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动则已,动则惊人!
太快了!周虎臣果然还是喜欢布局,他的军队现在已经在沈阳城的东西两侧摆好了进攻的架势,而在阿济格的身后一支军队已经在封锁浑河沿岸。
北方,周虎臣留出了沈阳城北方。
围三阙一!围城必缺!
“围师必阙”《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意思是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无法安心作战。
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往往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特别是围困坚守城堡的敌人,一旦敌人弃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在野战战场上彻底消灭敌军。相比之下,与逃窜之敌作战的难度显然要比与死战之敌作战要小得多,代价也会少得多。稍微有头脑的古代将领都能运用这个最常规的战术,所以“围师必阙”是历代战将常用的一个战法。
当年纵横天下的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率领他的骑兵在东方战场上所向披靡,无论是野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攻而必克,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多次采用了“围师必阙”之计,经常将守城军队诱出城堡,利用蒙古骑兵的野战能力消灭敌人于广阔而便于机动的野外战场。
实际上,“围师必阙”既是一种战法,更是一种精神战术方法。其核心是要求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给对方或矛盾产生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这是兵锋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在阿济格的意识中,他一直认为周虎臣是依靠最犀利和先进的火器与兵力战胜了大清,现在他终于彻底醒悟过来,周虎臣的作战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每一次战斗都在给自己预设战场,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绝对的运筹帷幄,这样的对手可以说几无漏洞,太可怕了!
退还来得及,不退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因为明军已经组成几个阵列在缓缓向北推进。
“我猜测建奴不会在这里和我军交战,一定会退回去,兄长要不要和我赌一把,就赌一顿饭怎么样?谁输了就请所有将领在沈阳城大吃一顿。”周虎臣指向前方,大有一副笑看风云的样子。
这个赌好像是必输无疑,可是郑森是土豪好不好!这点小钱他哪看在眼里,郑森讪讪的回答:“大帅还不如说让我直接请客呢,谁会象傻子一样这样被围着打啊?”
周虎臣很得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这几句话是汉高祖刘邦夸奖张良的话,意思是;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后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搔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好吧!咬文嚼字你还差了点,咱是正经的大明文化人好不好,郑森毫不犹豫就给了周虎臣一个下马威。
郑森回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它的意思很简单,就四个字——孤芳自赏。
玩文化周虎臣话绝不是郑森对手,他笑着赶紧再次指向前方:“这是失去的精神,我们已经胜了!”
周虎臣话音刚落,建奴果然如预料之中不敢作战,阿济格带领着军队缓缓后撤,而周虎臣的军阵则开始跟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始向浑河前进。(未完待续。)
第346章 最后的荣光
还好,明军推进的速度不快,阿济格退的还算从容。
这一段的河道很宽,好在那座浮桥也不算窄,清军由满达海断后,随后慢慢退回了浑河以北。
满达海是努尔哈赤的孙字,礼烈亲王代善第七子。满达海曾参加过三次入关,曾战胜过洪承畴,战胜过吴三桂,还追的李自成跑到了湖广,就这样一个战功卓著,战无不胜的大清皇族现在竟然做起了断后的勾当,不得不说很有讽刺意味。
很悲愤,除了悲愤,满达海很不甘心。
身后搔扰的明军已经被赶跑,没了这些跳蚤的干扰,阿济格退回沈阳城没有问题。而满达海决定了,不能失去自己的骄傲,建州勇士的骄傲已经被剥的精光,满达海要用自己的勇敢来证明建州人从来不缺乏战斗的勇气,明军不算什么,就是死他也要选择勇敢的去死。
沈阳城南侧是两座城门,西为天佑门,东是德胜门,阿济格当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走德胜门,那太讽刺了。当阿济格率领的军队就要全部进城的时候,他发现满达海没有跟上来。
远远观望着没有丝毫撤回城内意思的大清军队,阿济格悲凉的停住了战马,满达海没有跟上,也没有按照指令破坏浮桥。其实破坏不破坏没什么区别,明军已经在沈阳城下,破坏掉浮桥只是拖延一下南面明军的时间罢了,明军兵围沈阳已经不可改变。
“王爷,鸣金吧!”身边的一名将领赶忙提醒阿济格:
短暂沉默,阿济格闭上了眼:“留下我大清最后的荣耀吧!也许这是不错的选择。。。。。。”
话很悲凉,但却是不争的事实,大清已经曰落西山,满达海在为大清勇士保持尊严,而沈阳也只是最后的挣扎罢了,也许让昔曰纵横中原和大漠草原的大清铁骑留下自己的最后的荣光算是一种解脱。
满达海率领的全部是骑兵,整整一万骑兵,正好是建州人所吹嘘的满万不可敌。
明军过河的速度很快,随着骑兵纵马首先过河,一队队的步卒士兵按部就班的开始过河列阵。
“我输了!”周虎臣很干脆:“进入沈阳后我请客,但这些大清勇士的荣耀一定要留给他们,吴云端听令!”
除了命令,其余的全是轻松地废话,但这些废话却是如此悦耳,所有的将领都露出了笑容。
吴云端提马上前:“末将在!”果断出列,这是出战的前奏,吴云端兴奋地无以言表。
“本帅命你用倒品字阵解决这些建奴,立即行动!”
“遵命!”
倒品字阵是周虎臣给起的名字,就是用三个巨大方阵组成的步兵方阵,非常厚重,而且属于多种火器配合作战。也就是说,除了两翼用骑兵来掩护,周虎臣要用步卒解决建奴的骑兵,而不是以骑兵对骑兵。这个作战方式很大胆,因为骑兵的机动姓不是步兵方阵可以比拟,但同时,这也是一种信心,周虎臣有信心用步卒解决建奴的骑兵。
时代在变,作战风格也在变。
鼓声飘荡在旷野,明军的军阵动了。
满达海平静的看着明军排出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进攻阵线,两侧各是一个巨大的方阵,骑兵在方阵的侧翼慢慢跟进,而正中的方阵稍稍靠后。
天色变得昏暗起来,风越来越大,满达海甚至能够听到明军战旗猎猎作响之声。
倒品字阵非常的厚重,充满着威压之势,放眼全部是威压,这种强大的威压之势让满达海几乎无法呼吸。
“敌军左翼~”满达海抽出了战刀。
正面攻击等于送死,一旦攻击明军的正面明显就会被两侧的明军形成夹击,骑兵速度再快也逃不出这种夹击,满达海不想自己死的太快,他的目标是让明军付出应有的代价,因此,他选择了地势最平坦的明军左翼。
鼓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满达海不能等了,一旦落雨就会陷入骑兵最不愿意的一种作战方式。
满达海第一个冲了出去,不久后炮声划破长空。
除了低头靠近没有别的方法,满达海知道明军的作战方式,靠近,不停的靠近才有机会。
勇敢的建州骑兵风驰电掣,尽管已经分的很开,但是弹丸的爆炸还是不断把这些勇敢的骑士掀落马下,一个弹片呼啸着,贴着满达海飞过,满达海身边的一名亲随被击中了,这名勇敢的骑兵顷刻间消失在马上。。。。。。
距离越来越近,炮声突然间停了下来。
眼前是一个盾牌组成的长城,满达海向右侧稍稍提了一下战马,直接冲击这种厚厚的方阵等于直接送死,满达海需要的是一个突破,斜向的突破。
慑人心魄的鼓声让火铳瞬间击发,满达海紧紧俯身在马上,他听到了弹丸犀利的吼叫,也就在这时,左臂被击中了,满达海能够感觉到自己厚厚的铠甲甲片在飞舞,随后。。。痛的感觉传来。。。。。。
靠近,不停的靠近,满达海已经能够看清楚明军的装束,还有那冷漠的眼神。
无休无止的火铳声中落马是如此简单,满达海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头部重重的一震,随之满达海感到自己飘了起来。。。。。。
风依旧很大,硝烟瞬间消失,没有战场迷雾,明军的兵们不停在射击,后面的装填手从容不迫的递上装填好的火铳。所有的士兵面无表情,就仿佛在进行一个常规的训练,这个训练是那样从容,甚至能感觉到一种放松。
无法靠近,弹幕就象是一种收割。
满达海的落马丝毫没有影响清军的冲击,一名靠前的清军骑兵感觉到了无奈,他不在向右疾驰,而是笔直的冲了上来。
虽然马匹受了伤,但这名幸运的清军骑兵竟然没有被击落,巨大的铁壁就在眼前,他果断的一提战马。庞大的战马带着风声冲入了这道壁垒,也给明军的阵列砸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也就在战马扑入明军阵列中不久,这个小小的缺口奇迹般的恢复过来,明军的士兵补了上来,严密的阵列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有战争就有伤亡,一匹战马带来的伤亡对明军毫无影响,火铳声依旧,呼啸的弹丸仍旧无休无止。纪律就是信心,也是一支强军的必备素质,久经考验的士兵们对清军这种不要命冲击视若无睹,他们的工作是保持阵型,然后让弹丸给敌人送上死亡。
骑兵是速度的王者,满达海的骑兵以极快的迅速在消失,说的透彻些是在马上消失。半个时辰,很多勇敢的清军骑兵直接冲入了明军的阵列之中,但仅此而已,一万骑兵就这样消失了,战场陷入了一片沉寂。。。。。。
没有被击中的战马落荒而去,明军阵列之前留下的除了尸体就是勇者的鲜血。
万千人的目光下,一名清军骑兵在遍野的尸体中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这名士兵的头盔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那条细细的金钱鼠尾随风飘扬着。这名浑身是血的勇敢骑士没有退缩,他慢慢俯身拿起一把战刀继续向明军的阵列蹒跚而来。
“这是最后的荣光!”周虎臣放下了千里镜。
昏暗的天空突然传来一个霹雳,一道巨大的闪电用他的光芒笼罩了整个战场。。。。。。(未完待续。)
第347章 情况不妙
锦州城,明军已经围住了三面,而北方还留着那道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