关系?

不过,担心归担心,方洛也没将这事儿太放在心上。反正也牵联不到他,身为何贵的下属,他当然要按照顶头上司的吩咐去做。

修路去!

**********************************************

乾隆四十八年,普洱茶叶的产量再次猛增,至十一万担,运量亦随之大增,幸好何贵下令铺设了新的茶马驿道,并且重修了其余几条道路,使得运输顺利。再加上何贵先前整顿茶市,打击私茶,茶农与茶商所获利润俱有较高增长,使得何贵在普洱的地位愈见稳固。而与此同时,车里的边境贸易也顺利开展。由于有车里宣慰司刀氏这一传承数百年地老家族开头。又有普洱知府地支持。安南、罗、缅甸以及云南本地的各族百姓、土司、商人之类,也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头一笔生意,就是何贵派师小海带着刘昆亮。以三车瓷器换取了三万斤翡翠原石、一千斤肉桂、七百多斤苏木以及各种药材,运回普洱加工变卖之后,获利超过七倍,而之后,刀瞻辰也用一车紫陶从一群暹罗百姓手中换取了小半箱上等宝石。有这两个榜样在前,一时间。各路人马蜂拥而至车里,西双版纳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了整个云南乃至贵州、四川、广西等地人们谈论的焦点。

面对这种情况,何贵再次开始修路,一条青石板大道由普洱直接修往车里,并且连通了普洱到昆明地那条茶马大道,使得中南北交通大大改观,行商之人随之大幅增加。而在开通道路的同时,普洱府也开始设立关卡。向过往马帮、商旅等收取“养路费”。这一举动虽然引起了小小的议论,却并没有让人们感到反感,反倒在有心人的策划下,让人觉出了普洱府坚持发展边境贸易的决心!毕竟。要是没打算一直把这边贸发展下去,又何必冒着失民心的可能去收什么养路费呢?这费用又不算多高。

……

总督衙门!

“养路费?呵呵。何贵这小子真是走到哪里,哪里就不安宁啊!哈哈哈……”

能这么说何贵地,当然不会是李侍尧。事实上,现在的李侍尧正坐在主位上听着这话。虽然摆出了一副毫不在乎的脸色,但他眼中的阴郁与恼怒却是瞒不了人的,只是似乎不屑于来人对话一样,他淡淡的“哼”了一声之后,就没有再出什么声音。

“唉呀,早就听说云南风光秀美,普洱那边更是瑰丽不凡。难得来上一趟,本钦差打算去普洱瞧上一瞧,不知制台大人意下如何?”说话的那人并不在乎李侍尧的态度,只是又微笑着问道。

“悉听尊便!”李侍尧干脆闭上了眼睛,一副眼不见心静地模样。

“既如此,那本钦差就先去了。不过,在本钦差回来之前,制台大人暂且革职……还请不要忘了哟!”那人又笑咪咪地说道。

“哼!”

听到这话,李侍尧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就拂袖而去。

“主子,这李侍尧太狂妄了……”钦差身边的一个长随模样的人看到李侍尧这么无理的举动,立时恼了起来。

“哼,他李侍尧出仕四十多年,不仅有二十余年地督抚经历,更有皇上的重视信任,立功无数,当然有狂妄地本钱!”那钦差顺手摸了一下旁边的茶几,感觉手中无物,这才想起李侍尧甚至连杯茶也没有让人给他上,顿时,原本还带点儿笑意的面孔也忍不住沉了下来,“走,咱们去普洱。哼,他李侍再厉害,我就不信何贵那小子手里会没有他的把柄!”

“主子,要是何贵没有,怎么办?他刚来就跟李侍尧别着苗头,李侍肯定会防着他,而且,要是有把柄在手,他还会等到现在也一句话不说?”那长随问道。

“你懂什么?何贵这小子可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儿,比狐狸还精,哪是说防就防得住的!”钦差说道。

“哼,那可不见得。那小子当开封知府的时候,事儿就做得不怎么样。要不是后来真弄出点儿功劳来,别说这普洱知府了,恐怕早就丢官罢职了!”长随撇嘴说道。

“开封那事儿不是何贵的错,是刘罗锅瞎起哄,皇上又要借机警告一下那些地主之类,所以才闹得他疲于应付,要是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折腾,现在说不定他就是河南布政使了!哪会沦落到云南让李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