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最为友善了。
吴采笑着拒绝了李章云递过来的雪茄,蒋百里从旁边过来伸手抢了过来。
羽先生,好雪茄还是只有你这里有,你到底在哪里搞到的啊。我在天津找了那么久。就是没有这么香的!不会你现在还在支持这些搞雪茄走私的吧!”
李章云笑道:“秘密!以后想要雪茄,拿北方特产来换。你知道我嘴挑剔,所以什么差一点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现眼了。“两人低声谈笑了两句。吴采却认真的对这位容光焕发的总统老丈人道:“一羽先生,你那份日本战争经济能力地预测报告。总统已经转给我看了。非常有见解,给人映像深刻…………这些数据绝对可靠么?对于日本的估计。
是不是过于弱了一点?万一有战争爆发,任何对敌人的低估,都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您要知道,我不是置疑您的专业,只是单纯的军人的谨慎而已…………”
蒋百里已经将嘴上的雪茄取了下来,就连旁边一直看起来有点懒洋洋的蔡锷都认真了起来,专心地听着吴采和李章云的对话。吴采和李章云说地这份报告。他们两个人还没有看到呢。李章云扫了正在和留着大胡子谈话的章太炎一眼,压低了声音道:“今天没有办法详细谈。以后再约时间吧。我想总统应该还有其他的情报综合渠道,比如现在那个欧美战略研究会就找了很多洋专家和他们一起在研究这个问题………
我相信我的判断,数字也是完全可靠的。要是日本在没有外援流入的情况下,他们全力维持战争的能力,最乐观的估计,六个月之内就要见底。日俄战争他们不过动员了六十万不到的陆军,但是三个多月之后,没有大笔的外债,他们连生产武器地原料都要买不起了。这次他们的外汇储备和原料储备甚至更低。连续十年的经济不大景气,虽然现在略有恢复。但是以前辛苦攒下来的一点底子又给桂太郎那届内阁的大扩军消耗了一大半。现在又在加速扩军…………总之我对日本人地金库很不乐观。疯子才会选择在世界孤立他们的时候对一个大国开战呢………所以这也是我认为这场战争打不起来的原因。可能你们这些将军不乐意听到这种话题吧………总统用一个远征军换来了整个国防军扩大了几倍,武装到了牙齿。日本人却在花他们从农民手里征来的最后一个铜板。这就是两国领导艺术的差距!再维持这个状态十年,我想日本就不会再是我们的威胁了。”
吴采默默的点头,李章云看到了事情地一个方面。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呢?总统难道不会超这个国际局势空前有利的时候选择动手,一举击垮这个敌人么?削弱他们到今后很长时间都不会成为威胁地地步?当欧洲大战结束之后。当各国有能力重新玩弄在亚洲维持平衡地把戏之前。
可再不会有这样有利的国际局势了!到时候什么鲜血铸就的友谊,什么现在地敌人。在利益现实面前会变得让人都想象不到。对于局势如何走到这一步,吴采心中隐隐约约有数。作为雨辰最高的军事助手,虽然惠英慈他们那个秘密但是规模相当大的对外军事情报局的举动直接只向总统汇报。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了解全部的事情。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慢慢推敲总统从欧战爆发以来的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举动。都会觉得脊背发凉。他怎么能够将国内国外的局面还有方方面面的势力利用到这一步?似乎让所有人都跟着他的指挥棒跳舞一样。世界变成这样,似乎他就隐在幕后冷冷而矜持的笑着。至少在东亚,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在他的微妙操纵下发生了。也达到了他预想的局面。现在他是世界的重要领导人,是对抗邪恶的同盟国势力的重要伙伴,是太平洋和平的维护者之一。而日本是野心勃勃的现存秩序破坏者,是一帮军人领导的危险国家。随时会影响世界的局势。这不代表着,在苦心经营到如此的局势情况下,亚洲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也会随时爆发么?整个北方战区还有预备军。已经部署完毕。随时还有那些还没来得及去欧洲的部队加入进来。
但是这场战争会以什么样一种的形式爆发,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结果?吴采和司马湛在一个个夜里面已经反复推想过。总参也做出了一个个的预案。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最后的计划,也许只在雨辰的脑子里面。
就在吴采沉思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拉长腔调的声音:“民国大总统雨辰阁下到!”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就看见雨辰在自己副官长地陪同下,笑吟吟的大步走了进来。还不住的向大家点头打着招呼。身上不要说杀气了。今天连军服都没有穿。就穿了长袍马褂。似乎都在表明他的和平意愿。不过对于看愤了他穿军服的人们,看着他一身传统服装,都微微有些怪异。宋教仁是够资格迎接上去,和他并肩走进来的唯一人物。他笑着上前和雨辰握手。小圆眼镜片后面全是对雨辰今天举动的满意:“总统,这次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决定国家大政方阵政策,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民国立国地基础真意就在这里。以前国内国外情势紧张,需要强势领导是一种不得不然的例外。但是很高兴看到总统还是愿意将国事交给大家携手处理地。这让我对民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啊。“
雨辰笑吟吟的拍着宋教仁握着他的手:“钝初先生,的某人向来都是秉承着这个理念啊。只是当初的形式有不得不然的苦衷,要不然你以为我会把着一切不放么?这个总统位置是能坐一辈子的事情。雨某人当初因为国家制度还未草创。又背负着这样的责任。不得不弹精竭虑,苦苦支撑。每次中夜徘徊。都生怕自己万一举措失当,就让国家民族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天幸天佑中华!现在咱们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制度稍备,外交稍安,经济稍好,更主要的是民众代表已稍有参与国政大策地自觉,雨某这个时候还不要和大家携手么?中日问题复杂而牵连广泛,更是需要大家的意见。集中国家这些代表精英的全部才智,才能妥善应付。但愿经此一事之后,雨某人更能放心息肩。几年后就能悠游林泉,陪我太太周游世界了。”他在那里说得诚恳,宋教仁却只是客气的微笑。说到大天里他也不相信雨辰的权力欲会突然变得这么淡,无非是想在巨大地压力面前分担一些责任罢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他曾经经历过的战争,很可能是需要独力应付。需要倾尽国力的全面战争!没有国内的无保留支持,他也没有应付的把握。但是这也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扩张他们在决定这种国策的影响力。以后更有可能进一步分润雨辰的权力,让国家更加变得象他理想中地那个国家。
掌声当中,众人就座。雨辰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个国家各个权力机关的顶尖人物,终于开始了他的开场白:“各位先生,现在的局势必须要我们做出决定。怎么样应付亚洲现在新的局势发展…………我们努力争取和平,但是不得不防备战争!”
会议就这样一天天地举行下去,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展现自己主张的机会。争论,辩解,各种情况说明连篇累牍的进行着。有些时候协约国的外交代表甚至军事代表也被允许参加这次空前的国策争论的会议。每天在总统府门口的记者们都能得到最新的消息,雨辰对于新闻舆论向来是非常客气的。从来没有什么封锁压制的举动。确切的说。他反而是很会利用这些东西。
每一天得到的消息都是西方愿意听到的好消息,除了部分军官和少数激烈一些议员之外。大家都表示出了要尊重他们曾经签署的中日和约,并不因为日本国内局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中国将竭尽最大的努力表示和平的意愿。并且和日本现任政府进行正式的沟通交流。一切现状都将得到维持。而同样的,中国也表示出了一些国内进行军事准备地打算。但是这样的计划是公开的,而且是有限度的。北方增加兵力到十六个师,东北加强警备兵力。议会也将通过一笔六千五百万华元的军事物资储备的追加拨款。长江的几个重要要塞需要得到加强。这种程度的准备,就算再挑剔的评论家也觉得是理所当然。
同样的,中国也希望得到列强,特别是在中日和约上面背书的那些列强国家的再次保证。中国政府将努力不以自己方面的举动破坏和平,甚至将成为和约的模范遵循方。但是他们要确保日本方面必须也要这样做到。如果因为日本方面的原因在中日之间发生冲突。西方列强必须无条件的站在中国这一边。不得以任何形式援助日本方面,甚至要对他们实行战略物资的禁运。这种要求在后来地日子里面得到了列强政府的含糊承认,他们暂时还不希望激化亚州的矛盾。毫不含糊的承诺只会激怒那些爱面子的日本人,也束缚了他们将来行事的余地。含糊的偏向中国方面的承诺。却是一种对日本现在军政府的良好威慑。让他们知道西方列强地倾向,而又让事情还有发展的余地。后来对于西方政府地这种不是很明确的承诺,倒是在他们的民间激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在法国。老百姓们的想法很简单,中国人在凡尔登帮助他们流血,结果自己祖国还要遭受战争的威胁。法国政府却不能旗帜宣明的表示他们对这个盟友有所承诺!那些日子里,不少法国民居前面都挂着中法两国的国旗,当看到黄色面孔的人的时候,都会对他们说一句:“我们和你们站在一起。”
当会议最终结束之后。形成地决议将提交议会讨论表决。雨辰又亲自起草了一份声明。甚至提出了他会亲自访问日本,确保两国之间不会再这种局面下发生战争。赴欧的远征军派遣计划一点也不会受到亚州局势变化的影响。在大西洋已经变成了人类互相杀戮的血腥战场的时候。为什么也要将世界另一端陷入不安和动荡之中呢?总统地和平诚意感到了许多人,日本田中临时内阁也于声明发出之后表达了准备接受中国正式代表赴日磋商谈判的意愿。并且表示他们将同样信守曾经签署的中日和约。日本发生维护国体的义举,只是为了改造国内的局势。对国际局势和盟约,只有坚决信守的义务。和平的阳光似乎就一下照在了曾经突然阴云密布地太平洋上面。只有了解局势的国内国外人士才不会那么天真,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深刻的影响了两国国内的政局变化,这种巨大的张力已经不可能消除了。两个国家地军队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飞速扩张。这两台互相虎视眈眈的军事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同样都是以军事力量控制着国内政局的国家,必然将激烈的撞在一起。只是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是马上就开始动手,还是等待更加合适的机会。
在协约国驻华军事代表的秘密报告当中。不无忧虑的注意到了一个个的师通过铁路干线在夜间向各个地方运送。中国似乎在进行着巨大的军事部署。部队的实战演习以最大的烈度在进行,让各个新部队得到更多的经验。从法国运来的大批武器,似乎更优先的提供给了预备军和北方战区的部队。上船前往欧洲的部队装备却越来越不完全,多半是只有轻武器。他们似乎知道到了那里,法国会捏着鼻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武器的。特别在凡尔登前线需要每一个有战斗力的师的时候。
外交官们注意到了在中国首都街头那些